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假凤虚凰》观后感10篇

时间: 2020-03-13 07:02:50  热度: 285℃ 

点击全文阅读

《假凤虚凰》是一部由黄佐临执导,李丽华 / 石挥 / 路珊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凤虚凰》观后感(一):二刷后的一点细节记录

时隔一年半再次观看,这次是银幕,非常宝贵的观影机会。文华、桑弧、黄佐临、石挥、李丽华,经典穿越时间,大家看得都很开心,对石挥的表演完全没有抵抗力!

不长篇大论了,只在这里记一些小细节--

三号,三号;

办公室垃圾桶溶接放信件的纸篓;

毛巾随手搭肩上;

城隍庙的戒指,戴在理发师手上是假的,戴在总经理手上就是真的;

显微镜,床底藏孩子,洋娃娃,婴儿哭声;

英文菜单,可口可乐,牛扒;

石挥在职工宿舍抱着床沿呆呆的神情特别像基顿;

李丽华杯子唇印特写(可引申到《色戒》里王佳芝留下的唇印);

理发店里的耳棉塞,石挥为躲人把头伸进烫头的机器里;

斗鸡眼老头儿,麻袋装三千万;

王妈王妈,皮大衣;

石挥说着说着对李丽华唱起“你是我的灵魂”;

石挥与同事着高帽燕尾服手杖,麦克斯·林戴与卓别林的造型;

片尾,四位主演面朝镜头跟观众挥手,打破边界,香港贺岁电影后来常用。

《假凤虚凰》观后感(二):40年代《小时代》

李丽华与石挥1947年作品,文华出品,桑弧编剧,黄佐临导演。各方面都是大牌,然而看完却觉得:咦,40年代《小时代》……?

导演与剧本都非常精巧。开头石挥饰演的理发师杨小毛看到本店招聘修指甲女郎的广告,结尾李丽华饰演的范立华就来做了修指甲女郎;石挥与李丽华轮流进出当铺。李丽华发现石挥只是个剃头匠,让借了大礼服来接她结婚的石挥滚,她步步紧逼,石挥步步后退;而后石挥发现她不是富有女华侨,而是走投无路要流落街头了,顿时觉得自己境况好得多,反过来步步紧逼拆穿她的谎言。各种对称与呼应都很有意思。男骂女:女骗子!女骂男:拆白党!一块萝卜一块糕,两个初级骗子喜成双。

可是,看《从天儿降》在银幕前崩溃一万次的你,看这70年前的先行者,难道就能不承认这也是腐蚀意志制造迷梦的小市民庸俗喜剧?整个故事建筑在极为荒诞的基础上,无论如何都不能令人信服。

大丰公司张经理亏空太多,债主上门讨债,他照旧不慌不忙在办公室吸烟、剃须,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征婚广告,就撺掇理发师小毛假扮自己去骗婚,拿到了钱“不要忘记我”——这办法也未免太舍近取远。同样在女主角方面,范立华女士是个丧偶三月的小寡妇,拖着个半岁的儿子,房钱已经一年多付不出,儿子的牛奶也买不起了,法院分分钟要来封房子,她却仍旧山青水绿穿了丝绸睡袍在家里,自救办法是登一个骗婚广告,冀望找到个富翁接盘——游的这花园大到像凡尔赛宫。

顾里回到40年代,能住上的豪宅也不过如此。高尚公寓的705室(高层景观房!),美轮美奂,沙发铜床,现代化的梳妆桌,四处摆满瓶花,还有一尊小小的裸女雕塑!客人来了,香烟不断,还有待客的小包子。感觉这一切都有赖不离不弃的“王妈”,虽然几个月没拿到工资,依然勤勤恳恳,全不在意,得到太太的一件旧大衣就感激不尽。无条件的义仆。

更惊人的是女主角的密友陈小姐。陈小姐新近离婚,电影开场不知为何闯上门来请女主角介绍工作。看到女主角写骗婚广告,这位陈小姐不以为怪,立刻接受了“还不许我吹牛吗”的辩解,接受范小姐邀请来做她秘书,替她拆信。陈小姐迅速进入角色,与范小姐一吹一唱,不但替她吹牛,还兼做老妈子,一口答应在范小姐去香港时,替她看孩子,可歌可泣到简直疑心暗恋朋友。范小姐发现小毛也是个穷光蛋,哭哭啼啼拿出有钱老头的相片,预备做出牺牲,“没有真爱就找个大款”,她突然上前怒斥她不该为钱放弃爱情,骂醒了女主角——顺便为自己也找到了下一个丈夫,就是小毛的朋友,另一个理发师。

因为过度热心,屡次制造机会,口上说为主角制造空间,怎么看都是为了和理发师朋友独处。这位陈小姐的扮演者叫路珊,在《太太万岁》里已演蒋天流妈妈,大饼脸,比较老相,是为了衬托李丽华。

影片在制造小笑料方面,是十分在行的。这大概也是话剧训练与剧本严密的关系。在极小的空间内,演员制造出鸡同鸭讲的互相误会,让观众在紧张之余感到滑稽,此时比较容易忽略整体不合理的背景,也是出色的地方。可惜因为胶片缺失,好多笑点都丢失了。譬如初次相亲,老练的陈小姐就大刺刺对小毛说:你的钻戒真漂亮,范小姐卧室内有一架显微镜,能否让我们检查一下?让人赞叹老前辈的脸皮非同常人。而后这枚城隍庙假戒指就到了范小姐手上,她们是怎么花言巧语骗到的呢?不知道。又小毛晚上请范、陈两位小姐到法国饭店吃大餐,点菜时他不识外文闹了许多笑话,结账时价格太贵要16万,他身上只有张经理给的10万,又是怎么补足的呢?这一段影片也丢失了。

比较完整的是小毛进范小姐卧室,正巧她儿子大哭,范小姐立刻把儿子扔到床底,小毛却以为是洋娃娃发出的哭声,拿出梳子给洋娃娃梳头哄他。这一段观众们都大笑,虽然细想也不合理,但在夸张的喜剧中是可以原谅的。

片中的人物都面临窘迫的境地:张经理被逼债,范小姐快被赶出去,陈小姐也啥都没有,小毛等理发师稍好些,至少有工作有宿舍,但也不过是些做一天吃一天的单身汉,身上摸不出两个钱。但每个人都好像银行里还有三个亿的存款,不慌不忙不顾明天,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张太太照旧打牌,范小姐陈小姐饭快吃不上了,还天天露出八颗牙齿,手拖手,夹着小手包,穿上时髦大衣裙子,出去吃饭喝茶做衣服。也许是这种态度击中了花着金圆券的观众们?

范小姐的择偶标准,一是有钱,二是长得帅。最先她以为找到有财有貌的牛津博士,后来发现被骗,自暴自弃,预备投入有钱老头子的怀抱,这老头倒是真有钱,但年轻时太荒唐,生不出儿子,到了七十岁还不信邪,要找人来试一试。此时陈小姐上前怒斥,她立刻接受。作为观众实在不理解她与男主角有什么感情基础,最后只能承认——她看脸。但两个穷人结合起来,除了快乐地做了理发师与修指甲美容小姐,怎么解决房子问题,小毛头呢?影片并没有告诉我们,已经忘记了。

石挥的确很帅,身材也高大。而更好在表演特别松弛,两道眉毛经常耷拉下来,显得有点滑稽的老相。难怪他在《太太万岁》里故意演个老太爷,好玩。李丽华当时才23岁,真是艳光四射!“亮相”是第一次相亲,从卧室里走出来,头发照40年代末的时髦,额前做两个高高的卷儿,发梢烫得蓬松,太阳穴上两道纹路紧紧压住,这发型脸稍微大一点就丑,而她特别美,更在鬓边簪一朵大花,衬襟上一朵更大的花,旗袍腰掐得一寸都不能再紧,漂亮到扑出来。拍到背影,她大概因为从小唱戏练功,腰背尤其挺拔,好像练过芭蕾舞。想来当时很多人是为了看美人进电影院吧。

今天看白光两部片子,发现她的身材就远不如前凸后翘的小咪,胸小,人扁,脸大,腮方,风流全靠风度。

新华公司的片子,当时大概因陋就简,暗淡粗糙,演员服装也丑,远不如47年的小姐们,旗袍外的西装大衣,都精心打着裥,上海到底比香港时髦。

70年后应该不会觉得《从天而降》里的陈学冬帅或《小时代》里的杨幂美吧?说不定也会……但他们应该还是会觉得李丽华美的!

《假凤虚凰》观后感(三):导演说

在中国戏剧史上。黄佐临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曾有“南黄北焦”(黄佐临与焦菊隐)之说。早在英国留学时,就得到萧伯纳殷切寄望:“若想有所成就,就不能做门徒,必须依赖本人的自我生命,独创一格。”黄佐临于1946年开始从戏剧舞台转入电影领域,在此之前他为了全身投入艺术而放弃了洋行买办的前途,根本原因归结于他以艺术本身为皈依对象的终极追求,并始终以其艺术家的本色倔强地守护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灵魂。黄佐临的艺术化人格内涵极大地影响了“文华”的创作面貌,也使“文华”以“讲求出品的艺术质量”而有别于其他电影公司。

与我们所鄙夷的陈规陋习作战上海大光明影院位于南京西路216号,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它只放映好菜坞的“大片”。文华影片公司于1947年完成的《假凤虚凰》,经过艰苦的谈判和运作,终于成为大光明电影院第一次放映的国产片。

影片所演绎的小人物们的思想和行动,都有当时社会现实的脉络可寻,这没有任何疑虑。问题的关键是,影片中有一些喜剧的夸张处理,比如石挥扮演的杨小毛常用手在头上揩油,求婚不成便拿出剃刀,用领带作剃刀布,动作夸张地要自杀,嘴里不时冒出一两句习惯性的口头禅式的苏北话。这样一来,影片还没首映,当时理发业的从业人员就不干了。理发业同业公会及职业工会出面抗议,甚至苏北的扬州同乡会也表示愤慨。

1947年7月11,《假凤虚凰》在大光明电影院首映那天,距开映还有数小时,影院门口已是黑压压人头一片。大约八百多个理发师,把影院给团团包围住了!持票观众一个也进不来。大街上偌大的影片广告,也用红蓝黄黑给抹上了!影院经理搬来政府官员压阵,也不管事。最后,只好取消放映了事。这件事情以电影公司和抗议一方协调与和解(作了少量删除)了结。然而“风波”的发生,对影片却意外地成为一次绝佳的“炒作”。无数观众听说了《假凤虚凰》的首映风波,都按捺不住好奇心,想赶到影院去看个明白,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招惹了公愤。一时间,发行拷贝从8部猛增到17部,发行收入大大超过预期。

《假凤虚凰》是一部喜剧电影。什么是喜剧?喜剧就是带着希望面对生活中的绝望。当年支持这种喜剧观念的曹禺曾说:在影片中,其实最善良的,正是那个理发师。最后,他不但是最善良的,而且也是最勇敢的,结尾的处理,尤其觉得可爱,没有喊口号,而是靠人物的觉悟,一脚把坏蛋踢了出去。

《假凤虚凰》令人难忘,确乎不惟票房,同时也与炒作无关。黄佐临等创作者们,挺身和他们所鄙夷与藐视的社会陋习作战,揭发诸如金钱至上、追逐权势以及欺骗、虚荣等种种陋习陈规,其真正目标,并不在于嘲讽少数行业人士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令观众发笑而达到他们的终极目的,使生活脱胎换骨。

“文华”老人回忆团队精神“文华”的独立精神以及它所执念的一种人文电影风格,一直为后世关注。直到今天,那些上世纪40年代曾在“文华”一起工作过的老人们仍然坚持一年聚会两次,现在健在的还有20多人,解放后他们大都成为了电影界各部门的骨干力量。时隔半个多世纪,老人们回忆起当时黄佐临等导演的不同风格,以及整个团队共同创作的团结积极心态,不禁流露出深深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当时的民营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文华”拥有自己固定的创作班子,这是独创的。我们在创立初期就确定下一个2O多入的创作群体,有一批是黄佐临先生在抗战时“苦干剧团”的演员和合作者,也会偶尔请李丽华、白光这样的名演员表演,但最多的还是按照角色需要使用自己公司的这批人来参与。当时“文华”编制并不够大,但是影片出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很值得骄傲的,在鼎盛的时候每年要出品五六部影片,大家配合相当默契。

“文华”的每个人都是多面手,而当时的生产厂长陆洁是很敢放手让大家做的,我在当时做的具体工作是场记,但不仅要帮助导演完成拍摄现场的工作,还要会干一些繁复的事情,比如为了出剧本要学会刻蜡纸印铜版,然后把剧本分发给每个人,还要负责道具的保存,一个人要会干两三个人的工作,不像“昆仑”公司那样分工很细。这其实充分锻炼了我们,大家在一起格外团结,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更因为公司提供住宿,还有免费的三餐,所以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格外地努力。

作为剧务和场记,我和“文华”的导演们都合作过,他们拍片时的风格不同。黄佐临是很受大家喜欢的导演,因为他多拍喜剧,而且以前有做话剧导演的充分经验,非常风趣,现场拍片的状态也很放松,指点演员表演时总是用比较幽默的方式,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同他合作,有时还会和他开玩笑,大家没有距离。桑弧在文学方面很突出,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他拍片现场总是很安静,他从不发脾气,对工作一丝不苟,是很文人化的导演。曹禺虽然只在“文华”拍摄过一部影片,但是给大家留下很深印象,他个子不高,裤带束得不紧,动作又很多,走来走去裤脚就拖到地上绊得要摔跤,后来他干脆把裤脚一层层卷起来。很是有趣。

当时在“文华”的这批人直到今天感情都很融洽,虽然召集一次不容易,但大家都很珍惜共同合作的那段时光,没有职务上下之分,没有工作尊卑之分。因为“文华”的工作人员普遍素质很好,即使后来8家民营公司进行合并,但“文华”出来的人都是负责后来上影厂的主要工作。

“艺术质量高。才会卖得好”“文华”是那种非常难得的电影公司,公司出品的影片在艺术质量、票房价值上都是一流的,这也正是“文华”能够持续好状态顺利拍片的原因。

“文华”有一条很通畅的影片流水线,而它的宣传也是非常在行的,我们除了常规的预告片、幻灯片、路牌、特刊、剧照、海报、说明书以及报纸广告外,还尝试用新方法吸引观众。比如黄佐临先生导演的《表》一片,是一部描写小偷和平民生活的片子,当时估计卖座不会太好,于是我们想办法把电影院的钟表封起来让观众猜时间,猜中或接近的可得到相应礼品,大奖是一块瑞士产的“浪琴牌”手表,另外还有一百块中国“火车牌”挂表。而黄佐临先生导演的另一部影片《夜店》虽然是一部比较悲切的影片。但我们在春节档期上映时卖座却出奇的好。

发行工作方面,“文华”是有突破的,当时的状况是除了上海首轮公映外,其他地区大都是靠片商收购的方式排片发行。后来“文华”因为《假凤虚凰》一片引得理发师协会反对的风波使得片商对该片无法定价。我们以前的片子一般一部印五六个拷贝,但是《假凤虚凰》一下子印了十七个,我们当时拿着拷贝坐飞机到武汉、长沙亲自排片。这个做法不仅少了中间商的一层剥削,而且宣传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后来又想办法。我们自己来发行,在全国建立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五个办事处,影片发行效果非常好。解放后,上海成立华东影片经理公司也是参照我们的模式进行操作的,在这以后北京也成立了中国发行放映公司,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假凤虚凰》观后感(四):《假凤虚凰》:欣赏一下建国前的银幕形象

托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福,有幸在昨天的2号厅看到了《假凤虚凰》这个片子,听说是葛格和法国那边交涉过来播放的。

在各个影迷群的抢票转票也是一番大战,毕竟只有85个座位。以我的能力肯定是不能对这么老的片子做影评了,就权当是观影感受分享好了。本文也有剧透线,没看过的朋友不用担心被剧透。

先介绍一下这个影片。《假凤虚凰》的出品公司是文华影片公司,这家公司于1946年成立,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一家民营电影企业。文华的主要创作人员大部分是之前上海“苦干”剧团的人员,包括黄佐临、桑弧、石挥、黄绍芬等等。通常来讲文华出品的电影政治色彩不强,在追求票房的同时也有着对影片艺术质量的追求,所以总体来说影片质量不错。

这个影片当时的票房成绩非常不错,在大量的外国电影的竞争下仍然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当时的中外电影竞争情况和现在是非常不同的,在1945年之前美国影片是禁止引进的,所以1945年之后外国电影井喷似的涌入中国,在两年之内有数以千计的影片过审,在这样的竞争情况下《假凤虚凰》仍能获得骄人的票房成绩,足以体现这个影片的商业性价值和自身的艺术价值。

另外,这个电影在国外也崭露头角,甚至在美国的《life》杂志上有广告页,这也是当时我国电影届的一个骄傲。

说两个小花絮吧。因为本片对理发师的行业有比较夸张的喜剧手法的展现,包括影片男主石挥的人物形象有一些对于当时苏北地区人物的夸张化表演,引起了上海地区的理发工会和部分苏北人民的抵制,反而起到了宣传上的促进作用,增加了本片的观看人次。

另外根据影片女主李丽华的回忆,本片的剧本在撰写过程中有张爱玲女士的参与和讨论,多多少少张爱玲女士也为本片增添了一些色彩。因为历史原因影片的部分片段遗失了,同时胶转数的拷贝为影片的放映带来了一些抖动和划痕,当然这些也都是历史的记忆,让我们穿越70年的时光回去欣赏当年黄佐临的才华。下面进入剧透部分。

《假凤虚凰》不同于当时的讽刺喜剧,是一部展现人民生活的轻喜剧,嬉笑调侃间弘扬了人间的善良诚实的美德,这是我认为本片可以取得票房成功的主要原因,它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当时主流民众的审美预期。

石挥和李丽华饰演两个希望通过征婚找到有钱人的穷人,在掩盖真相的同时闹出了不少笑话。即便用今天的审美眼光故事也非常完整,我要是制片人我都想把这个故事翻拍一下上院线。据此可见当时导演和编剧的超前性。

石挥和李丽华的表演还是很有看点的。举一个例子,第一次石挥假扮总经理去李丽华家的时候,见到门口的警卫还是不自觉的脱帽敬礼,把围巾当成了毛巾使用挂在了肩膀上。这是比较高明的表演之处,不需要额外的台词来表现人物的紧张和不自信,同时也为影片提供了笑点的支撑。但另一方面,演员们的许多动作和表情比较夸张,当然这也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特征。

影片的电影语言也有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通过石挥在总经理的办公室的写作,镜头已到了垃圾桶上,之后画面剪切到李丽华家的垃圾桶,不仅叙事流畅,而且毫不拖泥带水。这样的剪辑手法在我国的建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在影片的结尾,李丽华做了一个要金钱万贯的老男人还是要年轻漂亮的理发师的选择,她选择了后者。爱情是美好的,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大家给点面子 赏两个烧饼钱吧

大家给点面子 赏两个烧饼钱吧

最后是一个彩蛋,葛格的片前讲解的美颜欣赏。

猜你喜欢

推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