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人类的故事》是一本由[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的故事》精选点评:
●复习了一遍世界史。
●上下千年,人又何曾改变过。
●虽然很短,并且是写给孩子的读物,但是成年人也能学到很多。有些观点受当时的影响有所局限,但是向变化而生的观点,在今天看来都是正确的。
●通俗读物做成这种封面不好,就是在唬人嘛 (°ㅂ°╬)
●2018.94 其实这本书应该是欧洲人的故事,自从基督教替代远古的信仰成为主流宗教信仰以后,排除异端的战争贯穿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历史
●哈。突然想起和某人讨论某社会问题,他跟我追根溯源说我太主观,我认为他是温水中的青蛙。
●我买的是这个版本。感觉字有点小,但重量很轻,捧着阅读也不觉得累。看过很多版本的人类故事了,都应该看看,少在网络瞎bb
●【读书2019】040《人类的故事》:最近工作异常忙碌,读书频率降低很多。这本书很适合碎片化阅读,每个章节相互独立,串联起整个人类历史,作者观点很有特色,逻辑缜密,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恨不能高中时就读完它。据说这个版本的翻译是最好的。
●说是人类的故事,一部世界史,确切的是一部西方史。前面几章到希腊罗马为止太简洁,之后越来越好。台湾的译者很棒!
●荡气回肠!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一):人类发展轨迹的初步梳理
房龙完成这本书的时候是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应该说某些观点现在看来是有些过时,另外这本书虽然题目的是人类的故事,但是内容上,特别是从中世纪开始,还是以欧洲,北美大陆上发生的事情为主,亚非拉的历史很少涉及,似乎遗漏了很多东西。当然从方法上来说,作者在本书的最后给出了自己对历史详略取舍的标准,即对时代进程改变所起的作用。不过人类的故事变成欧美的故事,这一点还是略有点失望。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一章分析历史规律,很精辟,值得一读
说说译者吧,翻译非常流畅,不晦涩,而且还对原书作者的史实错误通过注释的方式给予了改正。有些翻译还很接地气,通俗易懂。翻译还是很成功的。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二):如果在启蒙时读了这本书
“历史是一座浩瀚的经验巨塔,是时光从历世历代的无尽原野中兴建起来的。想要登上这座古老建筑的顶端,获得饱览全景的优势,并非易事。这座巨塔没有电梯,但年轻的双脚只要有力,总能攀爬到顶。”
房龙是个故事大家。能把纷繁复杂的世界史处理成这般通俗易懂是他的功力,也是翻译家的功力。果麦这本书很适合初初接触世界史的孩子。不复杂的讲个故事给你听,像是我小时候看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不过比起上下五千年,房龙的心态却是不否认自己的主观性的,他可以直言君士坦丁大帝是个”糟透了的恶棍“,也会为了没有提及的民族和国家而道歉。这种不否认主观存在的叙述方式却使得客观性成了更加清晰的历史学要求:”因为我们总有个人好恶,但我们应当竭尽所能做到公平,不让自己的偏见过度影响自己。“这恰恰给初入这个”行当“的孩子们提供了”学习“最基本的原则。
另外,书中的每个故事更像是一个个树枝,粗线条易懂,为之后的细着墨的书籍搭建了一个有力的支架,让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构建的完美清晰。在它的基础上再去读分册史,再去读通史都会有更好的体验。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三):为什么历史一再重演
有人说,为什么人类是健忘的,总是无法从历史中获得教训。我觉得这个看法错误的地方在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婴孩开始长大成人,意识总是从无到有,不断改变,没有一个人是存活了几十万年,知道所有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大部分人对历史是无知的,即使一部分人能够了解一定程度的历史,但这少数的人并不能左右历史的发展,他们被包围在无知的人中间,或者受到种种的时代的掣肘,或者他们并没有处在拥有权利的位置上,即使认识到当下社会的深刻问题,也往往无济于事,于是历史一再地重演。另外,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常常滞后于事态的发展,当下的人常常看不清自己所处的境况。同时,人的本性从来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面对不同的人类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形态、生活环境、科技水平等,贪婪、粗鲁、嫉妒、傲慢等等深藏在人类基因当中的邪恶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由此导致了历史冲突的循环往复的出现,虽然冲突表现出不同的外部形态,但本质上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即使要走很多弯路,甚至倒退,人类总体是向前、向上发展的。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四):一本极佳的世界史入门读物
本书是美国作家房龙于1921年写给孩子们读的世界历史故事,受时代所限,作者所持的是“欧洲中心论”,但并不妨碍本书的阅读价值。作者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文笔,配以生动有趣的手绘插图,叙述了从史前时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故事,文明的起源与衰落、英雄人物的事迹、国家间的征伐、欧洲的复兴、民主革命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殖民扩张与世界大战……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本版《人类的故事》比其他版本增加了一篇房龙于1938年写给出版方的《结语》,房龙在《结语》中这样写道:“就我而言,我依然信仰着人类的终极命运,相信人类社会这些无休止的剧变与动乱是一个新时代的序章,在那个新时代,人类终将因信念而鼓足勇气,终将无畏地摆脱自己最可怕的敌人——任性的无知,以及精神上的极度怯懦。”实在是对本书主题的升华。
尽管本书对读者的定位是青少年,但是大人们读后也能从中受益,是一本极佳的世界史入门读物。
本版翻译通顺流畅,译者在文中添加了不少注释,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美中不足的是编校不严谨,有个别中文译名前后不一致、标点符号格式不正确等情况。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五):指出几处疑问
刚读了一半,想指出几处疑问。
一,169页第三段第二行,"吉柏林派于1802年被逐出佛罗伦萨",此处应是1302年。
二,206页第二行的"Erasmus"译为了"埃拉斯谟斯",而在106页却是比较流行的译名"伊拉斯谟",是否应统一译名。
三,同样的,Medici在145页译为了"梅迪奇",而在228页译为了"美第奇"(较为流行的译法)。
四,文中多次提到学习希腊"文法",据我了解文法就是语法,"语法"一词现今在大陆比较通用,而"文法"一词多在港台地区使用。鉴于译者邓嘉宛老师是台湾人,而书在大陆发行,本书编辑是否应注意将这些词换作大陆通用的词。
五,217页第七行,1518年召开会议可能有误。前文说奥兰治亲王威廉被暗杀后,会议才召开,而我查了他是1584年被暗杀的。1517年马丁路德刚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怎么可能第二年就宗教战争?
六,230页,第一段最后,误把"斯图亚特王朝"写为了"斯图尔特王朝"。233页也有。
七,还是230页,时而是詹姆斯一世,时而是詹姆士一世……
八,235页第二段,"詹姆斯喜当爹了"……用网络词语真的好吗……而且喜当爹是老婆怀了别人的孩子 自己被绿了,或者是当了接盘侠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