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 2020-03-13 06:21:47  热度: 253℃ 

点击全文阅读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由(日)冈田尊司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的226图书,本书定价:45.0,页数:2018-05-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精选点评:

●3.5颗星左右。书从1/3后开始好看。回避性人格越来越多了,这也许是社会问题。日本的少子化,父母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初生儿,对子女寄予厚望,加上普遍的富裕,让发展出回避倾向的人越来越高多。ps。回避型人格与回避型依恋不是一回事;后叶催产素受体会在出生阶段产生,如果这一阶段给予孩子的反馈少,孩子的受体产生有限,那么长大后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就会有限。另外孩子哭泣了再去喂奶,才是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可以说是一种应答性的办法,但是根据时间“科学喂养”则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这些是我觉得有启发性的地方。

●症状描写的很详细,行文还有着科学性的严谨,就像是一个有经验的医生,望闻问切后,就没下文了,没有开方子,也没药,不是市面上的鸡汤文,却也和鸡汤文的区别不大,都是空谈

●“回避型”的人对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件事总是惴惴不安,同时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感触,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就会给人一种疏远的距离感。即使是在对方主动来接近的情况下,“回避型”的人也往往因为犹豫或不安感,而表现出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结果就是,原本抱有好意和关心的对方,也会认为自己被忽视了或者被拒绝了,最后弃之而去。多少人因为这个而离开了你。

●分析的很浅,举的例子很多,但怎么改变,貌似一笔带过。

●前面很大篇幅在解释症状和原因,一小部分是给身边人的建议,最后一小部分才是如何走出蜗居状态的建议:找到自己的安全基地,不拘泥于远大目标,从可以抓住的小机会开始,亲自去做,尝试展示真实的自己,自己去做决定,尝试一些不会颠覆生活的很小的变化。

●~看到第42页对回避型人格的诊断方法~呃,我不是,那后边的内容是不是不用看了╮( ̄▽ ̄"")╭

●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之前看到一句话:总是怕麻烦的话,会失去很重要的东西。看了书的目录被吸引进来。了解到如此怕麻烦的人原来可能是回避型人格,受到遗传因素还有儿时的经历的影响。尤其是孩童时期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回应、或是过度地强制给予不必要的爱护和压力等都会造成回避型人格的发展。这是否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对于人格的影响?书里写了什么是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和回避型依恋的区别,如何和回避型人格的人相处,回避型人格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等等,写得很通俗易懂,案例很多,也有提供一些实操方法。如作者所说,最重要的还是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做起去改变自己。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为了自己的人生,尝试一点一点去改变,还是有可能的。

●被朋友推荐,名字有些鸡汤,并不是严肃的心理学,却是意外喜欢的一本!发现读书的目的不只是寻找认同,更是让内心中的混乱想法变得清晰。这本书可以说是“与回避型人格的交友指南”了,也让自己更加重视和意识到自己的“回避型”

●简直就是群内各位算了患者的真实写照!但是综合全书看,社会也好基因也好,整个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后记写出心声 但要知行合一呀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把不安当作朋友: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

这本书虽然也像很普遍的鸡汤书一样讲故事,但却抓住了我的内心。作为一个曾经是“回避性人格”的我现在被慢慢治愈,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从小就经常被人说笨,跟别人相比就是个傻瓜一样,自卑,害羞,一想到什么就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本来我就是如此了,还努力做什么,到任何地方都很紧张,跟别人相识也特别慢,希望自己变成一个透明的人。

像书中说的“回避型”的人大多属于“晚熟型”。年轻的时候因为特别敏感,所以他们的人生会表现得畏缩不前。因此,往往他们的人生起步得都很迟。更多的时候,都是被受伤的经历所产生的恐惧和不安所束缚,总是感到无所适从。

这简直就是我的童年写照。靠着长大的慢慢自愈,我也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了,记性也慢慢将以前的事情忘记,像从前的伤害一点没有发生过。读过这本书我就坚定自己,以后童年挫败他人的话语不要说出来,不要让下一代在成年的时候才开始治愈自己。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它是我人生中第一本感觉最重要的书-如梦初醒

首先我非常感谢日本知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及作家冈田尊司的著作《把不安当做朋友:如可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它是我人生中第一本感觉最重要的一本书,它让我觉醒,让我在走出来人生的黑暗,打开了上帝的另一扇门,进入人生的另一个境界。

《把不安当做朋友/如可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思路

1、在第一章用口语介绍“活着就是麻烦”是怎样一个生活状况;

2.由“活着就是麻烦”这个现象引出一个概念“回避型人格障碍”,在第二章,进行概念解释;

3.在第三章和第四、第五章先分析上述人格的根本原因,有遗传因素,儿童成长、依恋因素还有人生经历等,阐明这个性格在日后是怎样形成及发展:如否定式教育与羞耻型行为,个体独立性被剥夺,社会上个人主义的盛行等。

图片待续,成长-认知-行为-情绪(情感)分析

4.下一步是处理,第六章是阐述社会的别人怎样与之相处;第七、第八章是阐述自己怎样与自己及别人社会相处。最后得出结论:回避型人格是可以被克服的,找出属于自己合适的幸福的发展道路。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之前看了久世浩司的复原力,但是在某些方面来说很浅显,说的也单单局限在工作方面,没有很好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这本书算是很好对复原力做一个补充罢了。 作者把常常逃避的人称为回避型人格,他们会觉得一切都是麻烦事,社交、努力、上学、决定、恋爱、成家、依赖等等,甚至活着也是一种麻烦。 一、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想从世间烦恼中逃离,想回避现实中问题。 二、“回避人格”的人往往有这样的三个因素 1.渴望是一个完美的人,当呈现出不完美的自己,没价值感也孕育而出。 2.对于生活没有乐趣,找不到意义 3.想要从生活的痛苦与麻烦中逃离 虽然都是回避,但是前两者更多是自恋与边缘型,而只有第三种才属于回避型。 “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害怕被别人轻视,所以会对于一切与社会有关的事情或者是与别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等都采取回避的态度。 三、回避型人格的整体特征: 1.对他人批评或拒绝很敏感 2.恐于构建亲密的关系 3.过分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和他人的评价 4.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 5.较低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是毫无长处的人 6.对实现目标或新的挑战,抱以消极的态度 四、“回避型人格”病理的特点: 1.爱担心 也是“回避型”人格主要病理,凡事总是习惯于把事情往坏处想,从而让自己的不安感变得很强烈。 2.不会主动与人交流 这里的不与人交流是指从内心就反感与人交往,即便交流也只是流于表面。 3.从生活中获得的快感很稀薄 这种人很难从生活或者其他方面中获得快感,自然对生活也没有很大的热情,这种人也被称为“社交无快感症” 4.回避亲密关系或两性关系 害怕独自两人时,互相看见自己的身体,本质还是因为担忧自己不可能受到他人欢迎。 五、面对争执和没有逃避余地的环境会很有压力 1.不喜欢对立或争执 总是不擅于表达自我的主张,哪怕自己是有理的一方,但是当时对方表现得很高调、很强势时,就自己败下阵来。 有时只要感觉事态有往争执和纠结的方向发展趋势,他们就会立即抽身,害怕一回应事态就会激化。 2.想要确保有逃避的余地 如果没有可供逃避的余地,往往会感受很大的压力及疲倦感。 “回避型”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开始就看淡一切的态度,明明该是一腔热血、充满理想的年龄,却宛如暮年,总是一副“看淡”或“悟彻”的样子 六、“回避麻烦”的根源 1.在幼小的阶段经历过所谓的“虐待”或“无视”的孩子,就会产生“生存很麻烦”这样的想法,这种状态也被称为“反应性童年依赖障碍” 2.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自身也是有不稳定依恋,那么孩子也很大程度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症状。 在孩童时期与养育者之间培养起来的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再加上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才会形成支配一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控制体系。 七、逃避的究竟是什么? 逃避的并不单单是懒惰,而是想要逃避当下的麻烦事情,更高层面来说这是一种自我防卫,为了忘记这些不愉快的现实,就只能将关注点和思考变得狭窄。 八、如何进行改变? 1.自己做决定,哪怕做一次,都可以让人生发生变化 2.专注当下,迈出第一步,努力尝试,哪怕是很小的变化,不再幻想那遥不可攀的梦想了。 3.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升自我的自信心,抗压能力也会增强,也就不会逃避了。 4.展示真实的自己,不要害怕别人的评价,被内心的恐惧感束缚,行动也会变得僵硬且缺乏魅力。 只要活着就有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这不是时间早晚问题,而是取决自我的决定,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便是最好的时机。 当你决定不再逃避,想要重新激活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开始发生改变了。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什么事都怕麻烦?你可能是回避型人格!”

你肯定也会不定期有这种感受,浑身乏力丧得很,明明知道自己有很多应该做的事,但就是提不起兴致去做。

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更觉焦躁。大概自己是个废人了吧,干什么都没劲,又麻烦。

不愿意去交朋友,因为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还要考虑怎么回复;不愿意努力,即使时间充裕,有能力做到,也总是拖着到放弃而告终,因为习惯对任何事提前下结论,反正不一定成功,何必让这些无用功伤害自己。

被期待也很麻烦,怕下一次就让对方失望了;自己做决定也麻烦,谁知道是对是错呢;走上社会很麻烦,要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还有承担责任。

其实恋爱也不是那么有趣了,了解别人、追求别人很麻烦,而且还会有不愉快或者烦恼,结婚更是如此;依赖别人很麻烦,要跟对方商量,还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弱点,算了,自己解决吧。

为什么什么事都往坏处想,心里明明想做,就是迈不出一步,死也麻烦,就这样活着吧。

事事都觉得麻烦,甚至活着也没有很多期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呢?

日本作家冈田尊司在《把不安当做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提出,怕麻烦甚至逃避麻烦,这部分人可能是“回避型”人格。

作者冈田尊司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他常年致力于精神科学研究,还创作出多本心理学著作,例如《奇葩心理学》、《不正常人类研究所》等。

在《把不安当做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回避型人格的成因、表现以及解决之法,让我们清楚自己的内心,能直面所有心里的不安,如恐惧、焦虑等。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作者解释为:想从世间烦恼中逃离,想回避现实中问题。 而“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害怕受到别人轻视、对一切与社会有关的事或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等都采取回避态度。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于2013年新公布的诊断基准DSM-V,满足4条及以上为“障碍”,3条则为“健康”,可以对应测试。

“回避型人格“整体特征:

一、对他人批评或拒绝敏感

人际关系中,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想要获得正面评价,害怕收到负面评价。自尊心强,又没有自信。

二、恐于建立亲密关系

想要建立亲密关系即需要坦诚相待,很在意他人的看法,不轻易表露内心就显得很高冷,让人难以接近。

三、过分在意他人目光及评价

怕生、紧张、不善言辞等,与人会面后会情绪不稳定,很疲惫。

四、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没有自信。

五、较低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是毫无长处的人

会将自己看低,无论具备什么样的优点,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缺乏魅力的、不完美的人。

六、对实现新目标或新挑战,抱以消极态度

总会担心负面因素,因紧张不安不能发挥全力。

形成”回避型人格“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幼时经历过所谓的”虐待“或”无视“的孩子,会产生”生存很麻烦“这样的想法; 另一方面也与遗传有关,也就说可能父母就是”回避型“人。

回避型人幼时经历的否定式教育,羞耻的经历等,使其内心变得敏感,自我否定;

或者是心理受过创伤,处于长期被压制的状态、过分期待与被决定的人生等都会成为其心理障碍。

回避型人通常拒绝成长,没有自信,拒绝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因为他们从小被强调各种责任与义务,并没有在成长中感受到喜悦与希望,不堪重负下及选择回避,这样孩子式的拒绝长大是他们内心的抗拒。

让”回避型“人得以缓解的生活方式就是能够从事自己所擅长领域的工作,对于自我情绪的稳定及自信心的树立都至关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到:

一、寻找使自己信任又安全的基地,使自己有勇气向前; 二、自己的决定自己去做,恢复独立性; 三、比起理想和期望,要学会抓住眼前的计划,尝试亲自去做; 四、尝试做出很小的改变,以小目标开始; 五、展示真实的自己,别再逞强,放松自己。

回避型人最需要明确的是,他人并不是在真的关注在意你,只要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就可以。

重要的是明确告诉他人,你想做什么,而不是你应该做什么,不必感到羞耻,要有勇气去付诸行动。

哪怕是很小的一步也能打败心中的恐惧。当一个人能真正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这个人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读后感和一些摘抄

第一次看“回避型人格”的书 算是一本对于这个概念比较好入门的书籍

研究生三年,有两年都是浑浑噩噩处于“不知道做什么也不想做什么的”状态 但其实研一刚入学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那时候我兴致勃勃,充满了对研究生涯的憧憬和展望,一心想着好好做实验,发文章,将来继续读博。

可惜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一点点将我整个人打碎打散 再没有心力和欲望重新站起来 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抑郁了——长期失眠 可以躺在床上呆一天 不吃饭也不喝水 回避社交 和师姐师妹关系也很一般 只在宿舍回来人的时候摆出一副活泼的样子 至于学业上 更是懒洋洋的,只把导师安排的任务完成好了就行 其他的再不想多做

虽然没有很好的活着 但却也并没有很想死 因为非常清楚自己的死亡会给父母带来多大伤害 即使是为了他们不能放任自己死去 抱着这样的唯一的仅存的底线 就这样机械的、仿若行尸走肉的活着

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抑郁了 但是这个词太可怕也太沉重 并不想承认 也不想背上这样的包袱 但最难过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去找过心理医生 好在逃过一劫 没有被定下诊断书 但“我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啊” 因为不知道 所以非常迷茫

直到看到这本书 好像寻到了一些归属感 开篇第一句“好麻烦”“好疲惫”就足够概括了很多自己说不出口的心情 “没错 就是这样的”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感想最多的词语 以至于那种终于寻找到同类的归属感 让自己忍不住深受感动

对于这本书的质量本身的话 日语特有的温柔细腻让它把种种心情都剖析的无比精准 以至于即使是对这个概念完全没听说过的人也可以很好的理解 并且自觉的感同身受 但可惜 可以说成也此 败也此 通俗有余而深度不足 一句话总是翻来覆去的讲 稍显啰嗦 尤其是对于实操性讲的并不是很具体 有种“道理我都懂 但真正开始做还是很艰难”

但不管怎样 要想真正的好起来 总要有开始的那一天 不如就在此时此刻吧

以下摘抄一些对自己觉得很有用的话

-----------------------------------------------------------------------------------------------

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会觉得生活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为了生存就要吃饭。要吃饭就得劳动。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充满了麻烦与痛苦。所以会觉得,生存这件事本身就是麻烦和痛苦的。

对于看什么事情都很麻烦的人来说,活着与其说是一件快乐的事,倒不如说是要忍受痛苦、逃避麻烦与危险的过程。肩上的责任与负担稍微增加一点点,都会如临重负,想要抛下一切选择去逃避。

感觉与人接触是非常麻烦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人对于与人接触这件事完全就不关心、不感兴趣。即使他人聊天聊得甚欢,但他仍会觉得这与我毫不相干,所以只会继续埋头于自己所关注的事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原本是能带来愉悦的一件事,但是对于这类人来说则不同,他们认为与人来往只会耗费精力让人疲劳,除此之外看不见任何的好处。最近,这类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全社会对于这类人的心理特点却没有充分地理解,仍然基于以往“与人交流才是正确的”这一一般判断标准,所以也会希望他们能去与人交流。一旦对方不符合这种期望,就会招来“不够努力”“不合群”这样的指责。但是,对于这类人来说,就好像原本是对牛奶过敏的人,却偏偏因为“牛奶对身体有益”这样的理由,而被强迫去喝牛奶。这完全是一种倒添麻烦的“好意”。感觉与人见面很麻烦的,还有另一类人,而他们所占的比例会更多些。这类人对于与人接触这件事本身是有要求的,他们希望能与对方共享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者关注的内容,从而让彼此都能够有一个愉快的交流体验,但这样过高的要求必然会让人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从而对与人见面这件事产生厌烦的情绪。

对于他人的拒绝或否定十分敏感的人,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就是缺乏自信,所以才会很容易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

觉得所有事情都很麻烦的另一个征兆,就是觉得“努力”这件事很麻烦。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明明有能力、有时间,同时也有机遇,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成的事情,就是不愿意去做。或者明明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让事情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就能迎来更多的机会,但就是不愿意去努力。就那样一直拖着,直至事态严重到回天乏术的程度,最后不得不以放弃而告终。虽然身体陷入不想动的忧郁状态,但并不意味着心情是很消沉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去做,仅仅是因为莫名的原因不愿意去行动而已。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门槛,但就是跨不过去。所有的准备都 已做好,只需迈出最后一步即可,即便这样也不愿意迈出这一步。整个身体就那样蜷缩成一团一动不动。对于“努力”这件事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即便周围人都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只需要自己去走个形式参加面试或者考试就可以的事情,也是一点儿也不想去。 在很多案例当中,当事者都是曾经有一段时期是很努力的,但是逐渐就不再努力了,人生因此呈现出“失速”的状态。

而长时间盯着屏幕看的“夜猫子”生活方式,则会让这种不利的状况变得更加严重。不仅会加重起立性调节障碍的症状,还会使体内的生物钟紊乱,一整天都没精打采、毫无生气。

想要从人世间的烦恼中逃离,想要回避现实中的问题,这被称为“回避型”。

大部分人在变得抑郁之前,是先有“感觉麻烦”的想法。他们为了逃避麻烦的事情,结果却使事态变得更糟,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表现出接近“抑郁”的状态。

其一,这类人渴望成为一个完美理想化的人,或者是过上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一旦现实中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完美的自己或者平凡的人生,就容易产生“活着没有价值”的想法。基于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感觉自己也必须是足够特别的人才行,这种被称为“自恋型”。也就是说,在这种强烈自恋的状态下,一旦现实不如其意,就会觉得一切都了无意义,非常的麻烦。认为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总是碌碌无为。因为其设定的目标过高,所以反而无法满足于平凡普通的生活状态。除了轰轰烈烈的事情外,其他都是让人感觉麻烦的事情。

在人生中总是想着有没有可供逃避的余地。比如说,即使找到了工作,对于这类人来说,目前的这份工作只是一个临时的状态而已,实际上还有其他想要去做的事情,但是为了生活只能从事现在的工作。不过,这种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想法,也不过是内心逃避的一个借口而已,是支撑着自己的一种念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状况,比起快乐的感觉来,还是认为现实是痛苦且过于残酷的。为了保持情绪的平衡,为了不失去希望,所以需要一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可以逃避的“地方”。

只要能与大家合拍,不沦落到“被孤立”的状态就可以了,虽然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很淡,但也因此不容易被卷入是非之中。与同事保持简单的关系就足够了。有那个精力,不如用来打磨和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掌握实用的技能是很重要的,而在学校里是学不到这些的。所以要经常收集信息,投入时间和金钱让自己去掌握真正实用的技能。当然,自己的兴趣也很重要。如果是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无论怎么努力也是产生不了什么结果的。

对于十分慎重又不善言辞的这类人来说,往往可能无法与很多人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但一定要重视与少数人的交往,通过一点点的接触,才能逐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总之,比起“数量”来,要更加重“质量”。

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获得专业上的认可,这能够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因此,“回避型”的人能够从事自己所擅长的工作,对于自我情绪的稳定以及自信的树立,都是极为重要的。

她逐渐明白了感到活着很痛苦的主要原因。这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懒惰”二字,而是必须要改变“自我否定”的想法。

比起理想和期望来,更要学会抓住眼前的机会

不要总想着远大的目标,先抓住身边的小机遇,让自己果断地去尝试。这将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如果总是拘泥于自己的理想,这样一旦感到有什么不对的话,自己的注意力就会只集中到这种违和感上,结果反而使自己一事无成,陷入“回避”的恶性循环之中。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应该不管怎样先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试着抓住一些身边的机会,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事情,也要去尝试,说不定就能因此给你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这位青年的情况,就是对失败的恐惧,以及总是拘泥于自己的理想,让自己的世界变得很狭小,最终让自己陷入其中动弹不得。而这个时候如果还是以“应该去……”“最好还是去……”这样的方式来沟通的话,只能让他对自己更加自责,最终变得暮气沉沉。所以,首先必须将其从过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确保他有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的自由。只有当他意识到自己是安全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被允许时,他才能真正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去行动。比起遥不可及的宏大目标来,首先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这样更容易让他们找回自信和活力。在

这类人习惯的是比较闲散的生活状态,因此突然一下子对其施加很重的责任或负担,会有发生疲劳和崩溃的危险,可以试着将时间拉长一些,以特别缓慢的步调来一点点地增加其负担,这样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抗压能力。在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帮助其重新找回自信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也没有必要让自己像换了个人似的,完全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只需要从很小的地方着手,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就可以了。之前一直拒绝的邀请,可以尝试去接受;之前总是拜托别人去做的事情,可以尝试亲自去做一做;之前感觉很麻烦总想拖延一天是一天的事情,可以尝试立刻去处理;感觉肯定做不好的事情,也可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尝试一下。这种情况下,在做判断时就没有必要再去想“肯定做不好”“怎么也做不到”了。在“做”还是“不做”的选择之间迷茫时,尝试让自己选择“做”,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不要突然一下子设定过大的目标。常见的一种失败情况,就是觉得自己以前总是错失机会,现在好不容易不再懒惰了,所以想一下子就进行高难度的挑战。当然,这样一来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一旦失败了,那么心里就会觉得自己“果然还是不行啊”,于是又丧失了自信,变得不想再去挑战了。应选择那些只要努努力就能够实现的目标,一个又一个地积累这样的成功经验,才是带来巨大改变的捷径。当麻烦的事情堆积如山时,可以只从中选出一件事来处理。哪怕只是在桌子前好好坐上十分钟也行。这比起以往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突破了。往往这也会激发出当事者想要认真去处理的意愿。与其迷茫,不如动手去做。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尝试。这样的实践将会让你的人生发生变化。

在“回避型人格”的改善过程中,最能发挥作用的一项辅导,就是让当事者练习如何展示出“真实的自己”。当周围的人以理解的心态与真实的自己产生共鸣时,自己的状态就会开始发生转变。之前那种“觉得自己是个很没用的人”“谁都不会愿意接受我”的羞耻想法,也将会逐渐变淡,开始慢慢接受自己,觉得自己这个样子也很好。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