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读后感1000字

时间: 2022-01-24 00:01:29  热度: 459℃ 

点击全文阅读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是一本由[日]片山恭一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锁线双封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读后感(一):纯白的恋爱

林少华的翻译真是充满了浪漫色彩,看这本书的时候很神奇,我仿佛感到是早年在看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我还记得很多年前看村上春树这本书的时候,村上春树在中国还非常火热,那时候是译林出版社的版本,在书店看到林少华翻译的那一套村上春树的作品集。

那时候在书店里站着读完了那本书,当时就注意到,村上春树的语言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情感在流动,这种情感是既带着浓浓的文艺风格,又夹杂着一丝忧伤,一种很迷人的少年的感觉。

这次读这本书,又一次感受到这种感觉。所以可以证明,原来村上春树在中国的大火,可能的确是因为林少华的缘故。因为现在来说,随便问一个村上春树的中国读者,都会说最初看的就是林少华版本的村上春树。尤其是后来村上春树的新书不再是林少华翻译后,就感觉不再是以前那个村上春树的味道了,读起来没有那种感觉了。

这本书中,很多像挪威的森林的地方,比如一段树林里的描写:树林里的雪很深,又有折断的树枝和坚硬的树桩,比预想的还难走。忽然,一只野鸟从林间尖叫着腾空而起。我止住脚步,倾听四周动静。万籁俱寂,就好像最后一个人都已从这世界上消失。闭上眼睛,附近国道上奔驰的带链车轮声听起来仿佛铃声。这里是哪里?自己是谁?我开始糊涂起来。这时,停车场那边传来父亲招呼我的声音。

比如:初三时又不同班了。但由于两人仍当年级委员,在放学后的委员会上,一周有一次见面机会。而且大约从第一学期期末开始,亚纪时不时来图书馆学习。放暑假几乎每天都来。市里体育运动会结束后因为没有训练活动,我也比以前更卖力气地在图书馆打工挣钱。此外因为准备考高中,整个上午都在有冷气的阅览室看书。这样,见面机会自然多了。见面时或一同做功课,或休息时吃着冰淇淋交谈。

这些有雪的森林,这些年少气质的青梅竹马的生活,还有那些两人在图书馆看书时的对话,都无不充满了村上春树早年在挪威的森林里给我留下的青涩的、美好的恋爱气息。

所以,当再次看到片山恭一这本书时,着实让我感到惊讶,仿佛是在看另一个版本的挪威的森林,或者另一个化名的村上春树。书中美好的少男少女,单纯洁白的情感,让人读着读着仿佛陷入一种年少时的美好情绪,甚至让人感到恋爱的美好,以及激发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真是本神奇的书。最后要再次强调一下,比起林少华的翻译,其他村上春树的译者,都不如他翻译的好。还是希望以后能多看到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春树。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读后感(二):长泽雅美主演电影同名原著,日本畅销纯爱小说

你还记得你第一次爱上的那个人吗?你和那个你深爱的人现在还在一起吗?你们有没有过遗憾的事情?

朔太郎有一个深爱的女子亚纪,那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初恋。他本以为自己不会和自己爷爷一样,跟自己喜欢的女子分开,结果没能想到亚纪却患上 了白血病。她的梦想一直是去澳大利亚,据说那里是世界中心,可直到去世都没有去。朔太郎只能带着亚纪的骨灰去那里。

这就是《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发生的故事,作为日本畅销纯爱小说,无论是改编的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大获成功。这也是我第一次阅读这本原著。

整本书节奏比较缓慢,带有日式小说独有的感觉,需要我们沉下心去阅读。随着朔太郎走过他们一起走过的路,曾经遗留在心底的回忆一点一点涌上心头。人死了,但是爱情会始终存在。虽然我没有这种刻骨铭心的初恋,但整个人还是被代入进去了,被他们那种青涩懵懂却单纯至极的爱恋所感动。

那些故事不说全部,其中部分我们可能也会经历。在看到他们经历那些故事的时候,也会想起自己读书时候的场景。那个时候,是最单纯最美好的日子。在亚纪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两人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偷偷接吻。得知可能命不久矣的时候,找自己祖父借钱想要偷偷带亚纪去澳大利亚,只是在机场亚纪病情复发,抢救无效。

读到这的时候,我就有些难受了。虽然整本书的剧情很俗,但是还是被这个静心编制的悲剧故事和他们之间真挚的感情所感动。也许是现实中很少看到这样纯洁的感情,所以才会被书中的感情所感动。

如果以后我也有一个深爱的人,我一定会大声的告诉他我的心意。和他一起看日出日落,去所有想去的地方,做所有想做的事情,不管结局如何,至少现在不留遗憾。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读后感(三):用一首中国的《诗经》,解码日本的纯爱小说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作家片山恭一纯爱小说。 在读这本日本小说之前,让我们先来复习一首中国诗词《诗经·唐风·葛生》。

诗歌比较长,我们选开头和结尾: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这首诗以被葛蔓覆盖的荒原起兴,在满山遍野葛蔓的见证下,抒发自己对已经不在人世爱人的爱恋,那个人已经不在了,我怎么舍得让那个人独处?最后两段看似只是语序的交换,但是仔细咀嚼,就在这语序中读出了绵长的悲伤,四季在更换,日夜在轮回,只有你永远是我的世界中心,你一直在我的世界中心呼唤我,百年之后我要和你在一起。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这首《诗经》里的诗居然是这本日本小说推荐给我的,以前我读《诗经》的时候,从来没有留意过这首诗,更没有注意过这首诗里对爱人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生死与之的执念。 这首诗在小说中连贯了故事的两代主角:孙子,第一人称的“我”朔太郎和爷爷。

虽然这部小说大多数是以孙子“我”的视觉展开,但是爷爷绝对是这部小说中不容忽视的角色,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爷爷”的意义更重于“我”。爷爷是孙子爱情上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爷爷年少的时候曾经与人相爱,后来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年纪已经老大的爷爷带着孙子做出了一个常人看起来非常疯狂的举动,他带着孙子盗出出了情人的部分骨灰,活着带在身边,死了以后要求孙子把自己和情人的骨灰合葬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撼动的,这份超越了生死的爱恋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长长久久的沉浸在这几页中出不来。爷爷就是在交代孙子将来要为二人合葬的过程中为他引用了这首《诗经·唐风·葛生》,并且说自己对这首2000多年前的写诗的人的心情感同身受,孙子当时并不了解爷爷的感情,只是感觉到爷爷的疯狂。

直到他自己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 朔太郎和亚纪,两个人年少相爱,约定终身,可是亚纪得了再生不良性贫血,骨髓失去了造白细胞的功能,最后生死将两人隔开。

作者在写这一段故事的时候,有意地将时空来回翻转,从亚纪死去翻回恋爱之初,再从恋爱之初跳到亚纪死若干年后。我猜想作者如此写作的缘由,就是想告诉我们夏之夜冬之日,冬之日夏之夜,岁月在流逝,爱永远还在。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读后感(四):无论生死,爱一直都在

这是张学友《当我想起你》中的一段歌词,爱情的力量真是强大,只要有爱,地动山摇都不会动摇决心。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也有一段经典台词“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可谓脍炙人口,同样歌颂了爱情的伟大。

在日本,也有很多的爱情神话,互相喜欢的两个人为了在一起,把大地都移动了:

这段神话出自《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这是日本著名纯爱作家片山恭一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两段纯粹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爷爷和孙子朔太郎身上,同名剧集多次翻拍,风靡亚洲。

爷爷年轻时的恋人嫁给了别人,爷爷念念不忘,50年后,带着孙子去盗墓,只为了和心爱的人能够死后能在一起。

爷爷把唯一的心事告诉了孙子朔太郎,并要求死后把骨灰和盗来的骨灰合在一起,儿子被爷爷感动的同时,把这件心事告诉了喜欢的女生亚纪,两人因此还有了一番讨论。

突然想到网上曾有一个问题,夫妻老了以后,先去世的和活着的谁更痛苦?回答五花八门,其实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活着的人接下来的每一天,内心和精神都会饱受折磨,沉浸在伤心和痛苦的日子中,煎熬着。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当朔太郎问起爷爷这个问题时,爷爷的回答也是相当的有哲理:

爷爷活得睿智,朔太郎也受其影响。

为了在电台给亚纪点播一首歌,他撒谎说,听歌的人得了白血病,谁知两年后,亚纪真的得了白血病,亚纪想最后去一次澳大利亚,可是她的身体能旅行吗?

朔太郎和亚纪悄悄地计划着,一定要去澳大利亚,朔太郎不能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爷爷理解他,把自己的积蓄借给他,帮助他实现愿望。

每个人对于爱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是白头到老,还是分道扬镳,是凑合还是不受约束,选择的可能就是最适合的。

亚纪活着时没有到达澳大利亚,去世后,父母把她的骨灰撒在了她喜欢的地方,朔太郎忘不了亚纪,亚纪的面容常常在他眼前浮现,就如她没有去世一样,这一点更证明了思念的力量强大,更证明了爱的力量的强大。

他们的爱情是纯真的、纯洁的,朔太郎为了帮助亚纪达成愿望,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生命的最后一刻,亚纪却不肯见朔太郎最后一面,朔太郎跟爷爷诉说的时候,爷爷却说理解。爷爷给朔太郎讲了一番道理:

在这一刻,爷爷和孙子达到了心灵的相通。爷爷因为没有和爱的人在一起生活,而朔太郎则是因为爱的女孩儿已经提前离世。

为什么我们会对没有实现的事情念念不忘呢,恰如爷爷没有和心爱的人一起生活,朔太郎也没有和亚纪生活在一起?

原来,对于实现了的事情人们很快就会忘掉,而对于没实现的,则会永远珍藏在心里,并加以培育,让梦想和憧憬开出花来。

这部小说看完,感觉爷爷就是个哲学家,和朔太郎的很多对话都值得细细品味。

无论生死,爱一直都在!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