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咖啡读后感摘抄
《黑咖啡》是一本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 [英]查尔斯· 奥斯本/改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咖啡》精选点评:
●与《捕鼠器》一样属于阿婆的剧本。但这本书并不是“结果导向”的,而是“过程导向”,因为其“凶手”在一开始就已经揭露了,因而,其过程中的戏剧性和舞台效果则是亮点与重点。但相对来说,之后的《捕鼠器》还是更成熟,既保持了过程的戏剧性、又保持了结果的悬念性。
●这本一般般吧,和斯泰尔斯实在是太像了,然后也提前泄了凶手。
●一如既往的精彩
●剧本改的小说,有点简单,不太烧脑
●叙述中规中矩,解答中等偏下。行文保留了阿婆的语言风格,舒服,欣慰。
●物理学家克劳德虽然研究出了一个全新的方程式,但却在家中被毒死,灯光一关一亮的时间,一个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毒死,每个在场的人好像都有嫌疑。 小说由查尔斯·奥斯本根据外祖母阿加莎的原创剧本改编而成,所以全书的阅读体验会有很重的剧场感。作为剧本属于不错的,但作为小说体裁,最后凶手出现的有点突兀,关键性的线索也有些似是而非。
●原来是剧本改编的,在一开始就动作泄底了…
●首次汉译的波洛系列
●这本有些小儿科。
●……
《黑咖啡》读后感(一):咖啡只喝黑的
黑咖啡 高度紧张的工作之后,很难马上放松下来,大脑皮层还处于习惯性紧绷兴奋状态。这时候,三天的小长假就特别恰逢其时,而一本好看又不难懂但也不会无聊的书,就是这个假期最需要的陪伴了,阿婆的书,似乎就是为这样的时刻而来。 认识阿婆很多年,从最初散乱的单行本,到后来有了成系统的全集或者文集,台湾三毛主编版、贵州版、人文版…不敢说都读全了,书名总是基本都见过的,而直到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出阿婆的全集,才发现仍有拾得遗珠的惊喜,比如这本《黑咖啡》。 《黑咖啡》的主角自然仍是波罗,比利时小胡子大侦探,但此前波罗的探案里,似乎并没有这一本。原来,这是阿婆写的舞台剧本,后来才被改编成小说出版。但又不同于另一部阿婆的舞台剧经典《捕鼠器》,出版也是剧本的形式。 总有一天,要读完阿婆所有的作品,一个粉丝的修养。
《黑咖啡》读后感(二):对比阅读中文版读后感
整个故事情节堪称阿加莎水作,在看完原本后心里唯一的念头是“这么味如嚼蜡的情节真的有必要翻成中文版吗?”,发现新星还真的引进了这本于是又过了一遍中文版,在情节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翻译简直是二次创作,将阿加莎独有的戏剧张力完全表现了出来。
刷完原版的体会是英语场景描述的词汇有局限,一个对话场景每个人在发言前分配到exclaim, announced,declared这几个词,然后下个场景再循环使用一遍。但是新星的译版配合后面的形容词加入译者对场景的理解简直能够翻译出花来。
看阿婆的作品也有几分趣味,上世纪的作品会用一些优雅又古旧的词汇比如Marvelous,Slendid,很有人人戴礼帽的旧英格兰带入感。但比较痛苦的是阿婆的形容词非常丰富,而且用得都是又旧又长的生僻词,以至于每次查字典输入字母都要打很久。
并不推荐这本的中文版,虽然译出了花来但情节还是救不回来的水。
终于一口气完结Black Coffee主要是因为每天对写essay的拖延。
《黑咖啡》读后感(三):《黑咖啡》非正式书评
这本《黑咖啡》的成书时间很早,大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言中交代,阿加莎·克里斯蒂一开始是把它作为剧本来写的,写好后有剧院慧眼识珠,把它改编成话剧,而后声名鹊起。与作者的相当一部分小说一样,本书中出场的侦探已然是那个有洁癖的小胡子波洛。
就我个人读完此书的感受而言,本书带给我的阅读观感和阅读体验远远不如作者的另一本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内容的主体部分都是由波洛对一个又一个的嫌疑人进行轮番单独问话,嫌疑人之间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相比之下,后者的悬念更多繁复冗杂、情节更加高潮迭起、结局更加出人意料、主题更加引人深思;而前者呢,个人感觉稍微有些小瑕疵——真凶的暴露有些突然,大概是想给读者制造出人意料的效果,但也正因为如此,有些细节交代得就不是很清楚。就个人读完一遍的记忆而言,唯一一条破案的线索就是柜上的灰尘——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有些缺乏说服力。
当然,对于悬疑类小说来讲,最好的解谜方式就是自己去读。所以更多内容就不“剧透”了,倾情推荐亲自阅读~
2018年5月17日,写于海韵宿舍
《黑咖啡》读后感(四):业余到不能再业余的书评
在此之前阅读过阿加莎两部影响最广泛的小说,—《无人生还》以及《东方快车谋杀案》—可能是这两部的故事太过于精美,所以我对《黑咖啡》这部小说有不小的期待。但在一口气看完以后,只有失望。
先不谈剧情,只谈整片小说的节奏。这是一部中篇小说,在交待整个故事以前,用了不小的篇幅来铺垫整件事情。这是阿加莎小说的特点。这样有好有坏,好是在于吊足读者的胃口,让我们对接下来故事情节的走向抱有一定期待。坏是在于,如果没有好的情节以及语言描述,这会是一本很烂的小说。这本书,属于后者。
从整个篇幅来看,前面描写与展开的相对于整部小说来说太过详尽,占了很大一部分篇幅,后面寻找线索以及破案的过程到最后的结果揭示,就显得很仓促。造成整部小说一个头重脚轻的感觉。
第二个说剧情,在本书后半部分波洛与嫌疑人一对一谈话时的语言描述上,不够抓人,这或许是译者的功夫还不到家。再者,这本书本来也是根据阿加莎的原创剧本写成的小说,剧本和小说不太相同,为了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时期的人交谈的感觉,会把一些语调情绪刻意的放大。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剧本特定的那个背景环境当中。那几乎都只靠演员的台词。但在小说中却不是,小说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的性格,往往会比人物说出来的话更使人印象深刻。所以在这一点上,细节描写不够,人物对话却更加拿腔拿调。没有掌握好这个分寸感也是这部小说失败的原因。
所以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想把话剧剧本改编成正儿八经的小说,就必须要把里面所有人物的对话以及对他们语言的描述更加小说化。不然这部小说就是灾难,比如这本《黑咖啡》。
《黑咖啡》读后感(五):改编不算失败,但与阿婆相去甚远
不是阿婆写的!不是阿婆写的!不是阿婆写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看到大部分书评都用这本小说的水准来评判阿婆,真心急煞我也,甚至还有人说这是他看过的第一本阿婆……不是,您再多看几本阿婆吧,阿婆无论从结构还是描写都比这好多了,千万别因此就对阿婆失望啊。
看书不仔细可以理解,可是封面写得清清楚楚,本书是由查尔斯·奥斯本执笔改编的,并且序言中也说了:《黑咖啡》最初是阿婆写的一部剧本,公演之后广受好评,于是在阿婆逝世二十年之后,曾在话剧《黑咖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话剧演员查尔斯·奥斯本为了纪念阿婆,征得了阿婆的外孙同意,将其改编而成了这部小说。
首先,阿婆的原著本身就是一个剧本,剧本,剧本本来就是拿给剧院公演的,不存在什么“改编成为话剧”这一说。
另外,剧本的创作与小说的创作存在巨大差异,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剧本中的故事会受到空间限制与画面张力的影响,全凭角色的动作与台词来展开故事,也就更加注重于此;小说则不然,对小说来说重要的是整体的构架与细节的血肉,作者需要添加许多画面之外的信息来丰满整个故事。
那么本书的执笔人查尔斯·奥斯本,他话剧演员的身份使他必然对角色的动作与台词关注得十分细致,同时又深受舞台画面感的影响,导致本书完全是将一出话剧改为书面文字展现出来罢了(也可以说只是将一个剧本用流畅的文字串联起来罢了),并没有成功转换为小说形式。因此他的文字舞台感极强,将场景布置、角色的小动作、甚至站位都事无巨细描写了出来——而这些动作本该是由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是需要观众用肉眼感受的,却不必在小说中提出——以至于许多读者大呼从没见过在前十页就通过人物动作完全泄底的推理小说。
当然这个故事本身就很简单,即便如此我相信如果由阿婆亲自执笔改编的话,效果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阿婆改编自己剧本的成功例子可见《三只老鼠》(即《捕鼠器》),这两者在写作上的表现手法是完全不同的,相同的是作为剧本的《捕鼠器》长盛不衰,作为小说的《三只老鼠》也是短篇推理小说中的大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