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自从他来了》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时间: 2020-03-13 07:16:37  热度: 263℃ 

点击全文阅读

《自从他来了》是一部由吴镇宇执导,吴镇宇 / 张豪龙 / 何婷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一):评论自从他来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挂心頭

人間便是好時節

香港縂有些電影能讓你從無哩頭哩感觸生活

或許生活並沒有在爲難我們 只是我們在爲難我們自己

我們更多因該做的 或許是自己覺得對的事情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二):人间好时节

吴生的电影讲的都是我们明白或是曾经明白的道理,可是学校拿一些垃圾来教育我们, 当我们渐渐成为成年人 ,我们会将自己与社会同化,以为多人做的事就是对的。回想下自己有冇享受青春无敌的学生时代呢,有还是有的,但很多时候都无可幸免地吸收了很多垃圾当做真理,没有吴生呢位老师或许是大遗憾吧。但愿我可以谂番起那些简单的却是真挚的道理。

其实讲起学生时代要用回想呢两个字都是几伤感的,如果可以,唯愿将人生都当作是无闲事的好时节来享受,至少希望这样的好时节可以多啲再多啲。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三):“回去堆填你们的地方吧”

我爱子华,顺带就喜欢须根show三人。于是没看之前就决定了对这部电影的热情。

而故事看完也并无失望。他们三个永远都不是精致的,但却精心。

故事可能一开始是散乱的,琐碎的,但却真实用心。

看完会觉得有沉淀。

这就够了。

吴镇宇的表演,永远有看头。

:喜欢学生们在大街上卖唱的那首歌“我们没钱,我们没钱……”懒洋洋的,我的菜。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四):吴老师是一个有思想的导演

再一次证明,吴老师做导演真的会想很多。

这是不是在向应试教育宣战?

2000年的电影,让我想起那一年没完没了的补课,叫嚣着素质教育实际上还在偷偷地为了考试而学习。

我庆幸那一年我再也不用上初中了。

如果这部电影真的在大陆公映,会不会让很多家长觉悟?

可能因为内容不够和谐被广电总局和谐掉了吧,我一直都没有听说过这部片,原谅我的浅薄。

作为成年人,要想的事情有很多,生活的压力会很大。为什么不在年轻的时候多享受一下校园里的时光呢?

其实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

当你发现学习的乐趣时,你已经没有机会学了。

当你有机会学习时,没有人照顾你的兴趣。

他们扼杀了你学习的兴趣,他们进而扼杀了你本该幸福的学生时代。

要恨他们,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去恨。

需要多一些疯子来当老师。

其实本没有自卑这样东西,自卑就是用别人的尺来量自己。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五):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没记错的话,是南宋慧开禅师所作。第一次听到还是在小学,何训田《春歌》开头四句,清清凉凉二十八字,无端端就觉得印象深刻。

快要十年之后,看到《自从他来了》的结尾,这首诗偈慢慢浮上屏幕。无闲事,默默念着这三个字,清凉在秋天里轻易地演化成了寒意。

“他”,最平常的代词,指代的是尚不能自觉的的你我,觉他又谈何容易?有那么多人快乐,舍不得看破。

教育,垃圾,陆沉,人心。其实吴镇宇导演的戏不是散漫,而是零碎。菲林有限,想说的东西却总是太多;步子放小了,就只好迈不开。

说到底,树要有足够强壮的主干才担得起那么多分支,不然就只算得藤。但藤一样有花,你看得到也好看不见也罢,投不下阴凉也可以自顾自绿得灿烂。

一个半小时里,你看得到吴镇宇的逻辑,感觉得到他的信心和野心。他是在认真地,甚至焦急地试图表达一些东西。

让人想起小国寡民的古希腊城邦,集市里人来人往,行头下面赤身裸体,无名无姓。刺眼阳光下,有谁站在十字街头演讲,声音由低而高突然哽住,没人停下来听。

咬牙切齿摸爬滚打混混沌沌,应试教育十二年,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忍耐。是我运气好,同龄人挑灯夜战之时还能在这儿有恃无恐地胡说八道。

到底屎就是屎,就算吃了十二年,就算身边的人都在跟你一起吃,也不会改变味道。

董二千唱,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但这个尘埃落定的时代里,分针秒针无穷动,唯有变化不变。生,活,有幸生活三个三十年,大厦仍然坚挺不倒,世世代代,永远永远。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六):关注社会焦点问题 发人深省教学制度

吴镇宇拍了一部揭露大片

小成本的电影却是一部感受大片

他饰演的男老师竟然是一位精神有问题的老师 当校长秘书当着许多人大喊江老师是精神病的时候 这秘书突然感觉到难堪 因为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是家长面前)他更是难堪的很

学生们都很有思想 很成熟 虽然他们穿着校服很疯似的样子 但口中的话却是发人深省 他们其实也很了解当今社会的教育风气

不爱看书 不爱考试 不想学习的他们 教育如果不够失败 为什么全班同学中只有极少学习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也懂得学习只是人生的过程而已

一个精神不正常的老师懂得 学生上学不是为了考试 学习也不止是为了考试 更重要的其实是为了懂得知识等等

精神不正常的老师对精神很正常的老师吐槽:

送孩子上学是为了让老师育人 孩子不学逃课 你们老师就让他回家来家长教育 我们交那么多学费是干什么的呢?!

补习班套餐:

可以保证大家都能过关(及格),就连学习好的同学也来参与,谁都想让自己通过或者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家都想有份保险嘛...

精神不正常的老师问,如果觉得听的不好,可以不可以先退钱呢?!

收款老师回答,我们要等最后的成绩单出来才能够可以。

最后一吐槽,我第一段最后写的内容,当校长秘书看见家长众目睽睽的眼神的时候 他感觉很难堪 他收回自己的话 他怕家长会指责这所学校...

这类电影题材很棒 直到今天教育问题依然严重的存在着 有思想的人来用艺术的角度来诠释 或许这样可以呼吁整个社会的关注 才能够得到最终的解决...

(以上归为浅薄之谈)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七):请让我一直寻找自己

他是一个精神病人,却比其他老师都认真,因为他想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做朋友,真正教书育人。

也因为他怀念、喜欢学校生活。为什么?因为学校就是念书,无忧无虑,释放天性。

而长大入社会了呢?忙着挣钱,就算因兴趣工作,但也是忙着处理事情。我们谁有时间,来面对自己呢,面对自己的心。

而在学校时,我们还不确定自己的形状,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过其实,我有时想,我去工作,也是想确认自己的,自己的优点、缺陷、特质,思维特点,适合做什么,又应付不了什么。

可是,在社会上,会慢慢变贪心,只是为了糊口、挣钱。能干会干的,每天做到麻木,不擅长的,也每天凑合着勉力地,做到麻木。是啊,挣钱不就是这个样子吗?但是,忘了找寻自己。只是在同样的事情上重复地消耗磨练增强,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只是挣钱。

其实人的面对自我,与自我相处,观察、认识、锻炼这一系列的事情,是很迷人的(至少我这么认为)这一系列即,找寻自己,确认自己,锻炼自己,增强自己。

但最迷人的,还是找寻自己,与确认自己。

而上学的时光,或长大后那些不用去上班,看似无所事事的时光里,人可以在漫无目的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发现自己。

就是那种又摸不着头脑,又有些感觉,不了解自己,却喜欢在各种尝试中捕捉勾勒的过程,不想很快确定自己的形状,喜欢那种循着模糊不清的轨迹一路上自由散漫天马行空冒险新鲜的旅行。

而他,一个精神病患者,其实就是喜欢游走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人。现在他当了老师,他又想去了解那些孩子。

孩子是什么,就是不确定自己形状的,人尚未成熟的阶段。是既天真又大胆,既充满种种不成熟想法古怪念头,又没有成形还有许多可能性的人。所以,他与那些孩子们,最接近,也最亲近。

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是美妙的,是幸福的。也像我今天重温的另一部剧《重庆森林》里的几个主角。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八):白与黑

很早以前就听说这部电影了,因为卢巧音。

在卢巧音《色放》专辑里面,有两首歌《色与情》和《白与黑》,在歌曲旁边均有括号,注明分别是电影《自从他来了》的插曲和主题曲。

一直很喜欢《白与黑》,但是一直未能看到《自从他来了》。

未看到以前,以为应该是一部类似《他来自江湖》这样的情节片。

上周日,傍晚时分,竟然就真的看到了这部电影。

惊喜的竟然有吴镇宇。去K的时候,唱《三角志》的时候,女生们看到MTV主角吴镇宇都会尖叫,男生则一脸的嫉妒。

原来《自从他来了》才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

更惊喜的是这部电影竟然出自吴镇宇的编导!!

吴镇宇喜欢演戏,和黄秋生一样,他们仿佛总不会挑戏,好坏全收。

但是编导不一样,所以我想吴镇宇和黄秋生的这次合作,真的很美妙。

一个精神病患者,进入一间学校教书。

第一堂课,竟然就是把自己的所有号码写在黑板之上!

又很惊喜地在电影中看到了关海山的身影,当家中终于有一部电视机的时候,晚上打开电视机,看到的就是关海山!所以,关海山真的是影视界的一个经典,尤其在我们这代人看来。——长大后,最后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他,已经是一个无法成言的病患者了。

所以,真的很欣赏这部电影!

电影里面,我们看到很多教书先生的形象:

张达明,兼职保险经纪,常常上课中途出去和客人谈保单,开口埋口plan A、plan B...

陈芷菁,体育老师,按照关海山饰演的温sir回忆,初来学校的时候,总是满脸笑容,可是后来和男朋友同居之后,就不会笑了,而且给学生上课时也总在打电话。

黄秋生,隔离学校的老师,陈芷菁的男朋友,一个郁闷的老师,上课自顾自地读书。

关海山饰演的温sir,老一辈的老师,看得多,也活得最潇洒。

此外,吴镇宇饰演的江有望,第二堂课开始,叫学生们轮流上教坛扮演老师,学生的精彩演绎,我们也看到了众多的老师。

吴镇宇跟着梦想当明星的女同学去广告公司面试,一堆人坐在茶餐厅闲聊。

大家觉得读书很无用,于是吴镇宇让大家分别在街上一个小时想办法赚钱。

原来乞丐、骗子等真的不是像想象中那样轻易的!

江sir逐渐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他们去夜校班,看黄子华上的补习课,在江sir的启发提问下,学生们认出了这些补习班的实质。

影片中最有意味的就是吴镇宇和学生们一起帮一个导演拍广告。

学生们扮成各个国家的人,台词是我们不是垃圾,“你们用垃圾堆填的地方来建设城市,我们不要做你们填出来的垃圾”。而这个广告,卢巧音也以卢巧音的身份出现了。

学生们把套在身上的黑色垃圾胶袋拔掉,然后踩烂!

而影片中,这个广告还获了奖。

这是很有趣的一幕,关于垃圾、关于卢巧音,关于教育、关于填鸭式的教育,关于城市、关于城市垃圾......

在影片最后,吴镇宇的学生因为成功做了黑客,被警察带走;吴镇宇则被学校发现其精神病也要带走他。

就在学生们众目睽睽之下,吴镇宇从楼梯滚下。

影片结束,打出字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而《白与黑》的歌声也同时响起。

看完电影,再听《白与黑》似乎更多了一份感悟和慨叹。

《自从他来了》观后感(九):文字与电影--“这是一种受用。还有呢?似乎没有了。”

本想只转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害怕断章取义,且短短的序文也不长,就完全摘录于这里吧。

叶圣陶:读《经典常谈-朱自清著》

学校国文教室的黑板上常常写着如下一类的粉笔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米传,穀梁传,左传。“学生看了,就抄在笔记薄本。

学期考试与入学考试,国文科常常出如下一类的测验题目:“《史记》何人所作?《资治通鉴》何人所作?”“什么叫四书?什么叫四史?”“司马相如何代人?杜甫何代人?他们有哪一方的著作?”与考的学生只消写上人名、书名、朝代名就是。写错了或者写不出当然没有分数。

曾经参观一个中学,高中三年级上“中国文学史”课,用的是某大学的讲义《中国文学史要略》,方讲到隋唐。讲义中提及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杜佑的《通典》,王通的《中说》等,没有记明卷数,教师就一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一抄在本子上。在教室里立了大约半点钟,没听见教师开一声口,只看见他写的颇为老练的一些数目字。

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不能不说是一种知识。可是,学生得到了这种知识有什么受用,咱们不妨想一想。参与考试,如果遇到这一类的测验题目,就可以毫不迟疑地答上去,取得极限的分数,这是一种受用。还有呢?似乎没有了。在跟人家谈话的当儿,如果人家问你“什么叫四史?”你回答得出“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你的脸上自然也会有一副踌躇满志的神色。可惜实际上谈话时候把这种问题作话题的并不多。

另外一派人不赞成这种办法,说这种办法毫无道理,不能叫学生得到真实的受用。这个话是千真万确的。他们主张,学生必须跟书籍直接打交道,好比朋友似的,你必须跟他混在一块,才可以心心相通,彼此影响,仅仅记住他的尊姓大名,就与没有这个朋友一样。这个话当然也没有错。可是他们所说的书籍范围很广,差不多从前读书人常读的一些书籍,他们主张现在的学生都应该读。而且,他们开起参考书目来就是一大堆,就说《史记》罢,关于考证史事的有若干种,关于评议体例的有若干种,关于鉴赏文笔的有若干种。他们要学生自己去摸索,把从前人走过的路子照样走一遍,结果才认识《史记》的全貌。这儿就有问题了。范围宽广,从前读书人常读一些书籍都拿来读,跟现代的教育宗旨合不合,是问题。每一种书籍都要由学生自己去摸索,时间跟能力够不够,又是问题。这些问题不加注意,徒然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你们要读书啊!”其心固然可敬,可是学生还是得不到真实的受用。

现代学生的功课,有些是从前读书人所不做的,如博物、理化、图画、音乐之类。其他的功课,就实质说,虽然就是从前读书人学的那一些,可是书籍不必再从前人的本子了。一部历史教本就可以摄取历代史籍的大概,经籍子籍的要旨。这自然指编撰得好的而言;现在有没有这样好的教本,那是另一问题。试问为什么要这么办?为的是从前书籍浩如烟海,现代的学生要做的功课多,没有时间一一去读他。为提现代切用的一些实质,分散在潜藏在各种书籍里,让学生淘金似的去淘,也许淘不着,也许只淘着了一点儿。尤其为的是从前的书籍,在现代人看来,有许多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先秦古籍更有脱简错简,传抄致误,清代学者校勘的贡献虽然极大,但是否定全恢复了各书的原样,谁也不敢说定;现代学生不能也不应个个劳费精力在训诂校勘上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为实质的吸收着想,可以干脆说一句,现代学生不必读从前的书。只要历史教本跟其他学生用书编撰得好,教师和帮助学生的一些人们又指导得法,学生就可以一辈子不读《论语》、《庄子》却能知道孔子、庄子的学说;一辈子不读《史记》、《汉书》,却能明晓古代的史迹。

可是,有些书籍的实质和形式是分不开的,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譬如《诗经》,就不能专取其实质,翻为现代语言,让学生读“白话诗经”。翻译并不是不能做,并且已经有人做过,但到底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读《诗经》还得直接读“关于雎鸠”。又如《史记》,作为历史书,尽可用“历史教本”“中国通史”之类来代替;但是它同时又是文学作品,作为文学作品,就不能用“历史教本”“中国通史”之类来代替,从这类书里知道了楚汉相争的史迹,并不等于读了《项羽本纪》。我想,要说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理由应该在这一点上。

还有一点。如朱自清先生在这本《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的,“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一些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若讲实用,似乎是没有,有实用的东西都收纳在各种学科里了;可是有无用之用。这可以打个比方。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几千,跑上峨睸金顶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肃敦煌,看一窟寺历代

的造像跟壁画。在专讲实用的人看来,他们干的完全没有实用,只有那股傻劲儿倒可以佩服。可是他们从金顶下来,打敦煌回转,胸襟推广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和新的精神。这就是所谓无用之用。读古书读的得其道,也会有类似的无用之用。要说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这是又一个理由。

这儿要注意,“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万不宜忽略“学生”两字跟一个“些”字。说“学生”,就是说不是专家,其读法不该跟专家的一样(大学里专门研究古书的学生当然不在此限)。说“些”,就是说分量不能多,就是从前读书人常读的一些籍也不必全读。就阅读的本子说,最好辑录训诂校勘方面简明而可靠的定论,让学生展卷了然,不必在一大堆参考书里自己去摸索。就阅读的范围说,最好根据前边说的两个理由来选定,只要精,不妨小,只要达到让学生见识一番这么个意思就成。这本《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现代学生要读些古书,急切要用这样的读本。口口声声嚷着学生应该读古书的先生们,似乎最适宜负起责任来,编撰这样的读本。可是他们不干,只是“读书啊!读书啊!”的直嚷;学生实在没法接触古书,他们就把罪名加在学生头上,“你们自己不要好,不爱读书,教我有什么办法?”我真不懂得他们的所以然。

朱先生的《经典常谈》却是负起这方面的责任来的一本书。它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谁要知道某书是什么,它就告诉你个什么,看了这本书当然不就是变了古书,可是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有个简明的概念。学生如果自己在一大堆参考书里去摸索,费力甚多,所得未必会这么简明。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专家们未必看得起这本书,因为“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序文中语);但是这本书本来不是写给专家们看的,在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这本书正适合他们的理解能力跟所需分量。尤其是“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序文中语),近人新说当然不单为它“新”,而为它是最近研究的结果,比较可作定论;使学生在入门的当儿,便祛除了狭陋跟迂腐的弊病,是大可称美的一点。

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经典的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录抄在这儿: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前头十一篇都就书讲;末了“诗”“文”两篇却只叙述源流,不就书讲,“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序文中语)。

(载《西川集》,文光书店,1945)

猜你喜欢

推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