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人间之味读后感1000字

时间: 2021-02-17 21:44:23  热度: 199℃ 

点击全文阅读

《人间之味》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之味》精选点评:

●文风朴实,平淡有味,有一段关于写作的思考写得特别好:我认为一篇小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写了,读者读了,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要留出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包世臣论书以为当使字之上下左右皆有字。宋人论崔颢的《长干曲》“无字处皆有字”。短篇小说可以说是“空白的艺术”。办法很简单:能不说的话就不说。这样一篇小说的容量就会更大了,传达的信息就更多。以己少少许,胜人多多许。短了,其实是长了。少了,其实是多了。这是很划算的事。

●朴实的文字,最有味道

●平淡日常的生活就足以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你没有把生活过好,完全是自己的原因。

●从文字中读汪老散文,整本书很平和。前篇娓娓道来各处的美食、传统文化,再到介绍自己和家人,即使最后一篇文革标题为《随遇而安》,也是一样的平和心静,对于那个错误的年代,最后的呐喊是“为政临民者,可不慎乎。”

●景要与人贴合。

●羡慕而不可得的人生。所以还是羡慕的。

●好像听汪老爷子聊天

●夏夜宜读汪曾祺。人间时刻,都宜读汪曾祺。

●质朴的文字。

●最后一篇味极深远

《人间之味》读后感(一):人间之味,人间知味

我喜欢书的墨香,尤其是新书,拿到后,我都会先打开用鼻子狠狠的嗅一嗅,这一嗅,仿佛书的内容也能嗅去大半一样。墨水和纸张混杂的气味,总让人的思绪飘到屋外,飘向苍穹,飘出气层的包裹,最终在不只是哪个宇宙的角落里静谧着。

这种感觉,在我拿到这本书时,更甚了。 平凡的句子,平静的语气,却让一个个字符在心上活跃起来,让人不觉的亲近起来。

我最喜欢在每个空闲的下午拿起它来,读着书里对每一种事物,每一段生活的娓娓而叙。

读着书里对人间草木的各种记忆,草木有情,情是源于与人的相处,和生活的记忆。书里一些小小的有趣的片段,更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味道。例如书中有一段讲到“阿格头子”,提到草原上的红红火火的老曹,他讲狼逗羊玩耍的事,羊被逗得开心,就跳出了羊栏,狼就把羊叼走了。看到这一段,我不觉讶异:竟有这样的事!我感慨狼的聪明,也感慨老曹,想着想着,这个人的相貌竟会从眼前浮现出来,我仅仅是读到了阿格头子,读到了草原的狼,我竟然就觉得我认识老曹了。

我想,这算是写作的高明之处么,明明全书都是在讲人间之味,讲花草,讲春秋,可读着读着,我竟读出了点生活和人间的味道,这人间之味,让我真的知人间味了。

汪大师的手法,行云流水,淡而不俗,细细品嚼之后,有种后知后觉的意味,一些平淡的事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从未留意,在他的笔下,却是那么鲜活明动。尤其我看完车前子,回去问家里人,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常见的东西,小时候在田里放风筝,说不定何时,我的脚旁正呆着这样鲜活的一颗生命,而我却一无所知。想到这些,我越发觉得生命的奇特了。

翻完一遍后,我还会时不时再打开它,随意翻到某一页开始读,眼里的字和这些人间之味又不一样了,我走出屋子,细细看着在水泥缝隙里爬出来的蚂蚁,一盯就是半小时,原来自然这样有趣:我又更知人间之味了。

《人间之味》读后感(二):《人间之味》 汪曾祺

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猪年春节,如春天,似夏天,28-17℃的花城,没有回家,没有烟火,没有想见的人,于是看起了花,看起了书,不温不热,不紧不慢。记得秋天回家的时候看的是蔡澜旅食集,写到秋天的露水和大雾,冬天的落雪和烤红薯。

食物是记忆的载体,一想到家就离不开吃,春节更离不开吃。我是慢慢变成半素食主义者,常常被身边的朋友吐槽不吃肉的无趣,老汪说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除了肉)。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除某些领域)。这是一个人的执拗,也可以有很宽的乐趣。

家乡的食物,那种大自然土生土长,经历过霜降雨雪和风吹日晒,极寒之后变得更甜的红菜苔、白菜苔,开着黄花,菜尖还挂着雪。在地底下沉睡了一整个夏天的红薯,煮着吃,烤着吃,炒着吃,蒸着吃,总是香的。比菜苗更清爽的白萝卜破土而出,像是经历过洗礼...每一个节日里都躲藏着一只糯米怪,我说还有油炸小丸子,何况那南瓜比香菜豆腐莲藕萝卜更有田园风味!

夏天的栀子花开,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冬天骨子里的冷和手炉焦糠的香。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后先回自己家再去奶奶家,从我家后院翻过一个小山丘就是奶奶家后院,总是开心轻巧地跳过围墙。初中的时候,要上早晚自习,周末还要补课,去的便少了。偶尔去奶奶家陪她坐坐,坐到天黑了我就要回家。奶奶站在后院,开着灯,大声地喊我的名字,一遍一遍,我一遍一遍地回应着,直到翻过空旷的山丘,听不清彼此的回声,那个时候就不再那么害怕黑夜。奶奶也有这样一个手炉,温暖了每一个冬天。

人间之味,草木春秋。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春天来了,哪里有鲜花,就到哪里去。菜花开的地方,玫瑰花开的地方,苹果花开的地方,枣花开的地方。

《人间之味》读后感(三):品味人生,随遇而安

今年2月份刚品读完汪老的散文集《人间草木》,为其随性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才华所折服。这几周忙里偷闲又再接再厉地阅读了这本《人间之味》,这次阅读又让我意外发现汪老对“吃”的独特感悟与经验,还了解了其家庭轶事,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钦佩,更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共鸣,对其生活哲学深表赞同。

人间之味,一是体味自然母亲之美。

自然风物,美在细微处。汪老就有一双辨识细微之美的慧眼。其家中所种的腊梅花,还有那紫薇花,花树下的萱草,那看似平凡的花草树木,通过他细致的观察和看似随性的笔触下,读者体味到了平时那不加注意的清新之美。

四时草木在其眼中,如同绚丽的万花筒,比那都市霓虹更动人。若是每一个人都带着对美敏感的心灵,尊重自然细微的心意,用身心去体会自然和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也能修炼出那样一双慧眼吧。

人间之味,二是品尝世间美食。

世间美食之精华不全在于那山珍海味,而大多在各地的特色菜肴和小吃。汪老在书中介绍了他所到之处的各地美食,除了家乡菜,大部分云南美食,少数的西南地区特色风味,同为美食爱好者,读这一部分这是觉得“津津有味”,更从中得知汪老竟品尝过我家乡的米粉,不禁觉得有了亲切感和共鸣。情以物载,汪老在回忆家乡亲人的时候,总会将亲人亲手做过的美味、家乡的味道一一道来,味觉上我们仿佛真的穿越到过去同他品食那美味,心灵却从他随意淡然的文字间感受到了对亲人和家乡的怀恋,那股淡淡的乡愁。

人间之味,最是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书中文章回忆汪老过去的生活,回忆家人,回忆他博学多才的祖父和父亲,贤良淑德、厨艺高超的祖母,命途多舛短命的母亲和第一任继母,这些回忆饱含着汪老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回忆是甜的,因为亲人给了他最好的言传身教和关爱,这回忆亦是苦的,因为亲人已不在他身边。

还有对文革那段黑暗岁月的回忆,奇怪的是,从汪老的字里行间,我并不觉得这于他而言是苦的,对于那段岁月,他也只有 “划右派还要有指标”这一句淡淡的讽刺,在那段蒙冤的日子里,他却找到了人生乐趣,不仅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求知欲和文化水平,更懂得了农民的苦乐,更接“地气”了。汪老推崇“随遇而安”,而不是“逆来顺受”,他认为逆来顺受太苦,就像将生活中的不幸和心中的苦闷硬生生地接受,养成了心中的伤。而随遇而安,将一切看开,波澜不惊,将一切不顺不公放下,获得内心的自在,于苦难中寻出意义和细微乐趣,让生命的种子在贫瘠中开出花儿来。

人生之味,在生活琐碎间,在自然细微处,与鲜花草木虫鱼为友,赏四时微风玉露,品五味杂陈,千回百转间,自有妙处,笑对万丈波澜,凡事随遇而安,这便是汪老的生活哲学。

《人间之味》读后感(四):《人间之味》读后小记|人间之味,最是有趣 《人间之味》读后小记|人间之味,最是有趣

《人间之味》一书收集了汪老经典美食美文,分为《人间草木皆有情》、《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皆是好去处》、《人间有情亦有爱》四个部分,精选46篇美食佳作,描写植物、美食、风景、趣事等。

汪老一生坎坎坷坷,走遍大江南北,也吃遍了大江南北,从华夏中原的臭豆腐到塞外边疆的手把肉,无论汪老走到哪里都会寻觅当地美食。汪老在吃上的造诣与他在写作上的造诣一样深,自诩为“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绝对是资深的吃货,与其说汪老汪老吃得广泛,不如说汪老吃得通透,就像他的人生一样通透。

我想,汪老并不是为了解馋才千方百计的去找寻美食,而是因为寻觅快乐和趣味。

汪老吃的不只是味道,他吃的是思念故乡的情愫,吃的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吃的是古人做旧的韵味。

《人间之味》一大特点是幽默风趣,比如《豆腐》一文中,开头便是:“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这是豆腐吗?”看到这里,不禁问自己:这样的豆腐是豆腐吗?不仅如此,《豆腐》一文还介绍了南北豆腐的多种做法和历史渊源。拌、烧、炒、炖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可以使用在豆腐上,这也映衬了豆腐具有无味调和、海纳百川的天然优势。

《人间之味》另一大特点便是画面感极强。汪老是高邮人,对咸鸭蛋的吃法是真正的行家,比如《端午的咸鸭蛋》一文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即使不喜欢吃咸鸭蛋的人读到这里也不禁会想吃咸鸭蛋了吧。汪老还说:“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咸鸭蛋是染上了相思情的,异乡人是吃不出那味儿的。

《人间之味》所描写的都是一些家常小事,所以读来特别亲近。萝卜、马铃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在汪老的笔下有很多种类的说法。他在沽源为马铃薯画画,画花画薯块,大地无边,心自遥远,我爱这豁达开阔的心境。他研究萝卜,最好吃的是杨花萝卜,“自离家乡后我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或者说自我长大后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小时候吃的东西都是最好吃的”,蓦然感动,我也爱记忆里童年的味道,打上时光的滤镜,独一无二径自收藏,这是别人都拿不掉偷不走的一种味道。

吃八方美食,品百味人生。“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事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如此”。如此这样,生活才不至于单调乏味。

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人间之味》读后感(五):往事之味

小学的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描景状物的文章,每每到了作文课写描景状物文的时候,我只会觉得头大:有什么好写的嘛,景色怎么描绘,还有那些静物有什么好写的,不过就是长什么样子是个方圆有什么颜色嘛。

也不喜欢看人家写的这类文章,像温吞的白开水,一点味道都没有。

却不知道,万物背后,皆是情。

中学的时候,也不是很喜欢散文。平平淡淡的,读起来一点美感都没有,白话的像是流水账。

大学的时候,不喜欢读现代诗。一句话拆成几行说,就是诗了?还是更喜欢古体诗,读来抑扬顿挫,节律对仗工整,极有美感。

22岁之前,我喜欢什么?喜欢无病呻吟,喜欢悬念百生扣人心弦的东西,喜欢悲欢离合,尤其爱bad ending。似乎生活过得太顺风顺水了,总要在文学作品里寻点刺激。

后来的三年经历了一些事情,渐渐地,人变得越来越喜欢静。画作美图一看就能看半天,仿若人都要融进去。走在路上眨巴着眼睛,同样的景色,却能看到当年看不到的美。大抵人年龄稍微大了点,便会不自觉想回归平淡,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吧。年少的时候看电影喜欢大片拯救世界,个人英雄主义看的心潮澎湃,如今却更爱文艺剧情片,平淡的却将流年蜿蜒。也渐渐爱上了散文和现代诗,年少时读不懂的词句,如今细细品来,才知道平淡下隐藏着怎样的隐忍和惊涛骇浪。

大抵这就是成长。

大抵也只有那样年少的年纪想要火的热烈肆意,等褪去年少时,便想要水的包容和温柔了。

人间之味。

草木虫鱼、瓜果蔬菜、山水风景、怀人记事,本是人间之味。

生命有限,哪有那么多壮怀激烈呢,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流年。而正是这平平淡淡的流年,在历经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后,也开始变得令人怀恋和思念起来。就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久了似乎也能品尝出甘甜。

曾有个深夜看《舌尖上的中国》,恰好提及了家乡。再寻常不过的西瓜酱了,在家里我是一向拒绝的。可是就在那个远离故土的夜里,这再寻常不过的出现在纪录片中的家乡的小吃,仿若一个导火索,燎原了思乡之情。

在那样一个深夜里,旧日平淡记忆翻转汹涌而来,似乎要将我吞没。我记起很多很多年前,读小学的我回家一进家门就能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记起初中时的大雪阻塞了道路,记起外婆煎的饼奶奶蒸的杂面窝窝爸爸包的饺子妈妈煮的粥。似乎我饿了,可是,这关于食物的记忆背后,分明说的是,我想家了。

食物是记忆的载体。仿佛时光依稀,我还是那个背着大大书包的小小女孩子,可一晃之间,十年转瞬。

气味也是记忆的载体。甚至场景,甚至光线。

每年桂花开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曾经喝过的桂花酒,想起我曾喜欢桂花糕,有人寄来杭州特产,那样氤氲着香气的桂花糕,就此驻足在记忆中。很久之后我一个人去杭州,河坊街明明是我从未到过的景点,杭城明明是我从未去过的城市,却在看到葱包烩、定胜糕时,记忆复苏,往事扑面而来。

郊区的空气比市区干净许多,我看着天空变化万千的云,看着夜幕落下将黑未黑时天的色彩,总会想起很多年前,那时身边还有挚友,我笑着闹着文艺着,这一秒感慨着远山如黛,下一秒便吐槽这热死人的天气。

往事如昨。

年龄越是一岁一岁的增长,生活中能让心起涟漪的事情越来越少。

就连旧日的回忆,也只是淡淡的想起,再无任何波动。生命中有些人曾经来过,有些事曾经发生过,我没有忘记。但却很少会想起了,即便想起,也仿若上帝视角,冷眼瞧着这些事情,再无悲喜。

如此回望过去,不过是平淡的人生。平淡的文字下掩藏的酸甜苦辣早在漫长的发酵中挥发殆尽,读来便饶是寡淡。但细细品来,还似乎有一丝隐忍,一丝感怀。

这便是往事之味。这便是人生之味。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