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撒冷读后感精选
《耶稣撒冷》是一本由[莫桑比克]米亚·科托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稣撒冷》精选点评:
●一次婚外情和轮奸案引发的自闭症
●3星半。翻译加分。narrative很成熟。对在父权社会下女性和男孩的同情, 莫桑比克的内战,国际组织的介入,经济发展全球化与地区的矛盾,一个家庭的悲剧,失去与寻找,关于爱,这些如此简洁清晰地融合在一起,还是一本page-turner很厉害了,但就是没有被这个故事打动也不知道为什么,是最近不太喜欢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吗?
●我用了一给星期才读完《梦游之地》,却只用了一天就读完了《耶稣撒冷》。《梦游之地》是灿烂的梦境,是动人的歌。《耶稣撒冷》却是切肤的诗,是深沉的怀念。我喜欢《梦游之地》,但我更喜欢《耶稣撒冷》
●那就从心底开始强大起来,去面对这个疯狂世界,先学会和自己相处,自然就会与世界相处了。而太多太多的人教我们如何先与世界相处,或许因为他们想让你快乐没有烦恼的活着,于是那些人类变成了世界的火腿肠与乖宝宝,都在不明所以的讨好着这个世界,漫无目的的日子终归会归于虚无空虚,讨好才不是目的,去证明自己的生命力吧,皮卡丘。
●作为父亲,我可能对其中“父爱”的体验多于“父权”。这本比之《梦游之地》无论在叙述技巧,还是整体结构上都更进一步,更“像”一本现代小说。
●生命被创造出来,并非是为了变得渺小和短暂。世界被创造出来,并非为了能够被度量。
●硬邦邦的宗教寓言,于我是神棍嘴炮。比《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好一点点:偶尔有好句子,虽然人物口中说出的那些很诡异。最开心的是在某章开头读到了皮扎尼克,但将众多女诗人的诗歌作为点缀或主旨,正文持续厌女,故作深沉,好像是太过分了一点。讨厌那群男人,作者宽恕了,我永不宽恕。
●每一行文字 都像一首诗
●想要忘却过去又不得已重拾记忆,时间不会停止但会迟缓,最后又以倍速追回正轨的光阴。安利了许多诗人,自然每一段文字都像诗。
●3.5星。也许十年前会喜欢这种过度抒情的叙述,但是整体而言过于轻飘飘了,感受不到对于其中女性受害者的悲悯。被侮辱与伤害的女性,和饱经内战摧残的非洲土地一样,更多是作为一种符号而体现的。
《耶稣撒冷》读后感(一):谁来给我分析分析恩东济的来历
早上看完后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恩东济说军人扎卡是他的父亲 很多人就说是母亲出轨了
可我总觉得不是如此 扎卡说司务长曾经命令他哄一个男孩 他没办法把孩子送给了一对夫妇 但是他给男孩取了名
我认为命名了代表他成为了孩子父亲 这个孩子是谁 不可以是恩东济吗
母亲被人轮奸回来后 父亲冷漠的态度给了她二次伤害 她选择了自杀 如果是出轨的女人还会去在乎丈夫的看法吗 都已经不爱他了 所以我就是觉得恩东济是夫妻俩收养的 拉卡是负责送孩子的人
谁来给我个正确答案啊!
《耶稣撒冷》读后感(二):赵月斌:为《南方周末》作的2018虚构类好书推荐之一
耶稣撒冷不是耶路撒冷,而是一个试图逃难的男人随便指出的一块荒野之地。他说,世界毁灭了,“那边”——地平线之外——只剩下没有生命的土地,“而我们是最后的幸者。”这个悲伤的鳏夫希尔斯特勒,因为失去了妻子,便带着两个儿子、孩子的舅舅阿普罗希玛多、仆人扎卡里亚·卡拉什,以及一头母骡泽斯贝拉,来到了“耶稣逃离十字架的地方”——这里实际只是一个野兽出没的猎场,希尔斯特勒却声称:“世界终结了,只剩下了耶稣撒冷。”“一切都死了,一切都空了。”不仅禁止他们离开营地,而且禁止做梦,禁止回忆,禁止谈及女人,禁止书本文字或任何与书写有关的东西。总之,耶稣撒冷之外没有多余的世界,没有其他人类,时间也从未发生……在这个臆造的“耶稣撒冷”,父亲成了乖戾、残暴的上帝,儿子则成了供其献祭和判决的人质。直到有一天,一个白种女人闯入耶稣撒冷,“那边”的世界才又重新打开……
《耶稣撒冷》的作者米亚•克托,据说是莫桑比克最知名的作家,也是最具世界影响的葡萄牙语作家。米亚•克托虽为葡萄牙殖民者后裔,却是一个坚定的反殖民主义者。他是欧洲人的后代也是莫桑比克人,是白人也是非洲人,这种矛盾的个人身份定位让他对莫桑比克文化的多样性有着深刻理解,同时也让他对书写国家历史好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的写作总是着眼于种族、战争、性别等主题,并将非洲土语、莫桑比克方言和葡萄牙语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鲜明的“非洲性”叙事。作为“整个莫桑比克的迻译者”,他也似乎承担了建构民族身份并展示给全世界的重任。正如他在本书中文版序言所说:“无论在个人国家层面上,发生在‘耶稣撒冷’的事件都是对我们境况的譬喻。”《耶稣撒冷》显然是一部极具象征色彩的寓言小说,那个地狱一般的天选之国,那个自绝于世界、上帝一般的父亲,着实让人不寒而栗。因为这部作品,我特意打开世界地图,找到了那个遥远的南非小国。还好,那是和世界一体的莫桑比克,那里没有耶稣撒冷国。
《耶稣撒冷》读后感(三):充满机巧性的当代写作
《耶稣撒冷》比《母狮的忏悔》更体现了米亚·科托的写作是充满机巧性的一类当代写作(可类比伊斯梅尔·卡达莱的部分作品)。机巧性,体现于写作与现实之间构建起的一种讨巧关系——不直写严肃主题,但仍以严肃主题来强化自身第三世界、后殖民作家的身份,但写法上,却闪躲于这些文化身份标签之下,在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后续的碎片现实中不致力于整体性叙述,而是顺应现代性的碎片化,从其中挑拣一些元素,再经由一种架空历史的变形(“虚”不再需要“实”的制衡)和各类隐喻符号的人工勾兑,制造一种通俗而造作的“诗意”叙述。
《耶稣撒冷》中,功能性的情节和各类隐喻被分配给不同角色(同时角色只是文本装置的一部分),最后,叙事的闭环如商业影片一样地完整,过于完整,其周全和严丝密缝充满雕琢感,在最糟糕的部分,这种人工技艺在它所想表征的现实和古老主题(内战、种族、两性暴力)面前生产出带轻佻感的符号,甚至,这种技艺越是娴熟,叙述越不可信赖。如果说经典小说的筋肉是现实的重力捶打出来的,那么这类当代写作或所谓后现代写作,如果放弃了逾越碎片现实而生发的强健力和真实的生命感,就会给人一种肌无力的虚脱感,字面的“诗意”仅仅是纸飞机的飞翔,不属于鸟类。
机巧性其二,是文本始终未能摆脱二元的概念。葡萄牙白人女子被赋予先天的主体性,她虽失爱,却未丧失行动力,只身飞至非洲大陆寻找爱人,与此同时,两个本地黑人女性却在遭遇暴力后一个自杀,一个屈服,没有被给予同等的主体性。为黑人小男孩带去关于爱的启示也是这个葡萄牙白人女子,同时白女人自己被非洲大陆的神秘和“赤裸生命力”所治愈。女性之间超越种族的共情轻易建立,无需证明和考验,而自负、懦弱、迷失的都是男人。这类主要情节是关于两性、后殖民权力关系、爱与解脱的另一套刻奇叙述。野蛮与文明的关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非洲”被给予了声音,没错,但这声音并未打破成问题的符号关系,也许是一种更聪明、更政治正确的遮蔽,始终是未经思量、未被赋予可活(livable)经验的符号。
这似乎也成了很多当代非欧美本土作家身上的共性。一方面,虽致力于对自身所处社会的“前现代文明”进行新的意义叙述(借由神话、传说、仪式性文化等素材),另一方面仍然把一种意义特权给予到来的他者(往往是白人),当代小说技艺所做的只是将以往被消声的前现代世界以新的猎奇化方式呈现出来(卡达莱的《破碎的四月》也非常典型),根本上两类社会空间不被共时性地看待和呈现。从后殖民国家和第三世界中涌现的当代中生代作家,很多其实并不具备动摇世界文学中隐藏的权力结构的叙述力量。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在今天可以持续得到世界文学的承认,并通过英语等强势语言的导入导出,在其它非欧美文学空间中被一次次看见。
《耶稣撒冷》读后感(四):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置更多的盲点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叙述者“我”的父亲,因为失去了妻子而十分痛苦,为了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带着两个儿子、和儿子的舅舅、一个仆人和一个母骡子,来到了一个叫“耶稣撒冷”的地方,在这里,父亲不允许儿子们离开这里半步、不允许回忆、不允许做梦、不允许读书写字、不允许问和女人相关的事情。这位父亲想要“创造”一个全新的、仅有他们几个人的世界。但很遗憾,这都是这位父亲的臆想,某一天,一个陌生女人的到来,让一切往事都再次浮现,也让这位父亲不得不面对。
故事的梗概就是这样,单纯的从故事构架上来看是挺吸引人的,可读性也很高。但这部寓言性小说最重要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它所映射到读者心中的思潮。这本书,告诉读者最浅显和最直观的道理就是“不要逃避、逃避不解决问题,只会让埋藏的痛苦根源更加猖”。我们活在这个网络及其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时代,最无法避免的就是与人相处,与人相处最基本的就是,交流。我个人认为,交流它具有“可以被主管压制”的特点,但是它也具有在一定环境范围内“不受控制的表达”的特点。即便平时隐藏的足够深、逃避的足够远,也可能在一次伴着海风的微醺、或者是令人不那么清醒的深夜,把你一直避而不谈的东西爆发出来。与其逃避,不如着手解决问题,即便到最后倾尽所有,依然无能为力,那么至少没有遗憾,也不必在逃避了吧。之前在奇葩说上,听马东说,时间久了,很多事不是我们放下了,而是对我们不那么重要了(大意)。如果说有些事,通过长期的逃避,可以让它慢慢地不重要,那么我觉得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值得我去花时间和花心思去逃避。
在写书评的时候,我在听GEM邓紫棋的《盲点》,有句歌词是这样的“世界我看的再远,始终有一个盲点,你就在我的身边,我却一直没有发现”。让我想的更多的也是另一个点,即“不要沉湎于过去、不要对很多事抱有太多执念。”
人的很多痛苦可能都来源于过去,更准确地说是不放过沉湎于过去的自己。其实仔细想想,过去的、可以让我们痛苦的,应该是当时的一些不可协调的矛盾,我觉得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时间流逝、环境在变、人也在变,那个矛盾可能就永远停在那里了。我们如果以当下的自己去解决时间和空间错位的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除非,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化解矛盾,时间短到环境和人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人心变化的速度,你怎么揣测呢?再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矛盾很容易解决,那么这个痛苦又何以至如此漫长呢?
(我以前也是个不肯放过自己的人,对很多事都抱有执念,但实话实讲,这并没有给我以及我所针对的人和事带来任何好处。得到的只是让这期间的自己失眠了无数次,以及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我靠,很不体面”。)
虽然我知道放过自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也是经过了很多年,才觉得放下过去、放过自己,真的挺不错的。我记得那个初夏的深夜,蝉鸣还不这么泛滥,天也没热到很容易流汗,我跟一个朋友说,“我真的决定放下了”。我感谢当时的自己坚定地做了这个决定,也相信即便往事重现,我依然坚定跟它说再见。
与其沉湎于过去,不如珍惜当下,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置更多的盲点。
《耶稣撒冷》读后感(五):一次充满了魔幻的阅读旅程,心也随之漂流迟迟无法收回
天啊,这简直是一本处处充满魔力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魅力就像一个黑洞把我深深地吸了进去,让我随之进入到那个与世隔绝,却又有其遗世独立之美和苍凉却又不失生机勃勃的“耶稣撒冷”。
最初购买此书纯粹是被作者的国籍所吸引——莫桑比克!多么陌生的国度,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远比南非、利比亚(卡扎菲的黑暗统治时代)摩洛哥(向中国开放免签旅游签证以后)、埃及、埃塞俄比亚(喜爱咖啡的无人不知其最佳产地)以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东非看野生动物之首选)要陌生得多。马上在家里的地球仪上把莫桑比克找了出来,原来就在坦桑尼亚的南边。在阅读之前了解了大概作者的地理位置,可对作者在作为阅读者的我心中的位置却打了个很大的问号。就是在充满了好奇和兴奋的驱使下我展开了对此书的阅读之旅。没想到,这本书就如一本魔法之书,一旦打开便会上瘾,无论是作者对故事的叙述风格还是其充满魔力的文字魅力都让我读得如痴如醉,就好像脑袋被作者的魔棒所点了一下后,突然就置身于各种奇异又梦幻的场景中去了。
“许多年里,我爸爸都是一个温柔的灵魂,他的双臂能够环绕地球,在他的臂膀中,居住着古老的安宁即便他是一个奇怪且难以捉摸的人,我依然将老西尔维斯特勒视为唯一知晓真相的人,一位孤独的预言家”其实正如书中所说,这位古怪又孤僻的父亲绝对是位大智者,尤其随着故事的推进,那段过往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后,更是让我对这个人物充满了奇怪的敬意。从他不多的言论中,有诸多深刻而简洁的金句,每个拿出来都能细品出不同的味道且闪耀着对人生的哲思:
“有你根本注意不到的访客。天使和魔鬼,它们无需我们同意便会到来。”
“当我们失去的爱的能力,世界就终结了。”
“生命太过宝贵,不能在无趣的世界中浪费”
“如果我们一定要生活在谎言之中,那最好是自己的谎言。”
作者善于把词句如魔法般的组合在一起,编织成的短句读起来充满了深刻寓意却又是那么的美好;有时候又仿如诗句,把我们引向那神秘,颓废、充满诗意远方。
“人类是垂死的动物,尽管热爱生命,却更喜欢让别人活不下去。”
“女人就像岛屿,永远无法接近,却又使周围的大海都黯然失色”
“有段时间我想要周游世界。现在我只想抛弃世界出游。”......
此书并不厚,若是快读一天就能读完。可我却读了三天,这就是此书的魅力所在吧。因为常常被某段对话、某一个描述或是一段对生命的哲思所深深吸引,忍不住一读再读,回味咀嚼着每一个字,让其在我脑中慢慢发酵。前一天夜里读完书的最后一页,第二天早上起来摘抄书中喜爱的段落时,竟忍不住又重读了起来,虽然是片断式的,但已经感觉与第一次阅读时又有了些新的发现,新的体会。这本书绝对值得读第二遍,有不少隐藏的精彩等待发现。
最后以书中我特别喜欢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生命被创造出来,并非为了变得渺小与短暂。世界被创造出来,并非为了能够被度量。”
对了,书的翻译非常棒,读得顺畅极了,而且在充满诗意的地方也成功的被中文所取代,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