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精选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本由吕思勉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政治思想史》精选点评:
●是研究中国历史政治的好书!算是讲的通俗易懂的了,奈何自己学识有限,有些内容还是读不入心,可能是太浮躁了吧
●大家小书
●五体投地。 有许多感想,又觉得不足与人道。 中国之为中国,中国人之为中国人,可略窥一二。 五体投地。
●并不算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思想史,更多是从社会、阶级层面探讨某种思想出现的深层次、结构性原因。深度有余,但限于篇幅,广度稍显不足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一):细看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
无论在哪个时代,历史的走向与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不过自古以来,很多人可以对文化和经济侃侃而谈,唯独对政治讳忌莫深,其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政治”,顾名思义,就是对社会的治理行为,或者维护统治的行为。若是分开解读,“政”指的是正确的领导,“治”指的是正确的管理,因此政治与思想往往是分不开的。
“大家小书”系列之《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一的吕思勉老先生的著作,他说:“中国的政治思想史,是颇为难讲的。”的确,政治思想是源于人的心里,即使去研究也很难弄懂,更何况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思想学说。不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同样也是一个政治发达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依然能发掘出许多政治思想的存在。
凡是思想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想要研究中国的政治思想,就要从当时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事实着手,从而剖析出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在作者看来,中国的政治思想发展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1.从上古时期到战国的社会变迁;2.自秦朝至唐朝的帝国封建制度的演变;3.从宋朝到清朝中叶前期的政治思想;4.自清朝中叶时期到中国近代的中西方思想碰撞。这些政治思想的改变既是在众多人的推动下完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上古到战国,人类最初的组织是根据血缘关系或者地域的联结而形成的部落,进化发展成封建时代形成统一的局面,但这种表面安稳的局面下却一直纷争不断,于是就有了因为种种政治主张而逐渐形成的政治思想。到了先秦时期,政治思想逐渐变得成熟,繁衍出了以农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为代表的诸子学说,而这些政治学说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尽管有利有弊,依然被后来人推崇备至,加以利用。直到后来,中国人和西方的多次接触才掀起了一波巨大的思想浪潮,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
清晰的历史脉络,不断变化的政治思想改革,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更清晰的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和政治思想走向。整体来说,《中国政治思想史》这本书给人的感觉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吕思勉老先生精辟独到的讲解同样让人受益匪浅,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入门指导书!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二):一本小书带你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上一次阅读吕思勉先生的书,应该是那本《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其实书名并非是吕思勉先生的原创,而是出版者在吕思勉先生所著的《白话本国史纲》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升级出版。吕思勉先生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中国通史,为通史的写作开创出一个新的纪元。
就像是看过一些看过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的人爱上了趣味读史从此认为历史其实很好看一般,当年吕思勉先生的白话文通史一面世,也让当时的许多读史之人从晦涩难懂的古文历史书籍中解放了出来,同时也让中国历史知识得以更多人学习了解。
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一生勤勉治学著有诸多中国历史类学术著作。不仅仅是著有通史类、断代史类书籍,还根据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思想类别进行过论述。此次大家小书中收录的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便是吕思勉先生著作中的一本。
提及政治二字我们不由得会觉得其制度与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是有些相通的。不过吕思勉先生在此书的开篇就提出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其实是不同的。制度是可以被文字所记载的更为易完整保存的东西,而思想则不同,它存在于人心虽有所流传但是却难免遗失。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不胜枚举,自上古时期就有所流传。吕思勉先生在他的这本书中自上古时期的思想政治开始讲起,历经各个朝代直至近代为止,系统且全面的为读者阐述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
上中学时,虽然爱好历史但是却怎么也学不好政治这门学科,总觉得枯燥无趣难以理解,最后还因为不愿意学习政治而弃文从理。随着年岁渐长,才发觉政治们学科所包含的并非只是课本上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与历史相比较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并不差多少,尤其是政治思想类那更是只是无穷。只是儿时学习政治这门课的阴影还在,加上一些书籍写的太过枯燥无味,难以理解,一看到“政治”二字还是难免让人心生畏难情绪。
不过吕思勉先生既为白话读史的最早推行者,那么他所著的书籍应该还是不算太难懂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此书读起来并不算难且又不会让人有肤浅之感。加上“大家小书”小而精的特点,读起来快捷,理解起来也还不算是太难。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倒还真的很是适合像我这样对于政治思想知识的初识者的。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三):读史必读吕思勉先生的作品
第一次读吕思勉大师的书是《中国通史》,读此书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阅读起来还是颇为吃力,要阅读上两三遍后才能读得通,但由于阅读感受实在艰难,便也就匆匆阅读过后就置之高阁了,再读他的书,便是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大家小书的系列丛书,其书虽小,但内涵颇丰,每一册都是浓缩精华,要真正读懂读透也还需做许多的功课.
政治思想史如作者所言,政治便是国家所做的事。那何为政治思想?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政治理论思想就是人类为了有意识地理解和解决其群体生活和组织中的各种问题而诞生的一种制度性安排”。看一篇文章我们要找到作者的作者的中心思想,看一副作品我们要看到作者所传达的寓意,而了解一个国家,当然也少不了要了解其政治思想以及其所产生的原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此书乃是吕先生的授课讲义,有时看陈丹青编写木心先生的讲义就会倍感羡慕,在我的读书生涯中,不乏会碰到好老师,可是能碰到博学的老师却是极难的,所以读书的乐趣便是如此吧,无关乎任何一切东西,只关乎你是否热爱,你便可在这个海洋上肆意泛舟。古语有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九年义务教育加之浑噩的大学生涯所学到东西,远不如读一本大师的作品来得通透明白。其精义妙旨,每每读过,都颇受启发,但始终还是年轻难以有十足的耐心和吃苦的精神,总还是会走走停停,寥寥百来页的书,竟是翻阅了数日也依旧停留在了三分之一不到的页数。好书落在我等愚辈手上,若不认真研读,也着实是暴殄了。
此书一共有十讲,在开篇吕先生就提到,中国政治思想史颇为难讲,其原因有二,一为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不同,政治思想总是缺乏正确的文书记载,难以考据,二来中国自古以来政治发达,政治制度易随世事而变迁,就自然影响政治思想。过去我们学习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时,也仅是知晓其主张和思想学说的少部分内容,却未能真正理解其学说由来或其主张的适用性。如其中吕先生说道:“假使先秦诸子,而真见用于世,见用于社会,而真本其所学以行事,其结果,怕会弄得很糟的。”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一直为人所赞颂和向往的社会形态,但是我却不知其思想是源于大禹时期,用一句话俗话来说:共患难容易,同富贵难,人们在灾难和面对困苦环境时更容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分你我。但是一旦树立了私有财产,人的竞争和优胜劣汰便会显现出来,这个时候谈兼爱,确实难以实现的事情。
���]�[i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四):历史留痕,思想弥新
文/赵客
多年前购买了一套上海古籍版的《吕思勉文集》,匆匆看了一遍《吕思勉读史札记》,便将这套书封箱,再未打开。后来因为版权关系各家出版社出了很多吕思勉先生的作品,趁机收了几本,印刷装帧制作良莠不齐。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精装版倒是很合心意,弥补了之前的遗憾。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很多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的研究课题,史学家陶希圣从史家角度出发,政治学家萨孟武、萧公权则从政治角度出发,各有论述。相比较萧公权先生的煌煌巨著,吕思勉先生的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可以算得一本“简史”了,正符合大家小书的风格。
中国是个政治发达的国家,几千年来学术与政治始终没有清晰的界限,剪不断、理还乱,有着特殊的产生环境。与古希腊靠海而航海发达不同,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利于统一。根据政治制度和政治事实的变迁,中国的政治思想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自上古至战国;二、自秦至唐;三、自宋至清中叶;四、自清中叶至现代。
吕思勉先生将中国的政治思想分为进取和保守两派,如果用今天的词语来代替,即左派和右派。而中国的左派和右派又与世界上所说不同,源于1957年的反右运动。吕先生于1957年去世,未见接下来若干年的轰轰烈烈。左右都是以参照物来定义的,所以中国的右派实为进取派,而左派则为保守派。
有趣的是,吕先生将先秦诸子的各家思想各划归时代,例如:农家代表神农时代的思想,道家代表黄帝时的思想,墨家代表夏禹时代的思想,儒家和阴阳家代表西周时代的思想,法家兵家代表东周时代的思想。且不论三皇五帝都是传说,即便是进入中国历史课本的夏禹时代迄今也未得到考古的佐证。朝代人物可以存疑,时代或可存在,上古时期的人类是否真的能够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依旧值得探讨。
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秦朝之后没有大的变化,除了在汉代经过短暂的封建制之外,其余皆是中央集权。汉初崇尚黄老思想,即道家的无为而治。其后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的儒家思想与后世不同,主张均贫富、兴教化。然而汉代并非只用儒家,法家同样是汉代重要的政治思想。皇帝行霸王之道,外儒内法,“以督责之术对付官僚阶级,以儒家宽仁之政对待人民”,为气候两千年的王朝政治思想打下了基础。
及至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各国的影响,爆发出许多新的思想。吕先生认为中国人向来没有国家观念,实则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国家的意识兴起,在全球范围内也时间不长,不独中国人如此。而由此得出中国人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恐怕多属先生臆测,未必能形成因果性甚至相关性。
本书成于上世纪30年代,自有其时代烙印痕迹。如果试论先生的政治思想坐标,在当时应属于激进派。这本小书作为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入门书籍,尤以秦汉以前的论述出彩,可以从中获取最基本的知识,以供进阶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