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昌耀年谱》读后感精选

时间: 2022-04-03 23:01:55  热度: 396℃ 

点击全文阅读

《昌耀年谱》是一本由张颖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昌耀年谱》读后感(一):昌耀年谱

作者采用按语、附录等形式,在常规的“年谱”记事功能之外,还梳理了不断深化的昌耀研究状况,以及有关昌耀的评介性工作与昌耀诗歌创作、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对评传类著述与主题性研究的有效、有益补充。“年谱”做得很扎实,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学术书的出版路径不宽,在这样的快销时代,这么一本书能不失品格、品质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可以想见艰辛。

《昌耀年谱》读后感(二):世界以痛吻我 而我 报之以歌

坦白说,诗人昌耀这个名字,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浅薄的我其实未曾听过。厚厚的一本书翻下来,在读他的诗之前,我首先沉浮在这600多页也难以写尽的坎坷人生路中。年谱,以每一年每一季的时间,见证一个真正的诗人虽茕茕孑立但与诗为伴的坚守。一页一页翻过,大大的年份符号不是简单的设计排版而已,这是一个人的一辈子。

从童年开始,路上已遍布荆棘。苦难自不必多说,我们只谈他的诗意。昌耀先生回忆自己的童年,也说自己是一个爱哭的孩子,有一天他发现当他哭泣的时候,油盏中的灯火透过眼泪的结晶而折射出许多光束,像芒刺、像花朵而且变幻不定忽明忽暗。他突然产生了“美”的觉醒,这或许是他毕生追求诗美的最初诱惑。 少年时期昌耀先生便弃学从军,他回忆:“那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时期,我的生活兴致极高,蓬勃的青春渴望着爱情。渴望云游与奇迹。我总是有写诗的欲念。凡所经历、凡所见闻、凡所畅想处多显示为某种诗的暗示。” 青年时期的长久流放,让诗人与这个原本属于自己的现代城市有了格格不入之感,物是人非之感在漂泊无依的诗人心中就像荒草一样疯长。诗歌中的创生力量也自此开始越发强劲,陌生感和距离感使他得以更诗意地、更加清醒地观察和感知生活。

他的写诗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诗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但表现出了足够充沛的生命力和充满耐性的持久力,属于中国现当代诗人中为数不多的“越写越好”者之一。作为诗人,昌耀不是天才型的,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生活的磨难。如果说这是一个一生都在寻求“救赎”的诗人,重写旧作就是他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他要留下一个他自己可以接受,也可以面向未来的一生。纵然这给人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但这就是昌耀。他最终要奉献的,是一部他用全部生命写就的“命运之书”,而非一部面目混乱、良莠不齐的全集或选集。 而这本《昌耀年谱》,也是一本很“难”的书。修订年谱,作者要以尽可能客观地叙述方式去还原最接近历史现场的真实。为一个人做“谱”,最难的是作者既要在场又要抽离,作者要对这个人的生平、研究需要非常熟悉、掌握海量的资料,在冗杂的资料中筛选有用、有价值信息,以最为客观方式还原历史现场。而在付出了这么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之后,这也注定是一本小众的书,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作品。 但是真的很敬佩作者张颖博士,很敬佩设计师老师,用心中热爱让这本好书有机会来到我们手上,光是抚摸有凹凸感的外皮,已经感觉到温度,厚厚的书一页页翻动,数字流逝,早已是热泪盈眶。在这个时代,诗歌仿佛早已处在边缘,像我一样,太多的人可能还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我觉得很惭愧,也很庆幸还有为其诗歌中的独特魅力而去花费多年时间将其生平编订成册的匠人们。

《昌耀年谱》读后感(三):生活坎坷曲折 作品不同凡响 幸或不幸?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智是一个万丈深渊。在阅读大部头《昌耀年谱》时,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

转自网络

《昌耀年谱》的作者是文学博士张颖,她主要从事新诗研究,思想文化研究。这本书以编年体裁记载了昌耀坎坷波折的一生,及他先后在国内五十余家文学报刊发表四百余首诗歌,成为中国诗坛著名诗人的曲折历程。这本书也是昌耀研究者的重要文献源。

从细节中窥见诗人苦难的人生

《昌耀年谱》引述了大量诗人生活中细微的典型情节,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真实丰满的形象。例如:“如果,我还有生活的权利的话,在我们国家里,还允许有不关心政事,而倾向进步事物的公民存在的话,请允许我辞职,请让我参加农业生产去。”看,1957年这位21岁的年青人是多么的血气方刚,正义凛然啊,但这样的意气使然让他遭遇了长达二十二年的流放生活。

1979年,诗人恢复政治名誉,重返青海省文联。“自我一走进门,昌耀便条件反射般地,忽地从斜倚着的藤椅中站起来,似笑非笑地看着我,似乎是问我找谁,有什么事”“等我再准备起身告辞时,昌耀又先我一步地站了起来,礼貌地近乎卑微地送我出门。”43岁的诗人书生傲气早已被流放生活中的苦难耗尽,妥协成了一个卑躬屈膝的中年男人。

“我本已渐渐习惯于长期以来别人对我的冷眼和说三道四,而一旦听到了几声称道,我反而会怀疑起自己来:--.配吗?且虑是否会引起某些人的不平之慨!” 这是诗人给编辑唐燎信中的种种顾虑,诗人的谨慎不安之意令人心酸不止。

1996年北京召开全国作家第五次代表大会,诗人没有出席参加,后来有名家去探望他,他也断然回绝,原因是“不会说话”。拒不发言,拒绝与人交流,他的胆怯和拘谨令人忍俊不禁,种种迹象可见,诗人的性格是执拗孤僻,简单倔强的。

从诗歌创作中可见诗人成就斐然

诗人的坎坷经历是他一生的文学财富。生活上的失意落魄让诗人沉默内敛,思想上的激情澎湃却让他在诗歌创作上锋芒毕露。他默默坚持写诗三十余年,他如苦行僧般在诗歌的道路上继续攀岩,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他在苦闷的劳动中写诗,在夜不能眠的黑夜中写诗,他的诗句里有对生命的敬畏,有对青藏高原土地的热爱。

1979年10月,诗人的《致友人—写在一九七八年的秋叶上》在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发表;1980年1月成名作《大山的囚徒》正式在中国诗坛亮相;1982年10月《划呀,划呀,父亲们!献给新时期的船夫》迈入著名诗人行列。可以说是《诗刊》的编辑们为这位诗人打开了通往诗歌的广阔天地。他的诗歌壮阔,忧伤,深厚,独特………他的作品引起了国内外诗坛的广泛关注,赞美。

诗人赞成钱学森教授关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哲理性审美层次”观念,认为追求“与你的世界观合拍,你就感到好,感到美”正是他苦苦追求的精神世界。“我如同一个患有洁癖的人,对自己的创作行为多有挑剔或存疑”。诗人不断地修改自己前期的作品,力求将对苦难的深刻感悟,青藏高原的无限风光完美地呈现给广大的读者。

诗人患腺性肺癌于2000年3月23日去世,享年64岁。悼念诗人的文章不计其数,关于他诗作的评论也举不胜数。其中,与作者志同道合的当代诗歌批评家燎原,在《昌耀评传》对诗人的一生及创作做了全面详尽的描述和解读。众多学者、评论家也加入昌耀诗歌创作的研究中,以此传递、延续和致敬诗人对中国诗坛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些足以证明诗人在中国诗坛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庄重大气的《昌耀年谱》黑色封面上横印着“1936,06,27”,封底处印有“2000,03,23”,这两组数字是诗人昌耀的出生日期和卒年日期。年谱,贵在真实。阅读《昌耀年谱》可以帮助理解诗人的人生,梳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这本书为喜爱诗歌及研究昌耀的读者提供了更多新鲜的材料,值得研读。

《昌耀年谱》读后感(四):关于《昌耀年谱》记录一次好奇而来的对谈

长期关注新书讯息的我,在春节前看到豆瓣上突然出现了一本“大黑砖”,那沉重的外貌作为书籍来说,让我联想起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太空科幻电影《2001漫游太空》中的神秘黑色石板,冰冷且深沉。于是我跟了解、阅读过这本书的朋友聊了聊,整理成如下文字版。

我:这是一部“年谱”,普通读者很少主动去和这类书“触电”,包括我,甚至对这种文体产生误解。年谱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撰写的“传记”?它一般有什么样的特点?

软柿子:非专业读者基本不会关注“年谱”这种书,它很小众。“年谱”用编年形式记录某人生平事迹,说白了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做了什么“值得”记录的事,它最大的功用是记事存档,为研究者提供便宜。“年谱”的客观性、功能性是这种文体存在的根基。作者要以尽可能客观的叙述方式还原最接近历史现场的真实,抵制情绪化书写。

我:哦哦,感觉这种体裁很少见,制作一部“年谱”,是不是比较困难啊?

软柿子:啊,不少见的,有些人有必要留下“年谱”,有些人的“年谱”自娱自乐就很好。我想你问的是撰著一部“年谱”是不是困难,至于制作“年谱”,那是出版社,甚至是编辑、设计师、印厂的事儿了。

从出版的角度来讲,“年谱”是小众书,谈不上多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突出的。从研究者的角度说,“年谱”是重要的工具书。撰著“年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首先作者要对这个人非常熟悉,主要指作品、研究、交游等情况,掌握海量的资料,在冗杂的资料中筛选有用、有价值信息,时刻保持着怀疑精神,警惕资料的真实性,随时准备去考据。就拿《昌耀年谱》来说,昌耀作品存在明显的改写问题,但《昌耀诗文总集》标注的时间,有些并非最初写作时间,是成稿时间,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一首(或一篇)经过改写的作品,到底应该放在“年谱”的什么位置?在《昌耀年谱》里,作品的写作时间、成稿时间,包括中间的改动情况,都作了说明,不仅在相应的时间点上有所反映,也用脚注形式进行了补充说明,比如哪首诗换了题目、诗行在哪里进行了变动等。不要小瞧这项工作,这是一项长线作战的苦活儿,在翻阅故纸堆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相关研究出现,这些研究成果要被选择性地整理到“年谱”中。此外,对研究成果的辨别,非常考验编写者的眼光,在海量的资料中剔选出有价值、有创见的“干货”,对编选者的综合素质(学术能力、判断力、资料整合能力、耐力等)极富挑战。

我:你是怎么看待诗人昌耀的?

软柿子:这个话题比较大,我不是昌耀的研究者,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能就看过“年谱”后,谈谈感受。张桃洲教授曾用“结实浑朴的语词,张弛有度、富于内在节奏的奇崛句式,以及高峻、悲怆却又节制的风格所散发的独特气息和所充盈的生命的‘鸟鸣般的翔舞’”来描述昌耀诗歌带给他最初的体验。张桃洲教授给《昌耀年谱》写了一篇序,教授的用词之讲究、精妙,行文之简洁、严谨,既介绍了昌耀的地位,也交代了“年谱”出版的因果及价值。昌耀的诗歌创作与他坎坷的经历息息相关,他的作品不只是呈现他个人的境遇,常常勾画他置身其间的群体身影。把昌耀及其诗歌放到20世纪后半叶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予以考察,能看出个体是如何通过书写“周旋”、游离于时代之中和之外, 最终将历史的束缚和重压转化为一种诗的资源。与此同时,从中国当代诗潮更迭的角度,考量昌耀诗歌的特征与贡献。可以看到,昌耀的诗歌更像是从那些起起落落的诗潮侧面独自默默流淌的巨河,摆脱了种种主义的羁绊和团体的拘囿,映现了当代诗歌的某些不足。

我:大时代中的诗人,经历挺特殊的,我很感兴趣,而且越听越觉得《昌耀年谱》不仅有一般年谱的记事功能,还很像“传记”?

软柿子:但我认为,如果读者以猎奇地心态来阅读“年谱”,会失望而归。“年谱”钩沉历史微尘,呈现个体生命的点滴。不是传记,哈哈,《昌耀年谱》的可贵之处,是以一种相对包容的姿态,梳理了不断深化的昌耀研究,及有关昌耀的评介性工作与昌耀诗歌创作、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按语、注释、谱后等形式,与正谱形成互文关系,有一种复调的效果,是对评传类著述、主题性研究的补充。

我:你是怎么看待作者张颖的?她似乎很年轻。

软柿子:据我所知,张颖是从硕士阶段就开始关注、研究昌耀,硕士论文即做昌耀年谱相关,获得满分成绩。博士阶段,一边修订“年谱”,一边编著《昌耀研究集》等出版,与昌耀的交往者、研究者,如燎原、易彬、章治萍、张光昕等,都有非常密切地交流、互动,这些老师为“年谱”资料的搜集,提供了大量线索。张颖博士论文做的不是昌耀,依然在答辩甚至盲审阶段获得非常优异成绩,她的学术能力有目共睹,从“年谱”本身来看,她有很强地判断、筛选、整理、运用学术资料的能力,展现了新一代年轻学者不俗的学养和学风。

我: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惊艳,从一个外行人角度来说,想收藏一本,很精美!

软柿子:是,我也是外行,但我觉得这是一本“普通书”,一本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互相成就,非常舒服的作品。越是普通的书,越不容易做好。这本书,有种丰碑感,厚厚的,黑压压的封面,视觉感受是庄重。昌耀的生卒年月,以压凹的方式呈现在封面,书名烫专金,朴素、雅致。700多页,很轻,纸张护眼,开合度也挺好。正谱、谱后、附录,按语、脚注,功能区一目了然。字体、字号的变化,兼顾了阅读的节奏。他们用了pur热熔胶,这种胶比较贵,国内应该用得比较少,技术可能也不过关,这么厚的书,出现空胶,翻一翻,书脊容易出现折线。

我:整体设计看上去就非常有艺术感,常人眼光看来就是,高级。

软柿子:整体比较舒服,我觉得纸张选的不错,设计师用心了。

我:其实就我现在的观察,很多人,进入快销时代对于书籍的挑选更多关注于设计。先看瓶子再买酒,至于酒瓶里是红酒还是黄酒,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出版社卖书也很在乎对那张“皮”的宣传。

软柿子:颜值即正义,爱美之心,无可厚非,怪不得读者。问题是,大部分颜值是copy出来的,内容与封面搭配到一起,挺违和的。我可能比较关注图书的封面,会发现某个时间段,有些书都长一个样,管他是文学名著还是党政读物。手艺不精,工艺来凑,创意不行,直接抄袭,书衣穿了一层又一层。某些营销出来的作品,披了张美人皮,揭开一看,内容是毫无营养的糖精水……呃,扯远了,那是另一个话题。

我:哈哈,说回“年谱”,这本制作精良、内容过硬的作品,我是真想买一本了。

软柿子:我手里这本是出版社编辑赠的,我觉得对昌耀或者现当代诗歌没什么兴趣的读者,也不必买回去落尘土。买书是用爱发电的事情,讲究缘分。

昌耀年谱

评价人数不足

张颖 / 2022 / 中国青年出版社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