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纲》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绘画史纲》是一本由傅抱石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绘画史纲》精选点评:
●还记得去年故宫展出千里江山图的时候,展厅人多到无处下脚。但其实中国绘画的欣赏是有门槛的,以前看不懂的游春图,以前觉得没那么好看的《局部2》,都是因为观赏的目光太空洞。
●研究欣赏几辈子都不能行的事 被写在这么一本小书里 难为了。浩瀚星空,往哪扎都费劲 真是够贪心啊自己 好书 必买 力荐!
●不是很有趣,心烦意乱地翻过……
●作为画家的画论,在理论性和文学性方面都可圈可点。了解了简史式铺陈写法的绘画史,再来阅读名家的史纲,确有豁然开朗之感。看来无论哪个领域的知识,初次接触总是最慢最艰难的。坚持开荒过后的每次重复,都会有取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傅老最重要的观点还是崇尚自然,对董其昌、陈继儒一派强分南北宗的理论抨击鲜明。《中国画家是如何体现自然的》似可与宗白华类似文章对比。
●画家关于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的介绍是概括性的,而有侧重,适于入门读者了解中国绘画史。中国古代绘画研究,尤其是山水和人物,多有创见,文气连贯,语言洗练生动可读。书的容量比较小,难以做到深入,须参照它书来读,才能对中国绘画作一全面、清晰的基础了解。
●这本小书对理解和欣赏中国绘画非常有用,是非常好的入门书。作者自谦说读书很少,这真让人惭愧。本书不仅文字功底不凡,并且深入浅出,思路清晰。重要的是,作者是知名大画家,由他来写这本书来合适不过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了。
●这么好的书评分不到8有点想不通,是不是喜欢艺术的读者较少的原因?
《中国绘画史纲》读后感(一):美术史家有的放矢谈国画
“大家小书”这个系列的书都很好!都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大家”著作,这本《中国绘画史纲》是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对中国绘画研究而成的著论集。
此书好在几处:
1.傅抱石对中国绘画颇深,而且他本人在国画上造诣深厚,理论结合了实际,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的放矢。
该书中他就中国绘画的变迁史纲、他个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研究、以及中国的人物画山水画作一番细讲。
《中国绘画史纲》读后感(二):一本书帮你看懂中国绘画
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置于人民大会堂中,气势磅礴,非常震撼人心,也非常出名。作为近代著名的国画大师,傅抱石擅长山水画,创“抱石皴”,笔意豪放,视觉感强烈。他的著作《中国绘画史纲》我曾在图书馆里借阅过,如今重读,更觉倍感收获。这本不厚的著作中收录了傅抱石三篇绘画史上的重奠基之作:《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
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傅抱石认为中国绘画基本有三大要素:人品、学问、天才——天才个人理解是天赋。关于这三个要素,傅抱石讲得非常口语化,很有意思,他说,“没有天才的画人越画越坏只有开倒车,只要不是特别的笨伯。”在序中又补充,近人陈卫恪的文人画之要素:人品、学问、才情、思想。董其昌的三要素:读者,广见闻,脱俗。沈宗骞:清心,读书,却誉,正体。“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同笔墨性情,用词不同,意思相似。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时而俏皮地“补充”“反讽”一下,各个名词重点点到即止,深入则可以加深理解,从字里行间看得出天才作者的性情,很幽默。
因为是上个世纪作者早期的作品(民国二十一年,即1933年),所以,文字里有些字眼与当下的行文习惯略有不同的,这点不影响阅读,稍加注意即可。作者主要是作绘画史的梳理,侧重于罗列出个时代的一些画家、派别、观点等,而并没有过于深入,所以这一篇是史纲,可大概了解绘画史上一些著名的现象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要仔细许多,可细读,许多观点都已成定论。《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具体谈了几幅著名的古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阎立本《列帝图卷》等,也说到一些中西方绘画观点,但傅抱石强调中国画即是中国的。这里还有对唐时绘画色彩,宋时民族本色,文化与美术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很喜欢看傅抱石对经典古画的点评,地道准确生动。
傅抱石也画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其本人受魏晋特别是顾恺之、明未陈洪绶等人的影响很深。傅抱石用笔洗练、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笔下人物俊逸绝伦,格调高古。整体创作有古意,有创新,又有个性,风格鲜明,不愧是绘画大师。
《中国绘画史纲》读后感(三):不一样的傅抱石
对傅抱石的了解最早源于小时候的一套邮票,从而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只知道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画画家,。至于傅抱石是擅长山水还是侍女,工笔还是写意,并不知晓。后来再听到傅抱石的名字,常常就是傅抱石作品于某某拍卖会拍出天价了。
原以为傅抱石这类的中国画画家,要么家学渊源,要么自学成才。绘画大师未必懂美术史,懂美术史的人画未必画得好,傅抱石就是及画、史于一身的大家。傅抱石来自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伞匠人家,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凭着自己的优秀成绩以第一名免试进入省立第一师范。1933年在徐悲鸿的帮助和推荐下去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开始正式学习美术史。
在成为科班学生之前,傅抱石就对美术史有了自己的研究。父亲的修伞铺左边是刻字店,右边是裱画铺,儿时的傅抱石经常去邻居那里溜达,竟也熏陶出了对字画的兴趣,经常自己刻图章。据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瑶回忆,“抱石”这两个字的初衷就是怀抱石头,喜欢刻章,而并非后人对石涛以及屈原的“抱石怀沙”的牵强附会。
《中国绘画史纲》由《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三篇著作组成,并非按照一般的绘画史,以朝代划分章节。这三篇文章分别成于1929、1940和1953年,可以看到傅抱石文字和思想的变化。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还曾从董其昌说提及南北宗,并重点介绍了南宗的全胜时代。等到《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之时,便再三声明:中国山水画是没有所谓“南北宗”的,王维也不是“南宗”画祖。
本书的序也颇有意思,想不到傅抱石还是个“宠妻狂魔”,因为喜欢上了自己的学生,某大户人家的女儿,于是狂拍老丈人一家的马屁:给小舅子讲故事、补习功课,给诸位长辈送礼投其所好。还专门去找朋友借了一张存折,告诉准岳父自己有一千块大洋,是有钱人,请老泰山放心把娇滴滴的宝贝女儿交给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傅抱石终于抱得美人归。世人的印象里,艺术家总是需要激情,对于感情不太看重,换女人如换衣服,娶回家后气若敝屣也是常有的事。但傅抱石完全颠覆了“艺术家”风流花心的这种刻板印象,踏踏实实照顾了妻子一生。夫妻二人鹣鲽情深,羡煞旁人。
《中国绘画史纲》读后感(四):绘画的意义
中国画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水墨丹青,有一种说法叫做“以水为韵,以墨为骨”,就算是不懂得画的人,也能从这句话里品出一些韵味;它重神似而非形似,这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不同,意境、层次这样的东西在国画里要远比形状重要得多;它的历史已经超过了2000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它的存在就已经写就了一篇恢弘而灿烂的历史。《中国绘画史纲》就是傅抱石先生对于这篇历史一个忠实的注脚。
《中国绘画史纲》是一本小书,篇幅不大,页数不多,就像是导言中提到的一样,它是一本体积虽小却承载着历史的积淀的沉甸甸的小书。傅抱石先生从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古代绘画纸研究及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讲述的过程中,傅抱石先生没有可以的追求时间顺序的叙述,更多的是把握住了在中国绘画历史上一些关键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与存在。比如说佛教,宗教的力量往往在社会各界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其实没有经历过完全被宗教影响的时期,但中国的绘画却有着很浓重的宗教成分,它传播了宗教的同时,也是在以自身的优势反馈给宗教,滋补着宗教的发展。再比如说,政权的影响,它对绘画的束缚和限制都能够清晰的在作品中流露出来。
其中,最后一部分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是傅抱石先生对于国画作品、或者是某一个时代作品的赏析。从标题上看,往往只体现出一幅作品、或者是一个朝代的名字,但实际的文章中,往往都是以小见大,通过这一幅作品,引出的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也有可能是一段时期的绘画风格,而风格与历史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着的。这也是在历史进程中很容易体现出来的一个作品——有的时候通过画作的风格,我们往往可以将画家的身份与当时社会环境相关联,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由此看来,画作所表现的也恰恰就是历史的发展与衰败,绘画史纲,里边隐藏着的还有关于时代的一些印记。
《中国绘画史纲》可能与我们以往看过的历史书不同,通篇读下来,你可能梳理不出中国画在整个历史中的变迁,但却可以清晰把握住几个重要的转折和关键;你大概也没能记住几篇画作的名字,可你会知道画作内容的风格对比和与它们相关的社会历史。其实我不懂画,只是在阅读之后,我觉得自己开始可以读懂中国绘画背后的一些意义。
《中国绘画史纲》读后感(五):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17年6月5日晚,北京保利,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1.45亿元起拍,最终以1.625亿元落槌,加佣金1.87亿元成交,创造了一个纪录。
傅抱石何许人也?学习美术的当然知道傅抱石的大名。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早年留学日本,擅画山水,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晚年多作大幅。比如人民大会堂那幅《江山如何多娇》,就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以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创作的一幅巨幅设色山水画,表现出了新中国的勃勃生机,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即便是不太熟悉傅抱石的人,大概多少也听说过这幅画。
傅抱石的山水画源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能够把水、墨、彩融合一体,取得了一种堪称气势磅礴的效果。中年时,创出了一种独特的画法---“抱石皴”。傅抱石画人物,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力求以形求神,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在气质,此外,傅抱石还能够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可谓一代艺术大师。
当然,傅抱石不仅美术功底深厚,他的理论功底也很让人信服。自日本学成回国后,傅抱石在高校任职。他的这本《中国绘画史纲》,收录了《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和《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三篇专著作品。为什么要写作本书?根据傅抱石在“自序”中所言,是因为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几大国画理论专著虽然更丰富更完善,但还是不太适合,所以需要自己来“编些讲义”,区别画体、画法、画学、画评、画传,为中国绘画断代,又使得中国绘画成为一体,使得后学者“有所循依”。可见,傅抱石不仅是一名技艺高超的绘画大师,也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绘画,在《中国绘画史纲》这本书里,还可以读到傅抱石的女儿,同样也是知名画家的傅益瑶所写的一篇文章《我的父亲傅抱石》,可以对这位绘画大师和他的家庭有一个更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大画家首先也是普通人,也是很有个性的。傅抱石之所以成为傅抱石,除了自己的努力,家庭也是很有帮助的。这可以给我们很多普通人特别是女同胞们以很大的启发。傅益瑶在文章的最后说:“女人一旦是灵、秀、慧的,就会派生出许多东西,如决断,识大体顾大局之类。所以,父亲从来不对人家的漂亮不漂亮评头论足,而是从灵、秀、慧的层面来谈论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
由是,即便是一个不懂画的人,也真的有必要好好看看这本《中国绘画史纲》。只要真的留心、细心和用心,是不难从中找到一些足以让自己受益的好东西的!更不用说,面对的还是如傅抱石这样的一位真正的“大家”以及好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