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100字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是一本由[英] 多丽丝·莱辛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0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一):对世道的求索——多样的多丽丝·莱辛
今年诺贝儿文学奖连续揭晓了2018年和2019年两年的获奖者。一本对《杰克·奥尼尔的考验》首译版也悄然面世,作者多丽丝·莱辛——一位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一位生于上世纪初英属半殖民地的女子,一位生于冰火冲突尖锐的世道,然而她作为处于强权一方的一名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以其敏锐的观察,辅之以尖锐的笔触述说了这种矛盾。这在她长篇小说《金色笔记》有所体现。附加多元文化属性的莱辛一生长篇小说不少,都可以使读者窥伺她人生一二。现莱辛已离我们远去,《考验》收录了她十六篇短篇,其中包括了各式样题材、主题的文章。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出身不止多样化,她的笔触也在她独到洞察力下探索多样的文章。
莱辛的短篇有些起自生活中的“轻”,却道尽人生背后的“重”,然后又如一缕青烟悠悠飘向远方。如《喷泉》得克萨斯妇女的一句玩笑,牵引出一对相识却不相知男女因为一颗珍珠而颠簸的一生;如《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寡妇赫蒂过着吉普赛人的生活,因一只猫让生活多了温度。她也为了这只带给她温情狂野的的猫,承受年衰体弱并走向生命枯竭;甚至《一封未寄出的情书》起源那“我”说的略显做作的一句话,没有说出的情感积压,道尽一生婚姻生活,但最后“我”好像放下了,就让“我放手让你去享受没有我的快乐,我把你让给你的爱。我让你去过你的生活”,“我”将在舞台复活“我”的演出,“像观众传递你给我的温暖”。
书中也有一些短篇透露着莱辛对世道的求索:如《相互之间》深入一对有悖人伦的兄妹关系。他们隐藏着、他们欺骗着、他们相爱着、他们争吵着、他们和好了。一场性爱,一场对话对这段关系的思考,于是又开启了一段循环;如《福蒂斯丘太太》,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作者探索妓女作为一种职业,人至将老所面临的困境,其中有女权的主张,也设问了这个社会下的年轻人心灵缘何扭曲。父母的忙碌、与姐姐态度的转变,让这名将近成年的少年无所适从,促使弗雷德对平日可爱可亲却从事特殊行业妓女的辱骂凌辱,使剧情达到了高潮,也使我心潮澎湃,源于对这位少年的厌恶与太太的同情,一高一低一强一弱的冲突,形成强烈观感。恃强凌弱,青少年性成熟阶段需要有人去引领,价值观的形成也需要有人帮忙塑造,社会教育流于心灵管教,也使这名少年在性成熟阶段面对两性差异的变化渐渐走向自大疯狂。
书中还收录了莱辛的三篇散文,源于生活环境体验,如《狮子、树叶、玫瑰......》宛若素描手法,涂抹出秋至未至一番景象。收录了一篇科幻短篇,莱辛对该类题材的尝试。
总体下来,本书不妄一读,每篇让我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的似静漪湖水略起波澜,有的让人在这秋末思绪翩翩,那对人一生的述说,似轻,又沉重。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二):以多种视角展现生活的丰富性
坦白地说,《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是我读得比较吃力的一本书。它有着像许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一样的特征:就是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是连接成句,你要想半天才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这一点在我看漓江版的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小说《爱的荒漠》中感受最为深刻。那部小说,我已经完全忘却,印象中只有荒原和作品中那灰色的基调。同样,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也有这种感觉,比如《对话》、《喷泉》《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等。幸好,在书的前面有一篇译者序,给了我们阅读的指导和建议。在作品开篇,有作者写的前言,简要讲述了每一篇作品的出处和作者自己的写作感受和写作背景。
该书的作者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颁奖词称她是“女性经验史诗的书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在这部短篇小说集里,关于女性的作品占到大多数,里面的女性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居多,她们或年老色衰,或在疾病折磨下苟延残喘,或正在遭受情感和身体上的摧残。总之,在英国伦敦那个发达的人类文明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在为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年华的同时,却始终遭受着各种不公平待遇。由多丽丝·莱辛的小说,想到了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中东国家的女性和孩子。
这本书中一共十九篇作品,按照译者序,我最先阅读的是《一个老妇人和她的猫》。在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中,固然作品有着对冷漠现实的有力讽刺,但是造成所有悲剧根源的,则是主人公身上流淌的吉普赛血统所带来的不可逆转的、难以改变的生活习性。她放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去做所谓的生意,去流浪。这是她所追求的自由生活。而正是这种随意的生活方式,将她推向死亡的深渊。她多次搬迁,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她孤立无援,对生活越来越绝望。虽然她的子女有着不错的生活,但是她的固守的吉普赛人喜欢流浪生活特性,让她被社会远远抛弃。在这里,作者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就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特征如何保存,民族禁忌如何坚持?作者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以客观冷静地观察,分析老妇人不愿意去收容所的心境,她认为收容所在她们看来没有意义,认为那些被送到收容所的老人也是“等待”死亡。为了自己收养的猫,放弃市政的帮助,反而与之打游击,独居废弃危楼。在主人公感受到无助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她为自己的古怪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此,作者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民族习惯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进,坚持民族特征的人该如何融入到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作品通过女主人公赫蒂与儿女们的生活的对比,坚守的悲惨死去,妥协的已经融入现代生活,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由此回想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谁敢说,现在黄河以北的汉民族人身上没有流淌少数民族的血液?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中,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明清时代,无不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我们身上,早已融合了匈奴、党项、蒙元等各个少数民族的血液,在历史的发展中,汉族以其大一统的包容性,不断同化与吸纳少数民族的特征,从而形成了摇曳多姿的民俗文化。
之后我阅读了《摄政公园的一年》《狮子、树叶和玫瑰……》以及《另一座花园》三篇作品,读过之后,感觉到这三篇不是小说,而是三篇精致的散文。尤其是《摄政公园的一年》,文笔清新迤逦,让我们通过文字徜徉在摄政公园,体会其一年四季的风景变迁,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我希望,这三个故事,或者素描,或者印象,能传递伦敦公园的一些乐趣。”
在剩余篇目的阅读中,我最喜欢的是《福蒂斯丘太太》,作品视角独特。作者以房东儿子的视角,来描写一位年老色衰的妓女在人格尊严和身体心理上所遭受的社会世俗的伤害。读完小说后,我在标题的上部写道:“……最后通过房东儿子对年老妓女的侵犯,进一步展现了福蒂斯丘太太的悲情与无奈。”是的,这是人们世俗偏见的使然,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直到现在,娼妓这个最古老的职业依旧见不得阳光,在黑暗的地下世界暗流涌动。那些娼妓地位卑微,没有尊严,她们在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服务的同时,还得忍受着他们的白眼。她们贱吗?她们确实贱,但是那些买春的人就高贵吗?哼哼,不见得!正是莱辛的不动声色的描写,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世俗的深刻批判。
其他作品也是采取多种视角表现多个主题,对当今文明社会伦敦的各色人等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描摹。如《相互之间》描写的是兄妹之间的乱伦故事;《有关一个受威胁的城市的报告》则像是一篇科幻小说;《崇高职业附带的好处》描写了演艺行业的经验,等等,等等。
由于语言的隔阂,我们在阅读国外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非常重要,翻译好的,读来神清气爽;翻译不好的,一页都看不下去。为此,在阅读世界名著的时候,我对译者特别挑剔。比如莎士比亚我只读朱生豪;《静静地顿河》只读金人;巴尔扎克只读傅雷;《基督山伯爵》只读蒋学模……该书的译文也很棒,读来丝毫没有违和感。希望经过译者牵手,我们再次走进莱辛的下一步作品。
K�V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三):莱辛|以悲悯视角,走进众生现场
多丽丝·莱辛对多数国内读者来说,是陌生的。
或许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加冕”,2007年以后的中国读者,还不会认识这位高龄且多产而又作品特征多元的作家。
在拿到《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这部短篇小说集之前,我对她的认识也是陌生的。为了打破这样的陌生,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去找了相关的研究资料来读。国内关于莱辛的资料,当然也都很新,大多数资料都是2010年以后的书评、论文和专著。
一个作家生活的环境,就是她文学的根,而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就是她文学的魂,如果不能够搞清楚这些,读她任何一篇文章,就容易坠入云雾之中。
这也是大多数读者反映读一些国外作家的作品,容易只看得懂文字,而看不懂其到底在说什么的原因。而我对莱辛的文字,也差点落入这样的窠臼。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独立的19个散篇(短篇),没有交代写作背景、没有标注写作时间,仅有的一点,是1994年莱辛的一篇简短的前言,更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婴孩一般,想要抓住浮在眼前的云,却伸手抓住了虚无,这样的虚无,带给内心的不安感,只能通过一篇篇的慢慢通读,才能填充起来,才能把文字的脉络厘清,让整个阅读的过程变得明朗起来。
1994年的莱辛,已经是一位75岁的老人,不知道为什么,在计算出这样的一个年龄之后,《红楼梦》中贾母的形象映现在我的脑海中。或许她们的共同点就在于,经历了人世间的大江大河百川东到海之后的宁静,便是对人类世界的一种悲悯姿态,她会用一种“慈爱”“怜惜”的视角去看到所遇见的人和事,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关怀她所看到的众生。
在这部小说散文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中的众生相。
有《我们的朋友朱迪思》里的大龄文艺女青年朱迪思的生活日常;有《相互之间》中保持多年不伦关系的兄妹;有《向伊萨克·巴别尔致敬》里的年轻姑娘的天真烂漫和浅度的思考;有《部办公大楼外面》紧张而有现实的政治场景叙述;有《对话》中,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看似正常却会给人内心带来些许颗粒磨砂般不舒服的感受……
这些故事,有的思考人性,有的思考制度,有的呈现老人的生活,有的呈现临终关怀和一个人站在死亡的边缘时,所进行的看似无厘头却痛彻的醒悟,还有对自然万物如雪人存在的思考,和对人类最无情的批判。或许我们读莱辛的文字,会让人的内心生发出距离感,因为有的文字,着实是需要阅历才能对其有更深的理解,或许对其早年的文字评论,有人会说她的文字充满了平权主义,充满了对女性的关爱,充满了对英国在非洲殖民主义的批判,甚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的批判,但无论是哪一种主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人性的光辉,对人最本真的关怀。
所以当我们读着莱辛的文字,读的云里雾里,仿佛不知所云的时候,却总会有小小的细节打动你。就好像好过了人生最美的风景之后,内心更多的是对名利的轻视和对待万事万物内心所存在的虚无感,这种虚无感,把地位、金钱、阶级、身份模糊掉,然后绕过这些外在的表现,直接触及到人性最深的地方。
就像被采用为本书书名的这篇短文《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如果以世俗的观点看待他,作为一个一生阅历丰富,参加并组织过诸多政治活动的社会活动家,如果没有旁人或者旁物的照鉴,他很可能自然而然的就“进化”成一个自诩功成名就,推动社会发展的精英。但是面对即将离去的父亲,在父亲的病床前,在面对死亡时,他把自己的过往像慢镜头一样逐渐回放,把自己的经历当成是人生的切片一样检视,发现个体的渺小,和突然的无能为力,看似无所不能的个体,最终会因为人与人的纠葛,人与社会的纠葛而变得复杂,变得止步不前。这样的现状,不仅在他这一代人身上存在,还在他的孩子这一代身上延伸,仿佛是不可打破的历史定律一样,一个人的迷茫和彷徨,也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考验。
在《一个老妇人和她的猫》中,描述了一个宁愿抱着一只猫儿死去,也不愿意到政府的救济站里“等死”的老人。因为那里不收容小猫儿。在她最需要温暖时,家人没有一个在身边陪伴,而是这猫儿不离不弃,所以她也选择了坚守。有人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人情的冷漠,有人就很直观的认为这是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必然。
其实抛开这些人为的“定义”和“概念”,单纯回归到“人”,回归到“人心”的状态,在某一种程度上讲,是社会发展带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松解。有人会说这是社会的退步,人与人都互相不关心了,没有“人情”可讲了,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而全然不管他人的瓦上之霜。
如果莱辛至今仍旧健在的话,她会看到更为严酷的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疏离,对彼此的需要更加弱化。人作为群体动物的特性,从原始社会里共同狩猎生存的群居,到农业社会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聚居,到工业社会的一家一户彼此不熟识的生活,再到互联网时代的孤独的“个体”。莱辛数十年的写作生涯,每一部的内容都关切到“人”自身,在阅读过程中,也提示着我们对生活和对现实的思考,“人”之所以为人,是左撇右捺的彼此支撑,如果这样最简单的意义被外在的制度规范抽离,那将是人作为人的悲剧。
越来越孤独的人,好在还有文学的观照,谢谢莱辛,让我在文字中找寻思考的温暖。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四):小说的可能性和“扭曲”的视界
这本集子里的小说有点难懂,门槛有点高。所幸的是,莱辛在前言中四两拨千斤地对每篇小说都作了非常简短的启发式点评。这些点评当然不可能继续深入下去,莱辛要给读者留一些空间。作为读者的我,狗尾续貂,模仿莱辛的方式也作一些点评,这些点评只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观感,它呈现的是莱辛的小说文本在我身上产生的某种“视界融合”,这种视界很可能是某种“扭曲的视界”,还好,小说允许甚至鼓励这种“扭曲”。 《我们的朋友朱迪斯》:小说塑造了一个独立女性的形象,这个女性不为文明社会的婚姻观和社交观所左右;“猫”在小说文本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不同人对“猫”的处理态度中,折射出文明社会中多少有点“残忍”的一面。 《相互之间》是一个乱伦故事,莱辛并没有简单地从道德方面予以批判,而是呈现。乱伦是文明社会的禁忌,这篇小说企图试探和碰触文明社会的界限。在莱辛看来,文明社会的根基并不是那么坚固。 《致敬伊萨克.巴别尔》是对英国式天真的讽刺。莱辛说,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是契诃夫和莫泊桑,无疑,她学会了二者身上的讽刺笔法。 《在部办公大楼外面》:这篇小说大概与莱辛在津巴布韦长大的经历有关,小说里多了一种他者(非洲)的眼光来观照英国。小说中所刻画的政客形象,不仅仅限于非洲和英国,而是具有普遍意义。 《对话》:表面上,是一个正常人与病人的对话,实际上,更像是一个人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这篇充满实验性质的小说,力图在纯粹精神(这近乎病态)和日常生活(这又显得庸俗)之间寻找平衡。 《个案随笔》:讲了两个女孩子的成长经历,一个是非常生活化的,一个则对生活充满野心。前者过着朴实的生活,而后者最终为了虚荣的生活放弃了真爱。到底谁的生活更好呢?莱辛并没有作出评判,小说家的任务是呈现。 《喷泉》:这个故事非常美丽高级,凸显了小说之为小说的意义,展现了小说如何去探究生活的多重可能性。在莱辛自己所写的序言中,唯有在点评《喷泉》时,她用了最大的篇幅,并且提到了她心目中所认为的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和契诃夫。从故事的角度,这是一篇关于珍珠引发的连锁反应,这种反应甚至穿透过二战历史。这也让人想起了莫泊桑的那篇同样讲珠宝的连锁反应的小说《项链》。与《我的朋友朱迪斯》的某方面有点像,《喷泉》也塑造了一个“不肯去遵循很普通的自然法则”的人,也就是“不结婚”的人。 《一封未寄出的情书》:某种程度上有点像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同之处在于,视角转变成了女性的主观视角,而且这里的女性是独立的,而非依附性。莱辛说,这篇小说谈的是“从事写作或任何艺术创作的一些磨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表达了与茨威格完全不同的艺术观。我们知道,身为男性作家的茨威格有点唯美甚至是柔美,但身为女性作家的莱辛,反而更加地坚硬一些。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对比。此外,这篇小说也表达了艺术无视道德的主题。 《福蒂斯丘太太》:刚开始的发展,让人以为要顺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脉络发展,但最终,主人公弗雷德并没有以尼采式的谋杀,来发泄自己对社会的怨恨;而仅仅以弗洛伊德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成人礼。 《崇高职业附带的好处》:呈现出演义行业的群像,里面包括演员、剧作家、导演,讲的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有趣(如果不说是反讽)的互动,里面有解构崇高的恶趣味。 《一个老妇人和她的猫》: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抨击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漠的小说。不过,我吃惊于莱辛对一个老妇人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精准描写,就好像她是那位老妇人一样,这里的精准令人想起了托尔斯泰的名篇《伊凡.伊里奇之死》。这里面与《我的朋友朱迪斯》一样,照例有对猫的描述,照例是对猫的两种不同态度。莱辛就像游走在文明社会的吉普赛人一样,以一种古老的生命本能的眼光来看待西方现代文明。 《有关一个受威胁的城市的报告》:科幻小说的外衣下,是莱辛对现代文明的忧思。小说以外星人的第三方视角,考察了人类社会的种种怪诞的心理结构:对恐惧的无所谓、健忘、冷漠、自相矛盾的想法、战争的本能。其中,蕴含着毁灭的因子。 《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从道德的角度看,故事讲的是婚姻中的不忠、背叛、欺骗。但莱辛意不在批判,更多的是呈现出婚姻制度自身的维系作用,即便在本能和激情的不断冲击下,婚姻依然像堡垒一样坚固,这种坚固甚至已经不在乎里面的成员是男是女了。这更像是生活中的一个避难所。 《意大利套衫》:像是对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挑衅。《麦琪的礼物》中的礼物是给婚姻中的对方,而这里是给自己;《麦琪的礼物》中的礼物最终送出,成为美好婚姻的象征,而这里,不切实际的礼物最终没有得到,并成为婚姻中难以启齿的秘密。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作为小说集的同名小说,这篇小说分量很重,内容也很博大。小说内容其实很简单,只是主人公杰克.奥克尼在面对父亲之死这一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包括对家庭关系、婚恋关系、政治、宗教等主题的一系列深刻反思。杰克.奥克尼本来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成熟的政治活动家,但父亲之死却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使他开始撕下面具和伪装来思考社会和人生,其中既有对死亡的形而上思考,也有对现实课题的形而下思考。这种思考,使他具备了一种他者的眼光,正如小说最后所说的:“在这多疑的世界的外表后面,还有一个世界。” 《雪人的思考》:寓言小说,有点像卡夫卡的《致科学院的报告》。从雪人的角度,对文明社会进行了反思,既有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也有对文明社会的残酷一面进行了揭露。这与莱辛一贯以来对以英国为典型的西方文明的复杂态度相一致。莱辛不断地切换着自己的观察角度,全方位解剖文明社会的种种弊病。 此外,还有三篇小说《摄政公园的一年》《狮子、树叶和玫瑰……》以及《另一座花园》,由于灌注了莱辛的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私人性,在我看来,不大像小说,更像是散文,尽管里面或许有虚构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特别喜欢《喷泉》里的结尾,它在打开一个开放性空间的同时,表明了同样的事情可能存在不同的故事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呈现出的也是不同的视界。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五):冷静记录,不惮触碰生活隐秘的角落 ——读多丽丝•莱辛《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
生在伊朗、长在津巴布韦、30岁移居英国,多丽丝·莱辛的生活经历,和长于南非迁居澳大利亚的库切有些相像。更相像的,是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冷峻的笔锋,都仿佛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然旁观者,字里行间,冷静甚至冷酷地记录着生活,努力不做出自己的评判,把价值取舍和想象空间留给读者。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是莱辛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凡十九篇。莱辛在前言中对每篇小说的缘起有简单的介绍,译者裘因在译者序中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四篇。从内容看,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生活众生相的扫描;二是两性的冲突与依赖;三是青春成长期的烦恼;四是富含奇思妙想的现实折射;五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我们的朋友朱迪思》《喷泉》《意大利套衫》《在部办公大楼外面》《崇高职业附带的好处》《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这几篇小说可归类为世象的扫描,展现多元人生的快乐、悲苦、无助、世故、挣扎。作为四个孩子“曾经的好母亲”,吉普赛人的身份,让老妇人被自己的子女和社会所轻贱,最终与一只猫相依相伴,在寒冷中死去,人的悲苦与猫的悲苦互相映衬。这种辛苦付出一生却落得结局悲惨的现象,并非西方所独有,老年人孤独的悲苦,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并非个案,这样的故事也能引起世界各地读者的共鸣。《喷泉》是出命运拨弄的戏剧,钻石工匠看似偶然的一个举动,却让女主人公米赫雷因一颗钻石改变了一生,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生交集与交错,显示出命运的不可琢磨和巨大力量。这让我想起沈从文的《边城》,翠翠何辜?那种孤苦的孤独,不正是命运的无情捉弄嘛?看不到凶手,也找不到孤苦的制造者,但社会习俗、人类情感或偶然事件,却裹挟着一些人,无可阻挡地投向悲苦的境地。《意大利套衫》感觉有点儿像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男女主人公在疲乏而平淡的生活中,从到商场试穿衣服中找到了乐趣,并乐此不疲。虽然故事没有《麦琪的礼物》那么温情,但男女之间互相隐瞒、互相求解的情感,颇有相拟之处。《在部办公大楼外面》借两个人的对话,对官僚体系和公务人员的贪婪和世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主人公是一位政治活动家,在父亲病危期间,他对自己从事的政治活动,对宗教信仰,对家庭感情,对现实与噩梦,都有了一番新的思考和认识。戴着面具的生活,让他迷失了自我,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和表演家,他的相貌“总是因为自负和妄自尊大而扭曲着”。莱辛对人情世故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于芸芸众生面对命运摆布的挣扎与无奈,通过一个个故事展现着人生的片断,体现出一种冷静的洞察与悲悯。
相较于浮世绘般的世俗社会描述,莱辛对男女两性之间的情感把握则更深入,她勇敢地深入内心隐秘的角落,对现实存在但不好言说的微观情感,进行着大胆而客观的描述。《相互之间》写的是兄妹之间的乱伦,在明知背离世俗的情况下,兄妹俩持续着两性关系,婚姻只是他们维持乱伦关系的烟雾弹。在这种为世俗所不容的关系中,兄妹两人既表现出对对方与配偶之间正常两性关系的嫉妒与醋意,也处处表现出自身的无奈与空虚,这似乎是一个没有尽头又充满诱惑的噩梦。在本书的前言中,莱辛说,《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中谈的当然是我们本性中从未听说过对与错的那一面”,两个男主人公是好朋友,都是医生,两个“模范家庭”过着平稳友好的生活。但两个家庭友谊的表象下,“存在着惊人的瑕疵,暗藏的癌症,隐蔽的罪孽”,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隐藏并延续了二十多年。其中一位医生去世后,另一个男主人公担起了两个家庭的重任,也满足着两个女人的需求,过着类似群婚的生活,而在这一过程中,还穿插着各种情感的微澜。《个案随笔》中的女主人公莫林,在内心的真爱与世俗的选择中,左右徘徊,试图左右逢源,但她没有这么高的手段,最终鸡飞蛋打,在失去真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另一方的主动权,体现着婚姻现实功利性与纯朴理想化之间冲突与抉择。
对《向伊萨克·巴别尔致敬》《福蒂斯丘太太》两篇来说,我倾向于是作者对男孩女孩青春期不安与躁动的描写。巴别尔的《红色骑兵军》这本书只是一个道具,是女孩子倾慕男生时的一个借口、一张幕布,故事写得平和冲淡,但女孩子朦胧的爱恋心理,表现得生动有致。《福蒂斯丘太太》则写出了青春期的男孩子对性的渴望、躁狂和非理性,对于女性的渴慕,体现在他对姐姐的压抑关注上,而作为妓女的福蒂斯丘太太则成了他发泄的对象和牺牲品。
《有关一个受威胁的城市的报告》类似科幻小说,通过虚拟的受威胁的城市所面临的各种情况,述说着对现实的看法。有些话不好直说,那就换一种方式,比如科幻式的灾难面前,就好比说聊斋,借狐狸、狼、鹦鹉、菊花之口,发出人类心底的声音:“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战斗,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死亡。”“他们的人口安置,他们的城市规划,不是根据住在该地区的居民需要决定的,而是许多冲突的机构和个人之间平衡的结果,那些机构和个人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来参加这些规划的。”“这个社会对于死亡和苦难是漠不关心的。”《雪人的思考》由一篇新闻报道引申而来,借传说中的雪人之口,描述出一个虚拟的灵长类动物,与人类交往中的所思所想所感。雪人离开了自己的族群,想进入人类的生活圈,但他与人类终究有着深深的隔膜,被人捕获并装上仪器,最终也被自己的族群所抛弃。在人类不同文明的交往史上,不同族群不同国家之间最初的沟通者,也往往面临着身份的选择和文化的冲突,就像雪人感叹的:“为什么我不能成为他们?为什么我们如此不同,我不能成为他们?”
《摄政公园的一年》《狮子、树叶、玫瑰……》《另一座花园》,这三篇作品应该算是散文,在絮絮叨叨、散散漫漫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在逼仄的城市中,借助摄政公园四季的轮转,以及对这个物理空间及其中的人、动物、植物的观察与思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对话。
莱辛认为,小说应该是反映社会紧迫问题的政治性文学形式,作家的任务是提出问题,启发读者去思考。2007年,莱辛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和长篇小说的深刻与丰富比,莱辛的短篇小说焦点更集中,细节更典型,冲突更激烈,对微观情感的挖掘可谓洞若观火。如果说库切的小说是手术刀,勇敢解剖人性,带着男性的刚猛,那么,莱辛的短篇小说则是显微镜,放大并透视着人性隐秘的角落,不失女性的敏感和同情。
莱辛的短篇小说饱含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行文表达有时比较个性和隐晦,需要边读边想,甚至当时看不明白,得回过头来细细琢磨,她要表达的真义到底指向何处……
阅读莱辛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考验。这种考验,在阅读即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到十九号房间去》时,仍将持续。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六):生活不容许我们潦草的对待它们
生活不容许我们潦草的对待它们
——读多丽丝·莱辛《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
禹茜茜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为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短篇代表作,国内首次译介,含十九篇作品。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2007 年,88岁高寿的多丽丝·莱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
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裘因在译者序中写道: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莱辛直面英国文明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如庸俗的婚姻观、混乱的两性关系。她指出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社会这么多问题,也是希望社会能够出现变化,以完成她改变社会的心态。
文学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洁净人们的心灵,文学的力量更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可以改变世界。用美好的或批判的笔触去温暖人,感染人,改变人,是每个作家毕生的梦想。莱辛做到了,这部小说集中不乏优秀的短篇小说,如《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雪人的思考》等,这里着重选择其中一篇《个案随笔》聊聊阅读感受。
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个案随笔》收录于她的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写的是一个年轻女孩的故事,这个年轻的女孩名叫莫林·沃森,1942年出生于北爱尔兰。当我读到这篇《个案随笔》的时候,我在想莫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她读起来让人有些讨厌,为什么让人讨厌呢?她自私,她总觉得自己的好朋友雪莉是她的陪衬,她认为自己是主角。实际上,她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她的父母亲并不富有,开着一间小店,但她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要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一直在看时装杂志,她借助自己美丽的外表,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吸引人。她想嫁给公爵,表现出她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野心。她的父母亲对她很好,一年年积攒了100英镑,给她花,而她却对父母亲没有什么谢意,她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她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一直出类拔萃,有着无量前程。但是她的讨厌有时候也像我们普通人。在我们年少的时候,也会意气风发,也会有很多理想,认为自己能达到顶点,看不上身边普通的事物。莫林眼光很高,总是想遇到很好的人,她压根没想去爱自己真正喜爱的人,她按照条件找爱人,认为年轻漂亮是她的资本。
“十六岁了。她很内行地经营着她的资本。她的资产就是秀丽的美貌和善于挑选服装,这一定是上帝给的礼物,更可能是因为她几乎从开窍以前就一直在看时装杂志。”
与其说她注重内心,去国家美术馆用挑剔的眼光看画,不如说她是在抚慰自己想过上流社会人的生活。她喜欢一个年轻的同事托尼,而又同时喜欢建筑师斯坦利。她总是有备胎,她总是不让他们轻易得到自己。她本看不上这两个出身普通的年轻人,但又无可避免的喜欢上他们,而托尼意识到她的行迹时,渐渐的抛弃了她。而斯坦利向她求婚之后,她还在想着托尼,最后她的母亲认为她不应该爱上斯坦利这样一个普通人,她有时候也生自己的气。斯坦利和她一样,想找到更好的人。他们想改变自己命运,但他们还是命中注定结合起来。
关于莫林和斯坦利的婚姻遭到了父母亲的反对,加上莫林的犹疑不决,使得她丧失了对斯坦利感情的主动权。斯坦利对她也没有那么用心了,也开始放弃她,抛弃她。莫林的眼泪刷刷的流下,而自己的闺蜜已经结婚,找到了幸福。
在一次聚会上,莫林总觉得会有很多男人追求她,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要跟她约会,她过于夸大自己的能力,放大自己的希望,成为自负的小女人,不能切合实际的生活,失去了很多机会。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出发的。”莫林早已登错了站台,上错了第一站,她从外表出发,从一种虚无的缥缈中开启悲剧的人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首先我们用感情要专一、专注,不能像莫林那样按照条件去找爱人,并总是想着遇到更好的,这样会错过最真实的爱情。她的闺蜜雪莉单纯,可爱,与她形成了反面对比,因此故事的第二个启示是:做人不能太有心机,个人主义化,利己主义化,任何人都不是你的陪衬,你就是你自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实际上自己只是普通人,没有人,也没有国家可以特殊化、特权化,否则最终会被时光的罅隙敲打,直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不足。
莫林的骄傲源于她的视野,她并不是一个富有知识,富有广阔视野的人。如果一个女子,从小只是关注自己,打扮自己,琢磨着怎么吸引异性,而不关注这个社会,充实和武装自己的头脑,那么这个女人一定过得不幸福。而莫林有她幸福的地方,比如父母对她的宠爱,虽然她家庭条件并不富有,但是足以让她过上小康的生活。
多丽丝·莱辛创作的短篇小说《个案随笔》,是个案随笔,又不是个案随笔,又是我们普通大众的公案。小说主人公莫林不愿意去放开心怀去认真爱一个人,觉得那些人不值得她爱,并且她又与那些约会对象在一起,与斯坦利在一起。其实莱辛写的是人性的弱点,生活中有很多像莫林这样的女孩,她们富于美貌,但是她们的内心却有一些小小的高傲,小小的自负,自负之后,慢慢的被生活的现实一点点打压、一点点的融化,必须承认自己够不到高处的塔尖,必须实事求是的完成自己的一生。
一个女人或男人,如果不能专心致志、严肃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感情,那么感情也不会认真的对待人。莫林是一个爱情的反面教材,由于她的不认真,她的自私,她的心中只有自己,只有所谓的追求和利欲熏心的目标,去控制自己强烈的情欲,让自己在真挚的爱情面前却步,最后留给她的只有涔涔泪水。
像莫林这样的个案随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作家容易略过去写它们,少下笔墨去写这些小人物,但是莱辛关注这样的小人物,也是在关注这样的社会现象,一个浮躁的、一个功利性的社会心态。表面上,莱辛写得是一个女孩,实际上她是以莫林为切入口写一个社会,一个爱情泛滥的社会。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爱情都不应该带有功利性、目的性。就像我们在做事业的时候,也不能够掺杂其他事物,我们对于爱情,对于事业,对于生活,对于任何一种情感,亲情,友情,都不能把它们当做玩耍的玩物。如果这样对待生活,那生活迟早也会将你既定的结局反转。
所以当读者读到莱辛的这篇《个案随笔》之后,会引发很多的思考,会不喜欢莫林这个人,就像你不喜欢这个世界的一些不良风气一样。这篇小说读第一遍的时候,对它的理解还有欠缺,想到的是莫林本人。读第二遍、第三遍之后,脑海中想到的是莱辛,一个世界级的作家,对这个世界的解读,对个别的普通人的心态的解读。我们需要的是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态,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或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究竟要怎样的生活态度。当我们失去一些事物的时候,再后悔就晚了,尤其是爱情这样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物。
生活不容许我们潦草的对待它们。我们必须端正的对待生活,这样生活才能赐予我们倾城的墨香。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七):雪人为什么会思考?――《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札
第一次读到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是她的长篇小说《天黑前的夏天》,其实我并不被她吸引。在《天黑前的夏天》那里,唯一让我沉浸在其中的是她把冗长、平庸的日常耐心地描写出来,小说里的冗长和平庸是我们生活的映射――生活本身就是那般无趣。多丽丝·莱辛作为多产的作家,甚至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关于她的评论显得如此艰难,直到读了她最新在国内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我才坚定地相信:多丽丝·莱辛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故事里读到不同的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女性经验史诗的书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在《对杰克·奥尼克的考验》这部短篇小说集里,她笔下的主人公女性占大多数,以女性视角进入女性形象的书写,她天生就带有“女性经验”,的确,她也时刻怀疑、激情和远见地审视,比如在《相互之间》里描写的乱伦的故事,《对话》中精神病人的故事,都是在审视这个“分裂的文明”。如果我们了解多丽丝·莱辛的身世,就可以发现,她童年的生活并不幸运,也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她很执着,在译者序里,译者概括了“她关注种族压迫、女性的精神世界、性别之战,混乱、疯狂的社会和日益分裂的西方文明以及激进的政治,甚至未来核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等”。 《我们的朋友朱迪思》――令人振奋的叙述高潮
《我们的朋友朱迪思》描述了一位“奇特而独立的女人”,如果在“朋友朱迪思”前加若干个定语,肯定有这些词汇:老处女,“不引人注目”,孤独。朱迪思是一个“喜欢在清晨醒来,还是她自己”的人,事实是,她不得不面对众多的现实因素,甚至连她自己都会觉得“根本不像我自己”。在《我们的朋友朱迪思》这个短篇里,其中第十六页到十九页是叙述最高潮的部分,高潮不是指这部分内容对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而是其几乎独立成一个小的叙述高峰,最令人着迷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了“我一生中从未遇到过这么失望的气氛”,权且让我们来分析这部分内容,如同毕飞宇的《小说生活》那样――深入小说叙述的内部,分析那些推动情节的细节或者细部。
“我”回到罗马的途中,去找朱迪思,接下来,“我”走进这间房子,这时候关于房间所有物品静物状的“素描式”写法对营造“失望的气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请先允许我把这段文字一字不落地摘录如下:
“在那家爬满了葡萄藤的trattoria所处的广场的拐角处有一幢房子,矮矮的门上挂着一块破裂的木牌,上面用黑油漆写着ROSTICCERIA。有一道由红珠子编成的门帘。珠子上停满了苍蝇。我用手拨开珠帘,看进去是一个暗暗的小房间,还有一个石制的柜台。金属钩子上挂着一串串意大利蒜味香肠。一只玻璃形罩罩着几盘熟食。香肠和玻璃罩上都爬着苍蝇,里面仅有的货物似乎就是木架上的几个罐头、两三个白面包、几只酒桶和一只打开的箱子,里面装着黏黏糊糊的浅绿色的葡萄,上面爬满了苍蝇。墙角里有唯一的一张木头桌子和两把椅子,两个工人正坐在那里吃着一块块香肠和面包。从屋后另一道门帘中走出来一个头发花白、四肢细长、丰满的矮个子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利内依里太太。
如果写到这里,我不会觉得有多么惊讶,而是后面的所有的叙述都被前面这部分营造的气氛所笼罩。这段描写中“苍蝇”出现了三次,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闷热的午后,一家货物不多的商店里,苍蝇横飞,只有两个工人漫不经心地吃着面包和香肠,突然,“我”的来访打破了这个平静的死水一样的空间,当“我”说要找卡斯尔韦尔小姐时,“她的脸色就变了”,同时,她做了一个赶苍蝇的动作,原本就压抑的气氛随着赶苍蝇的动作就增加了几分厌恶,随后是两个工人退出小房间,接着上场的是两个小男孩,“先进来一个脸蛋尖尖、精瘦结实的小男孩,然后是鲁依奇”,很显然,他们是他姐姐――那个“矮个子女人”――的盟友,他告诉“我”卡斯尔韦尔小姐走了。就在“我”要放弃的时候,猫出现了,猫的出现使后半部分叙述的焦点集中在猫身上,首先,“这只猫很丑,行动不便,背弓得很高”,它很听话、乖戾,被小孩子的嘘声吓得僵住了,在“我”和利内依里太太谈话的过程中,猫发生了两次激烈的活动,刚开始“那只猫往后一跳,撞到墙上,拼命地想朝上爬去,清醒过来后有坐下了,开始急切地、胡乱地舔着它的毛”,鲁依奇打了孩子一下,“现在路上没有障碍了,那猫就蹿过地板,跳上柜台,跳过鲁依奇的肩膀,直接穿过珠帘,蹿进理发店,砰的一声落到地上”。猫的困境多么像“我”的困境,同样地被无视、左右为难、害怕,所有要表现的“失望的气氛”在这个狭小的房子和猫的身上得到了确认,连同每个活动在空间的活物都是极其不自在的,没件物品都自带“失望”。
余华在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序中如是写到:使结构在叙述中得到浮现。读短篇小说集,最难以体会的正是“使结构在叙述中得到浮现”的微妙,因为短篇小说的进行不完全是靠结构来推动,它是利用一次次叙述的高潮与次高潮推动情节。《我们的朋友朱迪思》就把叙述在短篇小说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一个老妇人和她的猫》――来自现实主义的无情批判
我们再来看一篇与猫有关的短篇小说――《一个老妇人和她的猫》,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力作,同时传递了孤寡老人晚年生活的不幸和对冷漠现实的有力讽刺。莱辛用近乎白描的表现手法,融合了客观冷静地观察来描写老妇人和她的猫,“真正的春天不会到来”――这是老妇人再也看不到的春天,她就要死了,甚至没有人知道有个老妇人在即将摧毁重建的危楼里,她的死,表面上看是为了那只与她相依为命的猫而死,实质上,她的死是对生活深深的绝望造成的,老妇人在生命的尽头发出“我曾经是你们的好母亲”的无奈之声。丈夫在中年时候就死去了,她的子女有着各自不错的生活,她多次搬迁,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能够容身的地方,她没有收入来源,她是社会进程中的牺牲品。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在城市建筑拔地而起的四周,镶嵌了许多城中村的楼房,它们矮小、不合时宜,文中的老妇人就是在被人忽略和遗弃的角落里终于没有度过冬天。她死了。她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首先是她的子女抛弃她,“她一旦意识到她的子女希望她不要再去找他们,是因为收破烂的老妪让他们感到尴尬时,她就接受了这种处境”;再就是她不想去政府安排的收容所,她宁愿待在危楼里,收容所的“处于绿色的田野中”的说法在她们看来没有意义,“实际上,在所说的那家收容所附近并没有什么田野,到出于某种原因,所有的老太太都愿意强调这句毫无意义的话,似乎它很适合她们的处境,离死亡不远的老妇人的处境”,那些被送到收容所的老人也是“等待”死亡,对他们来说,死亡不过是或迟或早的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实而已。――“她们就去收容所等着死亡了”。老妇人收留了猫,老妇人死了,猫也死了,彻底的安眠,这是来自现实主义无情的批判。 《向伊萨克·巴别尔致敬》是这部集子里最为短小的故事,但是很耐读。有阅读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伊萨克·巴别尔是苏联作家,他善于描写生活细节。很有意思的是,我在早些时候读到过一篇《巴别尔没有离开天通苑》的短篇小说,在那篇小说里,巴别尔是一个猫的名字。《向伊萨克·巴别尔致敬》是在讲述关于成长的故事,也是一种天真。
《摄政公园的一年》《狮子、树叶和玫瑰……》以及《另一座花园》是三篇放错了地方的精美散文,它们断然不像小说,也不是小说,如作者所说:我希望,这三个故事,或者素描,或者印象,能传递伦敦公园的一些乐趣。在传达乐趣和表达对伦敦公园的喜爱,作者无疑做到了这点,这三篇是上乘的散文之作,或者作者把它们看成“素描”和“印象”。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雪人的思考》,读完全文,我立马产生了一个疑问――雪人为什么会思考?《雪人的思考》讲了一个野人偶然闯入人类生活的居住地,他极力要学习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且想要融入人类的生活,最终被人类抓住做了一系列实验的故事。应当说明的是,“雪人”是这个野人的名字。首先,“发明词语者发明未来”,当作者站在雪人的角度叙述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词语问题,或者可以说语言表达问题。雪人具备了人的自然属性,而没有人的社会属性,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雪人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和人类交朋友。但他被人类抓住并戴上监测设备,他感到“我现在是个囚犯”,他也失去了同类的信任,所以他形单影只,这种对立立马显现出来“为什么我不能成为他们”?雪人的思考,正是人类从野人――人类的源头――去思考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和后来的自己相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比人类进化慢的同类,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命题。
多丽丝·莱辛的《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体现了她的多面,她既熟捻现实主义又不乏魔幻的写作方式,尤其是她对女性的生命的探索和思考很有独到之处。在下一部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里,我们可能会读到另一个她。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八):女人与猫的独立与孤独:读多丽丝•莱辛《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文学祖母”,曾在88岁高龄获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长的得主。
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中评价,莱辛“永远年轻却睿智,老迈而叛逆”。证明她“叛逆”的一个表现为,“常常头一个道出他人未曾付诸言辞的东西”。比如,女性重构和维护独立身份的那份孤独。
多丽丝·莱辛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共收录了她的19篇短篇小说,我们可以从《我的朋友朱迪思》、《相互之间》、《福蒂斯丘太太》、《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等篇目中,读出她的这种独特印记。
其中,《我的朋友朱迪思》中的朱迪思、《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中的赫蒂,都有着典型的“莱辛气质”,她们追求完整的自由,甚至为此付出巨大牺牲。
人民文学出版社《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而在这两个故事中,猫都上演了重要角色,它们既推动了情节发展,也相当于女主角的影子,投射着她们的灵魂状态。
朱迪思四十来岁,独居,未婚,接受过良好教育。她坚守着自己的独立,时刻警惕那些可以“定义”她的东西——
她拒绝被定义成“美女”。
她天生就是个美女。在意大利旅居时,人们待她如女神;她偶尔换上考究的时装,则成了朋友眼中的“仙女”。可她偏偏喜欢旧得不成形的裙子和外套,因为她“必须保持原有的风格”。
对她来说,“美女”是取悦于人的一个物种,这种身份是不被精神独立的女性所接受的。
她拒绝被定义为“才女”。
她当然很有才华,十五岁开始写诗,每隔三四年出本诗集。但她讨厌英国传统文学,从来不看热销作品。她不需要被大多数人注意,不愿意被评价与框定,厌恶那些对她才华的吹捧。
她拒绝被定义为“某某夫人”。
她被两位作家奉为缪斯,被已婚教授苦苦追求,但她对婚姻持冷漠态度,希望“清晨独自醒来,还是她自己”。
这样的朱迪思外在是古板、理性,甚至是冷血的。事实上,这样独立完整的自我,是十分脆弱的。
她曾在意大利差点儿“沦陷”于爱情,或者说是某种原始的激情,对方是荷尔蒙爆棚的理发师。可她很快就从这种醉态中惊醒。因为她目睹了当地人,包括这位理发师,对待猫咪们的态度——将母猫抛弃的小猫直接摔死。
不,她甚至不是谴责理发师,而是惊讶于自己的改变。那只受她照料的母猫,对人类过分依赖,改变了自己的野性,就像在爱中迷失的自我,像她最为担心的那样,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变成任人裁决生死的宠物。因此,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在独立之路上一骑绝尘。
年轻时的多丽丝·莱辛而《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中的赫蒂,为维护自由完整的自我,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
赫蒂的身体里,有一半吉普赛的基因,驱动她对流浪的渴望,因此她一生总在不断逃离。
她也曾按世俗的价值观,过了一段“稳定”的生活——年轻时嫁给一位建筑工人,住在阴森森的公寓楼里,做了四个孩子的妈妈。
可她无法掩藏对自由的向往,最大的嗜好就是跑到火车站,观察熙熙攘攘的人群。
这种“吉普赛怪癖”,让孩子们无法接受,他们已安于被框定的生活,担心母亲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果然,当丈夫去世、孩子们成家离去后,她开始了对“稳定”生活的逃离。
市政为她安排了一份工作,但她只感到无聊与厌倦,最终放弃了这份“体面”的营生,开始推起破旧的婴儿车,走街串巷买卖二手物品。
孩子们认为母亲疯了,不再与她有什么来往,她成了一个衰老、古怪、孤独的老妪。
多丽丝·莱辛虽然经常入不敷出,甚至需要乞讨谋生,但这让她获得了自由。她还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流浪猫蒂比。
蒂比体格雄壮,有独立精神,是一个好猎手。它经常捕猎鸽子,带回来给赫蒂吃。某种意义上说,它并不是一只宠物,而是与赫蒂命运相似的个体。
一个邋遢古怪的老妇,和一只野性难驯的猫,是难与那些生活“稳定”的人们相融的。为了使蒂比免于被处置的厄运,赫蒂离开居住了三十年的地方,搬到一个破旧的贫民窟中。
在这里,她度过了五年“幸福的时光”——享受着做流动小商贩的自由。
好景不长,贫民窟即将拆迁,赫蒂将被送往收容所,过上“安定”的晚年生活。
对她来说,这相当于关在一个地方等死,因此她又一次选择逃离。风烛残年的她带着瘦骨嶙峋的老猫,躲进了荒郊野外即将倒塌的建筑中。
最终,她饥寒交迫地死在角落里,那只老猫也被抓去处死了……
多丽丝·莱辛与她的猫朱迪思与赫蒂,虽然身份迥然不同,却都有着相似的灵魂。她们不愿做一枚固定的拼图,接受世俗设定的身份。
莱辛用这些故事,提出了一个永恒的课题:人要为什么生活,又该怎样活着?
故事中的猫咪,就是一面面镜子,照见理想的自我:它们冷静、独立、自由,为维护这种完整,哪怕伤痕累累。
莱辛的童年是在非洲农庄度过的,那里成群的野猫融入了她的生命。不同于卖萌谄媚的家猫,它们是大自然的猛兽,带着原始的野性力量。莱辛热爱这样的灵魂,她甚至在《特别的猫》中,称猫为“她”或“他”,而不是“它”。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提出,女性并非天生为女性,而是被社会话语塑造而成的。反观多丽丝·莱辛笔下的猫,它们并非天生为宠物,也是被人类驯化成宠物的。而朱迪思和赫蒂,是未被驯化的猫,守护了自己的本性——是用一生的代价。
多丽丝·莱辛和她的猫(注:本文为头条号“半杯咖啡读好书”原创作品)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九):情、爱、欲与孤独的交织
多丽丝•莱辛出生于1919年,她见证了那个跌宕起伏的20世纪,她的父母是英国人,她出生在伊朗,五岁时又随父母移居到了津巴布韦,后来又回到了英国,她的足迹遍布几大洲,丰富的阅历是帮助她思考的源泉之一,她一生著作等身,曾问鼎欧洲几乎所有的文学大奖,并于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形式多样,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自传、散文、杂文、剧本,代表作有《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等,还有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
多丽丝•莱辛不愧为描写情、爱、欲与孤独的大师,这本短篇小说集凝聚着她对“人”这个主题深深地思考,她揭开了那些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难以启齿的秘密,表现了对人精神层面生存处境的担忧。可以说有她的存在,就多了一份理解人性的保证。
在读的过程中,几乎每一篇都会感到一个字“累”,那是一种“无力感”所带来的累,就像文中的那些个主人公一样,困在生活的泥潭中绝望的挣扎着,张大嘴巴,却无法呼吸,伸出手臂,却无人拉上一把,“心”被一点点撕裂,“感觉”被一点点磨平,眼神在迷茫中变得混浊,他们还在左右徘徊着,试探着,寻找着内心渺茫的希望。
一、虚无是朵暗夜的玫瑰花
里面有一个叫《对话》的短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就像是一个重锤,把我砸进了一片虚无之中,我沉浸在那个幻境中,惶惶然不能自拔。它记录了一个女人在短短几个小时里心情的变化,其实用“心情”来表述不太准确,也可以说是对生命的感知力。面对同样的环境,那流云、清风、天空的那抹蓝,都让她感到满足,感到解脱,每一个行人在她眼中都在微笑,她觉得这就是幸福,这就是温柔。几个小时后,她再次回到了这里,傍晚的天空对她来说变得粗野、苦涩,路灯背后的动力是痛苦,阴影似的行人变成了黑色的冰块,变成了愚蠢的动物,而她也成了一具空荡的躯壳。到底是什么变了呢?她经历了什么呢?她描述着自己,她体会着自己,不管是强烈的激情、发自内心的快乐也好,还是痛苦、失望和恶心也罢,这些情绪会毫无理由的出现,同样也会毫无理由的消失,“这就像她生活中的一个空间,她走进去了,发现那里充满了快乐和安逸,穿过它,又走了出去,进入了另一个仍然是不熟悉和想象不到的空间。”
是的,她来到了那幢大楼的顶层,见到了那个时刻牵动着她的男人比尔,为什么说比尔具有改变女主的魔力呢?因为世俗所要求的东西,“家庭的温暖,要结婚、要舒适、要陪伴,决不能与世隔绝,绝不要孤独,不要狂风呼啸的高楼,不要只能坐井观天的房间”,对比尔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他拒绝这些东西,他对女主说他在离群索居中发现了虚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觉得此刻他更加接近真理。对比尔深深迷恋的女主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她幻想着这个男人会坐到她的身边,把脑袋温柔的放在她的肩上,他们会感到幸福———“多么真实,多么庸俗,多么无意义”,她希望能把自己感知到的这份流淌着的力量分享给他,传递给他,而不是被他反噬掉。她孤独的离开了,带着被榨干的身体,空荡荡的飘走了,失落的她最后是被一片叶子从麻木中救活了,它把勃勃的生命力注给了她,让她又安宁了下来,她很奇怪为什么一片叶子就能拯救自己,但却永远触及不到他,难道真的如他所说自己在庸俗中太容易满足了吗?
二、游荡无根的中年孤独
被命名为书名的这篇《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完之后,可以深深体会到杰克的那种孤独,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呢?在和拥有共同血缘的哥哥姐姐的相处中,他是孤独的,在和至亲至爱的妻子的相伴中,他是孤独的,在和那个和自己如此相似的儿子的交流中,他是孤独的,最后就连和毕生而为之奋斗的事业中所结实的挚友们的相聚中都是孤独的。他真的是不幸福吗?他有漂亮的妻子,他有三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他有一份受人尊敬的事业,生活没有什么负担,时间也相对宽裕,在外界看来他已经是人生圆满了,可他就是感到孤独,尤其是在经历了父亲病逝的这段时间,这份孤独愈发明显。
他开始了人到中年后所必经的一个阶段,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反思和回忆,很多事情他都不能理解,他年轻时是自大的,不成熟的,缺乏经验并且偏执的,可他的儿子这些后辈门,却不听劝告毅然决然的选择重复那些老路,就像没有之前的教训一样,这种无尽的循环让他恐怖,让他痛苦,他的儿子多像年轻时候的他啊,但他却产生了一种没有儿子,没有继承人的感觉,他们无法沟通,这个“沟”让他沮丧。
还有他和妻子,他觉得只是他的躯壳在爱,他的躯壳搂着妻子,他无法同她分享自己的感受,他渴望真正的爱情,可他与妻子之间存在的则是“她喜欢照顾他,而他虽然并不真的需要它,但却至少很享受被照顾的感觉,这点是他们俩都知道的”,这是爱情吗?他不清楚,也说不明白,她一直是个尽责的母亲,如果非要挑妻子的一个毛病,他觉得那应该就是他不知道妻子为什么会喜欢他,他什么都不需要付出,好像单单他这个人,就能让她感到满足、感到充实,这让他不得不看轻她,他越想越觉得无法忍受,“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像他这种人的爱,就足以让她感到幸福和满足?”
面对这一切他都觉得无能为力,他渴望能有人走进他的内心,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他的孤独,他们只是简单的把他所表现出来的反常归因于他父亲的去逝,所以他们一直在重复着一句话“啊,你父亲的事,我太遗憾了,你现在心情一定不好”,他们都想扮演善良的天使,去包容杰克的悲伤,这让我想到了加缪《局外人》里的默尔索,那场荒诞的审判把源头追溯到了默尔索在母亲的葬礼上表现的太过平静,竟然没有哭泣。我们都喜欢把我们所认为的事情强加到他人身上,不管对方需要不需要,只要是我们认为对的,它就具有了合理性,谁又真正的关心过为何默尔索成了局外人?为何杰克需要面临孤独的考验?
杰克也曾想到过死亡,“他的一生都在轻松的说,啊,死亡,我不怕死,它就像一根蜡烛灭掉了,就这么回事”,当初是多么豪迈,可他现在居然也开始恐惧死亡了,难道死亡真正推进,阴影不断扩大,人反而会变的胆小了吗?在父亲去逝后的那些日子里,他丢掉了良好的睡眠,开始了彻夜的做梦、失眠,他会梦到自己躺在父亲身边,在那个令人窒息的棺材里,不断的被泥土填埋,不断的向黑暗的深渊里深陷,默默的承受着死亡,承受着衰老,承受着无奈的摧残。
三、一刀一刀剥开情、欲、爱的肌理
莱辛在《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中剥开了情欲的秘密,她开头写到“这个故事很难讲”,但她还是用她特有的风格把它讲了出来,它不仅仅是两段感情的纠缠,更多的是它背后的秘密。
她直言不讳的说“这是一个存在瑕疵的模范婚姻,它暗藏着癌症,隐蔽着罪孽”,两个年轻的医生因为理想走到了一起,因为友谊把家庭搬到了一起,随着距离的拉进,感情也在慢慢升温,奥尔茜的丈夫弗雷德里克与亨利的妻子穆莉尔有了偷情的秘密,这段奸情能否腐蚀他们各自的婚姻呢?他们觉得不会,因为他们之间达成了默契的共识,如果不以“爱”的名义来定义这段关系,就不会威胁到各自的生活,他们把这种感受描述为“像吃了满口蜂蜜时的一些小沙子”,可见他们很享受这种状态,并不觉得内疚和不安。
当奥尔茜也出现了这样一种情欲的时候,她的反应和丈夫弗雷德里克是完全不同的,她陷入了深深地自责和自我怀疑,因为任何感情一经背负上道德,便会变的愈发的沉重,以至在后来亨利因病意外去逝后,弗雷德里克照顾起了两个家庭,奥尔茜欣然同意了,因为自身的罪责让她不停的为丈夫开脱,“他有多余的爱的限额要用掉,他需要再爱,他需要感受,这是他应得的”,她堂而皇之的欺骗着自己,“他很可能在某个时刻爱上某个人,当然了,人人如此,她不就是吗?对于自己的偷情,她感到遗憾的不是事情本身,不,而是她没有告诉她丈夫,时间根本无法削弱她的内疚”。
弗雷德里克把自己的爱平分给了这两个女人,他爱的一样多,给予的一样多。但人往往是贪得无厌的,尤其是对待新的感情,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还思念着一个年轻的叫弗朗西丝的女人,她描述着自己的生活“他觉得他的生活是一分为二的,一边是黑暗,或者说是一片清一色的灰暗,一边是光明———弗朗西丝。一边是一切都那么沉重、吃力、困难,一边是一切都那么美好———弗朗西丝。”
情欲就像是飞到每个人眼前的一只飞蛾,有的人会一巴掌把它拍死,因为它干扰到自己了,让自己不舒服,会使自己背负一种莫名的压力;而另一些人则会停下来欣赏它妙曼的舞姿,甚至和它一起翩翩起舞。
“相爱”是什么?除了性爱的欢愉,应该还是有其它的东西的,比如为他伤心,为他抽泣,为他夜不能寐,以及为他吃醋,为他担忧。“爱”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在里面,它和情欲是不同的,情欲更多释放的是激情,而激情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会觉得不够,她们渴望更多,没有它,生命就会像灰尘和废墟构成的沙漠一样干枯,但它总有趋于平淡的一天,这就要靠爱来驯服。很多人会说,爱虽然伟大,但它太乏味了,有时候会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如果感觉不到,那怎么能够称它为爱呢?但情欲就不一样了,它能够调动双方的情绪,让双方都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那种久违的生命力会唤醒每一个细胞,恍惚间他们会认为这才是爱啊!
其实有时候“感觉”并不是真实的,它会欺骗我们,就像《黑客帝国》中那个吃牛排的史密斯,他说我知道这里的牛排是假的,但感觉告诉我这里有牛排,而且它美味多汁,那它就是存在的,它就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很容易错把情欲当成了爱,一时的激情掩盖了永恒的平淡,因为我们相信感觉,难道因为我们有了感觉,才证明我们是存在的吗?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在爱情的世界里,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说的清楚的,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正因为有了爱,正因为开始重视爱,我们开始估量和权衡,于是这段关系的衍生品开始涌动、增长、坚持,并提出要求,反过来会刺激我们的感觉。
当然这个集子里还收录了很多优秀的短篇,像《我们的朋友朱迪思》,世界上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她们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在他人眼中,她们被贴上了另类的标签,就是因为她们不合群,可她们也是心地善良的啊,只不过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罢了,她们没有人云亦云,她们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就这样单纯的选择了坚守。《一封未寄出的情书》上演了暗恋的戏码,女主心里很清楚,她爱上的这个男人并不是真正的他,而是她强加到他身上的一个幻影,“没有一个真实的男人能像我编出来的那么好,没有真正的嘴唇、手,能像我创造出来的那样打动我,就像上帝一样。”但暗恋终究是恋,暗恋的极致就是痛苦,女主在最后失眠的阴影中嘟囔着“朝你妻子转过身去吧,我放手让你去享受没有我的快乐,我把你让给你的爱”。而在《狮子、树叶、玫瑰……》中,她描述了一趟旅程,这是一趟黑塞《伊莉丝》中的心灵之旅,她通过狮子、树叶、玫瑰、飞鸟、阳光,找回了内心的那份宁静,那是一个金色的国度,在那里她可以安息自己的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毫无疑问莱辛是个伟大的作家,她就像一只精灵,在文明的夹缝中穿梭,她担起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应有的使命,忠实的记录着这个时代,描摹着这个时代,诊断着这个时代,她用自己深刻的笔触探寻了个人内心世界的困惑和彷徨,她用手指弹奏出了一个时代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