故事的终结读后感100字
《故事的终结》是一本由[美] 莉迪亚·戴维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一):一杯茶的时光,十八万字的感伤
如果能提前体验失恋的痛苦,你还会不会选择爱?莉迪亚·戴维斯这十八万字的追忆之旅,似乎倾诉尽了我们所有爱情中的辗转不眠。不过,令我敬佩的是,痛苦也罢,深爱也罢,在文学的国度里,终归都变成了一种更为博大的表达。这也许就是一个作家的伟大之处。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二):《故事的终结》:前任,以一本书的方式结束
前任,之于我们,早已无关一个具象的人设;而事关于一场我与我的回忆的和解。—是为题记
《故事的终结》,一部关于旧爱、回忆与疗伤的意识流经典之作,于是我们即在一种混乱的结构、内容、情绪里,看到了过往,看到了自我。
人不会真的忘记,所谓的忘记,只不过是那些经年过往不再是一场无法抵抗的侵袭。好聚常成佳话,如白许西湖之约;好散确是臆想,奈何十娘怒沉百宝;聚,我以我不再有的一生的重诺;散,我以此生不再相逢的决绝;于这一聚一三中,竟是要走过多少千沟万壑,然后找到一种方式终结。
爱是自我最后的退守,亦是自我最隐匿的理想,你终究会爱上一个人,他符合你所有的想象,包括虚荣,于他亦是。来过,是吗,是的;走了,是吗,是的。我可以确认来和走,但是我无从确认爱与不爱;所以我们,终归要在一场我与我的回忆的和解里解脱。
可能,之于爱,仍尚有质疑,但我确信,一个人最初的走来,一定不是为了伤害。
小超超于津 二〇一七年十月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三):记录
这是我看的最“感同身受”的小说,没有之一。
这是我看过的最碎片式的小说,没有之一。
这是我看过的最没有情节的小说,没有之一。
原来小说还能这么写,就像是一些记录的拼凑,像我当时的日记。那么支离破碎,想到什么些什么,想到哪写到哪。就像是一些很私人的记录。毕竟,是关于两个人的故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兴趣,只要自己看懂就好。
虽然他只比我小几个月,但是我们性格相差很远,当初大概是因为这样相互吸引,最终大概也是因为这样而分道扬镳。在感情里,我也表现得像教授一样毫不在意,但是心里,却也是跟教授一样,深陷其中。
教授的很多话,很多感想,我都很赞同。或许我也应该要动笔了,动笔给这个故事一个结局,给这段感情一个结束。我是一个讲仪式感的人,或许这就是最好的仪式。
既然记不记录都有一天都会以往,那么还是记录下来霸,即便可能不全都是真的,但起码也有一些是真的吧。起码感情,是真的。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四):一次爽感十足的表演工作坊
断断续续看了一周,从最初的疑惑,到最后的欲罢不能。
必须承认,在看戴维斯之前,一直不太喜欢‘’私‘’作品,就像杜可风的导演处女座《三条人》,记得当年问他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老杜愣了一下,然后有些恼怒地说:想拍就拍喽,你为什么不问我,为什么能够拍得那么蓝。
其实,杜可风当年的回答,就是我不喜欢‘’私‘’作品的原因。但戴维斯是个例外。
看戴维斯的书就像参加一次爽感(与脆皮鸡无关)十足的表演工作坊,极具普世性的主题设定——相爱与分离,有些挑战感的主人公设定——师生配(看简介的时候,我想到了《钢琴课》,结果发现猜错了),其他似乎可以随意发挥。
这块颇具兴味的爱情画布,为读者提供了很强的参与感——在对主人公心理脉络的推敲(八卦或撕逼)中,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情节颠覆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下意识地完成了一次爱情观的自我检视(有点心理类作品的味道哈)。
有人说,《故事的终结》是一本可以一读再读的书。原因之一就是作者残酷而巧妙地自我解剖——把自己的皮相和肚肠都摊开来晒——真实,虚伪,记忆,孤独,欲望,还有爱的甜蜜和痛苦,这可不是每个作者都能做到的(说到此处,我突然想起了那句——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ibi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五):故事的终结
一位女老师对与小她12岁的男学生的感情回顾独白,是主人公片段式的回忆和自言自语的碎碎念,书的后半部分渐入佳境,从两人分手后变得耐读好看,作者对于女人失去恋情的心理活动和细腻感受极尽描摹,刻画得淋漓尽致,就好像我们听一首关于想爱却不能爱的伤痛的歌曲,主人公一次次地在脑海中或重新构建以往两人相处时的场景,或按照自己的思绪及想象杜撰恋情的形态。天下所有的女人都一样,在恋爱中失去了最基本的理性、尊严和判断,好似飞蛾扑火,宁愿在感情的痛苦中永生,也不愿在失去的现实中苟活。
做过了所有徒劳的无用功,主人公在心中逐渐接受了这段恋情已经彻底结束的事实。她通过持续不断的零碎回忆,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了这段逝去的爱恋,试图为故事做一个终结的注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本小说。书的故事情节极其模糊,主角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更加没有小说应该具备的要素,文学上把这种弱化情节,以思绪推进小说的写法称为“意识流”。同时在译后记对本书的分析和总结中,还浮现了“元叙事”和碎片化写作等概念,将作者的多重化写作手法推向极致。个人感觉正是作者这样一种另类的写作方式,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了足够多的延展、想象和思考空间,所以这本看上去比白开水还白的流水账小说也就不那么无味难啃了,甚至还有点新奇有趣。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六):终结的开始是回忆
什么是记忆?什么是爱情?这两个复杂的话题加在一起只能是一团迷雾。作者在这本书里用意识流的写法写了一本写实的书,不知道我这么说,你们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
她罗列了非常多的细节,用第一人称的方法,企图还原她的一段爱情。但她用她的回忆来还原,结果只是一幅若隐若现的水墨。
在自顾自的自我叙述里如何还能保持与读者的交流,这可能是作者忽略掉的方面。意识流的作品容易形成一种自high的局面,当然如果你的彻底的极致的美,读者仍然会被打动,但这种情况太罕见了,大多数情况有点类似这本书里的,是模糊的,看不清楚的,读者更多地只是困惑,他们不知道如何和书里的人保持沟通,他们不知道该从哪里去理解他。
整个故事实际上只是一个意识依附的框架,但觉得还需要有些血肉,不然只是魂魄,会有点太飘了。
朱利安•巴恩斯也写过一本终结的感觉,他同样也是在叙述记忆这个主题,在不同的记忆的里如何还原过去。他的写法可能更落到了实处一些。
但这并不意味着莉迪亚•戴维斯的这本书很差,并不是这样,她在这本书里的技巧值得研究,只是她的这本书似乎过于先锋了一点,有点过于形式化了一点,有几场戏写得很美,对于主角内心的挖掘也有深度,但对于我而言,还是不够打动我。如何平衡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理解这两个方面,可能需要做一些更加深入的研究。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七):一封写给错位前任,最真挚、坦率的情书――评《故事的终结》
假若他日相逢,事隔经年,我将以何贺你?以沉默,以眼泪。
这是拜伦春逝里的句子,夜深人静,一首诗,一个故事,也许可以为潮涌往复的回忆画上句点。一段感情故事的终结,应该以何收尾?是干脆地说一句分手吧,别想了,还是一脸愧疚、满脸歉意地说一声对不起,谢谢你,抑或是心有不甘,转身后又折返回来,问一句……想问的话还没说出口,对方便答了一句――爱过。
对不起是检讨过去自己对你的不完美,谢谢你是感谢你曾经爱过我的岁月。没关系,路还很长,未来我会更加美好。每一次恋爱,都是一种成长,摸索着通往更加幸福的道路。不再把你当作生活的全部,一味仰望别人的幸福,因为这样,才会成长,才能迎接下一个对的人。
美国著名作家戴维斯的这本书《故事的终结》,作者用精确、冷静、克制的语言描述着一种混乱,将失恋者脑中闪过的8万4千个念头巨细靡遗地呈现出来。让人想起谭咏麟的那首歌《一生最爱》:如真,如假,如可分身饰演自己。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八):或许这是我今年读到过最独特的一本小说了
一向很喜欢浸透了情感、诗化了的叙事。往往这种叙事的风格应用到小说中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故事的情节性被大大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文本的诗性已经大于叙事性;二是情感的描摹对作者提高了很高的要求,因为一旦小说不以情节取胜,那么这种需要兼顾叙事和抒情的文字书写就很困难。当然,从理论高度上,又要做到这又要做到那看上去很难,不过一旦进入了杜拉斯在《写作》中提到的那种孤独的浸没式的写作状态,或许许多文字都能喷薄而出了。
《故事的终结》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些。初读这本书,觉得这种弱化叙事、强化诗性的风格很像杜拉斯,但读着读着又发现它和杜拉斯的不同。杜拉斯的作品中常用反复的手法,以及各种巧妙的修辞,而本书的文字更简洁明快,有点性冷淡风的感觉。不过,用这些简单的词组合在一起,却能够很好的表现出主人公失恋的那种苦痛。这就是作者高妙的地方。
文字方面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作者对情感的克制。“痛苦”“思念”并不是大喊大叫的口号,而是深刻的伤痕。就像一个失望的人常常会说“我没事”一样。我想这本小说表现的就是这种情绪。主人公并不需要说自己多么多么爱那个小自己12岁的学生,而是通过她做的一个个梦、许多次对他的幻想和幻觉、以及嘴边时时刻刻念叨着的“他”,表现了这份爱的深度。这是一种高级而含蓄的情感表达。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这种碎片化的叙事。讲讲这几天,讲讲那几天。没有固定的时间线,完全是回忆到哪写到哪。这种随心所欲的写作方式很吸引人,像自述也像日记。我想这也为许多时常难产、想不出情节的小说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九):不厌其烦又充满犹疑、细致入微又冷淡疏离
看完了《故事的终结》,是第一次看莉迪亚戴维斯的书。平静的、不厌其烦又充满犹疑、细致入微又冷淡疏离的絮语带来无风的阴天的下午似的心情,整个阅读过程都被这心情笼罩着。在代入感很强的失恋部分,有些地方痛感非常尖锐了,也还是没能刺破那平静。不太清楚是作者的控制能力特别强,始终特别清醒,还是作者跟读者一样,进入了那个语气就比较容易操控了。也许只是因为没有对话,姐说莉迪亚的人物都是哑巴。
不能说这就是一本爱情小说,但是归根结底最下面所依托的那个故事是个爱情故事。我不太喜欢这部分,即便失恋的痛苦写得好极了。我很喜欢她写的那些自然地貌,海洋、峭壁和峡谷,那些道路、停车场和小房子,我觉得她未必刻意也许是顺带地写出了地大人少总要开车的美国(西岸?)那种孤独荒凉的感觉,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靠自己奋力发动似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那里有那种印象。
看译后说莉迪亚戴维斯被认为非常有原创性。我能理解她既在讲述一个故事,又在讲述回忆和讲述的不可靠。但是我没觉得这东西很新鲜,印象中小时候看文学期刊,一定是看过什么人,甚至不止一个人,一边写一个故事一边怀疑自己的记忆、怀疑这种叙事安排的必要,之类的。当然实在记不清是谁是什么故事了。但是近在眼前的,王小波的《万寿寺》也有点类似,一个故事反复改变假设反复写。
我还是觉得她最鲜明的个人特征是那个语调,那个氛围。要写成那样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疏离冷静中详尽地、不取巧地描写痛苦和激情,要让那激情重新烧上来,又要慢慢地观察它。
翻译得很好,但是据说作者以语言精准著称,下次可能还是得看原文才行。
《故事的终结》读后感(十):迷人的叙述
这本小说迷人之处似乎就在于短暂迷离、斑驳错杂的碎片式叙述,满是矛盾却又能感觉到真实又残忍,需要浸入戴维斯女士或者小说主人公描述的细碎场景,体察她细微的情绪波动,在她的各种“版本”间游移,一点点拼凑出男人的形象以及故事原本的样子。于是在细致的纹理中漾起各种隐秘的颤动。
似乎翻开任何一节开始读都很迷人。这样的阅读应该属于周末独处时光,趴在床尾对着窗外天光,在 youtube 上找首管风琴小曲然后让它自动播放下去,无论下一首是什么都无妨。于是在她对错失所爱的追索中,在她寻找一切和他有关的信息和写下一切时,我听到了英国婚礼的 trumpet voluntary,花束、面纱、泛着金光的教堂。
她一遍遍回顾一遍遍剖析过往,也许试图为那段没能持续到希望长度的关系转变成更持久的东西,也许试图为故事找一个终结。 然而“记忆经常是失实的、混乱的、残缺不全的,或是重叠堆积的”。一遍又一遍从外围剥离,小心翼翼地接近甜蜜的核心,一遍遍从安全的地方体味记忆中的永恒时刻,然而永远在到达核心时已惘然。梦也是失真的,醒来时的解读总会误导当时对梦的描述。在这些层层叠叠的记忆图景中,能够感受到迷人的相似性,叮咚作响的残忍的不在场感。
尽管迷离斑驳,尽管用重重版本来隐藏,尽管没有提及具体的内容,她对“我”的思绪的剖析清晰得无法轻易忘记。最终仪式感的终结丝毫无碍于人活在自己编织的记忆中。这是个绝对安全的位置,不会有任何麻烦,没有冲突和矛盾,而且我有时间去品尝它。没有东西能够打扰她,除非过久地置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