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沙洲读后感100字
《瓜分沙洲》是一本由[英]詹姆斯·巴尔 (James Barr)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5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瓜分沙洲》精选点评:
●人物太多 主线不明
●两次欧战中,阿拉伯半岛都是次级战场,英法顶级工业帝国军政产能过剩,把各路野心勃勃又无用武之地的少壮鹰派向这里输出,比如一直被生父冷漠对待、发誓要超越生父政治地位以光耀家族的末代贵族丘吉尔;比如全家信奉天主教、反对共和宪政的封建君主制遗老戴高乐;再比如带领阿拉伯部族反抗奥斯曼、胜利后反使阿拉伯领土被英法瓜分的糊涂莽雄“阿拉伯的劳伦斯”,还有两国政府、议会和军队里各路觊觎石油管道路线问题的权谋家。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都是他们博弈的棋子。可惜二战结束诞生了美苏双巨头,英法走下顶级大国博弈场,被迫携手退台谢幕。
●中东的乱局是怎样发展演变成如今的局势的?换一个问法,就是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国家是如何建构的?奥斯曼帝国崩溃后,诸如英法之间的博弈与妥协、两次世界大战的局势演变、秘密外交的负面影响、阿拉伯世界的分裂、美国的域外因素、宗教层面的号召这些因素都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国家建构,至此捏出了一个治理碎片化、暴力恐怖化的巴勒斯坦地区雏形。
●不如阿拉伯的劳伦斯了,故事不太好啊
●喜欢大国博弈,政治阴谋的(比如我)可以一读
●与《王的归程》可谓配套读物~ 只是翻得有点太。。。成语用得有点泛。。简洁点就好了
●中东延续至今的政治宗教乱局是如何形成的?本书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可谓全面细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缘起,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盛与分裂,奥斯曼帝国遗产的分割与继承方案,尽在英法两大国的外交博弈大棋局内。一句话,有本书在手,看懂中东新闻头条。
●在这之前对英法在中东和北非的委任统治不了解,读的云里雾里非常艰难,靠TE劳伦斯这个神一般的存在而坚持着,没想到最后几章出奇的精彩,尤其到美国人出场才真正了解了以色列独立和联合国181决议是个什么关系,断断续续历时4个月,甲骨文丛书值得拥有(2019年3月27日终于读完了鼓掌鼓掌鼓掌)
●先补课,有个印象,待日后精读
●还以为是回纥大战归义军……
《瓜分沙洲》读后感(一):只有兴亡满目
当我读着一本书时,会被这世界哪里冒出来的一声爆炸、一阵枪响打断,好奇如我就放下书本去读读新闻。重新拿起书来,发现在阅读的这书竟跟这些爆炸、枪声、新闻扯得上关系。不妨说这也是种有趣的巧合。
这块沙洲,从我能听懂邢质斌的播音开始,就没消停过。这么巴掌一点大的弹丸小国,简直是坏透、坏透!阿拉伯兄弟一直被它欺辱。很长时间里我是同情阿拉伯、憎恨以色列,恐怕很多人也曾经是这样,那时理中客很少,不像现在这么泛滥。这本书算得上理中客,当然了,英国人的作品难免要抑制抑制法国佬,甚至是明嘲暗讽。算下来,中东的chaos已近百年,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殖民者、宗教、部落、文化、人种………一大摞的混乱被打了包然后狠狠地砸进这块地里。我读完这书,没找到终极答案,但多少心里有个数。沙洲像泥淖,乱得不得了啊。再把基督城枪杀、印巴的交火、新疆极端主义这些联系起来,都跟沙洲的前世今生没关系吗?寂寞沙洲冷,只有兴亡满目,再来个一百年也不见得会太平。
《瓜分沙洲》读后感(二):中东往事
正如某群友所言,围绕某一专题积累碎片可以慢慢搭建成系统的认知——特别是针对历史类知识而言。詹姆斯.巴尔的《瓜分沙洲》和同属甲骨文系列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以及《佩拉宫的午夜》这几本书就给了这样的机会。
在一般的通史中,国家往往是以一个人格主体的形象出现的,但从像瓜分沙洲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家行为更多地受到政党政治、官僚体系甚至私人关系和个人好恶的影响。所以在人格化的国家下面,其实更多地是做出决策的人以及人与人关系。 赛克斯-皮科协定可以说是臭名卓著的帝国主义地图划线手法的代表,但这并不表明英帝国主义就是铁板一块,在赛克斯皮科协定的同时甚至更早,为了赢得阿拉伯人的支持,英国或者说麦克马洪就许诺了包括伊拉克在内阿拉伯地区的独立(用一种典型英国的模糊表述,但可惜其刻意的模糊意图被直白的翻译所打败),阿拉伯的劳伦斯正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英国政府内部这两种观点一直相互竞争,直至为了一战取得法国的支持,英国在凡尔赛上牺牲了阿拉伯人或者说哈西姆家族的利益。 由于国家利益也受环境的影响而不断的变化,因此不同观点的博弈也有益处,就是为后面的政策转向提供了的伏笔和储备。犹太复国主义得益于贝尔福的判断,但英国更多地觉得阿拉伯人的支持更加重要,因此倾向于限制犹太人的移民,这点从现在的国家间关系很难看出来。更让人很少知晓的是,英国或者说英国外交部部分人也曾考虑过建立大叙利亚的计划,融合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时生活在其中,但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都不同意,希望保留宗主地位的法国人更加反对。 从赛克斯皮科协定到贝尔福宣言到皮尔委员会提出巴以分治方案,中东地区的复杂形势无论如何与英国也脱不了干系,但正如印巴分治中角色一样,英国并不是一个阴谋论中的主角,其他参与各方也难辞其咎。法国对黎凡特地区的执念是导致阿拉伯无法统一的重要原因,书中对叙利亚反对法国的战争描写和21世纪叙利亚的战场报道如出一辙。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巴勒斯坦,与现代相比,在20世纪40年代这块土地上同样发生过针对政府机构、人群聚集地的恐怖袭击事件,只不过恐怖分子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区别而已。相对于外来势力,哈希姆家族作为圣城守护者,为了阿拉伯独立的大义名分,在自身一战中与英国结盟反叛奥斯曼帝国,一战后为了统一的阿拉伯支持叙利亚反对法国委任统治的游击队,但最终还是失去了统一阿拉伯的机会,并付出了被沙特人赶出圣城的代价,只不过这部分是需要继续补上的那块知识碎片。
《瓜分沙洲》读后感(三):中东乱局的肇始
中东,又称中东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和亚洲,中东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至今,由于伊斯兰教内部存在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对立,以及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对立,常年战争不断,所以往往一言蔽之,称之为“中东乱局”。中东当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么乱,之所以战乱不乱、混乱不堪,那是有缘由的,而且一定是有“始作俑者”。
历史上,自伊斯兰教兴起之后,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就开始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并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拜占庭和波斯的南部边疆,不断扩张,最终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帝国,极盛时疆域达1340万平方公里,时限则是在632年至1258年间。随后,中东这片区域归属于奥斯曼帝国,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十九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开始陷入衰落,直到一战因为站错队最终四分五裂。一战后,英法殖民势力开始侵入中东地区,从此各种因素交织,成为了直到今天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中东乱局”!
英国《每日电讯报》政治与城市话题撰稿人詹姆斯·巴尔的《瓜分沙洲》成为了探索近代中东乱局根源和演变过程的一扇“窗户”。在这本书里,詹姆斯·巴尔根据英法新解密的档案文件,以及从黎巴嫩、叙利亚和南非等地搜集的资料,从1916年的《赛克斯-皮科协定》的签订开始讲起,再现了英法之间为争夺中东统治权而进行的秘密战争,揭示了所谓“中东乱局”的根源、参与人物、及其演变的过程。
当然,中东乱局缘由是多方面的。既源于最早自十九世纪之初开始的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也源于英法在中东地区明里暗里争夺殖民地的政策和现实,也源于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当然还源于犹太复国运动与阿拉伯原居民之间的矛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归结于伊斯兰教内部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的土崩瓦解特别是英法殖民主义在中东的入侵、发展,是中东乱局的主要致因,并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阿以之间的冲突。这一点,就是詹姆斯·巴尔在《瓜分沙洲》中的主要观点。
殖民主义者总是欲壑难填。虽然有《赛克斯-皮科协定》和国际联盟对中东委任统治权的明确划分,英法两国在中东地区的明争暗斗和资源争夺却一直不能平息,直到他们的势力最终撤出中区,一以贯之的始终就是不断的猜忌、不和与争斗,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更不用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英法前脚走,美苏后脚就跟着进来,于是也就愈演愈烈了!
《瓜分沙洲》读后感(四):卑鄙龌龊的帝国主义角斗
本书对中东乱局的切入点非常独特,讲述的不只是英法如何通过《赛克斯-皮科协定》如何肢解、瓜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残骸,而更多是瓜分之后,两大强盗竟然继续勾心斗角,互相卑鄙龌龊地给对方使绊子,直接目的是不让对方的委任统治一帆风顺,更深远的目的是维持本国的大国地位和削弱对方的大国地位。
作者号称是翻阅了英法两国最新解密的一些档案,特别是军情六处和法国情报局的档案。这些档案说明了在1916年英法缔结了《赛克斯-皮科协定》之后,英法两国其实并不是协力维持中东的政局,而是互相嫌弃,互相使绊子,互相给对方的对手提供信息、政治支持甚至武器,具体地说,就是英国人给叙利亚、黎巴嫩的阿拉伯人各种支持,(德鲁兹人叛乱时最为明显),而法国人则给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提供各种情报乃至武器,直到第一次阿以战争的爆发(书中说直到1956年,法国都是以色列的第一大武器提供者,着实有些出乎意料,我之前一直以为至少从1948年起,美国已经是以色列的最大军火商了),包括给黎巴嫩的基督教徒和犹太复国主义者牵线搭桥(估计至少那时,犹太复国主义者已经想好了要在黎巴嫩扶持长枪党这样的势力),以及将黎巴嫩作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反抗英国委任统治的基地之一,也包括二战结束后不顾英国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的企图,持续地用法国港口出发的船只向巴勒斯坦运送移民,等等。
这些细节说明了英法这两个帝国主义强盗真是死性不改,完全不顾浩浩荡荡的天下潮流,只为保持自己的所谓大国地位。话说英国人到了二十世纪九零年代还是同样德行,试图保留香港的治权,简直可笑。高傲倔强的戴高乐也是一个德行,明明是出自于反英的世家,情势所迫投到了英国人的屋檐下,竟然还暗自里给对方使绊子(有些是出于所谓的法国利益,或者“自由法国”的利益,有些则纯粹是要让英国人不好看)。从这个角度而言,很难理解,英法这两个世仇在一战前的结盟(如此磕磕绊绊的盟友)。只能感叹,德国人(或者说威廉二世)真的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不过作者所读到的档案似乎篇幅有限,感觉对这个主题的解读还不够深入。如果英法两大情报局的所有档案都向公众解密的话,感觉还会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内幕被曝光。
本书对一些中东国家边界的划分给中文读者提供了更多细节:如费萨尔就任叙利亚国王,又被法国人赶下台,然后去了伊拉克做国王,(即,英国人是所谓的造王者),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也是英国人一手扶持(好像丘吉尔对此自豪不已);如黎巴嫩是法国人为了更好分割统治,故意将拥有很多基督徒的黎巴嫩从大叙利亚中划分了出来(这也说明了为何叙利亚统治者其实直到今天还有染指黎巴嫩的欲望)。
还有些细节,可能需要等待更多的史书来讲述了,比如:科威特是如何从伊拉克分裂出来的;比如伊本 沙特是如何带领瓦哈比教派的跟随者赶走了号称拥有先知血统的阿里家族成功统治了汉志地区的。等等。
最后,还是那句话,“帝国主义靠得住,母猪都要上树”。英法如是,其它的帝国主义亦如是。
题外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翻译有向中信出版社靠拢的趋势:书中有些特别碍眼的错误,比如在大部分地方将约旦首都译为阿曼,只有一处译成了安曼还加了译注。难道是不同的人翻译的?
《瓜分沙洲》读后感(五):翻译问题
看了中文前11页,发一下发现的翻译问题,随看随发。
中文p4:英国对阿拉伯恐怖主义的镇压表明 ...
英文p3:Britain 's appeasement of the Arabs ' terrorism ...
问题:appeasement译反
改正:英国对阿拉伯恐怖主义的绥靖表明 ...
中文p9:苏丹政府在1876年宣布倒台后 ...
英文p9:After the sudan 's government went bankrupt in 1876 ...
问题:bankrupt译错,这里指1876年土耳其政府的财政破产,而不是政治上的倒台。
改正:苏丹政府在1876年财政破产后 ...
中文p10:奥斯曼帝国溃败后,英国投资者裹挟钱财作鸟兽散,法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英文p9:While British investors took what was left of their money snd ran, following the Ottoman default, the French moved in to replsce them.
问题:default为债务违约,即因前述财政破产而造成的到期债务违约。
改正:奥斯曼帝国(因财政破产)债务违约后,英国投资者带着尚余的钱财跑了,法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中文p10:... 他们开办了几十所学校,比其他西方国家的更受欢迎。
英文p10:The French enjoyed significant prestige within the Ottoman Empire through their religious institutions, which ran dozens of schools that were better and more popular than their Ottoman equivalents.
问题:better and more pipular than their Ottoman equivalents是比奥斯曼帝国开办的学校更好,也更受欢迎,这里未出现其他西方国家。
改正:... 他们开办了几十所学校,比奥斯曼帝国开办的同类学校更好也更受欢迎。
中文p11:摩苏尔的露天剧场“犹如从内部开始腐坏的内脏;肾脏过滤着粘稠的血液,但血管早已硬化,不时溢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英文p10:The souks there were 'ankle deep in decaying guts and offal;the kennels run with congealing blood and stinking dye in sluggish and iridescent streams, nauseous to behold and abominable in odour.
问题:句中并未出现肾脏,也未出现血管硬化。
改正:露天剧场到处是一堆堆腐烂的动物内脏;阴沟里满是凝固的血块和刺鼻的染料,汇成闪闪发光的缓缓溪流,看着作呕,闻着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