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散文
(21岁时的习作)
山村朝暮
一
在鸡鸣和鸟啼声中醒来,习惯地走到屋旁的禾场上,踢踢腿,松松筋骨。深深地吸口气,啊,多么清新湿润,甜甜的,夹着野花的芳香,和着泥土的气息。四周一片空濛,万物都沐浴在淡淡的晨雾里,那么安详,静默。天愈见的高远了,那淡淡的白云像水彩大师在蓝色的天幕上信笔掠过,薄薄的,那么轻盈,碧透,仿佛姑娘的纱巾。苍茫起伏的山峦像可爱的孩子,翘着小屁股蛋儿,在母亲的温床上酣睡。嘘——,请别惊扰他!也许,他正梦见妈妈的笑呢!
二
太阳还躲在东山背后与情人欢会,早起的农人却已忙碌开了。村前那通往古柏下的老井的石板小径上,朦胧地晃动着挑水的人儿,彼此道声“你早”。碧绿的菜园子里,不少农妇已在浇菜了,弓着腰,捏着长柄的竹筒淤勺,一面大声地谈笑。晒谷的人们正“唰唰”地扫禾场,用长长的梳板梳着谷子。姑娘们拿了小矮凳坐在屋门前剁猪草,老人们担着潲水去柴房煮潲,至于主妇们,则已生火烧水洗脸,泡茶了。
炊烟袅袅,从各家的屋顶上升起,升起,渐渐地连成一片,淡蓝淡蓝的,浮荡在空阔的田野上。像游龙锁住了群山,像玉带联络着各个村落,像仙家的云路神秘莫测,像神女的彩裳飘忽不定,又像弥漫着一曲优美的田园牧歌,那么流畅,那么和谐,那么恬静。
三
不知趣的公鸡终于唤出了沉迷在脉脉温情中的太阳,她红着脸,恋恋不舍地爬上了山梁,面额光洁,柔和,分明是刚出阁的新娘,彩霞是她的洞房,雾霭是她的婚纱。山鸟为她欢呼,流泉为她吟唱,野草向她招手,百花对她微笑。那静静的小河,是她梳妆的镜子,那粼粼的涟漪,是她送给情人的眼波。那绯红的枫叶,是她的熊熊爱火,那洁白的茶花,是她的晶晶爱心。
在太阳的温馨的爱抚里,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鸡在旷野啄食,鸭在水中游弋,顽童又开始叫喊追逐了,洗衣的村姑呢,正在河边悄悄地哼着恋歌哩!
四
故乡的早茶是多么的香甜哟!故乡人的习俗,早上起来第一件大事就是泡一壶浓浓的热香茶。美美地洽(喝)一口,啊,那么甘冽,清凉,舒畅!佐茶的东西也颇丰盛,烤得黄灿灿的红薯,粉粉的,甜甜的,几块米浆做的烫皮,一小盘炒花生,一碗喷香的咸菜,萝卜条儿,风菜茎儿,姜片儿,拌些红红的辣椒酱儿,哟,多馋人呀!
喝罢早茶,大人们便上工去了,点麦子啦,挖红薯啦,灌菜莳菜啦,收茶子割禾啦,刨田埂挖芋仔啦,挑淤放豆子啦,没米煮饭的则赶紧去辗米啦,田野地里,村前巷尾,到处穿梭着繁忙的农人。
五
太阳渐渐地高了,上学的孩子嚷着要妈妈做饭做菜,山村的孩子喜欢端着饭碗窜门喊相好的伙伴,或者干脆背着书包坐到后吃饭的伙伴家等,而后三三两两慢慢腾腾一路玩到学校,一面唱歌般地背几句课文。
这当儿,下乡卖肉的屠夫已在村口摆了张案桌张罗买卖了,卖豆腐的师傅也挑着担子在村子里东游西荡吆喝。
“卖魔芋豆腐哎——两角钱一斤——”
“水豆腐水豆腐,一角钱两块。”
“卖油豆腐——块钱一斤——换豆子一斤半——”
贪嘴的孩子便嚷着要买这买那,父母呢,管他呢,反正是为儿为女,买就买一点吧。一阵煎炒,农舍里飘出诱人的香气。
哦,多富有情趣的农家饭哟!
六
上午,上学的孩子们已经上学了,大人们已去做农活了,有的主妇则趁着天气好农活也不太忙,带着还没有上学的孩子去串亲戚了,村子里边安静多了。老奶奶抱着小孙孙在晒太阳,老爷爷们坐在一块摆龙门阵。
不一会,卖日杂小用品的老头又在村子里叫卖了,“洗衣粉肥皂针线牙刷牙膏——”;收破烂的老头儿也鱼贯而至,“烂凉鞋烂解放鞋烂布烂薄膜纸烂铜烂铁酒瓶子——”;补锅的师傅已在村前大槐树下架起炉子生火了,补鞋子的师傅已坐在太阳底下“叽里咕噜”摇着机子缝缝补补。
顽皮的孩子这时已同伙伴在踢毽子跳绳打石子捉迷藏 。不过,他们最感兴趣的要数下田捉泥鳅了。收割已结束了,未撒草籽的田,有的半干半湿,有的湿漉漉的但水不多,这时泥鳅出来晒太阳,藏得浅,最宜于捕捉了。寻个泥鳅眼儿,用右手的食指循着眼儿缓缓地进去,触到滑滑的泥鳅脑袋时便不要动了,随即用左手从后面插入泥鳅所处的位置,双手一端,泥鳅便乖乖地出来了。
鸡在长长地嘶鸣,天未亮就出去拖碳的拖拉机,已“噗突噗突”叫着回来了。
七
夕阳西沉,孩子们放学回家了,大人们也陆续收工回来,山村又热闹起来了。人们忙着收晒在池塘边,菜棚子上的衣服被单,喂夜猪上潲水,鸡进栏了,鸭进窝了,场上的谷子也收拾干净了,年轻的妈妈在叫唤贪玩的孩子,牧童吆喝着赶着一群老水牛和着牛铃的“叮当”声缓缓地从暮色中来了,炊烟又从屋顶荡出来了,蝙蝠在飞舞。
天渐渐沉下来了,凉飕飕的,太阳隐去最后一缕余晖,远近的山峦,村落,田野,也渐渐模糊起来了,农舍灯火,电视已在播放晚间新闻。
月亮悄悄地爬上树梢,轻轻地泻着幽幽的光,溪水闪着银波,柔柔地拍打砂石,低吟浅唱。二胡竹笛也在朦胧的夜空里响起来了,多情的人儿已相约在河畔,小桥上。
劳累一天的农人渐渐安睡,山村静静的,又沉浸在神秘之中了。月亮悄然踩过夜空,一两只夜鸟偶或扑棱棱掠过窗前,发出凄厉的啼叫。
19XX年11月7日,写于八公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