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篮球梦》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时间: 2020-03-13 09:07:34  热度: 365℃ 

点击全文阅读

《篮球梦》是一部由Steve James执导,威廉·盖茨 / 亚瑟·阿奇 / Emma Gates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剧情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篮球梦》观后感(一):篮球梦

影片用了6年时间剪辑了3近3个小时纪录了两个热爱篮球的黑人小孩的篮球之梦,William因为伤病,Arthur因为贫穷,并都受到学业、毒品、种族等现实因素的制约,逐渐远离、放弃了梦想。影片没有尖锐地批评美国现实社会的残酷对鼓励自由意志的空洞包装,更多的是把视角对准两位主角,纪录梦想如何被现实打败,成为了虚幻的“美国梦”。

《篮球梦》观后感(二):关于还没看的《篮球梦》

80年代末90年代初获得票房成功,两名高中生篮球运动员长达四年的生活纪实。 威廉盖茨的公开照片,为他年轻时的外貌提供了指示性记录,并且预示了一个“成年”的故事。 《篮球梦》的发行商发起了一场运动,旨在让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提名该片为最佳影片而不是最佳纪录片。这场运动失败了,但它强调了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尖锐的区别往往是主观的,而且是可以渗透的。

——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

《篮球梦》观后感(三):篮球梦 教材汇编

电影艺术43页 获得耐克美国国家篮球协会宣传 电影艺术91页 纪录片更强调平行比较的方法 两个黑人中学生梦想成为职业篮球选手 电影围绕他们的运动生涯进行 平行比较两人手法 相较只记录一个人物 电影内容丰富复杂 电影艺术104页 一个正发生的事件可以引发一连串回溯 来说明现在事件的起因 电影每部分都关注他们一年中所发生的事

电影艺术111页 电影也可以使用非片中角色的叙述者 最常用在纪录片中 我们并不知道本片的叙述者是谁

电影艺术401页 直接电影

《篮球梦》观后感(四):小觑《篮球梦》

由于学习要求,必须欣赏的一部影片,名为《篮球梦》。本以为是老套的励志片,但很惊喜,它是一部令我喜爱的纪录片。篮球梦讲述的是2个热爱篮球的少年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通过在高中的表现最终进入到大学,并离自己的愿望越来越近。影片不仅仅记录了学校的生活,更多的是融入到了他们的家庭,信仰和所处的生活环境之中。黑人区的生活出了篮球和亲情意外机务都是残酷的,暴力和毒品充斥在没一个角落,当然这些只是铺垫,可要在如此的环境下始终坚持梦想并付诸实践却是件头疼的事,因为面对着太多的压力和困难,谁又能坚持那份天真的理想初衷。两个年轻人都知道,篮球对他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在热爱的程度上,更是一座通往新生活通往理想主义的桥梁,在篮球面前,贫穷,疾病,暴力,毒品都显得那么渺小,也正是于此,篮球变得神圣,变为正义和辉煌的象征。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曾经几次被感动,但我总希望再多些,在近一些。或许是因为主题的缘故,更多的描述还关于在两个少年在球队中的表现上,如果对生活的描述能再多一些,或许会让人更深刻的了解“梦想”两个字的意义,又或许导演及主创人员在6年的拍摄中,记录了所有,毕竟6年的拍摄素材是不可想象的,最终3个小时的成片毕竟是删删减减,如果有幸的话真的希望能看到更全面更有张力的版本。

《篮球梦》观后感(五):【64】《篮球梦》:梦轻碎了一地——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梦轻碎了一地

《篮球梦》 Hoop Dreams 年代:1994年 / 国家:美国 / 导演:史蒂夫·詹姆斯 / 主演:威廉·盖茨、亚瑟·阿奇

因为青春无敌,所以少年们都足够的资本去追逐梦想。史蒂夫·詹姆斯前后花费6年时间,跟拍威廉和亚瑟两个黑人男孩的逐梦历程。他们生在黑人贫民窟,打篮球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单单是一种日常娱乐消遣,更是能让他们脱离现有生活状态的唯一方式。在球探的挖掘下,威廉和亚瑟进入圣约瑟夫高中就读,但之后他们却走上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亚瑟由于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只能退学。威廉则受到好心人资助,高中学费全免,可是偏偏这时他的膝盖出现了问题,导致比赛成绩不佳,尽管后来也曾有过不错的战绩,但在进入大学之后,他却逐渐放弃了成为NBA球员的梦想,转而把重心放在家庭上。他们用最真实的经历诠释了那句话:“追求梦想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清醒而已。”但那段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看球赛、在球场上跟队友们奋勇拼搏的热血青春却被胶片记下,成为再也回不去的珍贵过往。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还穿插了一个叫哥德斯的前篮球运动员的经历,他也曾经叱咤球坛一段时间,但如今他却是一个小区保安,身份的落差,也为梦想的凋零做了个残酷的注脚。

这部电影的优点是细节十分丰满,但缺点也恰恰在此,就像它当年没能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原因一样:时长过长。但实际上除了梦想的主题之外,它还反映出了美国种族问题的现状,黑人只能靠篮球这一条路获得白人的尊重?这也引发了我们的反思。

痛点

第66分钟,威廉在比赛还剩下6秒钟的时候,得到两次罚球机会。他被称为“罚球王”,按理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一回却出人意料地两球无一成功。也许是膝盖的伤痛让他压力倍增,但失败仍然令人惋惜,球迷们纷纷指责他,威廉在赛后也禁不住在母亲的怀里痛哭。

《篮球梦》观后感(六):坚持信仰

在这部纪录片叙事的圆心处,是两个热爱篮球男孩进入NBA的梦想。

每个人在少年时期都会有过那样的梦,希望自己可以跟自己的偶像做同样的工作,变成跟自己的偶像一样厉害。或许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有无数个少年萌发出将来有一天要进入NBA打球的念头,可是最后的最后,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实现那样的愿望呢?

o matter where you go, it’s what you have in your heart that you’re gonna go somewhere.

一知半解的对着全英文的字幕看完了Hoop dreams,对这句话的印象最为深刻。虽然在Arthur的毕业典礼用母亲的独白方式表达出来似乎有些升华主体的刻意为之,不过依旧出奇的感动。

那是关于信仰的东西,是yes we can的信仰,是只要始终抱着那个信念就会到达那个地方的乐观的爱。

只是现实永远是出乎意料的残酷。

对于William和Arthur这两个家境贫寒的黑人少年来说,对于篮球的那份单纯的爱已经逐渐演变为改变命运的必需。William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只有一个做保安的哥哥,后来还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Arthur的父亲是个瘾君子,一家人靠着社会救济生活。

正如Spike .Lee在麦当劳夏令营上将的那样,最后归结还是钱的问题。

所以William努力表现,因为良好的球技而获得别人资助,而Arthur则因为交不出学费被圣约瑟高中冷漠的开除。

然而不是所有生活在贫民窟的黑人少年都像他们两个那样幸运可以因为一技之长而得到上大学的机会,他们中的大多数或是被毒品酒精吞噬,或是只能像William的哥哥那样每天辛苦的工作养家糊口。

即便William最终成功的通过了考试进入了马凯大学,Arthur也从辍学生成为了真正的高中毕业生,他们距离自己进入NBA的梦想依旧很远。当他们逐渐发现篮球已经不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一部分的时候,当生活已经让他们无暇再顾及篮球的生活,最初的梦似乎已经被丢到了很远的地方。

因为与NBA相关,所以看这部纪录片时总会不知不觉地想起一些关于Kobe的事,比如参加麦当劳全美高中生夏令营,比如带领着马里昂高中获得宾洲的冠军,再比如高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NBA那个万众瞩目的选择。我猜他大概是在他父亲给他的那盘魔术师的录像带里找到了今生而奋斗的目标——成为NBA最好的选手。不过与影片里的两个怀揣同样梦想的少年相比,他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夯实的家底和家人的全力支持让他始终坚定着那个目标向前,成为了现在他。

对于更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梦想的人来说,始终抱着那棵坚定的心,即便你最终无法到达,你依旧可以快乐的生活下去。

《篮球梦》观后感(七):《Hoop Dreams》| 天赋加努力不一定意味着成功

把芝加哥和篮球放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影片里芝加哥贫民区的两个孩子正在家里观看着第30届NBA全明星赛,一个叫威廉,一个叫阿瑟。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喜欢打篮球,希望成为像乔丹那样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很有天赋,而且都正好14岁。

“如果我能进入NBA我会先给我母亲买一栋房子,给父亲买一辆凯迪拉克,让我的家人活的更好。”阿瑟对镜头说着。对生活在贫民区像阿瑟,威廉这样的孩子来说篮球不仅仅意味着课余活动,对他们来说篮球往往意味着好的生活,意味着进入大学的机会,甚至意味着未来,如果没有篮球他们可能只是街头吸毒,偷窃的混混。

一开始在街头球场打球的他们被当地的业余球探发现从而获得了进入圣约瑟夫高中的机会。去那个没几个黑人的学校上学意味着每天三个小时车程和更高的学费负担,但威廉和阿瑟以及他们的家人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机会,因为圣约瑟夫高中曾经走出过以赛亚托马斯(NBA全明星球员),这是他们成为托马斯那样的球员最好的机会。

关于这种看起来有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见过太多次,却从来没有一部影片能够像《篮球梦》一样带给我如此与众不同的感受,它看起来像一部纪录片,却比大多数剧情片更加迷人。

影片中凌晨五点半,天还没亮的时候,威廉和阿瑟要就要分别乘坐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列车才能到达学校。看他们走在那条堆满积雪的路上,我们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多么艰辛。我们喜欢观看那些早已成名的NBA球星的纪录片,诸如乔丹、詹姆斯、艾弗森等。他们也大多从小生活艰苦,但对篮球天赋异禀,通过重重困难最终成为大家的偶像。

学校和球队因为出众的天赋让他们进入了学校,当觉得你没什么价值的时候便会毫不犹豫地一脚把你踢开。两人在学业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出色的体育天赋让他们得以进入这些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学校,无力支付学费的困境里,更加出色的威廉让人们相信他会成为球队赢球的关键,有人愿意资助帮他付清费用。

看起来一直没什么进步的阿瑟则面临不同的局面,被迫退学,只能去家附近的公立马修中学完成其余的学业。父母双双失业导致阿瑟的家庭无法支付之前学校剩余的学费,而这将影响他在马修的学分和毕业问题。有趣的是如果不是圣约瑟夫高中的邀请,他们根本不会有这样一笔额外的支出,这更像是为了愚蠢的梦想买了一次单。

这时候我们觉得阿瑟似乎已经出局了,而威廉会像那些我们常在嘴边叫着名字的球员一样梦想成真。

有趣的事情却发生了,一路高歌猛进的威廉因为在一次比赛弄伤了自己的膝盖而不得不暂停比赛。伤病让失去了王牌的圣约瑟夫高中早早的淘汰出局,而另一边被他们抛弃的阿瑟却带领着马修中学的球队杀进了全州第三的位置,一瞬间两个人的位置和未来仿佛掉了个头。

这不是哪个才华横溢的编剧为了制造情节冲突特地编造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的这一切绝不是命运之类的原因可以随意搪塞的。

影片的导演原本打算把它拍成半小时的短片,随着故事的发展,最终他们坚持跟进拍摄了近六年的时间获得了约250小时的底片,没有人知道故事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丰富的素材和真实的戏剧性故事让我们通过影片不仅看到了篮球对他们以及家庭的意义,还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种族、阶级、教育制度以及更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这不只是一部关于篮球的电影,即使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篮球的人也会喜欢上这部影片。

在家人欢快的给阿瑟度过他的十八岁生日两个月后,阿瑟失去了他的社会福利金,对这个父亲吸毒,父母失业只能靠救济金生存的家庭无疑雪上加霜。阿瑟的母亲面对镜头:“他们以为十八岁的黑人已经不会上学了,我以前可以拿368元,现在只有268元,这是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维持生活的吗?我的孩子是怎么支撑下来的吗?这真的让人狗急跳墙。”

最终阿瑟和威廉都顺利从中学毕业进入了大学。威廉为大学打了四年球,最后进入社会工作,没有继续打篮球的打算;阿瑟在大学打了两年球后从事了一些电影表演的工作。他们都没有如愿进入NBA,但我们知道他们是如此得富有天赋和努力,他们离自己的梦想曾经那么的接近。他们绝对算不上失败者,他们至少通过篮球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处境,而不是和毒品,犯罪继续牵扯在一起。

很多人会因为它是一部关于篮球的纪录片而望之却步,尤其是还有170分钟的时长。但对于影评人伊伯特来说《篮球梦》却是他极为喜欢的电影之一,在他《在黑暗中醒来》一书中罗杰会把60年代之后每年最佳影片拿出来推荐,而让我们印象深刻的1994年他选择推荐了这部电影。类似的影片中很少能让我如此激动不已,在这之前《极限乔丹》是唯一的一部,现在又多了一部!

《篮球梦》观后感(八):不关篮球,更不关乎梦想

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在他的1994年年度十佳片的榜单首位放着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纪录片。在罗杰•艾伯特看来,这部纪录片是他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之一。六年之后,在评选90年代最伟大的电影时,艾伯特照样把它放在了榜首。感谢艾伯特的坚持,让这部电影在“折戟”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后(理由居然是时间太长),仍然能获得与它质量相符的客观评价。咋一看电影标题。我们就能对电影内容猜个八九不离十了,这也是我一直“忽略”这部电影的原因,一来本人对篮球实在缺乏热情;二来看多了好莱坞的励志电影,“梦想”早已成了“廉价”的代名词。但当影片结束时,我不得不对自己长时间的“忽略”十分后悔。这恐怕是有史以来最真实、最残酷、也最动人的关于运动,关于理想的电影了!正因为它的真实、残酷、动人使它超越了故事本身,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命运之手,看到了那个原本虚幻缥缈的“美国精神”的真正内涵!

套用一句流行语“这部影片继承了直接电影运动的光荣传统,梅索斯兄弟、怀斯曼、艾伦•金在这一刻灵魂附体。”三位主创(斯蒂文•詹姆斯、弗雷德•马克思、彼得•吉尔伯特)跟踪两位主人公长达六年时间,记录了他们追寻梦想的每一个脚步。电影开头,两位少年分别看着电视中播放的NBA全明星比赛,看着乔丹的“表演”诉说着自己的“篮球梦”。作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偶像,迈克尔•乔丹6枚总冠军戒指,5次常规赛MVP,6次总决赛MVP,10次常规赛得分王,连续842场比赛得分上双(连我这个“伪球迷”都记得这些)让他由人变神。迈克尔•乔丹正是美国梦发展到极致后的一座丰碑,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了体育界。对于亚瑟、威廉两位芝加哥黑人少年来说,乔丹更是超越偶像的英雄,是能用一生去诠释的传奇。两位黑人少年同样生活于贫民区,暴力、毒品在他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而逃离这一切的出口就是篮球,篮球承载着超越一项体育运动本身的思想寓意。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是消遣,其精髓在于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里面有不同的玩家、不同的规则,短暂逃离现实世界,游走于这种“真实的虚幻”之间,实现心灵的极大满足。当你具备了极强的天赋与超一般的能力时,体育可以让你“一步登天”告别不堪回首的过去,如亚瑟、威廉所言“拥有大房子”“告别这个地区”梦想如此简单、明了。这是美国从当年那批清教徒开始,与多元社会相伴而行的精神内核、共同信仰——“自由”所发展出的“个人主义”式的理想奋斗模式,与我们所提倡的“将个人有限的能力投身到无尽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集体主义”理想奋斗模式相比,这种“个人主义”并非单纯的妄自尊大,而是自我肯定,自我目标的肯定。自我奋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让人不得不接受的是,光靠自我奋斗是绝对不够的,机遇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应该说两位主人公的机遇是到来了,他们被好的中学选中,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进入大学的概率提升,最终踏入NBA的希望也大大提高。(这基本上是美国体育的一种固定的培养模式,从高中到大学,能突破这套培养模式的人少之又少,在我印象中好像现在老鹰队的史密斯就是直接从高中进入联盟的。)“游戏规则”之下,个人命运被某些不确定的东西摆布着,亚瑟无法负担学费,不得不进入一个黑人为主的公立学校;威廉的膝盖受伤,连动两次手术,甚至在最关键的耐克训练营时因伤表现不佳。在“游戏规则”之内,对于每个人却不是一样公平。亚瑟、威廉都因为分数而伤透了脑筋。大学模式是美国体育的骄傲,它提供一个不仅在体育,同时也在生活中成熟的培养模式,但电影中我们看到这种培养模式的种种弊端。威廉最终进入马凯大学,但也未能完成学业。各个大学为吸引人才,不断开出优厚条件,过早将学生纳入“商业模式”中去培养,无不是对这个号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拔制度的莫大讽刺。一个成功的运动员必须在他人生的各个阶段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选秀”(Draft)这更像是一次又一次的赌博:他们都是没有完成的璞玉,而被谁选择,也许就意味着自己一生将何去何从。亚瑟、威廉本来被同一所中学选中,但之后的人生道路却走向了不同的两端。

影片继承了美国直接电影运动的成果,将摄影机对准了当事人,观察、等待,主创扮演了一次成功的不介入的旁观者。父亲的刑满释放、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诞生,两位年轻人在这些年来经历着人生的一次次挑战。导演没有选择惯用的“双重视角”而选择了“多重视角”。换言之,并没有从两位主人公的眼睛去观察这个社会,而是在聚焦主人公的同时,不时用周围人的眼光来审视主人公,对于描绘“社会横断面”来说效果显著。如拉毕格在《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中所说“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幅织毯,而影片中的每个人物代表社会阶层中的一个成员,那么他们形式各异而又相互制衡的视点就构成了织毯上不同特色的纹理。”黑人社区、白人学校、中学联赛……两位主人公这段人生经历中的重要横断面被一一剖析开来。商业、金钱、种族等社会问题被摄影机无情放大。运动员、教练都在追求着那个未知的“极限”(本来写作“extreme”但美国人习惯写作“xtreme”就是为了突出那个大写的“X”未知的,你永远无法预想到的未来。)你必须好,好了之后更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因为稍一松懈,就会有其它人迎头赶上。你必须成为自己球队的领袖,没有人会去注意其它“角色球员”,球探的眼里只有领袖。亚瑟、威廉无疑都是他们各自球队的领袖,但关键时刻的两罚不中、重要比赛的迟到、球场上的不努力,这些领袖决不能犯的错误,他们都犯过。这些经历也促使他们能更快成熟。机会有限,也许一次关键时刻的投篮不中就能让你经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痛苦折磨。

威廉得到了最后一个高中赛季的MVP。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无疑是把TOP,BEST这样的绝对个人色彩的价值判断淡化了,突出了个人在球队中的“价值”(valuable)这是美国人的一项“重大发明”。其实我们看到影片的大部分时间呈现给观众的是两个家庭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梦想的付出与坚持。亚瑟与威廉正是他们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梦想的最终寄托。为了孩子能顺利毕业、为了能进入一个好大学,两个家庭牺牲了太多。对于任何一个美国黑人运动员来说“种族主义”(Racism)永远是罪恶的挡箭牌,是他们必须要逾越的障碍。不难发现在NBA和NFL的运动员比例中,黑人球员占去大半,但不可否认的是NBA和NFL的大部分受众却是住在城市郊区的美国白人中产阶级。一切的判断标准不是黑人所谓的Hip——pop嘻哈文化,而是白人的保守主义。社会的评判标准并未如这个社会构成般多元。梦想只能是在限制的范围内去实现。从这一点上来说,《篮球梦》可算是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它拒斥了那种一味强调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梦”,它将观众放在一个黑暗的隧道中,前方出口处阳光明媚,但我们又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

《篮球梦》观后感(九):「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1.

独孤求败四十岁时候的境界叫做“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杨过看了之后懂了,一只手抡起玄铁重剑之后就天下无敌。

好莱坞发展了一百年,研究透了摄影剪辑配乐。他们把故事变成工业,加工起承转合就像外科手术,刺激肾上腺素和荷尔蒙几乎随心所欲,可是终究只是招式娴熟凌厉。要说境界,还是差了一层。

Hoop Dreams的导演花了6年时间跟拍Arthur和William,拍了250小时的素材,剪成了三个小时的电影。这是重剑。6年时间,两个家庭;从14岁到20岁的年轻人,事无巨细的流水账,粗糙的画面;没有刻意加工设计的悬疑惊喜跌宕起伏,也没有忧国忧民义正辞严的腔调情怀。这是不工。可是这都不算什么。6年时间谁都可以有,把粗糙的素材按时间顺序堆到屏幕上也不需要什么艺术成就。但是能让三个小时的流水账电影看起来像排山倒海惊涛骇浪一样无处可逃的,就没有几人了。

乔峰在聚贤庄打太祖长拳,令狐冲无招胜有招,天下第一躲在藏经阁里扫地。说白了都是境界二字。

2.

谁能说这个电影没有他的价值取向?谁能说这个电影没有想要反映的社会问题?可是你越想听他越不说。他也想说,可是他不说。

我打赌导演肯定想过在电影里的某个片段插入一段旁白:全美国有多少多少的黑人小孩在把篮球作为生活的出路,他们有多少来自贫穷的黑人群,又有多少会吸毒,会犯罪,会被谋杀。可是他没有,这样太露锋芒。不好。

我还打赌导演的采访的时候肯定想问William是什么让他在高中还没毕业就成为了父亲,甚至可能他真的问了。可是我们没有在片子里看到。这一招不用出就会被看透,不如不出。所以我们只看到William和女友抱着孩子,幸福地笑着看着对方,看着孩子。

y the way, 这个镜头多么像在对他们俩说:“前路漫漫,你们俩两眼一抹黑,祝你们还能像今天这么幸福。”

我们就默默地陪着两个孩子生活了整个高中,看着他们战斗。在篮球场上战斗,在生活中战斗。和贫穷斗,和伤病斗,和家庭矛盾斗,和社会期待斗。导演不倾斜不评价,直接把所有观众关进了笼子里。任你心里再多的问题,再多的思考,都被隔在主人公的生活之外。他们的生活不变的向前走,你的一切声音和探索都石沉大海。

故事排山倒海而来,你的探索不光没有回响还马上就被淹没。可是你会善罢甘休吗?你不会。你的一切问题积郁在心里,只等外面的世界风平浪静电影放完了最后一个画面,你才在心里山呼海啸。你会想如果你是Arthur或者William会怎样?你会想如果他们俩是白人会怎样?如果William没有受伤会怎样?Arthur的爸爸没有吸毒又会怎样?而对这些所有的问题,你只有一个答案:现实里没有如果。

3.

人们说这个电影讲的是反乌托邦反鸡汤。他讲了种族问题,教育问题,贫穷问题,毒品问题,可是他远不止于此。他讲的是两个活生生的篮球天才曾经切身经历过的生活。这些问题都不是他们的生活,与这些问题日复一日地纠缠直到不以为然才是。

人们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时不谈Big Picture,谈的是分分秒秒的生活和远方的梦想。

整个电影的第一个采访片段里,14岁的William对着镜头眼睛里闪闪发光地说,我要打NBA。而四年之后他说:

“You know, four years ago, that’s all I used to dream about, was playing in the NBA. I don’t really dream about it like that anymore. You know, even though I love playing basketball, but I want to do other things with my life too. If I had to stop playing basketball right now, I think I’d still be happy. I think I would.”

“That’s why when someone say, when you get to the NBA, don’t forget about me, and all that stuff, I should say to them, well, if I don’t make it, watch you don’t forget about me.”

你看,只有少不经事才会奋不顾身。

4.

对了,独孤求败的下一层境界是“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这样的电影。

《篮球梦》观后感(十):一斤梦想多少钱?

电影开头,William和Arthur两个小孩,分别坐在家里看电视里的NBA赛事直播。只见正值巅峰的乔丹一个漂亮的空接扣篮,少年眼睛发光。“我要进NBA。”身后,他们的家人一个个出来,在镜头前为他们的篮球梦添砖加瓦,言语间是挡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开头的几个镜头也展现了两人的家境:William住在project,Arthur住west side,暗示他们的家庭不会宽裕。Arthur一家人齐齐整整,William家没有父亲,哥哥Curtis是话事人。

两人同时经业余球探发掘进入芝加哥私立名校St Joseph。在学校里,他们的命运主要被Coach Pingatore所掌控。这位Isiah Thomas的高中恩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严师”;他珍惜人才、鞭策人才,但很显然他只关心一部分“天才”和他们在篮球上的成就。Arthur从camp开始就不被P教练赏识,打完第一年,St Joseph涨了学费,教练也不留人,A的家庭再也无法支撑,A不得不在学期中从学校退学。而William就比较幸运:凭借第一年的精彩表现,他正式成为校队队员,还得到私人资助得以免费完成学业。看起来A的生活完全陷入低谷,而W如虎添翼,仿佛离梦想又进了一步。

但之后命运就给William开了个大玩笑:他膝盖受伤,需要接受手术。在这“偶然”的伤病背后,是W作为被P教练赏识的主力队员,也必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批评。P教练吼起人来毫不留情,在训练场和赛场都是要求队员拿出120%的努力。W的膝伤源于训练负担加重,膝伤未愈就回来打比赛导致伤情加重这个错误决定P教练也脱不了关系。P教练带来的影响也是心理上的。他非常喜欢把手下的球员跟高中时的IT相比,说了好多次IT刚进校就怎样怎样,训练和比赛又如何如何。但多少年才出一个IT这样心理和身体素质出众的全明星球员?他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队员,我认为是有些太严格也不公平。在片中场内场外William不知忍受了他多少怒吼,球队一旦失利这重担也是他承担最多。高中毕业时W说再St Joseph的这几年篮球变得像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项他曾经全身心喜爱的运动了。另外P教练对球员篮球之外的生活并不关心,要求他们全身心投入。我想对于W这样从小父亲缺位又来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社群上学的少年来说,如果有一位真正关心他个人成长和生活而不是只想着他“打出来”的教练,他一定会开心很多吧。但是P教练不是这样的人,而后面也看得出两人在篮球之外是非常有距离感的。

Arthur的命运则在摔了个大跟头之后慢慢有了一些起色。他因为经济负担从St Joseph退学,去了他社区里的一所公立中学Marshall,学校外的告示是让学生“待在学校”,老师和教练都直言这所学校里很多学生迟早都是要去街上混的(关于inner city teens’ street life,请参考《火线》)。同时他的父母离异,父亲吸毒、犯罪,进了监狱,母亲丢了工作靠低保养一家人。但A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社群,镜头里的他在学校里如鱼得水,有了真正的好朋友,还打上了校队。Marshall的教练Bedford跟P教练风格不同,他虽然也严格,但不会过分要求队员;同时他关心自己的球员,一些资料说他在A家最困难的时期曾经固定给他们家买groceries。Arthur在他手下慢慢打得风生水起,最后一年还带领球队获得全州第三名,也收获了一些junior colleges的奖学金。在Marshall,也许Arthur进NBA希望更渺茫,但他无疑比在St Joseph的William要快乐。

另外一个影响两人生活的因素是他们的家庭。两家人都不宽裕,但情况是很不一样的。William家从一开始就父亲缺位,他哥哥Curtis更像家里的父亲,W的大事小事他都要参与决定。Curtis年轻时也是颇有天赋的篮球运动员,在剪报上是拿来类比年轻的IT的角色,但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无法和教练相处而终止学业,如今在街头做一些保安、搬运工之类的工作。他在William身上看见了他自己,而他显然也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篮球梦寄托在了W身上。但就和很多这样做的家长一样,这样的想法只会令小孩徒增压力。另外,Curtis篮球事业的挫折相信跟他的个性有关,所以我很怀疑William有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William生活中父亲角色的缺失使得他渴望家庭,高中期间就有了一个女儿。这对于他个人成长来说显然是极其不明智的,但和女友、女儿在一起的W是快乐、满足的,这也注定他无法全身心地投入篮球了。

反观Arthur,虽然中间父母分分合合,但很明显父母都非常爱他、在乎他,父亲会跟他一起打篮球(而不是像Curtis那样单纯为了训练William)、尽全力帮他还清欠St Joseph的钱以获得学分,母亲即使山穷水尽也要保证孩子健康、体面地生活。最后Arthur签约学校的时候,父母也是一再说不要为了考虑省钱就做决定我们会一起想办法。Arthur经常叫朋友来家里玩,一大屋子人其乐融融。可见比起W来说,A的家庭更幸福、给他更多各方面的支持。

最后再说两人的性格差异。虽然“性格决定命运”看似有理,但这部电影反映出的正是一个人的性格其实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先说William,他篮球天赋比Arthur要出色,但从小父亲的缺失以及母亲和哥哥带来的压力,使得他比较缺乏自信。这从他一开始在St Joseph打篮球不会选择大胆得分以及在几场比赛中关键时刻出现失误可见一斑。P教练虽然一直在鞭策他变得更有攻击性,但他执教的方式可能反而增大了W内心的压力。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能明显感觉W分心给家人,对篮球也不那么“想要”了,而这也是跟他家庭缺乏父爱和安全感有关的。再看Arthur,虽然一开始就被P教练断定为不自信,而且比起W来说对自己push不够狠,但他活得更开心,也没那么大压力。 这来源于他和朋友、父母良好的关系以及家庭给他们的支持。

他们在影片之后的人生也戏剧性地和各自的性格相契合:William在大学里遇到学业和篮球上的困难,一度退队退学。大学毕业之后他的人生也出现了很多挫折。比较神奇的是,MJ(可能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曾主动联系W,邀请他来训练,希望他能加入奇才队,实现少年时的篮球梦。但当MJ开始让其他NBA球员来训练的时候,W显得有些消极,这也是他内心不自信的表现吧。后来在奇才队的训练营W悲剧地骨折重伤,篮球生涯划上句号。他后来成了一名牧师,搬去了圣安东尼奥。而A从junior college毕业后去了Arkansas打了两年,虽然从未被选入NBA,但一直在从事有关篮球的工作。他创立了一个自己的体育运动品牌,还建立了一个旨在帮助inner city青少年的基金会,包括现役NBA球员Patrick Beverley等都曾受益。

电影虽然名为“篮球梦”,但展现的是在命运的无常反复面前梦想是如此的缥缈。William和Arthur都曾经对梦想如此热忱,也拥有超出一般人的天赋,但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因素牵扯着他们,使得他们不能如期待那样的展翅飞翔。当代成功学总是说,只要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然而这部电影反映出的正是,就算努力,梦想还是可能有一万种理由灰飞烟灭,甚至到最后你都不再做梦了。这部电影触及到的话题很多:种族、经济、社区、家庭、学校、运动员体制等等,但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作者没有怀着“我要展现这个宏大主题”的心态来拍摄,而是完完全全聚焦于两个少年四年间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开,丰富的细节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仿佛陪着他们走过四年间种种ups and downs。影片中展现了William未婚&未成年生子,Arthur的爸爸在街角买毒品等不符合所谓“社会价值”的行为,但作者没有用这些价值去评判他们,只是客观地通过细节展现出来。

正是这一切使得这部电影如此难忘:William和Arthur可能是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们有自己的历史、家庭、幸与不幸、快乐与悲伤,这些你都无从得知。那么你还要去用你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们的得与失吗?W和A,你可以说他们浪费了天赋,放弃了梦想或者被梦想放弃。但是,在命运面前,实现远大的梦想是何等万里挑一的幸运,而放弃梦想的原因又是何其多啊。

猜你喜欢

推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