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 2020-04-28 09:29:45  热度: 217℃ 

点击全文阅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由钱穆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精选点评:

●看别人读,自己也读。

●与之前看钱穆先生的其他著作一样,感觉每一句话都有力度,每一个观点都像长江面上的小漩涡~

●大气,从容,娓娓道来,深入浅出。

●补标,大一读史读经典。 具体观点现在已不甚清楚了,只记得当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读中国政治的角度,关于中央和地方、皇权和相权,虽然现在看来已觉不新鲜,然而本书无疑对这种角度具有开创性意义。

●距离初次听闻此书已经八年。不足200页的小书,却感觉写透了那么多繁杂的制度。聊聊数语,引入门矣!

●高中历史必备

●老师在给我们上中国政治制度的时候,推荐的书目之一。给人以启迪,如今印象深刻的有对法治、人治的理解与费孝通似乎有不同,但都不无道理,对我理解问题都有所帮助。

●九州的这个版本好!

●大师出品,本人不敢妄言

●只有钱穆先生,只有这本书配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一):这应该是每一个喜欢中国历史的入门必读书目

不得不说,看完此书,真的是收获颇多。

首先,它让我对中国历史的一些制度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与了解,这便于以后再去深究一些事历史而不会显得苦涩难懂。

其次,它概括了中国最为知名,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最好的五个朝代汉、唐、宋、明、清的相权制度,考试制度,兵部制度等,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三司,什么叫九卿,什么叫九品中正制。而这些制度分别在其朝代发挥了什么作用,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把它和我以前闲暇之余读的一些零零碎碎的历史读物联系起来,也就豁然开朗了。

一个人受人推崇,必然有其内在原因,而受历史洗淘过还能受人推崇,那他就一定是一个’好人’在我看来,钱穆先生是这样的人,这本书也是这样的书。

强烈建议把这本书作为中学生,大学生,乃至任何一个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所有人的必读书目,除开书名对人的震慑作用,它真的是一本既浅显易懂,又内容丰富的好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二):一代不如一代

1.过分看重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会随制度而转变。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2.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 3.制度有渊源,随人事变化完善 4.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横加批判过去。 5.不能认为国外一切都是好的,矫枉过正。 6. 制度,考试选拔,税负,国防兵役 7.秦汉以后,中国的封建制早已推翻。所以我们反什么封建呢?(封建制度 (中国):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封建,在公元前3世纪秦朝建立后,渐为中央集权制取代)。除了皇室一家世袭,其它职位都不能传位给儿子,这已经是政治制度的一项绝大的进步。 8.皇帝和宰相。元首和总理。一般人认为中国从秦汉以来都是封建政治,实际是与历史不相符合的。 9.汉代 六尚和十三曹、三公九卿。全国政务通过十三曹汇集到宰相处。丞相(文官首长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副丞相。最高行政长官是丞相。 10.汉代 宰相-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皇室 11.汉代 郡县制度,郡下面管辖十个到二十个县,长官叫太守。 12.刺史是中央特派专员到地方来调查的。 13.汉代选拔人才-太学-国立大学,汉代起,中国就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读书人的政府。 14.汉代宰相领袖制,唐代宰相委员制分权(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15.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 16.遵守法制不严格。 17.唐代尚书省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18.明太祖废宰相制,大权独揽,从明起到清,中国政治制度的灾难,一朝不如一朝。 19.清朝“部族政权”。军机大臣实际不是大臣,是皇帝御用的。清朝比明朝更独裁。六部的权力比明朝还小。 20.只需要服服帖帖的官,不需要正正大大的人。奴性、平庸、敷衍、腐败、没精神。 21.若要把满洲部族打破,非革命不可,不能保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三):放下武断与偏见来重新读一读历史和政治

钱穆先生曾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闻。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遵大师之教导,这些年前前后后也读了不少历史方面的书籍,但都比较零散不成体系,近日读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从根上重新厘清了应该以怎样的视角来读历史,也建立了科学学习历史的基础架构。

钱穆先生的生平相信不用做过多的介绍了,本书是钱穆的讲稿集,不到两百页的内容,就将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地方与政府的关系、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兵制等做了介绍和对比,分析了各代之利弊,深入浅出,行文虽带有民国时期的特色,但还是比较好读的,其治学深度可见一斑。

以前读史,相对来说读的都比较浅显,不时又会担心,自己是否站在上帝视角看待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本书提供了一些看待历史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可以更加中立、清晰的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以下几点深受启发:

1、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2、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3、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的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4、在读历史时,要参考历史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

在钱穆先生看来,汉、唐、宋、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通过对这五个朝代政治制度的讲解分析,便大致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全进程。对每一朝代的政府组织、地方与政府的关系、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兵制等方面的利弊分析,也就对一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中国皇帝向来没有讲过“朕即国家”这句话,即是明清两代的皇帝也都不敢讲。

受之前历史教育及影视剧的一些固有偏见的影响,一直觉得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皇权无限巨大的社会,一切由皇帝专制,而读了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才发现,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在汉代和唐代是比较开明甚至是先进的。汉唐两代皇权和相权相互监督制约,皇室与政府也是分开的。虽然唐代以后,相权开始低落,明代甚至直接废止了宰相,但由此逐渐发展起来的内阁,实际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相的作用。

科举考试制度应该算是改变中国政治格局的制度之一了。中国有句古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足见读书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分量之重。知识分子通过读书获入仕途,中国历史自汉代以下的政府,是崇尚文治的政府。宋朝在政治制度上虽然没什么建树,在各方面也都比较弱,但宋朝特别重视读书人,文治方面仍能复兴。到了明代,原本不是存心要愚民的八股文制度,最终变成了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而清代的考试制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愚民政策,清代考试制度在一定层面上限制了阶层的流动。

自秦汉中央方面有了统一政府之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在沿袭前朝的制度之上,根据本朝的情况加以变化和调整,总的来说大方向上是没有太大变化的。而清朝的政治制度有其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殊之处,主要在于清朝是“部族政权”者,是中国历史上的异族政权。因此其政治制度也不同于其他朝代,可以说没有制度,只有法术。为了维持部族政权,清代比明代更加独裁,同时也限制了老百姓更多的自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的很多内容看似没有长篇大论大幅的展开,但于细微处不难感受到为了这些内容所做的详细的准备,文风和内容都非常有大家风范。阅读的过程中也屡屡觉得受到了启发,开悟了今后读史和学史的方向,也算是阅读本书额外的收获。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四):对现实的政治也很有借鉴意义

在豆瓣上一看,才知道七年前已经看过。然而大半竟忘了,只在重读的时候部分地方还有印象。可见书常读是有必要的,做读书笔记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仅就好书言。

册子比较薄,仅12.3万字,讲的还不够全面,不够细致,不够系统,作初步了解是可以的。

作者认为,中国自秦到清两千年,不能简单地说是“专制政治”。我们一样有很繁密的“法“,有皇权和相权的分权,有中央和地方的分权。

但也可看出,从汉唐至宋、明、清,皇权越来越集中,中央越来越集权,到清朝,颇可说得上是专制了,政治制度总体上可说是一代比一代坏了。

以下为书摘。

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正因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

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但日子久了,那制度就变坏了。这不止汉代选举制度如是;我们可以说,古今中外一切制度,都必如是。否则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

地方长官之掾属。在汉代由郡太守、县令长自行辟署作用,唐代则作用之权集中于中央之吏部。州县长官无权任用部署,全由中央分发。任地方官者,因其本身地位低,不得不希望升迁,各怀五日京兆之心。政府亦只得以升迁来奖励地方官。于是把州县多分级次,由下到中,由中到上,升了几级,还如没有升。不像汉代官阶上下相隔不甚远,升转亦灵活。由县令升郡太守,便是二千石,和中央九卿地位相埒。汉制三年考绩一次,三考始定黜陟;因阶级少,升迁机会优越,帮能各安于位,人事变动不大,而行政效率也因之提高。唐代则迁调虽速,下级的永远沉沦在下级,轻易不会升迁到上级去。于是在官品中渐分清浊,影响行政实际效力极大。

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事,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于是便形成为“藩镇”。……本意在中央集权,而演变所极,却成为尾大不掉。……其先是想中央集权,由中央指派大吏到外面去,剥夺地方官职权。而结果反而由中央派去的全权大吏在剥夺地方职权之后,回头来反抗中央,最后终至把唐朝灭了。……总之,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家,必须得统一,而实不宜过分的中央集权。这在中国的政治课题上,是一道值得谨慎应付的大题目。

若要解决中国社会之积弊,则当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便 该奖励工商业,使聪明才智转趋此道。……可说自两汉以来,早已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同时又压抑工商资本。只鼓舞人为大学者,当大官,却不奖励人为大商人,发大财。“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大体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策。政治措施,存心在引导民间聪明才智,不许其私家财力打算无限制的发展。于是知识分子竞求政治舞台去做吏,仕途充斥,造成了政治上之臃肿病。读书人成为政治脂肪。

迨到明成祖时,便规定胥吏不能做监察官,又不准考进士。这样一来,便限制了胥吏的出身。“官”和“吏”就显然分开两途。于是在中国政治上的“流品”观念里,胥吏被人看不起。……只要一行作吏,再也不要翻身,再也爬不上。……这些人也自认流品卑污,因此不知自好,遂尽量的舞弊作恶。“胥吏政治”之又一面,便是今天所谓的“文书政治”。这是中国传统政治里的尚文之弊。两汉政治的好处,便在其质实少文。而尚文政治之害处,则最易在政治的下层低层暴露。……在两汉是一个长官(县令)之下有许多小官(掾属,即吏);明、清两代是一个小官(知县)之下有许多永无出息的办事员(胥吏);而政治上许多花样(文与法)却尽付与他们。试问其影响与结果该如何?

“主权”的背后,则是一种“自由意志”。譬如这一只茶杯,若说主权属于我,便是我可自由使用此茶杯。这是权利,非道义。若不论主权而论职责,职责所在,应有尽力践行之道义,便无所谓自由。这是双方政治思想上一绝大的歧异。……现在再问中国政治何以特地会发展出这一种制度来,把政权交付给一辈读书人“士”,而存心防止贵族军人与富人穷人的一切专政呢?这便该进一步说到中国的政治理想之重“职责”而不重“主权”之一点上。

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的繁密化。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一个制度来防制它,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制度愈繁密,人才愈束缚。这一趋势,却使中国政治有“后不如前”之感。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控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保以呢?因为他们一切政制,均决定于选举;选举出来的多数政党,就可以决定一切了。法制随多数意见而决定,而变动。故说它重点人,重事实。我们的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法治之下,人才就受束缚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五):历代政治制度——笔记与讨论

钱穆先生在序中提及写此书的原因,其第二因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从外国移来,也必然先与本国传统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作用,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此段深得我心。中国清末以来,国家积弱,仁人志士寻找原因多过于功利,要么只看到坚船利炮,要么只见到民主共和。以为只要有了这些,国家必定强盛,殊不知这些只是表象,不能脱离了国家、人民的根基传统。一切制度如果脱离了人民脱离了社会是肯定不能长久的。

西方能实施民主制度,与他们几百年的启蒙运动不无相关。人民思想中已有相关基础。而彼时中国,仍然是传统儒家当道,结合释道两家,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文化人伦。盲目照搬西方制度只会弄出不伦不类的东西,终将失败。制度当与社会基础相匹配契合,做出适当改变,又留有上升改进余地,可以随着民智开发、传统改变而改变。

有点跑题了,回到本书来。本书即是从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寻找经验,以为今日制度之参考。本书选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选这几个朝代自是有道理的。这五个朝代历时悠久,国家统一强盛,在政治制度上必然有其合理之处。

第一讲,汉代

从九卿的名字由来可以看出,汉代的政治还有很多是以前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原本是管理皇帝家务的,由于化家为国,现在也管国家大事了。而宰相也由皇帝的管家变成政府的首长。

讨论一下相权和皇权。书中从十三曹和九卿都隶属于宰相说明汉代一切实际事权都在相府,不在皇室。宰相是政府的领袖。我觉得,皇帝与宰相,皇权与相权,其区别有些类似于现今的议会与总统。皇帝拥有国家最高权利,由皇帝指派宰相并把行政权交由宰相行使,而宰相向皇帝负责。

官吏的选举,从乡举里选,到汉武帝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举孝廉制度。这样一来,政府逐渐变成了“士人政府”。这一点中国是领先世界的,比之于贵族政府要进步的多了。

通看汉代的制度,我觉得主要的问题在于,传承至前朝的制度已经不适用于统一的大帝国了。比如赋税制度、兵役制度,可能都是从秦朝甚至战国的秦国传承来的,所以制度上有局限性,也就容易出问题。官吏选举制度不太了解,估计是汉代的创新,可以算是有意义的革新。关于皇权与政府,估计也是因为帝国新立,并没有制定具体的政策和制度,所以才会有后来宰相被架空,皇帝独自行使权利或者由辅政大臣专权的情况。

第二讲,唐代

唐代的权力再次交还政府,但宰相的职位取消,权力由三省掌握。分权的意义我觉得就是为了方便皇帝统治。权力一旦分开就弱化了,各方的制衡会减弱权力。因而这是一种加强皇权,但又不至于皇帝专权的折中手段。

这部分中,有段话说的很有道理: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之民主,而是求决于贤人。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中国人认为,贤者能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在我看来,民主即多数人政治,并不见的就是最好的制度。多数人原则反而有可能得到不好的结果。而政治制度也并不一定只有民主一途。在合适的阶段应采用合适的制度。

汉代九卿,就名义论,只是办理皇帝内庭事的家务官。唐代正式有六部尚书,显然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此为中国政治史一大进步,无论体制还是观念。因此唐代在中央政治体制上汉代进步,但在地方体制上,观察使和节度使制度,本意是中央集权,结果常驻地方,反而对抗中央,导致藩镇割据,结果导致唐的灭亡。

由九品中正制的发展说明,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刻变动适应。但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可不变。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必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这一点,似乎可以用美国的政治制度为例。美国的政治理念,在开国时就已经规定清楚,这些东西是根本,是一直没有改变的。但具体的制度和实施,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后来又有了各个修正案,妇女和黑人的选举权也是很晚才得以实现。所以,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也要有不断发展变化的可能与空间,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绵延长久。

唐代的科举制,是在向民众开放政权,其弊端就是知识分子全部集中到政治一途,加之中国传统又压制工商,鼓励做官,学而优则仕,造成政治臃肿之弊。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方面的转折点。政府组织上结束了三公九卿制,开创三省六部制;人才上结束了乡举里选,开创了科举制;赋税上结束了田租劳役分项制,开创了单一税收制;军事上结束了普及兵役制,开创了自由兵役制。

第三讲,宋代

宋代的制度基本传至唐,但多有退步。中央集权,地方贫弱,相权衰落,税制和兵制也都比唐代差。有宋一代,制度多有问题,几经变革却无法成行。兵制更是问题重重,为防唐代先例,尚文轻武,对武将、军队限制多多,但为了防辽防夏,又不得不养大量兵。得到战时却又无可用之兵可战之将。宋之弱,有些无可奈何,源自对之前乱世的提防,在文武大略上有些偏颇。

第四讲,明代

从明代起,政治有了一大改变,即是宰相废止。三省没了,只剩六部,以及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院,各部只向皇帝负责,一切大权都集中到皇帝。由皇帝而内阁;又转而太监。集权却不亲躬,制度不论好坏都没用了。

地方制度上,明代增加了省,省之上还有总督巡抚,等级增加,基层的就更难做了。作者认为地方制度以汉代最好,唐次之,皆因等级少,政令易通达,官员也不会臃肿。

第五讲,清代

清代与前面四朝不同,虽然制度照搬明朝,但因为是外族统治,在具体执行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作者称之为部族政治,其制度意义少,法术意义多。在这种部族政治之下,各种统治手段,已经不能称之为制度,只能称之为法术,从历史上讲,是一种退步。关于变法和革命一节,说的非常好!清朝正式因为部族政治,不可能走变法的道路而只能革命,一语中的!

通读此书,钱穆先生在介绍历代政治制度之余,亦对中国之传统多有正面描述。也指出中国的政治亦有其制度法理,不是简单一个“专制”概括。钱穆先生的目的,当为了改变国人对历史的错误观念。其时,正是国家巨变之后,国人在批判历史之时难免矫枉过正,对历史的认知也带着批判的眼光,不能正确对待。通观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亦有其历史进步性,不能以现在的眼光一言而论,更不能只为了说明现在的制度优越而一味贬低历史上的制度。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