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在纸一方》经典读后感有感
《《故人在纸一方》》是一本由徐海蛟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人在纸一方》》精选点评:
●以不枯燥的形式了解一丢丢历史,很适合用作高考作文素材
●展现了几位不活跃历史人物的内里世界。
●作为历史太片面,但还是可从中了解到一些伟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读这本书是因为在青岛农业大学举办的一次活动,会上徐老师讲课十分精彩,于是买了徐老师的书来看。有关那些已经走远的故人的遐思,见仁见智。但是在徐海蛟的笔下,无疑,这些人的经历是值得铭记的。历史从未走远,故人在纸一方。
●透过书信看历史,别有一番滋味。非常值得一读!
●故人,故事,都是我的旧友
●选了二十四个人物,写信的方式倒是有点意思,作者文笔也还行吧,最喜欢沈从文那篇,乡下人和他的甜酒,好甜哦
●解读历史的方式有很多,但最能让人身临其境的就是对话了。把故人当朋友,历史与现实便只有一纸的距离了。作者的文笔也不错,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颇有意趣。
●一个人物,一种境遇,一场悲悯……很了不起的作者,像是乘着哆啦A梦的时光机去会见了这些故人,带回这些别样的故事,读着读着,都能照见自己的样子。这本书装帧特精美,读自序让人充满对历史人物故事的期待,读完跋,则泪流满面,只有对生命有过非凡体悟的作者才能呈现那么有生命气质的文字,不但让时光里的人活了一次,也让手捧此书的读者重生一遍。文学与写作,是个孤寂清苦的旅途,向作者致敬。也强烈推荐此书给孩子们阅读,我儿子读完第一篇《鼠样人生》就惊呼有意思!这绝对是一本引导孩子喜欢上历史的好书。
●写历史的书不少,大多读几页就搁下了,很难继续,要么过于干瘪无味,要么过于美化煽情,能让人不费力气就能进入历史的书着实可贵。此外,作者的儿童文学也值得品鉴!神奇!
《《故人在纸一方》》读后感(一):故人在纸一方
装帧很精致,封面很淡雅。
这本书的语言十分优美,算是很大的一个亮点了,至于其他什么的,没有特别值得说的。我把这本书当做一本知识书来读,读到了很多历史的细节,很多曾经不知道的故事,觉得十分满足。
至于有的我已经知道的故事,比如沈从文的故事,我还是快快读完的,因为我觉得还是只有有的放矢,才会更有效率。还有几个人我很不熟悉,比如张苍水和沙耆。我以为我知道沙耆是何许人也,但是我印象中他是一个作家,而且是成都的一个作家,我在语文卷子上的传记阅读看到过他,但是这本书上面写的他的身份是一个画家,想必我是认错人了。
比如王安石的故事、华佗的故事,我都读得兴趣盎然。因为有很多小故事我不知道,知道了之后便有一种充盈的满足感。
挺好的。
《《故人在纸一方》》读后感(二):探析历史人物的心灵告白
——读《故人在纸一方》
徐海蛟的《故人在纸一方:致故人的二十四封书简》体裁上是散文集,题材上是历史人物。书名中的“故人”本指旧交老友,而徐海蛟所著中二十四位在青史留名的人物,显然是他没有、也无法晤面的前贤,徐海蛟对他们以“故人”相称,表明他希望打破时空的概念,让那些已成为文献里冰冷符号的名字,重新恢复原有的鲜活人生。
秦相李斯、神医华佗、诗仙李白、民族英雄张苍水、鉴湖女侠秋瑾、湘西才子沈从文、清华校长梅贻琦、“疯子画家”沙耆……一个个欢喜、悲壮、宁静、不安的生命,在徐海蛟笔触下,徐徐再现。这些人物虽置身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但徐海蛟的笔墨方向却不在此,而着重于人物个体阅历及人性特点的描述。他试图用内心最真切的情感,让远去的背影逐渐清晰。
情感在文学技法运用之后。徐海蛟在自序中写他尝试用多种手法完成该书的叙述,有小说的匠心,也掺杂着诗歌的轻灵;有回忆和戏说,也有假设和暗含心思的虚构。各种写作技巧的成功糅合,是文本阅读魅力的基本价值。
书名有副标题“致故人的二十四封书简”,这是因为在每篇作品开篇之前,附有徐海蛟写给每一位人物的书简。这种形式,相当于宴席举办前的“祝酒词”,有助于读者更尽兴、更透彻地解读历史人物。
生活于东汉末年的华佗,精通医术,他的医术救了多人性命,但也害了自己的性命。徐海蛟描述的华佗,本是读书人,成为医生后投身枭雄曹操帐中,为其治疗顽症头痛病,兢兢业业,却依然被曹操猜测,认为华佗不肯为自己根治,将之打入大牢,但身陷囹圄的华佗却存在幻想,他有旷世的医术,曹操不会把他怎样,但曹操偏偏在头痛病犯发之际,宣布将他了结。看文章名《世间已无华佗》,题目中显然含有惋痛之意。
这样的情绪,还弥漫在徐海蛟《大江东去水苍茫》一文中,只不过在这篇描写明末抗清将领张苍水的文字里,更多了一种苍凉气氛,在被清兵抓获后,他整日朝南静坐,行刑之后,身首分离的他仍坐而不倒,监斩官手中的钢刀断为两截,这种隐现于史料的浩然正气,相信能让读者和徐海蛟取得认知的共识,徐海蛟评述到,“舍身取义,你以血肉之躯的幻灭,成就了天地间一个大写的‘人’字”。这句话同样可送给书中涉及的秋瑾、林觉民、瞿秋白等人。为信仰献身的英雄,他们的灵魂不会在荒野孤零地飘落。
以递送情书俘获张兆和芳心的沈从文,情书里不仅有才华和好文字,还藏着一颗炽热的心;对大学教育理念身体力行和对大学精神维护的梅贻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学校长……对触及的人物,徐海蛟有着公允评判,他的内心藏着对天地间坚韧生命的敬畏。
故人不仅在纸一方,更在十方。希望徐海蛟能更广泛地更深度地挖掘青史上不同人生轨迹的“故人”,把更多感人的心灵告白,原样地在行字间呈现。
《《故人在纸一方》》读后感(三):温柔相聚
作者:钱雨婷
《故人在纸一方:致故人的二十四封书简》徐海蛟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
初读书名,心里突然就被温柔到了。《故人在纸一方》,虽说是一部介绍二十四位历史人物的散文集,但当作家用“故人”一词去称呼他们时,那些人物就成了作家的老友,全书便像作家向读者讲述其与亲密老友之间的来信似的,那样的熟稔、那样的自然,很是难得。
除了语气的难得之外,作家在讲述这些“故人”的故事时,他选的的切入点也非常难得——将自己的关怀和目光直接跳过那些宏大叙事和背景,真正落实到这些被讲述的人物身上。在文章中,我们很少感受到时代对这些人的左右,他们不是时代的产物,而是时代的缔造者。人是首位,时代则退居其后,完全贴合了他的书名,真实地去描述“故人”、故事,让鲜活的面孔和心跳重回人间。
作家以历史为筋骨、文学为血脉,缓缓地讲述了于今而言参考意义重大的二十四位人物故事。其中,李斯的故事放在首位。这样的篇章安排多少让人摸不到头脑,为什么要将“劣迹斑斑”的李斯放在如此温柔的氛围中呢?结合了作家写的跋,大概能理解贪婪、奸诈的李斯被安排如此惹眼地出场的意义,作家想通过李斯突出一个主题:命运。作家在跋中写到自己创作本书的动力之一:前些时候突然受了疾病,以致在某夜思想又辗转到人生之路该如何行走的问题上。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限的生命,究竟该如何度过呢?于是作家从汗漫史册中寻找答案,最后找到了李斯。李斯为什么能承担“命运”这个话题呢?其实,我们记得的李斯,已经是权倾一时的丞相李斯,而忘记了那个在最初只是基层公务员的李斯,忘记了那个在茅房看到浑身污秽的老鼠而感慨的李斯。茅房和粮仓或许只是一墙之隔,而老鼠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何况人呢?这是李斯政治人生开头的一件小事,却深刻又彻底地影响了李斯,面对只可选择一次的人生路,李斯听从自己的内心,义无反顾地走上政治,而且可以说李斯在之后做出种种恶事也是在夯实自己的政治道路。因而,当李斯和赵高交手时,即使他明知自己远非赵高的对手也不退缩的原因也就是在这。命运二字,应该拆开成单字来看,命和运,“命”是人起初的状态,通过“运”的起起伏伏最后用命运来定义我们的人生。李斯有着最平凡的“命”,最跌宕的“运”,配合上作家别样的行文风格,他成了作家的第一位“重量级”故人。
作家在写李斯时,为了突出命运的变幻莫测,着重挑选了李斯生命中的几件小事,用凝练的语句再现了李斯的一生。但作家心中有一部写作“兵法”,他让每一个人物都有别样的出场方式走进读者的视野。对于诗仙李白,作家只注重他在长安那段风光的岁月,再一并将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的故事随流水、清风流向余生每次漂泊之地;谈至王安石,或许当宰相那几年大动干戈的变法成为他必得刻进历史的强有力资本,但作家知道真正、直接将幸福带给百姓的王安石属于那位小小鄞县的县令王安石;再及沈从文,作家不去刚硬地描写他是如何头破血流在北京这个大城市立足而是笔锋一弯勾勒出眉眼中全部都是张兆和的沈从文,爱情中的沈从文也许才最是沈从文……
诚然,每位被作家选中的人物都值得大笔抒写一番,因为他们相较于其他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平凡人已经闪耀太多,但不意味着他们的每个瞬间都是闪耀的。那些落在他们身上的让人一眼万年的闪耀,有时想想也许就归结于让人眼红的运气吧,上天一不小心选中了他们,让他们被浪推到了历史舞台上。于是,看清一切的作家也只选择了故人们生命中的那些闪耀,那些可以被称为决定性的命运时刻,让各色读者从中找出对应于当下自我的内容,好及时调整方向或继续加油前行。总之,好好活着,最好闪耀地活着,便是我们在纸一方相聚的故人们最真挚的祝福!
《《故人在纸一方》》读后感(四):纸墨养育的“故人”
纸墨养育的“故人”
作者:张利良
故人一词在古诗词里多如牛毛,臂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等,他应是诗人自己熟悉有相交的故旧亲朋,最起码也是志趣相投多少有些共同语言的人物。无论羁旅他乡,还是亡命天涯,只要手中捧着这样一个火热滚烫的词,你就会情不自禁泪流满面,甚至肝肠寸断。这缘由,都需要一个“别离”作注脚——故国山河一去经年,或者由此作别永无相见,文人墨客忽然悲从中来,仁人志士纵马仰天长啸。此时,儿女情长有了令人唏嘘的浩叹,胸怀天下有了生生断裂的钢性。
而作家徐海蛟将他的散文集取名为《故人在纸一方》,却并非书中人物是他故旧相交,事实上,他跟他们都隔了将近百年或者千年的距离。从秦相李斯到近代“疯子”画家沙耆,二千余年时光,精心择取二十四位人物,他们有些是教课书式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是历史长河中耀眼的星辰;有些是曾经鲜衣怒马、钟鸣鼎食,而后生路坎坷、病死床榻的艺术大家,他们是散落荒野的遗世瑰宝;更有些是书剑明心,怀揣家国情怀的一代英豪,他们是人类前行长途上铮铮作响的铁骨钢梁。正如作者自己在自序里所说:“我舍弃了对宏大历史的迷恋,也舍弃了没完没了人云亦云的评述……这些史册深处的人物,消除了中途漫长的隔阂,倒仿佛从未走远似的。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很像我们熟悉的师长、朋友和老邻居。”基于这样的认同,徐海蛟剥离许多书中人物的沉重外衣,让他们赤裸的内心靠近了自己的胸膛,相互依偎取暖,视为精神情感知己。像李斯这样当初自嘲为一只粪缸里的乡下耗子,而后爬上权力巅峰的政治硕鼠,作者也能在一场盛宴中,替他找到“物忌太盛”的预感。一路拼搏奋斗,宦海沉浮,为大秦帝国搓制了一根根血腥的鞭子,最后,帝国崩溃前夕,轮到他自己和家人来品尝自制的残酷刑罚。然而,咸阳的刑场已经离河南上蔡的野地十万八千里,当年与爱子牵着黄犬曾经追逐的那只野兔,还在山坡草丛中回首张望,追犬的人,却将自己送进了别人布下的夺命陷阱。政治是残酷的,勾心斗角,刀光剑影。书生是悲悯的,那公元前208年秋天倒下的巨大身影,仿佛压着了他的胸腔,他不是举起批判的刀斧,再次砍向二千年前的罪臣,而是想用文字的灯盏,为死者重新找到走回上蔡的归途。
自此,由秦以下,汉、唐、宋、明、清、民国及当代,二十四位载入史册的彪炳人物,有一半死于非命,以坎坷的悲剧命运收场。特别是明一代的金圣叹、张苍水,近代的秋瑾、林觉民、瞿秋白、闻一多等,作者摒弃意识形态的僵硬说教,站在人性的最低端,以“自由,民主”,“民族大义,士人气节”的底线出发,从历史大墓的泥淖中重新取回他们胸间的两根傲骨。他用兄弟般的情份,跪在逝者的往事旁边,无论对方不修边幅、怪诞狂放,还是出身豪族、书剑报国,他紧紧抓住人物的一腔情怀和一股豪气,用墨点亮先贤身处乱世的夜空,用笔擦拭壮士热血铸就的碑铭!
同样,一群傲世的故人,面对百年千年后的一介书生,他们抛掷了笏板,解开了战袍,合拢经书,收起刀剑,放下孤独的酒杯,止住如诉如泣的琴声……因了这肺腑的贴近,韩非的牢狱有了友情的醇酒,李陵的身后有了强大的援军,华佗的医馆有了圣明的君王,李白的夜郎有了对饮的知己,崔护的桃花有了重逢的笑脸,秋瑾的大通学堂有了朗朗书声,郁达夫回到了富春江的故乡,瞿秋白重新坐回他的书房,闻一多在北大教室里吸烟,沈从文收到了三三的第二封信,沙耆捧着酒壶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画展。
读着《故人在纸一方》,感觉岁月长河好像从未送走一长串鲜活的身影,他们带着自身的体温,带着举手投足的细微痕迹,活在作者书中,活在我们的眼前。
只能这样说,神奇的故人,丰盈了壮丽的故国山河,浸透情怀的纸墨,又养育了丰腴的故人。
2018.8.3
《《故人在纸一方》》读后感(五):当历史遇上文学
工作关系,经手过不少徐海蛟的文章。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纯粹的文人,是难得还保有“文章千古事”之传统信仰的作者。所以,他撰文用心与落笔精致,常常使编辑舍不得下手删节。
新著《故人在纸一方》,是徐海蛟继《纸上故园》后的第二本散文集。一脉相承的是典雅的文学品质,只是相比于前者着眼乡村回望及个人心灵探索,后者因书写古今历史人物的广阔度,其叙述的文学方式也就被发挥得更加充分。
说实话,重述历史是冒险的。韩非、李白、秋瑾、瞿秋白、郁达夫、闻一多、李时珍、华佗、秋瑾、瞿秋白、沈从文…… 尤其当看到这些名声赫赫的人物时,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读者也许会想:这还能写出什么花头!但徐海蛟妙笔生花,在仅存的史料中爬梳剔抉、披沙拣金,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与笔调,活生生还原出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血肉与灵魂。
翻阅《故人在纸一方》,其中,《秋白,1935》在《读者》杂志上读过,《梅心清华》在东方卫视播放的文化纪录片栏目中欣赏过,《天下才子,唯先生一个》在某年度的中国最佳散文选集里读过。可我仍饶有兴致地重温了这些熟悉的篇章。余音绕梁中,想起英国诗人济慈的话:“美是一种永恒的愉快”。
在我看来,此书所产生的阅读魅力,其文学性别有一功。
首先,作者文学书写的对象选择文人,占了莫大的心理优势。
《故人在纸一方》共写了二十余位历史人物,基本都是文人。即便行医的,他们也是著书立说者。《世间已无华佗》开篇就明宗:“华佗是个读书人,在那个年代,读书是年轻人最美好的抱负。但命运喜欢跟人开玩笑,最终他成了一位医生。”字里行间,明显表露出作者唯有读书高的同好。《医者李时珍》里,他不仅是对联能手,更是用毕生精力成就《本草纲目》宏伟巨著的学者。
所谓惺惺惜惺惺,古今文人皆有相似特性,比如清高耿介、多愁善感、风雅浪漫。 “在别人的命运里我融入了自己的悲喜,同样,在别人的命运里,你或许一不小心也会读到你的疼痛和快意。”是的,对于同类的欢欣与哀伤、坚硬与脆弱,作者分外地能感身同受。
《绝唱》中写到滕王阁那场最华美的语辞盛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王勃写到这里,宣纸上的字都要呼之而出了……那一刻秋光甚好,滕王阁获得了千年历史上最贴切的礼赞。”寥寥数语,把王勃才华横溢时的灵动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样以梦为马,年轻轻就在文苑崭头露角的徐海蛟,在艺术构思与探索过程中,对于灵感袭来时神乎其神的创造性情状是深有体验的,“那一刻秋光甚好”,真是掩不住的得意与亢奋!
当然,写文人的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可看性,因为文人大都命运多舛,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到秦国去逐梦的韩非,最后客死于异地的大牢;一生都沉浸在预言里的书生金圣叹,最后却无法洞见自己的命运;梦想着成为文人的瞿秋白,误入了政治的荆棘路;沈从文在博物馆高墙下,隐忍着度过了30年时光;傳雷却无法容忍连续而来的羞辱,和夫人一道与这个世界决别了……
这就是历史的误会,命运的悖论。偌大的人生舞台,假如没有这些因缘际会,没有这些波澜壮阔,传奇也无从说起。尽管这些旧时人物已化作时光的烟尘,但他们留在春秋史上的精神风骨,仍为现代人津津乐道。
名士真本色,文人戏的好看还在于附丽了那些才子佳人轶闻逸事。
崔护在桃花下艳遇明媚的脸,于是,在中国的唐诗中便有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瑰丽诗句。杜牧金榜题名,踌躇满志过春风十里,邂逅豆蔻年华的小姑娘,许诺十年后相娶。这般一诺千金的认真,足使现代***者无所遁形。
上述两个桥段,犹如国画小品,写意无背景,美好得叫人遐想。然而,现世绘却是残酷的。如果说闻捷、戴厚英的绝境之恋,是政治和社会环境逼迫,那么郁达夫、王映霞这对“富春江上神仙侣”的分离,则更多是个体性格决定。郁达夫生活放浪不羁,作为丈夫是不靠谱的。但在大是大非大义面前,他又表现得丝毫不含糊。这个曾经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埋头写文艺小说的孱弱书生,在南洋岛上居然写出了几百篇的抗日时评与政论文章。傲骨令人赞叹。
徐海蛟在序言中说:“一切都围绕着人物主体事件展开,那些关乎命运的事,我纹丝不敢动,这是不能由外人更改的,是人的履历。”历史必须尊重。所以,《故人在纸一方》的与众不同,也就是在历史的留白处挥洒自己独特的笔花墨韵。
作者用小说的匠心讲故事。或浓缩一生,或截取一段,无不是重要、精彩、高潮的戏。徐海蛟很有叙事的把控能力,他讲得从容,似乎一派惯看秋月春风的平静语调。而被带进历史现场的读者,此刻早已沉浸在作者营造的史实和想像结合的空间里,跟着人物命运喜怒哀乐。那些对话,那些细节,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日常,那么的真实。
一旦跨入文学范畴,可以想见娴熟写作技法的作者,那挣脱历史羁绊后的手指在敲击键盘时有多么的灵活。暗合、隐喻、虚构,犹如钢琴多声部弹奏,令人回味无穷。
集子的后面部分有一篇《梅心清华》,写的是执掌清华17年、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的梅贻琦,这位身教重于言教,以及其“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受到了所有清华人的崇敬。对照当下知识分子风貌退化、学术失范,再联想到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在建国后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才会认识到大学精神的缺失实在是时代最大的隐痛。
历史是镜子,我们需要回望。在与现实交接时,《故人在纸一方》所显示出的文化穿透力和反思的力量,无疑是文学艺术追求的高标。
本文作者:宁波知名散文家、文学编辑:包丹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