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春秋》读后感10篇
《草木春秋》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木春秋》读后感(一):平淡之中见功力
汪氏散文,让你在平淡质朴中慢慢回味。他描述风景,如画,仿佛置身其中,又穿插浓厚的地域风情。他的语言中可以捕捉到方言、日常口语等,还汲取了唐宋散文的特色,他自己也说过:“我受营养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所以即使我们读他的文章看似大白话,却也处处感染人,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
《草木春秋》读后感(二):半夜看到“擂茶”这一段,馋死我了
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诸葛亮有没有带兵到过桃源,无可稽考。根据印象,这一带在三国时应是吴国的地方,若说是鲁肃或周瑜的兵,还差不多。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都城纪胜》中“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梁录》“茶肆”条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有一本书载:“杭州人一天吃三十丈木头”。指的是每天消耗的“擂槌”的表层木质。“擂槌”大概就是桃源人所说的擂棒。“一天吃三十丈木头”,形容杭州人口之多。
《草木春秋》读后感(三):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有一日忽然想起汪曾祺的《受戒》,在網上搜,看著了這本《草木春秋》,因著名字和封皮的配畫(不知這畫是不是汪先生自己閑來畫畫娛己的),便買來看看。
書的內容和書名不太相稱,我以為會是類似與《閒情偶寄》這樣的書,但《草木春秋》本只是其中一篇,但從全書看來,也不是離題太遠。
書中多是回憶往日生活的,自己的,與師友間的,爬山涉水,品茗品食,很多各地的飲食和風俗。給我印象最深的,卻不是汪先生細細道來的飲食之味,而是回憶幾位老先生的文章。以下摘錄我認為有趣的。
43 他年輕時常常日以繼夜的寫。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來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時夜間寫作,竟致暈倒,伏在自己的一灘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發現。(他即是沈從文先生。)
54 有一次要拍齊白石的畫的電影,想要他拿出幾張得意的畫來,老人說:“沒有!”後來由他的學生再三說服動員,他才從畫案的縫隙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畫案是自製的“消息”),外面裹著好幾層報紙,寫著四個大字“此是廢紙。”
61 他到處搜羅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別的教授的孩子比賽。比輸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給他的小朋友,他再去買。(金嶽霖先生)
還有一個自己撥鐘上班的圖書管理員
還有很多啦。唉,第一次寫,寫的很差。但我想,多少記錄點,也許我就不會忘的那麼快吧
《草木春秋》读后感(四):唯有美食与韶华不可辜负
就我所读书以来,就美食生活这一方面,唯四个人令我印象深刻,一是梁实秋,于笔墨间更见得一种彻悟力,其次则是汪曾祺了,汪曾祺于吃食方面,很自得一乐颇见个人旷达气力,而另外两位则是古清生与张炜佳,后者虽在当下还可拿出手来,然毕竟还熬不过这前两位的仪态,终究是生疏了一些,这自然是后话。
而这本汪曾祺的书还是来源于本群某群友的读书笔记所感,他的文字一如既往的平实,像漫长时间磨平青石板里的寂寥,看葡萄月令的时候,真的惊到了,怎么会这么有人这么细致关注着一样植物,那种疼爱,像出自父母对小孩的目光。葡萄怎么上架,葡萄爱喝水,喷药那么很普通的事情,在他的笔下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像个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他真的是个有趣的人啊,会画画,会写字,会做菜,爱唱戏。所以他的文章涉及的东西也很广,看了他的文章可就吸引着你对食物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对生活的关心。那种关心自然而然的生出来的,自己不知不觉心胸都宽厚起来,那大概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执念吧,来源于自然之美,归于自然之力。
摘一段他写自己发明吃的塞肉回锅油条。油条切段,寸半许长,肉馅剁碎成泥。入细葱花,少量榨菜或酱瓜末拌匀,塞入油条段中,入半开的油锅重炸。嚼之酥脆,真可声动十里人。最后一句写的是不是很动人啊。其实这做法未免想起炸饺子,然这外面包裹的不是饺子皮而是本是有着嚼劲,更是自得风采了,这该是一种于寻常事物里谋得二三喜事的玩性,而他的书喝着茶品着有甘甜,吵杂的时候看着能取静。其间文章内容真的很广,加之他的文章大都是60几岁以后写的,他的人生经历又丰富,我们不仅有风景看,美食可以品,风土人情可以了解,还有许多作家的趣事(老舍,沈从文,赵树理,朱自清....)可以从中一一鉴赏,这就是我们晚辈一番幸运了,真是妙趣的很
下放农村时,未见其忧,越发变得淡泊闲雅起来了,而这也似乎有着唐朝田园诗人的乐趣所在,然古人但求自身宁静,而他却求己与周身协调的宁静,那十年磨折里损了多少人英才,磨了多少人雪泪,而他固守着本身的美,活的让人惊叹啊,我惊叹是他对生活无比热爱,跃然纸上。读完他的文章,总能一遍一遍淘出金来。我实在是笔拙,不能写出他文章的那样意境。只是处于现在浮躁的社会的我们,真的是一剂良药。虽说不能立竿见影,但读过以后,可能在某一天不经意就涌现那么画面,感叹生活的美好。
《草木春秋》读后感(五):他有一颗草木之心
《草木春秋》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集。书面是淡淡的草绿色,当中一株寥寥几笔简墨勾画的兰花,气韵淡雅,意味悠长,像极了汪老那一颗清雅淡泊的草木之心。
全书收录了三十九篇散文,内容涉及花事、旧忆、故人、游记、美食、创作等等。汪老的散文语言,恬淡平易,如话家常,不刻意,不雕饰,从日常的细微处着笔,看似漫不经心,随意闲话,但浑然天成,充满幽默智慧的情趣、旷达悠远的意境,令人如饮好酒,品赏再三,流连往复,不忍释卷。
汪老一生经历坎坷无数,遭遇过很多不平事,然而他的文字里却丝毫不见抱怨或愤懑,处处可见的是他内心的平静、豁达、闲适与淡泊,以及对美的热爱、对真的追求。书中有相当篇幅是谈吃的,谈得细致周详,意味兴浓,妙趣横生,令人忍不住遐想翩翩,恨不能立时尝之,一解馋欲。从汪老对美食的热爱,可见其纯朴可爱与热情赤忱。有几篇记人的散文,所叙都是生活里不经意的小事,淡淡的笔墨,拉家常的口吻,却不知为何轻易就能碰到内心的柔软处,总是感动。在《谈风格》一篇里,汪老提及姚鼐曾赞归有光“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这样的赞语用在汪老的文字上也是一样贴切的。
汪老热爱自然,热爱花草树木,他有一颗天真、淳朴、清澈而善良的“草木之心”。在他的多数文章中均可见植物的影子,除了以写草木为主的《花园》、《葡萄月令》、《草木春秋》等篇,其他如:《国子监》中的柏树、槐树,《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中的虎耳草,《遥寄爱荷华》中的绿萝,《昆明的雨》中的开花的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和木香花,《翠湖心影》中的垂柳、水浮莲,《跑警报》中的马尾松,《观音寺》中的胡萝卜、野菊花,《沽源》中的波斯菊等等。就连到了天山、伊犁,让他感动惊喜的也不是那里的苍茫和辽远,而是伊犁河边摇曳的蒲草和水蓼花。
特别喜欢《葡萄月令》那一篇。汪老用简朴自然的文字记录了葡萄一年十二个月的生长过程,每个月都有细致的、或安静或热闹的变化。一月,“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二月,葡萄出窖,“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三月,葡萄上架;四月,“施了肥,浇了水,就使劲抽条、长叶子”,“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五月,“浇水,喷花,打梢,掐须”,葡萄开花了,“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六月,“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七月,葡萄“膨大”了;八月,葡萄“着色”,“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九月,“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十月,葡萄下架,“葡萄又成了一个大秃子”;十一月、十二月,葡萄入窖,“把老木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这是葡萄短暂、平淡又灿烂的一生,从文中可细细体会到汪老对生活的赤诚之爱,对自然的厚朴之情。
读这本书,我的心情是欢喜而愉悦的。我一直坚持认为,喜欢植物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我喜欢所有喜欢植物的人。
《草木春秋》读后感(六):水一样的柔情
汪曾祺的文笔有江南才子的细腻妥帖,小鸟身上的灰尘能被他写成小雾,似乎有一种化废为宝的美好。我一直觉得读汪老的文章有一种安宁自然之感,不激昂,却汩汩流淌,直入心间。一直到安妮•居里安女士的问题出现,我才恍然大悟,是因为汪老的作品里有水。上善若水,可厚德载物,可容纳百川,体现一种宽广,深厚的内涵。同时,却又不失俏皮和活泼。水影响了他的性格,也成就了他的文字风格。可是北方人的豪爽夹杂其中,令阅读轻松和欢乐。寥寥几笔,说将起来,不打疙瘩,让人看了快意一笑。一字一句,融进心里。
沉沉浮浮,颠沛流离,却不因自身际遇改变或发生的不公而改变自己的心态,反倒是将遭遇简单定义成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去沉浸享受,人要活得多明白才能如此看得开。
他写“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
我想起当年,江南乡下一排排黑瓦白墙的房子里,时时会有最淳朴的美味飘散开来。一个大铁锅里煮着饭,对面坐着个人在灶肚里添着柴火,这种灶头上的美味和电饭煲中的相比,更爽脆飘香。尤其锅底烤得焦味儿十足,沾上糖,就成了原生态健康美味的白糖锅巴。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儿时最期待的日子。外婆会在家里的客厅摆上一大碗酱过的鲜肉,粒粒,不,颗颗大而饱满,又在另一方面摆上一大盆粽叶,上铺一捆稻草。双手将几片粽叶排序,弯成三角锥的形状,随手抓起浸了酱油的糯米,颗颗大而光滑,再挑选一到两块大而肥美的鲜肉,最后盖上一层糯米,这时候,她会拍拍扑出来的糯米,压压紧实。妈妈常说,外婆包的粽子米饭饱满而紧致,这手上功夫真是熟能生巧得来的。随即再利索地折出一个角,外婆戏称“捏个鼻子出来”。再用小一些的粽叶把剩余几处会漏“馅儿”的部分紧紧包裹,最后用稻草将周身扎牢,这样的粽子从外观看来青翠欲滴。而蒸熟的内里,又是美味可口。
江南的美味,真是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的。
汪老这样骨灰级的吃货,真可以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媲美。谁人会将葡萄的卷须捏下来吃,真有点儿文艺调调。年复一年,葡萄长成了,又枯萎了。再次放入窖里,来年还能再培育出新的葡萄,这真是所谓的“草木春秋”啊!
如今因交通、科技和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改进,吃到千里之外的蔬菜或不合时令的水果早已司空见惯,因此没有了旧时对自然的馈赠所怀抱的一种崇敬和珍视,这种真情也体现在对万物、对菜蔬的敬重上。说现在的孩子幸福,衣食无忧,没有战争侵袭,还有用各种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我却羡慕那时的你们,可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打闹、嬉戏、甚至是去偷摘人家庭院里的果子……
不得不感慨一句,人啊,活着真美好。
《草木春秋》读后感(七):斜风细雨不须归
汪曾祺的书,是南方人思念南方的一味药。性子慢,心气平,手下流出来的字句,像小桥下的流水,细语潺潺,延绵不绝。近些年他的散文集畅行于世,《逝水》、《五味》、《说戏》等等。其实文章本身数量并不多,选来选去,免不了多有重复。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草木春秋》也是如此,但读者依然买账。这个集子的好处是有一条时间线,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的不同文章。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他最深入人心的文章,几乎都是关于故乡的。梅雨天,咸鸭蛋,端午的粽子,粉墙下的新芽,河里的船,巷尾的庙,菖蒲,野菜,水鸭,蜻蜓,知了,蝉。他写那些平淡的早晚,篮中的瓜果蔬菜,温馨的家庭生活,乡里的风土人情,都像水墨画一样。
写昆明的文章,也是非常好的。汪曾祺是西南联大的学生,随学校避到昆明,读书,毕业,当教员。如果国内还要有一个像江南那样婉约的地方,昆明是唯一的一个了。湿润,舒缓,跑警报也不用着慌。昆明的雨,翠湖心影,午门忆旧,观音寺……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在茶馆里看书,教授中不少奇人,学生里也不乏神仙。西南联大以后,无论国内哪一所大学,哪一个年代的学生,都不得这样的悠闲、自由。
然后就到了北京。胡同文化,这是入选语文课本的一篇。《胡同文化》和郁达夫《故都的秋》是我最喜欢的两篇现代文课文。但和汪曾祺写江南的那些文章比起来,胡同文化远远不能成为他的代表作。为什么语文课本不选那些写咸鸭蛋的文章呢?大概咸鸭蛋没有首都传统重要。选语文课文的人总是这样,他们宁愿让你学北京的立交桥,也不让你读江南的咸鸭蛋。
读者不太熟悉的,是建国后他在文艺界担任各种职务时,随众多考察团到全国各地参观、采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太有名。并非不好,但让一个写小桥流水的人,去写泰山、新疆、戈壁、火焰山、赛里木湖,总是很奇怪。汪曾祺的风格,是他文章里氤氲的水汽,低回的河流,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而不是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苍茫。他自己也不喜欢泰山这样的大景,在《泰山石刻》里说:“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泰山是强者至善,我不是强者,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
一个人在江南的粉墙黛瓦里诗意,容易做到;在暴风骤雨的政治空气里保持平和,就很难了。汪曾祺在《随遇而安》的开头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对于当时的许多事情,他反感,但没有怒骂,“我天生就不是有抗争精神的人”。他写了下放劳动期间果园里的风景,风雪里坐牛车的经历,用油彩给跑旱船的女工化妆的故事,以及一个人给上百种土豆画图谱、画完就把土豆烤了吃掉的趣闻。这些文章,依然是淡雅、平实、有趣的。
汪曾祺的书,是南方人思念南方的一味药。然而,其实他笔下的江南,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一样,都早已消逝在时光里,今天的读者恐怕根本没有见过。即使踏遍如今的凤凰古城、周庄乌镇,也不会再见到昔日的沱江碧水、秀女船歌,这一切都只是笔墨间的标本了。所以,我们到底是在思念江南,还是在想象江南?到底是回忆故土,还是向往一个宁静的寄托?
(已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