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父亲》经典观后感有感

时间: 2021-04-02 21:01:22  热度: 649℃ 

点击全文阅读

《父亲》是一部由李军虎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观后感(一):父权和父爱下削弱了儿子

韩父爱说爱写,在农村人中有代表性但又有特性,应该乐于参与村里的政治活动(如果能赶上的话),父权和父爱下削弱了儿子。

弱者的笑容并不一定都是乐观,有示好和天真的成分

在很苦很累的体力劳动下表现出来的坚毅,掩盖不了面对未知的恐惧

主要就是教育的问题。

《父亲》观后感(二):还感谢贫穷吗?

贫穷就是贫穷,不值得被感谢。父亲打工,家里开着小卖部,要不是孩子上大学,不至于贫困如此,但孩子上了大学挣得还没有父亲多。学校不仅是学校,还是公司,还是企业。高校现在是宽进宽出,你出钱,我出学历,而知识,只是赠品。这是一部07年的电影,房价已经开始涨了,孩子这个收入这个性格这个家庭能买房吗?能找到媳妇吗?

《父亲》观后感(三):每个能担当起「父亲」二字的男人,都是英雄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中国的父辈,总是有着坚韧深沉的一面。

他们不善于表达爱意。

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变得和父亲们一样。

《父亲》观后感(四):寒门再难出贵子

整部片子看完之后,我总结了一下:

1、父亲和儿子都很努力,老爸去工地打工,做那些繁重的体力活,以换取微薄的经济收入,甚至还要卑躬屈膝跟人借钱。儿子上学很节俭,甚至搁下面子去捡破烂。可是最终换来的的结果却让人心痛不已,儿子毕业之后居然连一份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都找不到,原因居然是不敢去面试,没有自信,说话都不敢说。可以说大学四年白读了,因为他的工资比他爸的还低,找的工作也不符合专业。

2、大学本应该是一个学习的殿堂,却因为他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只有去考证书、捡破烂,从来没有想过通过其他方式赚钱,所以说生活得很卑微。

3、胜利按照他爸教给他的那一套去度过大学生活,不上网,认真读书,可是当他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到家里却被父母瞧不起。

《父亲》观后感(五):我非常好奇的几个问题

不过一直找不到导演的联系方式,就在豆瓣问下吧:

李军虎的这部作品好像跨度很多年,我想知道导演是不是一开始就看到了故事的结局。所以知道了这部片子的意义

我想问下李军虎的个人状态。我的意思是,李军虎竟然能从几年前就能拿着摄像机去拍这么一片子。基本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吧,如果是普通工薪阶层的话,大概不会坚持到片子拍完。最多只是一时热情。好吧,说完这些废话,我想说的是:是不是一切皆命中注定。胜利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艰辛,而导演是不是也从一开始就做定了导演,既能管好自己生活,还能去记录别人的

如果单从片子说,这是一部让人心酸的片子。不过拉上拍片子的人,加上那些配角(在学校有女友,有空就打乒乓)是不是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该打洞

《父亲》观后感(六):儿子视觉下

我觉得儿子才是不容易的那一位,一般的人养育子女是应该期待子女过的更好吧,但是我体会到的是这个家庭对于儿子赶紧赚钱的压力,相对来说家庭在父亲的努力下应该不会饿到,但是看似乐观的父亲把经济的压力日复一日不断的说给他听,他可能更多的体会到钱的压力思考生活费的问题,而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也不能真正的去和同学交往,学不会一些交往的礼仪和技巧,也很少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大环境的问题也是这个家庭的问题,他们对于面子的看重远远大于儿子的看重,不会为儿子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而在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四处宣扬,在儿子找不到工作的时候默不作声像周围人一样的指责,还加上对儿子找不到工作的羞耻感。想来自己想法也有些朱门酒肉了,当时的日子,所有的人都被重压压的想不到更多。只是希望片中的儿子,有一日可以走出封闭的内心,除了无能为力的生活,还能体会到更多的人生快乐。

《父亲》观后感(七):揣在怀里的本子

“我不可能再活五十岁,大约能再活二十年吧。二十年十多么的快啊,在我三十岁以前,总觉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可是我现在才觉得人生的路,是曲折但不是漫长的,而是飞快的。大约再有二十年就是我人生的终点站,到那时候我要说再见了。我的人生。再见了,我的儿孙们。写到这里我的眼泪一滴一滴的落下来。我那可能是二十年后的离合,我那伤心的哭啊,哭啊哭。那二十年的路,我还是要走。路,前面是什么样的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上面的文字是父亲本子上一段挺深情的独白。那本写满父亲向每位工友借钱供儿子读大学的帐单,每当他还一笔欠款时,他就会把上面对应的工友名字认真的划掉丝毫不马虎。父亲怕自己干活时出意外,他的本子上也有自己家非常详细的地址,某某县某某村某某组某某。父亲是儿子心中的大山,儿子也是父亲那座山上的太阳。儿子是希望,父亲悉心守护着希望。

《父亲》观后感(八):真实

片子中的父亲和我的父亲一模一样,在我考上大学后,以此为傲,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我身上。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学费是助学贷款,生活费是已经毕业的姐姐提供的。

好在我的大学还不错,是一所211,毕业后也进入了互联网行业,有机会改变命运,从月薪五千到现在两万多。

父亲还是那个父亲,我却再不是当初的我了,尽管今天的我依旧渺小,但我已经是父亲眼中更高大的人。

现在也在理解父亲了,他的学识和眼界决定了他只能通过卖苦力赚钱,除此之外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的缺陷,他没有给我的教育,那些是他无力掌控的事情。他终究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更何况是自己的父亲。

余生让自己变得更好,有更大的能力去照顾自己的亲人,抓住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相信你终究会走出来的……

《父亲》观后感(九):父亲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灵却很干净。 ”—— 《可可西里》中日泰队长说过这样一句话。

再看《父亲》,为了生计,被很多所谓城里人唤之为民工的城市建设者们,尽管他们风餐露宿,缩衣节食,被很多人轻视,但他们的背脊永远都是挺的直直的,他们的笑容永远都是最朴素纯粹的。他们其实很容易获得快乐,因为他们想要的只有那么一点点。《父亲》中,那个韩培印,地道的陕西方言,来自贫困的农村,为了儿子上大学昂贵的支出,默默的付出他能做的,有活就去干,问工友去借钱,五块十块二十的凑齐那一两百给儿子送去,他有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借钱还钱的记录,还有写的日记,简单的语言,在他念出来的时候,一字一句的念到我心里,我当时很想问问这个儿子,你可知道你父亲一把老骨头为了你能上个大学有个好前程,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不,我想,他是知道的,当被问道要多久能还清这些债的时候,儿子回答到可能要个十五年吧,十五年,年迈的老父亲真能等到那个时候么,其实,他达不奏斯希望儿子以后的日子能过的好些么,自己苦点又有个啥么。可怜天下父母心。当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看到穿戴整齐的老父亲挺着直直的脊背,微笑着前行的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父亲》观后感(十):感动的是父爱如山,痛心的是老百姓的善良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片中的老韩拼命地赚钱供儿子读完大学,却又担心起儿子的就业,还自责自己没用,没有靠山,只能靠儿子自己。这是无数父亲的真实写照。

儿子则眼高手低,加上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导致工作迟迟未能落实。(侧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阶层固化,穷人(特别是农民)要往上升不容易,读书几乎是唯一出路,经商那得有资本也要生意头脑。不禁又想到了最近“感谢贫穷”的女大学生,想到了风口浪尖中的拼多多。穷不可怕,怕的是穷变成了理所当然,变成了原罪,各种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公平,阶层壁垒越来越难打破。

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每年都自创一春联,就是新年的寄望。他新的一副对联感谢了国家 领导人,可是最后又强调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他的思想跟许多中国人那样,接受了现实,而不是去思考现实中国家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中国很多类似父亲的老百姓,善良,而且满足于现状,并不想着得到更多——公平、自由诸如此类,甚至觉得谈论这些的人不可理喻。

想起了因为“三聚氰胺”而含冤入狱五年最近无罪释放的郭利,他曾经形容背叛他的前妻:善良让她无知,无知让她更善良。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