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城》读后感精选10篇
《石泉城》是一本由(美)理查德·福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石泉城》读后感(一):黑夜冻死人
第一次看美国的小说,感觉从小说里窥见的文化令人感到振奋。奔驰的汽车、火车,原野、钓鱼,四海为家。支离破碎的家庭、孩子,以及各种独立的精神。遂很容易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事生活!虽然短片小说主要讲的美国中下层次蒙大拿州人的一些细节。
《石泉城》读后感(二):写的还是不错的,希望多多加油
很有感觉前一段,不过在中间的时候有些失望,总体还是很不错,希望多多加油。可以写出更多好看的书籍
很有感觉前一段,不过在中间的时候有些失望,总体还是很不错,希望多多加油。可以写出更多好看的书籍
很有感觉前一段,不过在中间的时候有些失望,总体还是很不错,希望多多加油。可以写出更多好看的书籍
很有感觉前一段,不过在中间的时候有些失望,总体还是很不错,希望多多加油。可以写出更多好看的书籍
《石泉城》读后感(三):前妻小史
理查德·福特对“前妻”这一概念情有独钟。集子所收十篇小说,几乎篇篇都有各种身份出现的前妻的影子。
《石泉城》中,“我”和埃德娜一起待了有几个月了。埃德娜的前夫常趁她上班时破门进来偷她东西。《大瀑布》中,父亲与母亲年轻情人的对峙,让“我”从此思索“低劣生活的本质”“警惕”“不宽恕”等焦急的行为。《甜心》最为奇特,“我”和妻子阿琳送阿琳的前夫博比去坐牢。《少年》的叙述最让人着迷,“我”和克劳德陪着克劳德父亲的小情人,以让他脱身回家一下……
“前妻”如此之多。也许书后应该附录一份理查德·福特八卦年表。
2012.9.5
《石泉城》读后感(四):如名字一般冰冷,但春天总会来到
买《石泉城》纯属偶然。10块钱两本的滞销书地摊,本来已经走过去,犹豫一下又折回头,在堆成山的滞销书里面抠出了它。10个短篇故事,读下来没有一个故事结局圆满,每个故事的主人公或父母离异,或婚姻失败,或倒霉透顶,或一事无成,福特笔下的人生总会遇到戏剧又致命的偶然,这些本应该是令人悲伤失意的变故,福特却能平平淡淡的把它讲完,所有的主人公最后都能够将命运全盘接受,这看似懦弱的行为却不失坚强,虽然也有一些迷惘,但福特总是强调“我们还年轻”,我想福特想传达的是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生活都要继续,我们只有前行这一条道路,走下去就有希望。如果门罗的短篇集《公开的秘密》是一场适合盛夏激情的头脑风暴,那福特的《石泉城》就是寒冬季节裹一条毯子抱一杯茶,体味人生的最佳读物了。
《石泉城》读后感(五):最丧的人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短篇,在9月依依不舍地读完。阅读的时总有两个问题:福特和丹尼斯强森的区别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类内容?
如果说丹尼斯约翰逊转述了糟糕愚蠢的黑色人生,那么,理查德福特就刻画了生活中最丧的人。埋在故事里的主角们过着失落的日子,酒吧女招待、农场工人、暴脾气的父亲,或者是一个将要入狱的前男友,他们都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
在阅读《石泉城》的时候,我觉得福特是这样一位小说家,他擅长幽闭凄惨的叙事方式,喜欢赤裸裸的把生活展示在你面前,同时,他也像是观察家,指导着你去看见生活的悲欢离合,在抽茧剥丝之后,去感受无望中的绝望。
我庆幸遇见《石泉城》,正是在阅读到小人物命运后,我才发现芸芸大众中自己的生活并不算糟糕,这世界似乎也并不没有那么可怕。
《石泉城》读后感(六):我们是在生生活的气。。。
怎么说呢,其实我并不想推荐谁来看这本书,因为看过之后的感觉并不美好,让本来并无多少希望的人生更加确定无疑的绝望了……但是这本书确实很高级,作者狡猾之极,不露声色地诱惑你会发生什么却终止于平淡,这个游戏他每次都赢!
这本短篇小说集的人物相对单调,每个小故事的主角都不超过3个人物,家庭关系居多,场景也大多相似,不是在大瀑布市就是在和大瀑布市雷同的地方,那里没有生机,苟延残喘。。。亲情是有的,却会被现实削薄到遮羞布的薄度;爱情是有的,在爱情的名义下是赤裸裸的欲望;希望是有的,却经不起一根稻草的重量,瞬间崩塌;节操是有的,其生命之短闪念间就掉在了地上……
这是我们为之追求、热爱并歌颂的生命吗?是的,这是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都充满希望,像初升的太阳闪耀着灿烂之光……是什么让我们必须承受生命中无法逆转的失败?是什么在操纵我们走上一错再错的道路?是什么让我们沾染上无法洗掉的污秽?
是我们自己……除了我们自己还有谁可以对我们的生命负责呢?
《石泉城》读后感(七):微弱光芒(上海壹周)
“有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不知怎么搞的,你做出的决定就出了问题,同时也就失去对事情的掌控。某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你以为你永远不会处在的境地,再也不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再后来,所有的一切都完蛋了。”这段话出自理查德-福特短篇小说《甜心》的末尾,很好地概括了他写作中的常见主题。福特说:“我始终力求创作的故事和小说能证实人们在身处危困﹑不和谐的环境和面临责难而饱受煎熬时展现的人类本性……其中还包含着不为人知的隐情。我从中体会到美国人经历了哪些变故。”
由于题材上的相似性,人们常常把理查德-福特与雷蒙德-卡佛相提并论,并置于类似“肮脏现实主义”的标签之下。两人都擅长描写那些横遭变故,生活陷入窘境的小人物,但与卡佛笔下那些几乎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仅剩渺茫希望的男男女女不同,福特的人物始终带着一种孩童般的好奇目光来看待世界,心中还依旧燃烧着火焰。在《冬寒冻死人》里,诺拉被要求讲讲她的爱情故事,“我曾经爱过,”她说,“现在不爱了。”主人公则回应到:“这是一个短篇爱情故事。”——面对几乎一语道出所有人命运的可怕预言,福特带给读者的安慰就是至少还能让书中人物们开开玩笑,说几句俏皮话。在《身为美国人对我的写作有哪些影响》一文中福特曾经引用米兰-昆德拉,我猜测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赞同昆德拉对于小说诗性的理解:“人物即使在最残酷的时刻,仍保留着决定的自由。”——照入福特小说的这道光芒虽然微弱,却让他超越了一般“肮脏现实主义”的范畴。
“短经典”系列丛书收录的作品之间水准并不平均,有的好、有的坏、有的不好不坏,理查德-福特的这本《石泉城》属于较好的那部分。不过本书最好是每次只读一到两篇,过一段时间再继续读。这样除了有助于细细品味小说意趣以外,另一个原因是福特在本书中使用的素材较为单调,那些反反复复的失业、假支票、打野鸭野鹅野鹿的情节也许会让耐心差的读者感到烦躁。
《石泉城》读后感(八):我只想听一个小小的故事
我几次决定开始读,又几次放下这本书。直到今天,才终于赶在夏天来临前看完了理查德·福特的《石泉城》。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短经典”系列中的一本,此外还有不少作家的作品编在其中。让我觉得了不起的是,据说读者都不太爱都短篇小说,有位作家回忆说,改革开放初期,人民读书的热情突然被点燃,新华书店里永远挤着前来购买各种世界名著的读者,可如果他们发现所买的是一本短篇小说集的时候,往往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读《石泉城》很容易想起卡佛。和卡佛不一样的是,理查德·福特写过长篇,获得过不少荣誉,日子看起来要比卡佛好过一点。但从行文上,还是看得出他的不一样:
“当你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变化得如此突然,如此的不可挽回时,你会被事件的偶然性以及随后可能和将要发生的事情所吸引,以至忘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乐天派》里的一段,这样的议论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卡佛的书里。
说实话,开始读卡佛或与其风格类似的美国作家的作品时,会不适应。我总是带着打赌的心态去读他们的书,每读完一篇后会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读这个呢?我之前只对卡佛很少的几篇感到赞叹,《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是其中之一。
“她不停地说着。她告诉所有的人。这件事里面其实有更多的东西,她想把它们说出来。过了一会后,她放弃了。”我被这样的东西深深地吸引住。看起来好像是没什么的,可又隐隐约约,有些东西在透出来,作者并不让你看到全部,大部分时间他都懒得暗示你背后的那些不可言说的风景和感受。
在福特那里,几个人在酒吧闲聊就是好题材,《冬寒冻死人》就是这么开始的。底层社会的美国人,其实是很贫嘴,简直有点像北京人。在有的作者那里,这画面会很浪漫,外面风雪飘飘,屋内温暖宜人,我们围坐炉火等等,可福特不把这一套虚情假意当回事,如果故事本身是残酷的,让人不适的,那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把它写出来,他才不会理会那些讨好读者的小把戏。
读这本书会让我经常想起波兰斯基导演的《杀戮》,以及很多类似的片子,电影的情景,人物极其有限,整部电影在不停的讲话。如果卡佛或者理查德·福特的小说被拍了出来,应该就是那个样子。
《石泉城》读后感(九):如春夏自然交替
有时作家把人物放在比较特殊和极端的情境,完成人物心理、情感的转变,实现情节的逆转。尤其极端情境,像显微镜,把人的境遇、潜意识和情感等,扩大至令人感到吃惊、膛目结舌的程度。大多数作品中的人物处在日常状态,但日常生活本身,往往显得寡淡无味,要转化为小说,常常要给出日常中的不平常和戏剧性,在日常中制造奇迹、巧合、波澜等等。
极端情境也好,日常状态也罢,都出杰作,成就大师,写到炉火纯青时,亦可“大味至淡”。所谓“大味至淡”,无需那么刺激,甚至毫无悬念,但力量如春夏自然交替,缓慢抵达,弥天氤氲。这境界很高,要抵达很难。针对当前“重口味”小说较多,在此,我想介绍美国作家福特的《石泉城》,这是一篇意蕴丰厚,情节简单,情感朴实,看上去风轻云淡的小说。
小说主人翁厄尔开着偷来的奔驰,带着女朋友埃德娜和女儿绮丽儿,愉快而风光地前去佛罗里达,“这简直就像一个新的开始”。一路上,厄尔的表现和任何一个日常中的情人和父亲没有两样。他的惯犯身份,因小说一开始就交代,毫无悬念,大白于天下,这反而成为不起眼的要害,但这正是小说得以建立的基础,小说发生逆转的所在。因机油不足,汽车抛锚在夜晚较偏僻的地方,他们既饿又困。他向好心人借电话,叫出租车。本来开始新生活的地方是佛罗里达,但此时只能打车就近去石泉城。用假名登记,他们住进汽车旅馆。
然而,同路的还有埃德娜,此时,埃德娜一跃成为小说中比厄尔更令人瞩目的人物。用假名,防止被拘捕,这并不是埃德娜的日常。尽管日常都是波澜不惊,时有小开心和坏运气。埃德娜的日常和精明惯犯的日常,看起来并无二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埃德娜当晚决定离开厄尔,回到她出发的城市卡利斯佩尔。石泉城成了埃德娜“新的开始”,埃德娜说:“我今年三十二岁了,我不得不放弃汽车旅馆了。我不能再这样不切实际了。”福特在此,第一次轻轻扭动他设置的魔方,切换至埃德娜视角,实现了埃德娜的逆转。
女友决定离去,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会成为厄尔心理逆转的临界点。尽管埃德娜的决定,触动了他。他希望尽最大的努力,改变他们的处境。于是,当晚他又去偷车。当他以他人的目光打量自己的时候,“触动”才真正有了“转向”的希望。点到即止,过犹不及,小说就此结束了。他看见一扇亮着灯的窗子,想象一个人透过窗子看见了他:“你能想到他是在为新的一天里将要面临的困难做准备吗?你能想到他的女朋友就要离开他了吗?你能想到他有一个女儿吗?你能想到他是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吗?”福特第二次扭动魔方,为厄尔提供旁观的视角,也给读者提供了这个视角。
《石泉城》读后感(十):每颗心都是一座孤城
对比英国小说和美国小说,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虽然都用英语,但两者写作风格殊异。
相对来说,英国小说更主观,作者多有一条鲜明的情感脉络,他是不管读者知道不知道这个脉络是什么,只管自己拼命地铺垫,仿佛每个人的心灵世界、阅读节奏、情感秩序和作家都一样。而美国小说相对客观化,甚至有时还会装模作样地来点景物描写。
这是两种文化的分野,大文化与小文化必有的区隔。大文化在人海面前,要承受太多的误会、冷漠、曲解与批评,不得不去强化规范,而小文化要方便得多,只需一挠,则成千上万的人皆痒。
明白了这点,就明白为什么欧茨、拉什、奥康纳、卡佛和理查德•福特之间会有如此相通的一面,他们都喜欢瘦而硬的细节,都在故事中掺杂了大量的象征手法,都抹掉了时间背景,都在隐喻与真实间来回摇摆……
因为,沉浸在大文化中,他们内有都有一种深深的失望,他们已放弃了被理解的可能,他们深知拯救不过是一个借口,在无数次挫折之后,他们明白心与心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得到沟通,于是,心就变成了一座孤城,而世界,则变成了一片垃圾场,一群无聊的人被迫在做着无聊的事,谁都明白这个结果,可谁也不说出来,因为抵抗是无意义的,除了顺从,别无选择。
大文化的底色,就是无穷地、不知厌倦地重复,它足以磨灭任何一点欢欣、任何一次企盼、任何一个借口。
对于这种密不透风的压迫感,理查德•福特是如此熟悉,他的叙述语言是跳跃的,但每次跳跃都显得漫不经心、毫无意义。特别喜欢理查德•福特式的结尾,游离在故事之外,隐喻着生活并不止于故事,一段精彩结束了,后面还有更漫长的平庸。
书写复杂经验,是当代文学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正如民间小曲之于交响乐,前者亦足清新、有趣,然而在表达复杂经验时,便显得力不从心,传统音乐是没有庄严的,恰如中国传统小说并无简•爱这样的人物一般,并不是中国作者不想写,而是叙述技术无法达到,即使技术达到了,也无生存的土壤。
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但我们的审美趣味依然停留在农耕时代,今天能读托尔斯泰式长篇的人太少了,而从托尔斯泰笔下无比确定的世界,到理查德•福特笔下无比不确定的世界,人类的审美品位又有了惊人的提升。
荒诞、无奈、焦虑、迷茫、虚无感……当它们交织在一起时,理查德•福特便从他的心中,复制了一座孤城,孤立无援、充满悖论、对未来的恐惧,我们永远逃不出这座城,甚至这种尝试,都异常可笑。
从理查德•福特的世界能读出什么?没有希望,也没有惊讶,只有心有戚戚焉的那份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