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奥拉克之手》影评摘抄

时间: 2022-12-26 17:28:30  热度: 238℃ 

点击全文阅读

《奥拉克之手》是一部由罗伯特·威恩执导,康拉德·韦特 / Alexandra Sorina / 弗里茨·科特讷主演的一部犯罪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拉克之手》影评(一):稀释的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风格在《卡里加里》之后以很快的速度稀释了,但是其元素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出现在各民族各地区不同流派的不同作者的作品里,这种生命力可与法国印象派抗衡。

奥拉克之手,还算是比较原汁原味的表现主义;但比起《卡里加里》,你看,除了病床上的大手和妻子身后的债权人,我们能看到的只剩下发际线要消失在天际的康拉德·韦特和无论发生什么所有人的眼珠都要跳出眼眶的一众演员。

《奥拉克之手》影评(二):Orlacs Hände/Robert Weine

看表现主义默片的最大好处在于,发现演员的作为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重要性。默片中演员的表演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出色忘我的表演,任何剧本都是屁泥,我觉得范冰冰小姐应该多看看默片,如果她来出演《潘多拉魔盒》或者《堕落少女日记》还是比较适合的,虽然她没有Brooks的灵性与富有层次感的性格。但是范冰冰病态的德行再涂上2cm半径的黑眼圈出现在默片里面还是蛮不错的。

《奥莱克之手》,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恐怖片巨作,每个演员的表演都近乎完美。

其中主角奥莱克被凶手跟踪的一场戏成功的营造了强势的邪恶袭击正义的精彩氛围,当正义不再能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会瞬间被邪恶占据。

我相信Stanly Kubrick在他的遗作《Eyes Wide Shut》中成功的复刻了这场经典的跟踪戏——阿汤哥被神秘人跟踪,虽然他自己也许会不太承认这一点。

《奥拉克之手》影评(三):心理疾病的挣扎

第一次看现场钢琴伴奏的默片,现场演奏真的太棒了,尤其是最后高潮的快板,很能带动情绪与氛围。很喜欢男主角的表演,演出了那双手不属于他的不适,和被手操控的全身的抗拒,尤其是夸张的面部表情是表现主义的典型了。而故事结局皆因男主的心理作用与阴影才导致了他自身内心的纠结与矛盾,也对手控制心灵还是心灵控制手给出了答案。另外也很喜欢电影阴影和画面重叠的镜头。一分emmmmm怪我太累了电影中间真的很困……

《奥拉克之手》影评(四):此…此生无悔奥拉克!

此…此生无悔奥拉克!(//∇//)

仿佛我经过的是一场盛大的钢琴大师个人独奏会……好像一场宿命的相逢。

急急忙忙奔赴会场,以最后五分之一的身份拿到了票,找到了在最左端的位置,然后……看到了那家钢琴,和在其前铿锵有力地演奏的钢琴家。

轻而易举地掠夺了我的全部呼吸。

一开始还能勉强自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屏幕上,只余出一些留给音乐……然而中段开始就再也无法这样做了。

不知不觉自己的视线就移向了钢琴前起起伏伏的身影,注视着他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步步爆发出更惊人的弹奏水准,每一个敲击的姿势都深深铭刻在了我的视线中……竭尽全力,又挥洒灵魂。

构成了令我热血沸腾的全部理由。

不不不不过奥拉克之手本身也是非常好看的。足以担得起表现主义四个字。

近乎单场景的电影却表现出了复杂的剧情性,甚至还有一些放在那时候非常先锋的堪称启蒙实验医学内容……真的是很震撼了。

可能还是功课做得不全吧,所以我是临近开场才明白这场还带有现场钢琴配乐的!

所以观看之时我得到的竟是双倍的惊喜。

至于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表演范畴,怎么说呢。还有更多的强大点可挖掘。

【我大概可以作证,演员一定演的很爽。】

完全贯彻了“全放不收”原则……放的酣畅淋漓,可以看得出一点也没有保留,哦不,是有收的,虽然收的很不露痕迹。

总之,我是非常好奇入戏深刻到这种程度的主演在结束拍摄之后一段时间里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手的……(感觉自己蔫儿坏hhh

表现主义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形式。

(当然也有例外,不过少。)

这场钢琴演奏会是我看过最酣畅淋漓的演奏会。

当然我也很想知道自己一紧张讲英文就磕磕碰碰的毛病怎么改……几句这么简单的表达我都说不好真的是太伤心了。

连我有多喜欢您这场表演都表达不清楚(萧瑟)

:以前是不懂要签名这种行为的实际含义的…但是当我刚刚欣赏完这一场极致的表演之后,我竟然想象不出除了“签名”之外更无负担的足够镌刻住这一刻的念想的方式了。

那日纸上的每一道痕迹,都必力透纸背戳中我……以后只要自己看到它,想起的就是这永难忘怀的盛况。

我坚信。

《奥拉克之手》影评(五):手心

11.12 @大光明影院 德奥表现主义影展-“灵魂打印机” 开幕 《奥拉克之手》Orlacs Hande

1924年奥地利无声电影,罗伯特威恩作品。现场钢琴配乐。

* 感谢Grace姨赠票

等待开映前逛了一下大光明影廊,看到了影院的历史,并且懂得了一个道理——约女孩子看电影,有想法的就约大光明,哈哈。

电影剧情十分精彩,本以为是一次哲学讨论,没想到逸兴湍飞之后还能带回正轨。

最有趣的莫过于讨论到当身为钢琴家的男主奥拉克在火车事故中失去双手,在其妻央求下医生给他换成了杀人犯的手,自此,钢琴家发现自己难以恢复,新的双手不会弹钢琴了,而且“手是杀人犯的”这一概念让钢琴家寝食难安。这就引出了一个命题【心智/精神控制“双手”;还是双手可以控制心智/精神】。钢琴家深信这是杀人犯的手,并且从怀疑惊讶到渐渐相信这双手将不可抑制地做出杀人犯的事情。

更妙的是这一讨论在剧情推进中又更加深入,当他发觉自己的双手可能杀了父亲时(其实元凶是火车事故后医生的助手--最精明的诈骗犯)的深深自我怀疑,还有诈骗犯冒充死去的“杀人犯”Vasseur展示脖颈的伤疤,扬言自己也被助手换了头,甚至亮出“钢手”的时候,这种讨论从换手看起来深入到了换头,那么凶手心智换到了别的身体上吗?很有趣。再来想,如果警探把钢琴家逮捕,那么是判他的手有罪还是他的人有罪呢?

影像上绝妙之处也非常多,从心理暗示,到叠画和画框变化的运用,以及各种特写,把整个影片的主题和故事情绪表达的很完整,抛开表现主义不说,导演也肯定是精神分析大拿。惊艳的德奥电影,讨论完想讨论的,再回到地面讲完这个犯罪悬疑故事。和希区柯克不同的风格,但同样喜欢。

* 接下来几天还有好几波德奥表现主义影片,推荐。

《奥拉克之手》影评(六):十指连心 手可断 心不可灭

这部作品属于Robert Wiene 中期的作品 虽然成名更早,但是这部电影的质量丝毫不逊于众人皆知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只是那部电影实在是将表现主义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而被奉为经典之中的经典,属于学习表现主义的必修课。

相对而言,这部电影的表现主义并非那么强烈,少了黑白背景的强烈对比,当然和《博士》一片是搭建式背景也有关系,但是这部的基调更加阴暗,如果说《博士》一片讨论了人对于外界的恐惧,那么这部则将人内心恐惧与矛盾展现的异常完美。演员的表演相当出彩,尤其是男主角有很多场单人戏,如同芭蕾舞蹈一般的动作与空旷的房间布置以及恰到好处的灯光效果,加上男主角近乎完美的演绎,心中的凄凉,恐惧,不安全部展现了出来。 其它演员的演出也是非常出色,只是没有太多完全展示的机会。

故事大概说的是一个钢琴师在一次火车事故中丧失了双手,后来被接上了一双别人的手,后来钢琴师自己发现这是当时一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的手,他惊恐了,不敢用手去碰别人,甚至是妻子,慢慢慢慢,他总是忍不住去犯罪,去幻想犯罪,然而一次次地被自己的理性控制住了,但是自己陷于无尽的不安,惶恐,恐惧之中,甚至想截去这双潘多拉的手。最后一个神秘男子出现,竟然是已经被绞死的那个杀人犯,他杀了男主角的父亲,却将罪全部推脱到那双罪恶的手上。至于后面的情况,在此就不剧透了。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主角奥克莱找到了杀人犯原来的那把凶器,却控制不住地藏在了自己的钢琴里,后来又忍不住去取出刀,意欲犯罪。这段男主角的表演绝对是表演史上一次对内心挣扎的经典演绎,虽然现在看来略显夸张,但是正符合了表现主义的特点。充满了恐惧而圆睁的眼睛,颤抖的双臂,愤怒的嘴角,我们清楚的看见男主角正一点点被黑暗被罪恶所吞噬。终于,当爱人目睹这一切时露出的恐惧神态让他暂时恢复了良知。随即又陷入了自我矛盾的漩涡中,拿着刀想要砍掉自己的手。说实话,表现主义的片子的确是很夸张,当时主角的面部几近扭曲变形,着实敬业。。。。。。ORz

本片很善于深度刻画男主角的痛苦程度,无论是表演上还是情节上。记得医生要给他做手术时,女主角万般叮嘱一定要救他的手,对于一个钢琴师,他的手重要过他的生命。讽刺的是,偏偏这个手成了钢琴师事后挥之不去的罪恶之源泉,如同男人为了心爱的女人而不得一次一次去犯罪一般,甚至更甚于斯,众所周知,艺术家对艺术的热诚不是一个女人可以比拟的,海上钢琴师浪漫过,但还是与钢琴一起生老终死。由此男主角的痛苦矛盾可见一般。

对于此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什么意义,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在现今社会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我们将那双手比作犯罪的诱因,或者说是便于犯罪的条件。比如你是银行职员,你是政府官员,犯罪只是徒手之劳,犹如你有了双罪恶之手一般,那么到底是监守自盗享受罪恶之花,还是理智控制欲望,完成超我。想必很多人都为此苦恼过。片中的那个死而复活的杀人犯则如同现今那些悭吝小人,诱使,逼迫,教唆你去犯罪,他们总像鬼魅一般,对你如影随行,让你本已不能自我的思想更戴上了重重的枷锁,行动不能。而片中对这段也有精彩的演出。男主角从父亲家走出之后,那个杀人犯便一路尾随,该段光影处理极赞,特别是杀人犯整个人走在路灯灯光中间的阴影处时,光与明,黑与白,正与邪的对比异常鲜活。随即,杀人犯将男主角逼于墙角,一瞬间,男主角的心灵防线全部崩塌,整个画面全部漆黑一片,只有男主角惊恐的站在微弱的一丝灯光之中。Bravo。当时的配乐也是瞬间一紧,瞬时又舒缓开来。

本片还有个及其写意的镜头就是男主角刚被接上那双手的夜里。画面右侧先是出现了一个陌生男人(即后来那个杀人犯)的脸,随即一双手慢慢向男主角伸去。既说明了男主角接上了这双手,更象征了罪恶慢慢向男主角侵袭过来,且势不可挡,如同这个镜头显示的一般,男主角在这双罪恶之手面前是那么渺小而无力!

总的来说,此片剧情一流,演出,配乐,各项处理也都是上上之作。故事对罪恶的刻画更是趋于完美。绝对是不亚于《卡里加利博士小屋》的一部传世佳片

《奥拉克之手》影评(七):《奥莱克之手》——为谁心底的罪恶埋单

小编要修改下影片资料:本片时长112分钟,而非92分钟。

《步步惊心》里有一个场景一直让我难忘,若曦拒绝了皇帝的赐婚,当四爷问其原因时,她说,“我的心不愿意,我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今天的这部默片正是有着如此异曲同工之妙,钢琴家因火车事故被移植了犯下杀人罪过的死囚手后,发现自己控制不住想要犯罪的欲望,“他的手不愿意,他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可见不论一个人体重多高体积多大,他始终都要被身体的一小部分意愿而左右,比如“人中”、比如心、比如这双恶魔之手。

四个模样相似服装一样动作一致的人向可怜的妻子逼债,压抑感更甚

如果这部悬疑惊悚片可以拍成类似于《苍蝇人》或《透明人》那种反思科学和医学给道德伦理带来的巨大冲击、再配合凶杀的恐怖气氛更好,但反转成狗咬狗一嘴毛的侦探剧后就像编剧特意抽了艺术家一个大嘴巴:就特么你事多。身为钢琴家的男主角发现自己的手被移植了杀人犯的手后,便整天觉得自己的手不受控制,渴望鲜血、谋杀、犯罪等,就此陷入了自我嫌弃和自我恐惧的心理中无法自拔终日胡思乱想,家道就此中落。妻子想向公公借钱却遭到了拒绝,这时男主角发现自己的父亲被人杀死,更恐怖的是凶器上到处都是自己这双杀人犯的手的指纹。当警察要以杀人罪逮捕他后,受不了良心谴责的女仆告知杀人犯其实另有其人......

可惜本片年代太多久远,不然就凭男主角被恐惧心理控制纠结于是否犯罪的表演影帝赞誉实至名归。他的动作带着戏剧表演式夸张美感,表情和动作在无声中被发挥到极致,那双手仿佛也自带了麦克风,哭泣着犹豫着释放恐惧的信号。奥莱克的手或是笔直的僵硬、或是用力作撕抓状,在茫然不知所措的奥莱克饰演下依然当上了”肢体主角“。当它们向前伸去时的确像是一双有灵魂的手,带领着整具躯体移动。

对白带着莎士比亚式的浪漫,用信作辅助交流的夫妻用优雅的字体在纸上书写着思念和期盼。而影片最经典的则是对光影的运用,建筑的空旷和尖顶让人联想到哥特式的阴郁,而镜头背景下浓郁的黑暗将个体的无助越发衬托清晰。就在这种表演和光效配合的天衣无缝的恐怖气氛下,导演最后给出的结局虽然为两名科学上的“杀人犯”正名,却因杀人嫁祸而略显俗套。但我猜,这应该是最古老的“制作他人指模”犯案的犯罪电影。

当钢琴家知道自己手的主人也是遭到了他人陷害蒙冤而死时,所有的幻觉和阴霾一扫而空,终于可以拥抱亲吻妻子。在无神论的基础上虽然可以打破鬼神迷信,但却将个体疑神疑鬼几乎自我毁灭的过程以及艺术家的精神洁癖展现的淋漓尽致:知道自己的手来自杀人犯,就开始觉得自己要被控制杀人,恐惧甚至怨恨自己的手,不愿接近他人,发现自己不能像从前那样弹钢琴或流利的书写便彻底崩溃。虽然突逢大变可以理解,但毕竟他也是经过数十年的苦练方能有一手好才艺,就此嫁祸给“凶”手未免太玻璃心。他是害怕自己的恶魔之手,还是害怕自己心底真正的恶魔?

本片或许没有那么有名,但提到导演罗伯特·威恩的另一部作品却世界知名,即《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片头的火车事故也算是大场面了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