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佛教心理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 2020-04-20 10:33:27  热度: 305℃ 

点击全文阅读

《佛教心理学》是一本由陈兵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81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5-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教心理学》精选点评:

●解行相应的行者,入佛知见的智者。出入浩瀚经教又能融通当代研究成果,先是以唯识为基础深入剖析心识结构,而后拈出大体的修行次第,以手指月,如摩尼珠蒙尘千年重焕华彩,不可多得,随喜赞叹。

●虾吉霸乱扯,好好上学读书吧各位

●不求甚解地过了一遍,整体感觉上,这是关于佛教知识在心理学方面的大规模文献综述。不是学力深厚的人,写不出来。

●如果一定要从学术的角度评价,至少是原创性、体系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一本,感谢陈老师启发

●特别详尽~综合,概述

●买了没读,卖了。

●宝藏。

●偷儿推荐看的,首先我得说是本好书,非常系统,学力深厚可见一般。但是不适合我...理论点太多,说佛教心理学不如说佛学心理学更为接近。佛学概念如海,不求甚解,便看得晦涩了。

●好像是16年,陈兵老师到南大讲学,感觉讲得很通透,随即买了他的这套书。断断续续看了2、3、4、5、6、8这几章,无力评价。只能说很清晰,适合用来储备知识。

●皇皇巨著,受用终身。用佛法的教诲、治心技术为青年、早期成年、中年、老年人生不同阶段实现新陈代谢,逆商增长、知见自心,安身立命。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西方科技文明主导以来出现的全球战争、恐怖主义、环境污染、道德沦丧、价值失范、精神心理疾病泛滥等诸多弊端,足以引起当代知识青年的谨慎反思和从根本上拨乱反正的决心。正如荣格所说,西方文明所走的这条路“确实不是人类走向文明唯一可以走的路,而且也绝不是一条理想的坦途。”相信古老的东方智慧将领航后现代社会步入意识进化、心灵觉醒的神圣复归之路。

《佛教心理学》读后感(一):功过相抵,能否归零?

陈兵著《佛教心理学》,敝人还是觉着称为“佛学心理散论集解”比较合适。小人如斯,我是不在乎作者是什么博士生导师,也不关心他耗费的数十年心血是是不是也应该像小罐茶一样就可以增加市场价值!――我只在乎出现在世俗市场上的文本,能否对世俗生活的发展有所助益!

我很想问问陈兵老先生:

001,怎么判断科学与非科学,真科学与伪科学?――毕竟老先生有这么一种态度,认为自己的“佛教心理学”是一种科学(心理学),甚至超科学(心理学)。

002,超科学是不是科学了?――就像联合国是不是国家了?

003,心理学和伦理学有什么区别,心理学研究什么?伦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不研究伦理学研究的什么?――去掉心理学不研究的您在书籍中列举的那些道德恐吓词句,80万字,可以精简到60万字以下吧?

004,从断绝世俗(/情绪)烦恼,而形成的佛学学说,之后在佛学学说上建立的佛教,也是为“断绝情绪烦恼”服务的吧?那么,“第十六章修行的偏差”,是跟修行操作无关的、源于人体基因的过敏反映嘛?――尤其是这种佛教修行导致的精神疾病,是不是还需要更专业的“佛教治疗”?

005,当您谈论一些常见的佛教修行操作时,总是说,这样(一般)的人不适合,那样(普通)的人很容易有那样的风险。――要是类比成吃药,这还得专业医师二十四小时观察着才能正确服用。――您这药物,疑似是在找免费试药人员,还不能确定具体的疗效,但是首先确定了副作用;而副作用又可以解释成修行偏差,还需更专业,更高级,更权威的禅师为这样的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吧?!

006,敝人不是一个混球,作为更多接收[人民教育]的人,更多追求偏见的丰富,逻辑的严密;而牺牲了语言的博雅!――您附录的“主要参考资料”也挺博大浩瀚的。只是您在“前言”里说的“作者本想使这本书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实用性、可读性的佛教心理学教科书,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个人所得也非常有限……”于是,“本想…”具体实现了多少,也就不清楚了。

――敝人阅读起来是相当不愉快的,于是偏激地感觉可读性极差;而实用性,对于您的佛教心理学粉丝,一定会有的;而我前面两条的反问,如果您和您的粉丝不能给予合乎逻辑的论证,也是很虚幻的。――最后谈一下学术性,“自古远方有真经”,您引用了大量欧美心理学家们的语料,论证您的佛学心理学观点。问题是作为博士生导师,引用的资料,需要标注出处,具体到哪一版本正规出版物的第几页,这种学术常识,您都退化掉了!――真为您感到神圣不可侵犯!

007,如果您们想断除世俗烦恼,除了不对世俗做恶欠债,是不是也应该放弃追求世俗恩惠,避免让我们亏欠您们人情,而来世纠缠汝等?

――功过相抵,能否归零?

《佛教心理学》读后感(二):一个革命投机分子同宗教人士的谈判纲领(草稿版)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苏德正寒(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00153413/ 中国拥有丰富的宗教资源,三大世界性宗教,都能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大约各方神圣共同眷顾的结果。 今天,中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必然有新的革命任务需要分配调整。 敝人继承复兴中华之重任,挑战世界大同是音障。欲开六合之沟通,通达四方之极乐。如是我言: ―― 敝人努力于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心情,把工作中心努力集中在为劳动群体服务的范围内;把为劳动群体服务的工作中心,努力集中在为体力劳动群体的发展权益服务的重点上。 ――敝人认为,大量主流宗教界人士,不参与适当的体力劳动,饮食住行消耗的社会物质财富,是通过宗教资本获得的“寄生阶层”社会地位而享受的。――我们革命投机分子,不仅敌视主动剥削的剥削阶级,而且敌视被动剥削的寄生阶层。这是我们革命投机的彻底性的直观表现。――于是敝人等期望主流宗教界人士,适当参与体力劳动,以实在的有益于劳动群体的劳动产品,为革命投机事业,提供投机杠杆。 ――最近从一部《佛教心理学》揣摩出,宗教界人士,不耐教内清净,试图混入【心理咨询】这个不成熟行业,获得一些物质性革命投机资源,用来福利自己的所在组织。敝人等是不鼓励您们这样做的。――我实在恐吓您们,心理咨询行业,在伦理实践和医疗实践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有很大的刑事风险。――您们如果在这里触犯了刑法,想立马回到组织里忏悔改过,是不行的。――您不先充分体验一下相应的刑罚,我等革命投机分子,是绝不宽容的。 ――现在,就像不是生过很多孩子的母亲都能做妇产科医生一样,也不是解决了自己的许多心理痛苦的人,都能玩【心理咨询】。当然,您们中如果确有这方面职业情缘的,请尽量走职业规范化程序。 ――前面的不鼓励,有可能打击您们为劳动群体服务的热情。为此,敝人等给您们指导一些敝人等鼓励您们参与的体力劳动职业。 001,宗教界高操之士(有高尚情操的人),都有慈悲之心。国际国内生态恶化形势严峻,恶意捕杀野生动物等现象,因政府精力不足,不能有效遏制这一残酷现实。欢迎宗教界博爱仁者,加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环保事业,已经取得国家财政补助的请直接参与,没有取得国家财政补助,基本生活需要不够稳定的,敝人等同您们共同努力,争取国家财政(以及社会有爱资产界)给予适当生活补助。 002,守一方青山,净一方水。宗教界高贤,多有古刹可依,而古刹多在青山秀美处,当下世人多有到古刹旅游,打扰高贤清修。――孽缘深处有情缘。诸位高贤可以申请旅游区的环卫工作,现身实践,就地扬道,一方面可以追求适当劳务回报,另一方面又是精进修行的上上优途。 003,大约宗教良界都能从“诚心忏悔时不宜抽烟”的共识中,修正出“抽烟时亦可以诚心忏悔”。――宗教高义之境,能于世俗敝人等开设方便,敝人等亦有方便回报。 ――此时,市场经济乃国际通情大势。大多宗教界人士有不慕市利的超世追求。然“理想与现实”从来没有完整统一过,宗教界人士以肉身践行高道,少有超宗主之行,实在伤哀。――敝人等共产理想,亦有意突破通货之威逼。――虽非同归一途,然此相遇,又能同向一程。道义内外,都值得相互观顾。 ――诸位如能以精进修行,服务大众之福心,开发经济惠众之才能,通畅以物易物(需求互补)之朴道。斯以为,诸位亦能在此朴道之上修得善果鸿福。 (小人言志,狷狂不羁,恭请福涵!)

《佛教心理学》读后感(三):终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个人觉着,约评《佛教心理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段时间,还参考阅读了《科学技术哲学导论》《新伦理学教程》《宗教学基础十五讲》……自觉我的书评(系列),还是比豆瓣其他相关评论,更深刻认真的。――当然,主观评价不甚积极。――这个文本,的积极价值还是有的,对于“佛学思想精华”的大众普及,有一定意义。――只是,作者的那些“道德恐吓”词句,让此书,给我们很多被侮辱的道德说教感。下次修订,应该缩减一二十万这样的词句。 作为学术出版物,引用的欧美心理学家们的语料,应该在当页下面,详细注明出处到具体某一版本书籍的某一页。这作为博士生导师,不应该逃避的学术基本原则规范。――当然,如果详细注明了出处,我们读者就会发现,这些引述,高度不学术。 我想表达的是宗教还有它们的历史使命没有完全完成,也就是说,他们还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宗教学说,不应该尝试把自己伪装成科学,甚至也不需要把自己修饰成(生机无限的)哲学。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中的)当事人,能积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就是极好的了。 时代已经粉碎了一切曾经树立起来的神圣。――再把它们复原也没有太多的意义,除了文物研究需要。 而作者的写作立意,站在宗教人士的一般立场上,还是太功利了。――功利心胜,虚伪心起! 【我建议您独立做个书评人,做个自媒体……不太适合给出版社写书评,您太多的负面评论,是会利于我们再版,但实在不利于销售啊!】 如果您们还有“复兴中华”的使命担当,就应该有像我一样的职业[情操]!――【那没法继续合作了罢,您的评论处处在打作者脸…… 】 而且,短期效益要和长期效益结合考虑呀!――作者如果足够坦诚,也不会觉着太尴尬;而人一旦虚伪起来,何时不是自我打脸? 【那算了。您还是做个独立书评人罢!我本来也没邀你给我们做书评的。自己买书去评吧!】――确实是敝人看到您们的推广信息后,主动申请约评的。 传说,最近几年,我们每年有二十万种新书出版,这其中就是有两万种能成为无愧时代的优秀作品,对于社会来说,也是难以消化的。 【您也得从我们的角度考虑下嘛,是你跟我要书评论的……图书评论界也确实需要客观的书评。三七开,五五开,总有个度吧?】 邓小平给江蓝打分:零分以下!――作者在整部著作中连基本的原则性都不能保持,我如何五五开?――就算原则立场的设立是错误的,只要论证是认真的,我也能五五开,三七开。而他,几乎完全是在卖弄自己的学识语料!――如果,我书评的论证有过分偏激失实之处,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在要求的,我可以主动删除,修改! 就像封面引述“自知其心,自治其心,自净其心”――他做到了多少?他一句“在佛教传统的解行相应,止观双运修证上,个人所得也非常有限”。――就(几乎完全)自欺欺人掉了。 【不是,我们只是商业需要,跟主流价值观没关。你得把书里的好的方面多给读者们展现嘛,要不我给你送书干嘛?(…要考虑基本的合作默契吧?)】 我浪费生命读他的呕吐语料,不向他要精神损失费,就感觉对不起革命先烈!――一开始,我也表达过这样的诚意,更多照顾您们的商业需要。但是,您可是太大度了。说:我们不介意……我们双方,都有考虑不周。我个人后来又有更多的故意性。――这次不快,还期望不影响我们以后可能的[十分广阔的民族复兴式战略合作]!

最后我补充说明一下《佛教心理学》这一文本对于非佛教界普通人士的好的方面的可能用处: 001,虽然我整体上阅读的不够诚心敬意,但是几乎没有发现明显的版误;作为再版书籍,作者和编辑都是大约认真的。书中引述的佛学典籍语料,可以说都是佛学的精华语句,这对于宏观把握佛学的思想高度,有很方便的参考价值。 002,下等人一般不学佛,只是想和佛教界拉关系;于是通过挂个佛珠等等假设自己是信佛的。――当然,通过收藏一套《佛学心理学》假设自己信佛,我想作者也不会反对;这比挂个佛珠,具有更高的修行象征意义。 003,中等人学佛,更有功利性考虑,想在宗教界获得个佛学学位等等,提高一下社会地位,是比较明显的。――这属于圈子文化,于是陈老先生著作的再版,还需要佛教界以及佛教临界高贤们的中肯推荐。――您要是拿这样一本他们推崇过的书籍,和这些高贤攀谈,也许能喜结良缘。 004,上等人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有潜在的佛性。于偶然必然之间,一闻佛法,而顿悟成佛。――剩下的就是四海弘扬佛法,道德说教愚昧无知的劳苦大众了。这时候,你要是拿着《佛教心理学》去传道,这可是比《圣经》里还X射线都有,于是乎而与时俱进了! 005,敝人这里有一套《佛教心理学》,自己大致浏览了一遍,有些地方有铅笔勾画,批注。如果君感觉有污视野,是可以用橡皮净治的。很期望跟读者结缘,用这套书籍换几本高等数学类优质书籍,新旧版本都可考虑!

《佛教心理学》读后感(四):应该命名为《佛学心理散论集解》的《佛学心理学》

作为时刻准备为五块钱出卖信仰的革命投机分子,本文如有不敬之言辞,悉请忽略。

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一·正文1页》

广告创意就是给屎撒上葱花,让它看上去更好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30+广告人带你求职·正文10页注释1》

――作为一个投机分子,敝人唯一能用来投机的资源,恐怕就是敝人的时间了。假设敝人对自己时间的期望收益是20元/小时,这是在杭州长期搬砖过程中,结合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做的极低期望。――因为,期望如果低于现实,白痴都不会如此心理。

――敝人把这部“佛教心理学”阅读了前五章,身心俱疲,形容憔悴。昨昨昨日嚼屎三分钟而不能下咽之失败实践又上澄明。(嗯,敝人嚼过大便,斯处亦有人证存活。因意志薄弱、信心肤浅,未能完成吃屎大业,还请诸君原谅。愿后进猛士,为之努力。)

现满嘴恶臭,假吐象牙,论证一个问题:这部《佛教心理学》改称为《佛学心理散论集解》更准确合适。

001,佛教与佛学的辩证思考。

首先,在我们现在的汉语言习惯里,“佛教” 不是“佛学教育”的简称,而是一种“宗教组织”。这种宗教组织,在思想组织工作中,利用的工具是“佛学典籍”。(就像敝人搞革命投机工作,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品”一样,在相对的组织内,这都是有神圣性的东西。)

――凡是具有神圣性的印刷品,都需要首先失去做厕纸的资格。(这种一毛不值的损失,请诸位不要计较。)

002,佛学与科学的辩证思考。

佛学,永远没有能力把自己改造成科学的一种。为什么?驴马配,生骡子,不孕不育。

那么作为宗教思想的佛学,有什么优势,让它中短期内,还能在文化舞台上折腾?

――宗教文化培育出来的神秘主义氛围随时可以给试图在这种氛围中获得一点(启发:接下来应该如何行动)的人,制造丰富的暗示,足以暂时满足他们的需要。(欢迎下次再来,直到自觉上瘾。)

――简单的说:您来到这里,就表明您已经意识到有生活问题(一般不会是前沿学术问题)存在于你身上,而且您来到这里,就表明,您有能力对您意识到的生活问题,提出(多种)尝试性行动(方案)。您来到这里,只是想在这多种可能尝试性行动中找到一种比较好的,或者比这些都更好的。

――暗示,能让一个非弱智者,恢复基本的生活状态。(之后,您随便去吧!当然,常来捐积功德,更易随喜。)

――科学,科研(科教)活动,原则性拒绝暗示手段的使用。(工人之间的默契合作,跟暗示是有明显区别的,敝人不具体解释。)

003,科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以及佛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历史表明,佛学(宗教)比科学有先发优势。佛学、科学、心理学,有什么共同渊源呢?――它们都起源与常识,试图超越尝试,最后又回归(或者消融于)常识。

区别是,宗教在价值取向上否定常识(以及现实),说他们的“真理”是超越常识、超XYZ的。――科学则需要充分占有常识,在常识和常识之间找到一条最经济的线条和技法,把他关心的所有常识都有秩序清晰的串联起来。并给大众以明晰的科学结论展示。

004,作者书“佛教心理学”的学术目的是什么?

――屎撒葱花改口味,借社会主义科学(+资本主义泡沫心理学语料)高铁,再现“一条条巨龙佛象”。(个人偏执之语,还请高人美化。)

005,敝人何以认为这本书其实是“佛学心理散论集解”?

起源与常识的佛学等一切XY学,他所包涵的常识总是有道理的。“道可盗,非常到”,在心理常识积累成为心理学之前,想通过“道德净化”普渡众生的佛门圣贤,必须能让自己的语言打动终生的心理,(尤其是他们像唐僧似的单挑道义时,大约没有孙悟空等等暴力设置。)不得不研究众生的心理,同时强调佛家的心理比众生的心理,更纯金而高贵。《西游记》里如来等就许诺悟空等有“金身正果”。金子是硬通货,到佛祖那里也有被高度肯定的价值。――敝人认为在我们祖先会拿筷子时,就有了丰富的文化。人类的实践片段(小故事),浩如烟海。――当时,就是佛门圣贤,抽象思维能力,也不是多么ABC。于是做起了跟达尔文《进化论》之前的“古典生物分类学”类似的“古典人类(+超人类:佛)心理分类学”。

――这种分类学特征很明显的体现在这本书前五章的图表以及数字编号中。――佛门圣贤醉心于此不能自拔(基督教后来还鼓励经营,道教还玩过丹药。)让他们不停的积累心理分类方法方式和这样方法方式的分类成果,形成比汉语言还“博大精深”的“佛学典籍”。(《新华字典》都没有认真读一遍的敝人,无耻表示,没有能力博览佛学典籍。)

――一种世界观(文本)上升为宗教(典籍)时,他就是完成时了。即使佛陀表示过、您们不要盲目听信我的言说――那也只是用来表明,佛陀是拥有谦虚美德的。

――这跟儒学类似,后世大儒所做的工作,都是解释(/修正)经典,或者在经典关心的一个命题下,起草具体的操作章程。

把这些零散半零散的心理论述,集编起来,并用“所谓的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学术思想” 解释、旁证,形成此书。 因此,敝人说这本书应该起名为《佛学心理散论集解》。

(夜深人静,敝人安息一下。诸位高请!)

《佛教心理学》读后感(五):道德与宗教

本文直接抄袭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大三版)156~158页。绝无原创性质,放弃版权所有权。不追求文本的货币收益。敬请诸君谅解。

在社会意识中,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历史上的人们对宗教与道德的关系认识不一。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认为,道德从属于宗教,道德上的善以信仰上帝为标准。……托马斯·阿奎那……说:“普遍的善只有在上帝身上才能找到。因此,除上帝之外任何东西都不能使人幸福并满足他的一切愿望。”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却认为,宗教并不能取代道德,宗教与道德是对立的。……法国……狄德罗指出,道德与宗教无缘,任何道德的基础都不是宗教,而只能是现实的社会公利。

关于道德与宗教的区别或对立,现代价值论伦理学家尼古拉·哈特曼曾经列举出了宗教和伦理的五个二律背反:即

――现世态度和来世态度的背反,

――人和神的背反,

――自律和他律的背反,

――自由意志和神意的背反,

――最后……是拯救的二律背反,对宗教来说,罪是可以从人的身上除去的,人可以从宗教中获得拯救;反之,从伦理的观点来看,谁都无法摆脱恶行所带来的罪责,因为罪责和罪人是无法分开的。哈特曼的结论是:“如果存在着绝对的道德――而这种道德是存在的――那么,神就不可能存在。因为神会破坏道德的自由和人类人格的尊严。”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宗教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 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因此,宗教就其本质来说。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是人无力反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宗教和道德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

001,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超然与必然

宗教总是把现实的客观必然性,以歪曲的形式,转换成超人类、超尘世的虚幻的异己力量;道德反映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赋予必然以正常和善的意义,以此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002,调节生活的力量不同,神威与人道

各种宗教都是借助某种神秘力量(如神、鬼、上帝……),来“启迪”劝告或威胁人们,屈从现实的某种社会秩序,安守于某种生活境遇。道德则是依靠符合人道的方式对人们进行勉励、规劝或激发,引导人们遵守某种秩序,进入某种生活境界。

003,铸造灵魂的手段不同:他律与自律

宗教是一种精神压迫的方式,它借人们畏神崇教的心理,进行一种神秘的强制;而道德则是人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的社会工具,它遵从人们的内心信念,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004,对于自我的态度不同,自卑与自尊

一切宗教都是贬斥和否定自我的。如基督教,它为人们提供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就是自卑自弃、忍让回避、盲目服从。基督教要求它的信徒要爱一切人,包括“爱你的仇敌”、“为逼迫您们的人祷告”;主张逆来顺受,“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而道德尤其是无产阶级的道德,则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最高的善,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要重要”。无产阶级的道德是一种革命的道德,它是为全世界劳动者彻底摆脱剥削、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服务的。

当然,道德与宗教在剥削阶级社会里,特别是在中世纪的封建国家里,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宗教观念渗透道德,使道德宗教化。在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里,僵死的宗教教义与道德融合在一起,不仅宗教观念渗透到道德之中,而且宗教教义成为道德规范,道德依附于宗教。宗教道德把神学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道德的力量要借助人们对神灵的敬畏,道德的实施也要借助宗教的形式。几乎所有的宗教道德都宣传

――【逆来顺受、安于现状和来世生活观念,并且还渗透着对*劳动*和妇女的鄙视】,

――它们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当代西方的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还在宣称,【道德属于信仰领域,只有神的理性才是人的道德要求的唯一基础】。现代瑞士―日耳曼神学家卡尔·巴特认为,我们人类依靠人的道德性和倚仗自己的力量所作建设社会的努力,只能引向生命的否定――战争和其他残害生命的暴行。现代人的悠然自得的理性主义和愚蠢自信的人道主义只能产生危机与失望、幻灭,使人类绝望而不能自拔。因此,现代人只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托给神并细心接受神道,才能得救。现代德国神学家蒂利希认为,伦理道德是以存在为依据的,既然上帝是存在的依据,那么宗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之间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区别。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精神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所以宗教不可能对道德发生支配作用。但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公民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活动和干预社会的正常生活。

摘录者注:

001,社会中的一切存在(包括宗教),不把它能表演的社会节目充分表演完毕,他就会会觉着自己还有社会舞台上的存在意义。

002,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时代的第一话语权也降落到科学界。于是“周易科学”“周易科学学”“周易科学研究学会”“周易哲学心理学”“佛教心理学”也假设自己是科学的孙外公,历史渊溯起,它们之间的基因相似度。――这些【骡子科学】十分能吃苦耐劳,在印刷品的版本生产上好几倍地超越原创性现代数学学术著作的生产。――它们用孙外公的无性繁殖能力证明自己的“现代超越性”。――真的欺骗大量不懂微积分的现代化遗民。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