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很现实,请不要让善良成为人生的绊脚石
人生在世,应该做个君子还是小人?你肯定会说要当君子。
人生在世,应该修行道德还是权谋?你肯定会说要修道德。
人生在世,应该保持善良还是中庸?你肯定会说善良最好。
一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个君子的故事。在历史长河里,这类人其实不难找。比如嬴政的那个大儿子,扶苏。这哥们的职业是搞工程的。提到搞工程,我总会想起早年碰到的一个朋友,他总会在胳膊下夹个手包,嘴里叼着香烟,吐着烟圈得意的说道:
“最近刚接了几个小工程”,一边说着,腿一边志得意满的有规律的抖动着。以至于我一听到搞工程的人,脑海里总会情不自禁的冒出“土豪”两个字。
不过我相信扶苏搞的工程比任何人都大,他搞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没有之一。对,这家伙是修长城的。
有时候我经常会把扶苏想象成《权力的游戏》里的雪诺。老实说扶苏不管是长相、气质、出身还是能力都充满了主角光环。可是历史这个编剧偏偏学起了乔治马丁,“咔擦”一声把他给写死了。
二
历史到底有没有因果?我个人认为是有的,理由很简单,历史是进化而来,而非变化而来。第一个改变扶苏命运的人,其实是韩非子。
为什么是韩非子呢?因为他有个主张:儒以文乱法。韩非子怕我们误会还补充道: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儒家喜欢搞学问,研究哲学,这类人千万不能用,如果任用了就会破坏法治。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老板嬴政觉得说的很棒,他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他一直打算怼怼儒家的人,树个典型,于是就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焚书坑儒”。为什么嬴政要焚书坑儒呢?很简单,因为儒生们还以为自己处在战国时代,生活在言论自由的时代。所以当他们发现嬴政做人不厚道时,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通批,儒生们觉得嘴长在自己脸上,想咋说咋说。
看官,为什么战国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气象呢?因为:乱。天下有九个BOSS,其实不是七个,不管得罪谁,只要长着腿就能跑其他诸侯国去。比如孙武是齐国人跑到了吴国,伍子胥是楚国人跑到了吴国,张仪是魏国人跑到秦国,而苏秦是周朝首都洛阳人,后来则为七国效力。
我觉得这些人都不够猛,最牛的莫过于孔子,他直接周游列国。所谓周游列国其实就是满世界找工作,当然你也就不会奇怪为什么鲁国人孔丘会在卫国当官了。
我觉得这些人里苏秦的底子是最干净的,他本来就不属于战国七雄里的任何一个诸侯国,人家是东周首都洛阳人士。既然是首都,估计房价也是最高的,所以苏秦很有可能是因为买不起房,所以才逃出首都的。
当然,最有趣的是,各个诸侯国对逃亡者往往都是持开放态度。为什么呢?所谓战国,就是七雄们相互都看不顺眼老是打架,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种环境反而使得言论变得自由了,思想变的开放。
三
有人说时代是进步的,从某个角度看似乎是倒退的,比如百家争鸣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再未出现过。你知道吗?其实我们学习的《鬼谷子》这本书已经传世近2500年了,后世纵横学再未出现过一部纵横学着作能超过《鬼谷子》,这难道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吗?
话说嬴政扫六合之后,改封建制为郡县制,使得原本天下有七个老板,经过末位淘汰制就只剩下一个老板。凡是大统一的格局,就必定是思想束缚最严重的时代。
这就好比处于创业期的企业,老板还能听听员工的建议,甚至会鼓动员工献言献策。可是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企业为了提高生产力,往往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来,我告诉你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洗脑,因为老板不再愿意让员工具有思考能力,所以大力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本质上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暴力的手段,而不能称为文化。
因为,文化一定是灵魂的,是以人为本,以自由为根基的。
有人会说,等我成功了以后肯定不会这么干。事实上如果换着是你,可能手段会更暴力。嬴政就是这么一个从创业公司过渡到上市公司的老板。我们知道秦国之所以强大,有个重要的因素:人才。
战国七雄时代,一开始最强大的其实不是秦国,最早变法的也不是秦国,而是隔壁的魏国。商鞅变法实际上是抄袭魏国的李俚变法。秦国一直猥琐发育了几十年,才能为了后来的秦国。让我们记住鬼谷子的名言“为强者积于弱也”,秦国其实一直在践行这句话。
推动秦国发展的几乎清一色的是外国人,比如商鞅、吕不韦是卫国人,范雎、张仪都是魏国人,李斯是楚国人。秦国最早对人才是一种开放性的政策,我们会发现是这帮外国人在推动秦国的崛起。创业期的秦王希望人才多多献言献策。可是企业做大之后,管理者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就会希望员工少说话多做事,因为缺乏思考能力的员工最好管理。
为什么管理者会出此下策呢?原来战国七个人管七个公司,现在一个人管七个公司,就必须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而嬴政找到了这个方法:法家思想。
四
嬴政完成了企业的并购整合,他把法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管理手册。我们知道权谋是法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很显然嬴政意识到权谋对管理有促进作用,可是扶苏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韩非子法家思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帝王高。韩非的思想根基就是管理者至上。是的,其实诸子百家争鸣之后,真正的赢家是法家,有人把自己捧上天,换着你是老板,你高不高兴?
可是,儒家的人很显然还没准备好,他们还沉浸在战国自由的时代里,动不动就恶心一下嬴政。其实对人品头论足一直是儒家的光荣传统。不过这个习惯让嬴政很不舒服,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壮大之后,首先就要做的是:造神运动。就比如有些老板为了成为神就开始讲课、出书、写管理手册。还有些没读过几天书的老板也闲不住,君不见他们天天坐在成功大师的门下,摇尾乞怜?
后来这一类老板的确练成了一个本事:演讲,哦不,吹牛皮!这种吹牛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讲各种洗脑故事,二、不给你思考时间,反复的问你“对不对”,“是不是”。(伤感日志大全 www.hanchuanzi.cn)
嬴政当然没心思出书、讲课,可能觉得太LOW。因为他很忙,到处找仙丹把自己变成一个长生不老的神,这就是为什么扶苏只是长子而不是太子的原因。我们知道既然是神就不会允许自己出错,更不会认错。
既然如此,儒生在那里叨逼叨说自己坏话是几个意思?所以接下来嬴政要做的就是洗脑,洗脑一共分两步:第一步开除掉有思考能力的人,第二步用鸡汤让蠢人变的更蠢,很显然“焚书坑儒”属于第一步。
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你能说服嬴政停止“焚书坑儒”的举动吗?你不能,因为你永远说服不了一个说服不了的人。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顺着他,就如鬼谷子说的: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别人有什么嗜好,要学着去迎合他。
这时候我们的主人公扶苏出场了。他在后台站了很久,到了前台他只说了三个字:“我反对”。
“你反对?你特么算老几?给我滚粗”,嬴政愤怒的说。史料记载: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
别看胡亥没有主角光环,可是人家却高兴的鼻孔冒泡,用地道的陕西口音说道:“父皇干的好棒”。
只用一句台词就把自己给坑了,善良的扶苏只好退出了历史舞台,乖乖去修长城搞工程去了。扶苏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是好言相劝,实话实说怎么就得罪老爹了。
扶苏永远不会知道一句俗话:耿直讨人嫌。我们都知道善良的扶苏是对的,可是历史的主演并不一定全是好人,好人并非永远能得到善终。
五
扶苏的性格里有一种仗义抒怀的气度,使得他儒雅、耿直、温文尔雅的形象跃然纸上。可是没人规定好人就一定有好下场,就算你是嬴政的儿子,大秦的王子,就算你一直披着主角光环又能咋样?历史这个编剧不喜欢你。
有时候我们难免感慨:耿直的人不善变通,经不住现实的摧残。就比如扶苏这个大秦王子,居然在边塞搞工程,一干就是十年,风餐露宿的十年里,他咋就不能动动脑子回到嬴政身边呢?
有人会说善良和耿直是优秀的品德,不可否认秦二世胡亥也是这么想的。说了可能都不信,扶苏就死于耿直和善良。
我们知道嬴政只当了十一年的皇帝,注意我说的是皇帝,而不是秦王。终于他没能成为神,在巡视南方的过程中一命呜呼了。根据剧情发展我们知道,双子夺嫡的戏码又要上演了,请问: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长子扶苏与干啥啥不成的次子胡亥,谁更有资格成为大秦的王者?很显然嬴政一点也不糊涂:
“让扶苏继位,当大秦二世皇帝。”
于情于理,扶苏都应该是秦二世皇帝。可是小学课本上写的很明白:秦二世胡亥。
原因很简单,善良的人被算计了,而算计他的人是胡亥、赵高和李斯。胡亥是怎么做的呢?造假!他抓住了扶苏耿直善良的性格大做文章,善良的人很天真,很容易被欺骗。
公元前210年,扶苏接到了来自朝廷下发的遗诏:
“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遗诏的大概意思就是:扶苏,你这人太耿直了,老是跟我抬杠,我很不喜欢你。让你修个长城到现在还没修好,你说你还能干啥?所以你也别当太子了,不妨死了算了。还有那个蒙恬,你也一起跟着。
老实说,这封遗诏写的水平实在不咋样,稍微用点脑子都能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这份遗诏的最大受益人是谁?很显然杀了扶苏对嬴政没半点好处,只能另有其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胡亥要假传遗诏呢?很简单,成本最低,因为扶苏手头还有三十万大军呢。
扶苏踉踉跄跄的出场了,只见他拿着遗诏后,眼泪哗哗的流,随即举起宝剑就准备杀身成仁,一死了之。是的,我们必须承认扶苏的骨子里其实是儒家的人。他的逻辑很简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对,这一次出场,他居然没有台词。好歹上次还说了三个字,这次一个字都没有。我就有个疑问,莫非善良的人都比较沉默寡言?
蒙恬看到这一幕都快疯了,大叫道:“殿下别急啊,现在太子还没确定,咱们还有机会,再说了手头还有三十万大军呢,现在就算要死也应该死个明白吧。”
结果人家扶苏耿直啊,仰天长啸:“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接着我们的道德楷模、正人君子、道德洁癖患者扶苏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举动,只见他“咔擦”就给自己一刀,享年31岁。
GAME OVER。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茂盛的大树。嬴政为其取名"扶苏",寓意深远。扶苏扶苏,扶大秦之社稷,苏天下之苍生。可历史让嬴政失望了,扶苏始终也没扶起来。
他的选择让他解脱了,却让大秦帝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扶苏的善良耿直岂不就是一种愚蠢吗?
如果扶苏是生存在美剧里,观众一定会嚷嚷着让他复活,像雪诺一样。扶苏就这么嗝屁了,不光是现代人接受不了,连古人都接受不了,其实历史上也有人嚷嚷着希望扶苏复活的,这些人就是大泽乡出来的陈胜、吴广。
比如陈胜吴广在搞事情的时候,就公开告诉世人,扶苏没死,跟我们在一起愉快的玩耍呢。
结果是,投靠者络绎不绝,很显然世人都不相信扶苏就这么死了。
可惜历史从来不按剧本演绎。
六
愿我有生之年,得见你君临天下。奈何世道皆有变,无奈已别离。
有时候善良的人很可悲。我们之中其实有很多扶苏,品行高洁,为人耿直善良,心理天真的像张白纸片,扶苏们幻想着能靠仁爱道德去感动一切人,能用道德仁义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当理想遇到现实,却瞬间被撕的粉碎。
因为理想是理想,哲学是哲学,现实是现实。很显然鬼谷子也很赞同道德仁义,但是我们更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都是绝对的,仁义善良也有缺陷,比如解决不了吃饭这个生存问题。你我都要吃饭都要生存,这很现实,可是因为善良所以面子很薄,因为善良所以自尊心很强,因为善良所以不懂权变。
既然善良不能当饭吃,所以当我们在修行时,是否还需要明白其他的道理呢?
鬼谷子认为必须要,比如他就说:圣人之道,在隐与匿。很显然鬼谷子对于善良这件事是持肯定态度,但是他认为真正的得道之人都懂得隐匿,而不是只放在嘴上说说。一个得道之人必定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们会把仁义道德放在心里,他们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单纯讲求仁慈、道义、忠心和诚信,不过是在维护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就如鬼谷子说:
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什么是中正?实际上就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既不只会讲道德说善良,更不会只讲权谋谈城府。一个真正得道之人会把道与术合二为一,以道御世,以术驭人。鬼谷子告诉我们道德和权谋二者缺一不可:
太善良容易轻信别人,太腹黑容易算计别人,所以必须保持中正。
可是在职场上,商场上,我们更多人喜欢讲道德情操,期许做个善良的人,却对人性缺乏足够的了解。有时候有些结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善良的人往往缺乏智慧。
永远不要低估人心,因为你无法估量自己的轻薄。更不要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因为只有涉及利益时,才会展露出对方罕见的本色。平日的交集只是生存需要,不要纵情至深,更不要为此伤感,这只是你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人只有从挫败中才得以成长。
当你久经了折磨,不妨回头看一看,如果烟尘弥漫,发现所有的人都离开了你,而你注定孤独只身前行。
[来源:汉语言文学网 www.hanchuanzi.cn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