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亿万读后感精选

时间: 2020-03-13 06:19:23  热度: 271℃ 

点击全文阅读

《亿万》是一本由[美]茜拉·科尔哈特卡(Sheelah Kolhatka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亿万》精选点评:

●真的是钱难赚,屎难吃。

●真实事件

●amazing storytelling,比美剧还要精彩多的剧本!强烈推荐。

●极为精彩的一部金融纪实作品,既赤裸裸揭示出华尔街对冲基金赢家通吃文化,为了利益践踏规则底线的贪婪本性;又生动描绘了交易员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种种通过内幕信息来牟取暴利的交易细节。其结局也发人深省,虽然联邦调查局和证监会中那些理想主义者们费尽心力想把幕后最大黑手科恩拉下马,但终功亏一篑,让其用金钱买单了事。科恩依然坐拥百亿资产,依然被大多数人视为交易奇才,而不是一个涉嫌内幕交易的骗子。法律对于巨富徒呼奈何,监管对于金融天才们何其无力,这就是当下美国的现实。无可置疑,作者通过几年努力写出了一部杰作,值得每个已经涉足或者想要进入金融市场的人好好阅读,定会有很大收获。

●这是一部比豆瓣高分(9.3)美剧更扣人心弦的纪实名著,揭秘赛克资本创始人,对冲之王史蒂芬-科恩的投资天赋,更是一部证券投资机构的险境生存启示录。

●惊心动魄 很赞

●可对比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环境,特点之一:useless

●天哪,这是我的偶像,Steven Cohen。本书是Black Edge的中文版。深入的信息太少,大部分是外部可触及的信息。对Cohen和SAC的描述太少了。

●内幕确实存在,而且一直存在。

●今年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真的是非常残酷,腥风血雨的一年。这本书描写了运作SAC基金(后改为family office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 firm)的Steve Cohen的传奇对冲基金经理的故事。然后故事的核心令人失望,因为他的110亿美元财富主要来自于内幕交易。

《亿万》读后感(一):Black Edge

一开始会觉得书很一般,但是越读到后边,就越觉得这本书还是不错的。

首先想先吐槽一下,这本书的翻译水平真的只能说是凑合,很显然译者的功底不怎么扎实,还有错别字和编辑出错的情况,而且,三个人来翻译同一本书,难道对同一专有名词的翻译前后都不统一起来吗?

翻译成这个书名,有跟热播美剧(第4季就要出了,超期待)蹭热度的嫌疑,书中的情节还是跟电视剧情相差有点远的,倒是结局跟美剧到现在的剧情很类似:对冲基金大鳄远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检察官也没有得到应该有的赞誉。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科恩白手起家,从事证券交易并做的不错,积攒一定的资本后创建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之后规模迅速庞大,为了维持小规模时的净值增长速度,开始越来越多的涉嫌内幕交易,基金内部的架构设计又保护了他,是他可以免于内幕交易的指控,在他的几个交易员作为替罪羊被扔进监狱的同时,他依靠自己的金牌律师团,在缴纳了一笔罚款并关闭基金后免于牢狱之灾,之后,又重新开始了在华尔街的投资生涯。

窥一斑见全豹,华尔街利用它庞大的资本实力,吸引到最优秀的律师来为自己摆平各种官司,也因为调查取证的困难、缺乏关键性的证据和证人、华尔街对自身的种种保护措施以及相关证人的不合作态度等,所以才出现了美国政府应对华尔街的种种违法犯罪时的不作为。

虽然对人权的保护不应该有一种度的限制,某些人权可以保护而另一些人权可以不保护,但是美国宪法对于人权的过度保护,使得违法者在接受调查和审判时可以基于保护自己的立场来进行辩护并逃避法律责任,尤其是不差钱的华尔街有实力聘请最优秀的律师,使得监管者跟金融大鳄的实力对比相形见绌。所以华尔街能够逃避种种审判的现象,就自然可以理解了,不是监管者不作为,而是制度限制监管者难以有所作为。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也是这种现状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所有的理性判断都证明嫌疑人有罪,但是如果嫌疑人的律师更会讲故事、更有能力说服陪审团成员,就可能导致陪审团对嫌疑人的定罪投反对票。O.J.辛普森的案件就是这样的情况,陪审团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控辩双方各执一词、案件的审理耗时太久,让陪审团成员失去了部分的自主判断,最后投票放过了杀人凶手。在不确定陪审团是否具备对于案情理解能力的情况下,也要依据陪审团成员的投票来决定审判的结果,就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的产生,违背法律的公平正义不说,还会导致很多个人和家庭的悲剧。

《亿万》读后感(二):一场权钱之争

《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

之前拍的电视剧很好看,我最近才发现竟然还是小说改编的,小说很好看,尤其是细节处理比电视剧更加精细,很现实。

仔细看了,这本书和电视剧略有不同,写的是19世纪末期的一场内幕交易。是政府试图对传奇交易员科恩进行调查,并且指控其内幕交易的故事。

故事其实并不新奇,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只要有资本市场这个事情就是常态。而本书的特别则是,作者本身就做过对冲基金,所以对于很多细节推敲和把控较为合理,逻辑连贯性极强。这与一些财经记者的肆意猜测,重视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不同,本书对于所有人物的描写都基于故事的本身推动,并且在金融、法律专业知识上的边界内进行合理想象。而这些事情,我们其实也并不陌生,除了心理医生,所有的角色我们都有。

很多人喜欢称这个为猫鼠游戏,我则认为这种比喻并不恰当。

实际上,华尔街的人士是看不起监管机构的,原因是常常这些监管机构的入职人员来自于那些华尔街拒绝的应届生。但是讽刺的是,恰恰是这些曾经以不优秀为名的被拒绝者,成为了对于这些优秀人士的监管者。

这种微妙关系之下,构成的故事必然极具趣味。而作者处理的非常到位,并没有抢到谁是猫谁是鼠,输赢并不确定。因为这是一个说是类似侦探的小说,实际上这些所谓犯罪者正在用其高智商游走在法律边缘。凸显的则是法律的无奈,监管的辛苦。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并无黑白分明之径。会计、法律,这些商业的基石,学过的人都知道,是基于事情发生的不断补充,而那些不断求钱的勇士们,一次次的用智商对这些契约进行突破,再突破。所以不论会计还是法律都需要不断地修复再修复…..最后走入了人性本身。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件最可怕的事,其实权钱是可以控制法律,甚至可以逃过法律判处。

本书中就有,联邦政府调查员经过七年的追查,终于网撒科恩之时,科恩的优秀律师团队抛出了“第五修正案权利”,任何人不得被迫成为指控自己的证人的条款。科恩可以拒绝回答问题,从而无法抓到漏洞。

不仅如此,科恩一直以来在法律顾问上的花费给他带来的并不是这一个月修正案的主意。多年的顾问,让他并没有什么大的把柄,同时所有雇员的相关费用,使得他们并不会来指责科恩。

所以,仅仅是罚款。对于外界来说,这是个很好的信号,金钱不能凌驾于法律之外。实际上,这笔钱对于科恩来说九牛一毛,而且此事之后他依然可以随时东山再起,肆无忌惮。

现实中,暴富的人喜欢购买权力,因为只有权力才代表着阶级,古往今来,新钱洗成老钱的故事比比皆是,贵族化的历程是每一个暴发户的必修课。然而,成功者极低,甚至低于暴富的概率。

所以,我想这个故事不仅仅讲述了科恩这个高智商的金钱犯罪,还讲述了,这个高智商用了一种新型手段突破了自己权力的禁锢,进一步的跃升了阶级。

他是否成功,最后他们谁在控制谁呢?故事还在继续…….

《亿万》读后感(三):比电影更扣人心弦的一本书

比电影更扣人心弦的一本书

之前看电影亿万的时候就觉得超级震撼,对华尔街与对冲基金充满了好奇,买了英文版的原著,可惜自己英语不过关看不懂。这次翻译版的来了,特地买来去看的,爱不释手,像极了一本侦探小说!

现在生活在美国纽约的作者茜拉·科尔哈特卡,曾经是一位对冲基金分析师,现在是《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她的写作范围涉及华尔街、硅谷、政治和其他领域。她的作品还出现在《彭博商业周刊》《纽约》《大西洋》《纽约时报》和其他刊物中。得益于作者曾经的工作经历,本书深入发掘了对冲基金交易的细节,也由于作者已经离开这个行业,所以敢于揭露对冲基金交易的黑幕。本书采用的是纪实手法,但情节却扣人心悬,电视剧里有的窃听、威逼、利诱、策反、法庭交锋,在现实中都真实存在,甚至比电视剧里的更加耸人听闻。而这一切,都要从史蒂文·科恩说起。

史蒂文·科恩出生在一个中等偏下的家庭里,科恩小时候家里人就要为生计忙碌,科恩当然也要打工赚钱。但是科恩天资聪颖,他找到了一个能够轻松赚钱的活——打牌。他可以靠打牌一个晚上赚1000美元,相比于跑腿的活,打牌不仅轻松,而且赚钱又快又多。可以说,这些经历激发了科恩赌徒般的性格。接下来,科恩不负所望,顺利考上了美国最出名的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然而尽管科恩大学成绩优秀,但出身中下层的他毕业后通过艰难的考核,才勉强留在了华尔街。然而,真正的故事才刚开始。

科恩第一天上班,就为公司赚了8000美元,这个数目很不起眼,但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科恩每天为公司赚几万美元,然后是几十万美元。他很快就成为了公司最杰出的交易员,而且是老板绝对不敢炒鱿鱼的交易员。他也享受着其他交易员没有的高提成和高奖金的待遇。然而,现在的公司已经满足不了科恩日益膨胀的野心。他接下来就带着自己在公司赚的钱,开了一家自己的公司,找一批跟他一样疯狂的人,一起打造一家神话般的公司——赛克资本。

赛克资本刚开始如同英雄故事里的主角一样,一路披荆斩棘,三年间公司资金规模翻了四倍。然而科恩创造的“日交易”的打法很快被其他同行跟进,赛克资本的投资越来越难做了。这时候,科恩大刀阔斧对公司员工进行重新洗牌。他要雇佣那些在特定领域有深厚专业知识或者人脉的人,公司原来的员工也要选择一个专业方向,然后成为专家,否则就要被解雇。从此对冲基金中的行话,本书英文书名——“黑色优势”,就渐渐浮出水面。在金融行业,完全公开的信息叫做“白色优势”,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信息叫做“灰色优势”,而那些会直接左右股票交易价格的信息,就是“黑色优势”,通过“黑色优势”去获利是违法的。然而,科恩正是利用雇员的特殊身份和专业优势获取“黑色优势”,从而实现获利。依靠“黑色优势”,赛克资本再次高歌猛进,很快就引起了FBI的注意。这,又是接下来的故事的开始。

至于科恩如何洗脱自己与“黑色优势”的关系,如何赢得官司而免于牢狱之灾,这是科恩另外一个性格特征的表现。现在太晚了,剩下的以后再写吧。

《亿万》读后感(四):《亿万》——华尔街大白鲨的生存启示录

华尔街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它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贪婪和疯狂弥漫在华尔街的每一个角落,它为很多人带来财富,又剥夺了许多人的财富。很多人不信任华尔街,又拼命想在其中抢占一席之地。这种双面性,使得华尔街更显神秘。幸运的是,《亿万》为我们拉开了一块帷幕,暴露了隐藏于大量对冲基金公司和部分华尔街传奇财富后面的故事,这是一本真实的华尔街大白鲨生存启示录。

《亿万》由茜拉·科尔哈特卡所著,她曾经是一位对冲基金分析师,现在是《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为了完成这本书,她花费了10年的时间,从研究员、雇主、同事、事实核查员等众多信息源和主体了解对冲基金内幕交易调查的内容,并重建相关事件的过程。本书基于深度报道和一流故事的叙述方法,辅以结构的跌宕和散文式的简洁,为一个时代书写了令人难忘、开创性的篇章,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故事发生在在19世纪末期的美国华尔街,被称为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伟大天才交易员之一的史蒂文·科恩,开创了赛克资本,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使对冲基金成为金融行业的中心,开始每年赚取巨额利润。对冲基金大亨通过市场投机,赌市场走势,以求胜多败少,有时可以赚取数十亿美元的丰厚回报,甚至在整个社会的政治、教育、艺术等方面都获得了可怕的影响力。

首先,我们要清楚,对冲基金大亨是如何预测市场走势,实现胜多败少的。

科恩作为对冲基金的创始人,他的典型做法是在快速买卖股票,在一天之内就有数十次交易。这种交易方式被无数人模仿,华尔街涌进一大批极具侵略性的交易员,为了获得市场优势,甚至招聘科学家、数学家和心理医生等细分领域的对冲基金交易员。

然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仅有这点优势是不够的,为了一直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交易员免不了要四处寻找专有的、非公开的,但能引起市场变动的信息,也就是华尔街所称的“黑色优势”,但这个信息的交易也是非法的。

正是这种消息的流通,引起的联邦政府的注意,于是从窃听、威胁、利诱、策反、跟踪、搜查、逮捕等方面,开始了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

其次,我们要明白,在这个领域里,这些“黑色优势”都是怎么拿到的。

为了拿到这些优势,细分领域的交易员要通过各种渠道拿到自己熟悉领域的一手消息。他们会监控购物中心的停车场,甚至会派人去中国细查卡车进出工厂装卸港湾的情况,会通过相关首席财务官的“身体语言”等碎片信息组合出可靠信息。

除此之外,格里等公司可以提供给了解公司经营细节的渠道,虽然格里公司的雇员会签订顾问协议不允许分享非公开重要信息,但他们对相关底线很模糊,这就给了目的明确的交易员可乘之机。

如赛克资本交易员马特莫之前是医生,他对宜兰公司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即老人痴呆症)的研究有极大的兴趣,觉得潜力无限,但光有市面上的公开信息无法做出判断,于是他通过格里公司联系上了与这个研究相关的一位专家吉尔曼,在交流过程中慢慢取得他的信任,最后在信息公开前得到研究缺乏剂量效益的重要信息,之前赛克资本在低价买入宜兰股,现在又在股价崩盘前卖出,通过这个消息,他们获得的利润高达2.75亿美元。

最后,我们会发现,钱和影响力有时是可以逃过法律判处的。

联邦政府调查员B·J·康等人通过七年的追查布网,终于将矛头指向科恩,然而科恩有着最优秀的律师团队,根据“第五修正案权利:任何人不得被迫成为指控自己的证人的条款”,对于很多问题他都可以拒绝回答问题,完全无法抓到他的漏洞。

专业人士多年的辅导使得他没有留下任何不利于自己的证据,除此之外,所有赛格资本雇员如因公司问题涉案,所有费用皆由公司承担,这种行为也使得涉事员工基本不会反过来指证科恩。

赛格资本所有被调查的大案最后都只是将交易员送进了监狱,而科恩与联邦政府签订了一个和解协议,即赛克资本承认培育了证券欺诈文化,并支付了18亿美元的罚金。

这个和解协议条款不仅金额大、影响大,还向人民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华尔街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然而,这对于科恩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他把公司名称更改之后,又聘请了联邦检察官担任公司的总法律顾问。

故事还在继续。

作为华尔街的大白鲨,科恩确信自己能在法律幽灵下再放异彩。你觉得呢?

《亿万》读后感(五):黑色的信息

在华尔街,对冲基金以风险高回报率高而闻名,是华尔街皇冠上的钻石,投资人们趋之若鹜,聚集了大量的精英。而其中的佼佼者-史蒂文·科恩,被称为天才交易员,是一个传奇。因为20年来,他的基金公司保持每年平均30%的高收益率。年轻的交易员都渴望为其工作,富有的投资者都极力的把钱放在他手中,在华尔街,科恩就像一个“神”。那么,他真的是天赋异禀,拥有神奇的预判或者特别的好运吗? 又为何被FBI盯上,并且做到免于牢狱之灾的。在《亿万》这本书里,深度揭露了科恩传奇的秘密,并让人一窥华尔街运作的灰色地带。

《亿万》的作者,茜拉·科尔哈特卡,曾经是一位对冲基金分析师,现在是《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她写作范围涉及华尔街、硅谷、政治和其他领域。为了最大限度还原关于史蒂文·科恩的故事细节,作者花了近十年时间,采访了200多位当事人,阅读了海量的相关资料,以侦探小说的手法写就《亿万》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史蒂文·科恩如何攀至华尔街的塔尖,以及为了能够继续待在塔尖上,面对内幕交易的指控如何全身而退的。

史蒂文·科恩,出生于长岛的中产阶级家庭,高中的时候就是扑克高手,大学去了著名的沃顿商学院。毕业后很快成为华尔街最耀眼的明星交易员,他在上班的第一天就为公司创造了8000美元利润,而后他平均每天为公司创造将近10万美元的利润。1992年他创建了SAC(赛克资本),从2000万美元起步,短短20年间,就成为管理150亿美元的大型基金公司。这就让人很好奇其投资方式是什么?

据书中描述,科恩的早期投资方式就与大多数其他基金所用的投资方式不同。他每天都从市场各个角落吸收大量的信息;当市场上的要价和竞价出现时,他会观察它们的动态,然后,购买几万股甚至几十万股,并在价格上涨后立即出售。就做空头而言,他也会如法炮制,即当股票下跌或继续下跌时,他会及时清盘获利。显而易见,他对数学不感冒,也不研究全球经济,他没有独特的投资哲学,早期的科恩只做短线交易,被称为短线之王。

然而随着SAC管理的基金规模增加,竞争的加剧之后,短线交易已经无法容纳巨量的资金,SAC需要调整策略,需要理解股票在较长时间内的表现,而不是简单地根据短期走势进行交易。SAC决定雇佣行业专家。这些专家会直接从公司和其他来源获得优势,而不是依靠高盛等公司的研究。 《亿万》中写道:在一天股市收盘后,科恩宣布:“我们要改变做事的方式。”他只想雇用那些拥有“根本优势”的交易者,就是在一个行业有精深专业知识或关系的交易员。从那一刻起,SAC从追求优势慢慢滑向了追求灰色和黑色优势。

什么是灰色和黑色优势?一位SAC的交易员当年总结道,SAC将信息划分为三种优势:“白色优势”是创造合法交易机会的专业知识和洞见;“灰色优势”可能是一位公司高管在透露业绩线索时的暗示,这很难算得上非法行为;还有就是“黑色优势”,即内幕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非法交易。SAC鼓励员工用一切手段去获得优势,包括黑色优势。

《亿万》讲述了一起内幕交易获得黑色优势的过程。2008年6月29日,拥有医学背景的马特莫向科恩推荐宜兰和惠氏股票,推荐原因是在7月底的医药行业大会上将公布Bapi(某种治疗痴呆症的药)二期实验结果。为了确保提前拿到可靠的内幕消息,7月19日,马特莫拜访了吉尔曼(在行业大会前三周,吉尔曼被宜兰选中在会上讲解实验结果),并阅读了演示稿,并得出结论,从投资者角度看,实验结果是个巨大失败:Bapi仅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效。

马特莫获得消息后立刻飞回东部,并和科恩通话了20分钟。此刻,SAC在宜兰和惠氏两只股票上投资超过10亿美元。科恩指示交易员悄悄清空所有宜兰和惠氏股票,还让做空450万股宜兰,价值9.6亿美元。7月29日实验结果公开后,宜兰股价一路狂泻。此役,SAC获利2.76亿美元。

这起交易也是SAC被起诉的主要交易之一,经过五年的漫长取证,2013年才开始正式起诉,最终结果,却是马特莫获刑9年,SAC被罚18亿美金,大概是史蒂文·科恩身价的10%左右,几乎可以说史蒂文·科恩损失不大,并且仍然活跃在艺术品收藏界。作者在《亿万》书中描述了科恩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科恩建立了多层的消息与交易机制:

每周日的中午,科恩都会在家召见他的投资组合经理和研究型交易员们,只是询问他们的赚钱思路以及对此拥有多大的信心,科恩不关心也不想知道优势消息是怎么来的。而交易日直接为科恩工作的交易员,即执行交易员则只是执行科恩的指令,不会向科恩提出任何问题,自然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如此操作。

这样就将优势消息与交易分割开来,没有一个人知晓交易的全部细节,如果FBI想要调查取证某一起内幕交易,则会困难重重,比如在宜兰和惠氏一案中,内幕交易需要在知晓黑色优势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然而科恩的辩词是不知情,他只是听从了马特莫的建议,仅此而已。

2.科恩拥有强大的精英律师团队:

科恩的律师团队收费是每小时10000美金,其中马丁·克洛茨就职于威尔基-法尔律师事务所,是经验丰富的资深诉讼律师,十多年来一直是科恩和SAC的外部法律顾问。他还曾作为一名检察官,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获得博士学位。相比之下,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律师,仅仅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就像一个菜鸟一样。

3.科恩与政府官员可能有未知的背后交易:

在案件结束的三四年后,涉及指控科恩和赛克资本案件的检察官和监管者,则纷纷转向回报更丰厚的职业生涯,这无疑是一种讽刺,并让人产生一些联想,当年审判案件的时候,他们是否存在背后交易?

比如负责谈下赛克资本18亿美金罚款的巴拉拉刑事部门负责人 洛林·赖斯纳 成为保罗-韦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就是那家为科恩提供法律辩护团队的律师事务所);负责监督马特莫案的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高级执法检察官阿米莉亚·科特雷尔,于2015年加入威尔基-法尔律师事务所,即科恩的长期辩护律师 马丁·克洛茨 工作的事务所。

《亿万》这本书,借由赛克资本和科恩的故事,让我们大致了解了美国对冲基金的运作生态,尤其是在这种高智商人群中进行的“猫捉老鼠”的过程中,给我们展示了美国相关法治环境的强大和无奈:华尔街最成功的公司迫使政府不断地把监管的阵线向前推进,而每当法律看起来要追赶上来时,它们却又移师远去。在某些情况下,金钱也是一种权力。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