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沃辛传奇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 2021-04-23 23:22:52  热度: 351℃ 

点击全文阅读

《沃辛传奇》是一本由[美] 奥森·斯科特·卡德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沃辛传奇》读后感(一):世界从不需要刻意改变

我们总会陷入自我的一种思想里面 当我们发现了丑陋的东西时 本能的希望这些东西永远不要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而如果拥有更大的权利 权威与奉献精神的时候 我们又希望 这些东西永远不要出现在其他人中 会尽可能的排斥 小说用科幻的当时像我们展示出 即使我们拥有这种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能力 也无法让这个世界达到绝对的完美 根本也不存在绝对的完美 正与反 永远相互依存而存在 当时间维度拉开 会发现每一件事情的出现都有价值 每一种邪恶的产生都有作用 我们现在已经处在相对完美的世界里 不要去幻想怎样会更好 要怎样改变 世界从不需要刻意的改变

《沃辛传奇》读后感(二):世界有了天贼,人类会怎样

这两天看了天贼和沃辛传奇,因为作者卡特是《安德的游戏》的作者。我太喜欢安德系列了,但是天贼这两本还是有一点小失望。可能因为是作者早期的作品,写得非常精彩,但是感觉不如安德系列成熟。

最喜欢作者宏大的故事安排,人物之间丝丝入扣的联系,缜密的逻辑关系。做了一个不同于现在世界的设定之后,能把相关的影响完美展现出来。在未来世界,能偷听别人想法的人被称作天贼,他们让整个社会恐惧和排斥。当然,面对一个能随意查找你最隐晦思想的人,恐怕比在公共场合裸体更让人难以接受吧。当一个小孩发现自己能翻阅别人的想法时,故事自然就开始了。

本书另一个更重要的设定是休眠制度。所有人都为了更高级别的休眠权而奋斗,能休眠多久是社会地位的体现。最高地位的女王,每休眠5年只醒来一天处理帝国事务。我大概算了一下,如果能活200岁,就能一直休眠到30多万年以后,真是恐怖啊。当权贵垄断了森卡(休眠制度)后,对帝国的影响是缓慢和深远的,衰落不可避免。

一个阴谋后面接着一个阴谋,人物表面行为背后的动机比你想像得更加复杂,最后的最后,一个洞悉一切的人,为了拯救衰败的帝国,计划和推动了环环相扣的一切。是不是很熟悉?和阿莫西夫的《基地》系列的设定太像了。两套书的解决方案有相似之处,但是发展却不相同。那个掌控一切的人把人类的种子发射到太空后,策动叛乱推翻了帝国。

天贼沃辛呆着300多人历经艰险在1000光年外安家,以一己之力安排好一切,让人类的火苗越烧越旺。我发现作者更喜欢研究和描述社会发展,勾勒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进程。对追求刺激的我来说有点枯燥。

出人意料的设定是天贼沃辛在星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血脉,天贼一族。他的后代们越来越多,近亲繁殖让天贼的衍生能力越来越强大,最终影响了整个星球。在沃辛传奇这本书中,整个星球变成了沃辛星球,力量开始辐射整个星系。随着不断发展,沃辛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痛苦才是人最重要的记忆,才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力量,欢乐不是。

《沃辛传奇》读后感(三):“沃辛”系列的一些个人理解的参考资料

首先,很高兴能看到一直有关注的“沃辛系列”也终于要出中文版了,虽然目前只看到《天贼》和《沃辛传奇》的出版消息(而按安德典藏版那套书的计划,应该还有一本《背叛之星》也会出),不论如何还是静候佳音了。

关于这个系列,国内的科幻迷可能不大了解,因为我想包括我在内认识卡德的大伙估计都是从获奖颇丰且改成电影的“安德”系列开始的,以至于国内对于他的其他系列作品则鲜有人问津。

简单来说,卡德正式创作大概始于1975年,主要作品我所了解的是英文科幻百科网介绍的四个系列(http://sf-encyclopedia.com/entry/card_orson_scott),包括“沃辛”系列,“安德”系列N部曲(目前到第12本了好像,国内卡德系列作品也只有这套有部分中文版,最近百花文艺出版社成追忆主编在陆续出版或再版该系列),“回家”(Homecoming,该系列网上也曾有人翻译,译名为《地球的回忆》)系列五部曲,“阿尔文制造商”(Tales of Alvin Maker)系列八本(貌似是主线加外传)。

下面就来具体说说“沃辛”系列。按照科幻百科网上的说法,该系列于1990年出的这本《沃辛传奇(The Worthing Saga)》(不过豆瓣上最早似乎就只看有个1992年的Legend paperbacks版)应该是对其在1978年出版的短篇集《国会大厦》中收录的几个短篇(如《沃辛纪事(Capitol: The Worthing Chronicle)》)以及1979年修订的中(长)篇作品《热眠(Hot Sleep)》(也就是果麦翻译出版的这本《天贼》)进行的整合扩充(据一位科幻吧吧友说“这本《沃辛传奇》算是这个系列定稿了”),而在此之间的《沃辛编年史(The Worthing Chronicle)》(1983年,据说内含《国会大厦》收录的11篇故事中的6篇加上该短篇集未收录3篇的故事)则应是整个系列中最为清晰可观的一部,因而曾被誉为卡德最优秀与最具启发性的作品。

以上就是个人对上述引用的英文科幻百科网相关词条的大致理解和翻译,英文战五渣,难免理解有误望见谅......

《沃辛传奇》读后感(四):论《天贼》的正确阅读方式

我并不想掩饰第一次读这本书时的失望,它省略过多、推进过快、缺乏足够引人的细节,却在无关紧要之事上耗费了不少笔墨;后半部分则完全沉入了应对蛮荒生活、挣扎进行文明重建的泥淖里。

而我意识到应该怎么读它,是在读《沃辛传奇》(1990,其中的《沃辛编年史》写于1983年)时。

《沃》中詹森·沃辛故事的讲述者叫拉瑞德,他在詹森本人的指导下开始记录那段编年史,而自己则在关于历史的梦境、劳动和家庭变故中挣扎不休。小说开始时的死亡氛围给这次(对,“这次”,区别于《天贼》的“那次”)记述奠定了沉稳的基调,就像拉瑞德无法甩开的现实生活的重担。这次,詹森开始时不叫詹森,而叫杰斯,似乎他其实是另外一个人。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我发现他就是《天贼》(1979)开始时那个惶恐的小男孩,只不过因为时间的积淀给了作者更多描绘的空间,致使杰斯周围多了色彩、心中多了挣扎、与母亲间也增加了更多的情绪和依恋。逃亡更紧迫、啮咬更疼痛、天赋则更危险。

显然,卡德比几年前更会讲故事了,他把拉瑞德的生活与詹森的经历、与殖民星生活穿插起来,不断呈现着危机与引人的冲突,记述这些冲突的拉瑞德本身就是这些冲突的核心。但很显然,《沃辛传奇》由《天贼》而起,是后者的发展和完善。当我们读完一本杰作,掩卷思考作者如何才能达到这般的高度时,《天贼》恰恰能够给出答案。

于是,我把它们对照阅读。

肯定有人要问,何必要读两个相似的故事呢?我觉得,这就像是弗洛伊德在释梦时让来访者多次讲述同一个梦一样——被重复的、带有差异和矛盾的东西,都是值得注意的。同样,一位作者在创作的不同阶段保留的或添加的东西,都有其特殊价值。

还记得那本有二十三个附件的书将阅读的空间扩展到了现实生活中,但那是作者刻意而为。《天贼》和《沃辛传奇》却给了我们另一个机会,跨越学术研究、作者履历、甚或深度阅读的呼吁,去亲自探究文学的创作过程。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对卡德表达一些敬意,因为让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并行于世,定然会不断引来比较和争论,敢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作者,定然充满了勇气。

如果你文学创作者,我建议你读读这两本书,可以从中学到故事的演化、作品的修缮,还有作者的勇气;如果你是读者,我同样建议你读它们,你能从中窥看艺术创作的深度与时序——你会发现,故事和其讲述过程,从来都不是刊印在纸张上的样子。

160918

《沃辛传奇》读后感(五):《沃辛传奇》——探究人类的起源

上个周末收获比较大。慵懒的秋末开始持续不断的下起了雨,淅淅沥沥,这样的天气只适合窝在家里睡觉和看书。

意外之中,收获了这部《沃辛传奇》。《科幻世界译文版》带给我了很多欢乐时光,其中双月刊的奇幻故事更是我的最爱,那么多神奇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世界,填补了现实生活的空白。而近两年的《译文版》内容越来越偏向于硬科幻,偏向于技术类幻想故事,很久没有体验那种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了。

周五翻开了小说中的《沃辛传奇》。开篇并不太吸引人,但是读到中途,才领悟过来这个故事的含义。大体讲来,有两处想象的亮点:

人类的起源之谜:伊甸园的传说中,关于夏娃和亚当的故事流传已久。书中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在高度发明的母星里,詹森•沃辛传奇地拥有了进入别人大脑的能力。异于常人必然被常人所唾弃,终于沃辛投身到了星舰队伍中,带着一船进入休眠状态的社会精英来到了新的星球开垦。途中星舰遭遇到了损坏,休眠状态的人们在休眠之前都曾经将记忆存储在一个特定设备里,而这个设备被不可逆地毁坏了。詹森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不然唤醒这些没有任何记忆、智商与新生儿无异的人;要不然不唤醒,让他们继续休眠。

思索再三的詹森做了一个决定:唤醒他们并抚养他们长大。他在新星球上开始开垦、种植、饲养母星带来的畜牧。一切就绪后,他唤醒了三个人,两个男的、一个女的。这些巨型婴儿在他的照顾下,几个月后就有了简单的自理能力,接着他又第二次唤醒了三个人。就这样,历时几十年,将这些休眠中的人逐个唤醒、抚养。同时,这个社会也开始慢慢成型了,有了城市、家庭的概念,也有了新生儿的诞生。那么,这样的故事设定是否耳熟呢?确实,如果把夏娃和亚当的故事套在他们身上也毫不觉得突兀。他们生来就是成人模样,却没有什么心智,吃了苹果后突然开窍。或许,人类起源由此而起也未可知。

第二大亮点:痛苦。故事的开篇就是这个原始技术条件下的小镇,大家的生活都非常和睦快乐,没有烦恼和痛苦。突然有一日,痛苦降临了,所有人都在痛苦的压力下濒临崩溃。原来,詹森留下了一支后代,他们逐渐变得强大,不仅可以深入到他人脑海里,还可以改变这些人脑海中所想。在他们的操作之下,所有人的痛苦被抹掉、或者被淡化,亲人的突然去世被改写成一年之前的离世。而当沃辛的后代意识到,这种改写的弊端后,大家集体自杀,留下了从未有过痛苦的普通人类,而他们在痛苦的突然来临只是显得手足无措。但是沃辛家族的想法是正确的,痛苦和快乐一样,是推动社会发展、推动人类发展的必要因素。人为地改变这些,短期来看没有人痛苦,似乎皆大欢喜。但是从长久来看,人们更多的会缺乏创造力、会停滞不前、会不再有所动力。就如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当刍狗”一样,任其自然发展才是硬道理。

《沃辛传奇》读后感(六):《沃辛传奇》沃辛故事的细节阐释

中秋放假,外加一天台风假,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写已经答应比尔兄弟的关于《沃辛传奇》的评价了。

《沃辛传奇》是卡德的又一本作品(封面介绍上说的是“新作”),该部作品延续了詹森沃辛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之前的沃辛系列故事的一种重新阐释。

在《沃辛传奇》中,卡德将《天贼》的故事进行了扩展,借助沃辛同另外一名少年的“心灵沟通”重新构写了其成长经历,特别是在对于少年沃辛的经历以及成长后的历程中,卡德花费了大量笔墨,将首部曲《天贼》中语焉不详的部分重新进行了梳理,使得整个沃辛的故事更加丰富和完善。

然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沃辛传奇》与《天贼》也在很大部分上形成了重合,如果之前读过《天贼》的话,就会发现《沃辛传奇》中很多对于记忆的叙述都是前部中的内容。因此也不免让读者生出“炒冷饭”的想法。不过既然卡德自己也宣称《天贼》是其创作的基础和灵感源泉,便不难理解在这本书中出现的部分反复出现的内容和情节了。然而,如果只是对沃辛的故事感兴趣的话,《沃辛传奇》一部书就完可以涵盖其主要内容,而《天贼》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一个“故事梗概”了。

《沃辛传奇》的另外一个主题便是对现实社会的复写。特别是在描述由沃辛创立的星球人生活的场景中,不难看出其原型就是现实历史中的中世纪生活。特别是对于主角沃辛的描述,则充满了未开化的人对于手握现代科技的“未来人”的膜拜。在卡德的笔下,沃辛俨然成为新世界的“上帝”(他“沃辛”的名字是绝对不能被随便提起的,如果提起的话必然是在一个神圣的场合,或者表达人的激烈情感,这与现实生活中的“my God”,"God forbidden"有异曲同工的特点),不难让人们想起一种说法“地球上的人类,其实是外星人所豢养的宠物或者是实验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沃辛传奇》中的故事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阐释了人类的神学思想。

此外,《沃辛传奇》的另外一个主要情节,就是介绍了《天贼》中并不清楚的一些背景内容,比如对于“首星”的描述,在原始的文本中很难想象出其原型或由来(在阅读《天贼》的时候,个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首星很像在科幻小说中构想出的“戴森球”的结构),而在《沃辛传奇》中,读者便很容易看出来首星的存在其实是根据个人的思想创造出来的一个“钢铁星球”,而从现实社会的角度,其实首星也成了现代社会对于原始星球状态的改造的预言。特别是在小说中,未来的人没有见过真正的水,没有真正的木材,没有见过太阳的东升西落,这一切是否就是卡德在小说环境中为现代人类构架的未来情景呢?

另一得到阐释的细节便是“森卡”,这边是收藏了沃辛的主人一心毁掉的东西,因为有了“森卡”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无限度的延伸,然而却从另一个角度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人类时代之间的伦理问题等等,特别是因为“森卡”而休眠的人由于时间段限不同,造成了人们之间的“生离”,更是凸显出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人与人的情感。这也正是成为“沃辛党”们将其彻底摧毁,从而使全体人类的生命过程“返璞归真”的目的之一。

总的说来,卡德的《沃辛传奇》尽管与《天贼》在情节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复,但仍然不失是一部优秀作品,特别是在这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卡德的科幻创作观,可以视为卡德的又一代表作。

《沃辛传奇》读后感(七):沃辛系列版本梳理

卡德号称科幻界的青山刚昌,青山刚昌堪比动漫界的卡德,反正是那意思,写起故事来层层叠叠,一望无际。

从1979年出道起,卡德已经写过12个系列,最著名的安德系列已经出了19本纸质书、1本有声书、1部电影,还有3本已列入出版序列,其他短篇、专栏、政论、玩票文章无算。

沃辛系列没被太监,而是顺利地往生极乐,大概跟是处女作关系挺大。略施手段,我撸了撸,不,捋了捋这一系列的单行本,总算整明白了其中的关联。

这个处女作系列一共出过四个单行本,跨度12年——

1979年《天贼》和《首星》

1983年《沃辛编年史》

1990年《沃辛传奇》

安德系列虽然眼看要突破20本大关,但故事内容是互不叠加,完整独立的,而沃辛这四本是另一种套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只看最后一本,就够了。

卡德自己说,他是直到写完《天贼》和《首星》,才学会“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为了挽救处女作,他的处女座炸了,迫不及待地用新掌握的技术改写了一遍《天贼》,这就有了1983年面市的《沃辛编年史》。他还和出版社说好,用新书替代市面上的《天贼》。换句话说,《天贼》是卡德主动下架的作品,因为故事的技巧不够好。

转眼到了1990年,这时的卡德已经是那个“史上唯一连续两年包揽雨果和星云的作家”,他决定给自己偏爱的沃辛一个归宿。就有了《沃辛传奇》。

简单地说,《沃辛传奇》就是这整个系列的定本,“第一次把所有沃辛的故事汇集在一起”。修补匠、以利亚、詹森、杜恩、贾斯蒂丝……所有的人物、梗、基情和悬念,都有了最终定型的样子。

但并没有多少新东西,虽然整体质量肯定高于此前的版本。这个定本,就像成名歌手的十年精选,新故事所占篇幅不超过一成。虽然在这一成里藏了枚大彩蛋,后面会说到。

《沃辛传奇》的第一部分,实际上是完整收录的“沃辛编年史”,也就是1983年问世的、改写后的《天贼》。这是故事的主线。

第二部分“首星”相当于番外故事,起辅佐主线的作用。1979年出版的《首星》共有十一则短故事,卡德从中挑了六个,标准是“我说好”:“老故事中有些很出色,我把它们收录了进来;但还有些既欠创意又枯燥乏味,所以,为你们好,亲爱的读者,我让它们静静地消失了。可是天知道,当我创作它们的时候,觉得它们是我写出的最好的故事!” 他还说,读了这六则故事,你会知道杜恩为什么要毁灭那个理应是永生的首星世界,以及是如何加速毁灭的到来的。

第三部分“水之森林”同样是番外,只有三个短篇。故事发生在沃辛沉入海底休眠的那15000年里,讲他的子孙如何进化成超级天贼,又如何弄丢了人性。在这部30万字整的定本里,只有这3万字是第一次问世。但这3万字背后有故事——它们是卡德成为科幻作家的羁绊所系,执念所在。

这是一个开挂般的故事。

为了让自己早年写的一个短篇故事被承认是“科幻”,卡德码下了30万字的沃辛系列,顺便成了一名带“史上”头衔的科幻作家,但他的初心,他要的,只是“被承认”而已,只要你们走过路过都说一句“这篇故事肯定是科幻啊”,就没后面什么事儿了。

这篇故事就是《修补匠》,收录在《沃辛传奇》的最后一章。

《沃辛传奇》读后感(八):作者的基友写的后记(民翻)

y 迈克尔·R.柯林斯

1978年10月,《模拟》杂志发表了奥森·斯科特·卡德所著的《真人秀》,那是沃辛星球的第一次面世。四个月之后,又有四个以首星为基础的故事出版了,分别是《祭婴》《一千次死亡》《归零》和《沙盘游戏》。它们都是卡德的第一本合集《首星》的奠基之作。

通过《首星》中的十一个故事,我们可以一览卡德标志性的想象力。后来,他用《天贼》一书详细叙述了相关内容。《天贼》以《首星》的故事为基础,但更详尽地深挖了其中的部分历史。

《首星》主要描写两个方面。一是森卡造成的长生假象,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二是在森卡在星际间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的人的故事。森卡提供了星际拓荒的机会,同时却削弱了道德、精神和伦理的力量。《首星》探究了森卡剧烈的副作用:虚假的长生毁掉了社会,人被时间隔绝,彼此孤立,成了掠过时间长河的水漂儿。

于是到了《天贼》里,艾伯纳·杜恩决心改变这一切。杜恩在《首星》中也出现过,但只讲了他的一小部分故事。在《天贼》里,杜恩将他的门徒詹森·沃辛推上了舞台中心,他迫使沃辛驾驶移民星舰,带着三百个帝国最优秀也最不满的人,飞越数光年去建立殖民地,但一次意外摧毁了移民者的记忆气泡,沃辛只好化身冒牌天神,唤醒并从零开始教育那些大婴儿。《天贼》的第二部分已经很少涉及首星,主要记述詹森·沃辛那个独立移民地的故事。

然而,即便是在此处,卡德的想象力也大大超出了小说的界限。在最后几章里,沃辛将他的星舰沉入海底,让电脑在其他人类找到星舰时将他唤醒——暗示着如果他的子孙获得长足的发展,足以探索海洋,他们就有能力应付森卡,就有能力面对詹森·沃辛。故事有个十分积极的结局:沃辛希望,他的人所经受的试炼和痛苦能够造就伟大。

但卡德并未就此封笔。1983年,《沃辛编年史》问世,书中收录了“《首星》和《天贼》两书中的部分章节”。评论称,《编年史》不只是一个续集,而是重新审视了沃辛星球,甚至将时间推进到一万五千年后的未来,詹森·沃辛被子孙唤醒,他的计划的最终结果也大白于天下。

《编年史》并非简单摘抄《首星》和《天贼》里的章节,卡德将《首星》的内容改写成了一系列精练的短故事。在这些故事中,重要的已不再是个人的故事,而是那些故事所传达的意义。

这些意义,可以反映出我们理解卡德的最重要的背景:他笃信摩尔门教。《摩尔门经》对于他,无论是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名作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摩尔门经》是摩尔门教承认的四大经典之一,是唯一单独的连续叙述经典。卡德自小就多次研读《摩尔门经》,这部经典对他异常重要,也顺理成章地对他作品的风格和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接受杨百翰大学学生出版的科幻杂志《前沿》采访时,卡德称,尽管他对雷·布莱伯利、斯蒂芬·R.唐纳森、J.R.R.托尔金、C.S.路易斯这样的幻想小说家很感兴趣,但对他影响最深的是约瑟夫·史密斯;他说,《摩尔门经》的语言,外加另外两部经文《教义和圣约》与《无价珍珠》的语言,“以及这部经典中讲述的故事,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我所做的一切,以及我这个人,都深受其感染” 。

《摩尔门经》最后一位编年史作者莫罗尼称,这部经典是从前各部编年史的精华之作。有一种感觉贯穿始终,那就是《摩尔门经》中的历史具有精心设计的格局,经过了简化和压缩,从而探索不断变化的人类的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因此,这部经典读来很像过山车:国家充满正气,繁荣兴旺,跟着就沾沾自喜,险些毁于一旦,直到重新找回正气之后,才再次兴旺起来。这部书情节紧凑,相比里面的人物,人物所处的故事才是重点,即便是重要角色,也没得到编者的额外照顾;他们的故事都是一个个事件,从而构成了一张蕴含深意的巨大“织锦”。

《沃辛编年史》与《摩尔门经》异曲同工。就拿《水之森林》里的故事来说吧,早期的故事被压缩殆尽,旧版的《沃辛农场》和《沃辛旅店》,化身成本书《沃辛农场》一章中的一部分,原有的两个故事彼此融合,而原本强烈的个人感淡化了,新版本更侧重于对干旱的描写,“诅咒”和“蓝眼”二者间的互动则大大减少。只有《修补匠》维持了原样,那也是因为,自这个故事于20世纪80年代在《永恒科幻》杂志上发表以来,这一稿的《修补匠》是后来修订的,因而比《沃辛农场》和《沃辛旅店》都更成熟。自《安德的游戏》于1977年问世以来,卡德一直在探索这种叙事类型——具有特殊天赋的个人承担着为某个群体谋福祉的责任,而这个群体却无法理解他们的救世主。卡德的人物重新创造了这一模式,并且包含巧妙的变化:《背叛》中的兰尼克·穆勒,《歌唱大师》中的安塞特,《巨龙》中的佩兴斯,《国王血肉》中的牧人。而迄今为止,描写最全面的当属《安德的游戏》和《安德的代言》中的安德·维京,以及《创者传》中的阿尔文。然而,与上述故事的区别在于,《修补匠》更接近于悲剧。这个救世主般的角色被牺牲掉了,带来了更多的死亡和痛苦,直到从中孕育出巨大的希望。修补匠约翰是卡德笔下具有基督教品格的人物(即便不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个),他的作用更局部,影响面更窄,但仍然具有批判性。或许正因为此,《沃辛传奇》才保留了《修补匠》的绝大部分内容,而对《沃辛农场》和《沃辛旅店》保留得较少。

在全书第一部分的《冬天的故事》一章中,卡德复述了修补匠约翰故事的精髓。小女孩萨拉根据贾斯蒂丝的记忆讲述了这个故事,而贾斯蒂丝是詹森·沃辛的后裔,她在小说中就是神的化身。被复述的这个故事剥离了大部分的描述和叙事,词汇和语言结构都很符合一个孩子的口吻,而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所讲故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但对于如何解读这个故事,萨拉却做了具体的说明。修补匠约翰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她是这样说的,村民们认为“一个不能拯救他们的神明,对他们根本毫无用处”。透过这样的摘要,卡德写“修补匠”这个角色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将原先的故事浓缩成几段,强调基督教的调解方式、痛苦和死亡,正如莫罗尼对早期历史的提炼强调了《摩尔门经》的精神运动。《修补匠》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故事,充满了利他主义和仁慈的意味;作为较大叙述框架中的一个元素,这个故事既狭窄又宽阔,显得自相矛盾,牺牲了一部分细节叙述的影响力,却得到了道德力量。

在这本合集中出版《沃辛农场》《沃辛旅店》和《修补匠》,比仅仅还原这几个故事更具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这表示卡德的故事可以在不同的层面发挥作用。在此情况下,将故事转变为情节,可谓强调了卡德的终极目标,并在《沃辛传奇》中有效地侧重了他的关注点。从本质上来说,本书是一份原始文件,记录了卡德从沃辛系列故事提取出的精华,这让我们再次想起了《摩尔门经》。焦点改变了,使命感和目的感被强化;角色简化了,创造出更加深刻的共鸣和理解。具体地说,《沃辛传奇》中的故事会灌输一种道德力量,在这一点上,卡德的视野与《摩尔门经》的执笔者非常相似。对于这二者,叙述都以其特有的词汇使人着迷,但最终,无论故事是真实还是虚构,其所传递的意义都比故事本身更为深远。在卡德的笔下,故事变成了正义的代言,角色变成了意义的象征,而这个讲故事的人,则类似于诗人和牧师的结合体,通过虚构来述说真相。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