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在吗》读后感100字
《心理医生在吗》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医生在吗》精选点评:
●我靠!你们怎么能把对女童的性骚扰写的这么浪漫?!?!
●读过的严歌苓几本书里最喜欢的一本,自然不做作。故事套在心理咨询的框架下,纯独白式的叙述方式倒也显得自然贴切。在想一个好的作家需要怎样安静的内心才能如此观察到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去细细品味人、人性和人的心理
●写作技巧很熟练,语言,结构都好,只是莫名觉得少些什么。
●不得不说,每年都会找严歌苓的小说来读读。语言自然是有她自个儿的风格,在好莱坞做编剧的,语言驾驭能力特别强,而且对于感情的把控也循序渐进的深入。很喜欢这部小说,不管是表现形式还是内容方面,继续追的作家。
●呵呵,乱伦
●贺一骑对女主角一家的闯入仿佛是一出非典型的强奸戏码。
●没看懂
●严歌苓不能多看,多看坍台,看她精彩的那两三本就够了。
●没看懂→_→
●这一本带来的触动不及其他作品 觉着女主病态严重
《心理医生在吗》读后感(一):人。寰。
作者严歌苓,作家,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艺术硕士与写作MFA学位。著有《小姨多鹤》《天浴》《少女小渔》《陆犯焉识》《归来》……并被一次次改编成电影。这本小说还有个名字叫《人寰》,我也更喜欢这个名字,曾获“上海文学奖”和“台湾《时报》百万小说大奖”。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洛丽塔故事。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人性的善与恶都被放大了数倍。小说结构新颖,感情微微旖旎,时有细节被拉成了一个个长镜头。严歌苓和李碧华的文字,都是这样的自成一派。但故事的结局我不大适应,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以至于略显得近乎平淡。
【书摘】
你有没有这种时候—偶尔地,你和一个生灵,一只小野猫,或一只狗,也可能一头牛,甚至一只失足坠落到你脚边的松鼠,突然间目光碰在一起,内心的某种锋芒对上了,你和它同时一阵轻微战栗?一阵莫名的恐怖,同时又是莫名的感动?你几乎证实了灵魂和灵魂在此一刻的邂逅;超越类属的彼此关照,在那不期然的邂逅中达到了平等和透彻的懂得?
从达尔文进化论派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人和一切生物间的依存关系,是相互的开发利用,相互投资,一切生命间被视为价值的,是可开发可投资的潜能。友情和爱情,都是以开发和投资为主导的。
《心理医生在吗》读后感(二):只是记录
一个人不给你看到他眼睛的时候,不管他怎样把整个面容给你,你都是找不到的。在几年后那些批斗会上,贺叔叔罪人一样由衷地低下头,人们把他的头发向后扯起,想让台下所有喊“打倒贺一骑”的人看看他的面容;他们看见了他被扯出了位置的五官,却看不见他的眼睛。那个时刻,只有一霎,十五岁的我看见了他的眼睛。只有我一个人看见了,是他给我看的。他只给我一个人看那里面的委屈、狂怒,那令他疯癫的自尊的剧痛。他只允许我看了那一霎。
一次我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里,站在罗丹的雕塑前面,忽然一个念头袭来:自杀了,就不必非得崇拜罗丹了。世界在你到来前已规定好所有你必须崇拜的东西。没有选择。不崇拜你太孤立了。你必须爱拉赫玛尼诺夫,爱肖洛霍夫、列维坦、毛泽东、国家、名誉、父母。必须爱,不然不安全。现在我必须爱和崇拜罗丹、莫奈、米罗、夏加尔。我不加选择地崇拜、爱,因为文明和进步包含绝大多数人吃力的很随。在非常偏僻的美国小镇,你还能看见莫奈的复制品。虽然是被动的,毕竟也是崇拜的表态。轮不上你来怀疑的,你一生下来,贝多芬已经同喜马拉雅山一样,把你笼罩在伟大的阴影中。自杀,你便跳出了这个安排。
我走在碎砖块上,存心让无目的的散步添了些险峻。似乎城市到处有在拆或在盖的房子、大楼。大车小车都走得慢许多。到处有我这样乱走的人:知青们自作主张地从农村或边疆撤回城里。游魂一样的步履、老大不小的年纪,自己也嫌自己多余。只有等,等着任何事发生:车撞着一个人也好。
《心理医生在吗》读后感(三):陌生的爱情
《心理医生在吗》 严歌苓
写书单的时候,才发觉作者是我那年超爱的《小姨多鹤》的作者。
相比多鹤,这部作品少了些能共情的感情点,简单来说,是一个在异国藉由英文向心理医生述说用母语道不出的过往,那段与父亲朋友长达三十九年的爱恋。
在之前的每天读书记录里,我记录下了一些他们之间暧昧的小细节。或许看起来若有似无,“手与手的碰触”、“只是近距离感受彼此的呼吸便像是完成了所有恋爱过程”等等。
我觉得,文章中少有的激情正式他们“爱的方式”。想起麻麻的一个朋友,她与初恋在农场相识,再见时,刚好都结束了第一段婚姻,他们义无反顾的在一起了,静悄悄地,不顾外人的眼光。麻麻问她幸福吗?她说:“你还小,不懂。”
我看完作品有一样的感觉,我不懂他们的感情,而且,他们也不想我懂。
不是一本很深的书,可以茶余饭后,闲来无事,随意翻翻,各种感情,怕是没有相同经历的我们不能理解的。
《心理医生在吗》读后感(四):你健康着吗
六月,第一本书《心理医生在吗》,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集。当初,在图书馆,很偶然的翻到这部作品,起初只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原以为是有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因为在我看来,心理学是很奇妙,一直想要去了解它(≧∇≦),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研究研究。看看到底是怎么看穿人心的哈(☆_☆)
回归到这本书,刚看第一小节的时候,有点懵,作者的这个逻辑,在下真不懂。讲述着那个时期的立场之争,有才又单纯的作家被卷入到政治纷争中,有人因为一时的冲动,受到惩罚,带着内疚过余生;有人因为太在意爱的人,以至于用错了方式,终以分离而收场;有人或许由于环境的影响,开始着不太正常的生活轨迹;有人虽受着苦,却能苦中作乐,善待周边^_^有时候,一个人不是本质的不好,只是不够美好;同样,有时候一个人的胸襟原本不宽大,只是表现的逼真而已,因为那可能是他善意的向往,(^。^)但所有这些,总归会是美好的,有人情味的;连每件衣服都有自己藏着的故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不愿说的秘密故事,所以,也勿站在自己的角度衡量与评价他人的经历(*^◯^*);人啊,其实一直在寻找舒服,相处舒服的人,呆着舒服的环境,所以得先让自己看起来舒服,一颗平静的温暖的心是必须的♪───O(≧∇≦)O────♪
原本应该于六月看完的,结果延迟到今天才结束,六月,一个我需要冷静和改变的月份,工作于新环境中,很多时候,工作一天,都没有可以说话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研究,一个人坐车,一个人听歌,我起初真的很不适应,毕竟我是需要聊天的$_$。然而不得不忍受这种环境,后来,我也就释然了,至少它能让我冷静,毕竟以前的我说话不经脑,做事没分寸(´・_・`)自己都不喜欢,;还有我认真的制定了英语学习计划,一个月了,感觉还不错(^_^)☆;再有天气真的很热,等地铁的时候犹如蒸桑拿,人的心情难免会急躁,在外工作,都不容易,少一点争吵,多一点理解与体谅,这还是不错的解暑之道的♪───O(≧∇≦)O────♪
《心理医生在吗》读后感(五):患者的问题和心理医生的不在场
小说讲的是一个经历过中国红色狂热年代的中年女性和一个美国的心理医生的对话,当然心理医生的对话是完全省略的,因为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回答中推测出问题是什么。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患者要讲自己的故事,美国的心理医生只是一个陌生的聆听者。
文革及其前后的时间当然是故事的基本背景,一个宏大的让所有置身其中的人都措手不及、俯首帖耳、诚惶诚恐的大时代。那样的时代不需要多余的思考,身不由己是每一个参与者的最真实写照,思考是现代人饱食淫乐之后无聊的替代品。当一个个标语打出来,一句句口号喊起来,一次次批斗疯起来,一次次运动漫起来,所有的处在其间的动物都要本能的趋利避害,需找安全的方式。但是安全又岂能是那么容易寻找的?就算一个的立场和行为是安全的,那么下一场就要颠倒了,而且没有中间地带,都必须旗帜鲜明而且义正言辞。所以,每个人都在加害和受害,都在施虐和受虐,都在吓唬和恐惧,都在苦大仇深和正义凛然。
患者经历了那个时代,深切的感受了那个时代的温度,而后移民到美国,最终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患者的父亲和父亲的朋友贺叔叔形成了寄生共生的关系——背后代笔人和保护者。患者从小的教育和影响使得患者爱上了那个家庭的保护者,并因此不能自拔。母亲只有在父亲倒霉是才显出她的活力和生机,并乐此不疲。不同寻常的关系在大节奏的时代面前浮浮沉沉,断而又续。患者讲述这些以及现实中和一个教授的一些纠葛,反反复复,穿插无序,犹如呓语。等一切倾吐完毕,患者摆脱了这些心理上的秘辛和梦魇,如愿的变成了正常人。
这只是个人的生事和遭际,也许不幸,也许荒诞,却又 那么真实地映射在红色的集体的人格上。
这种红色的集体人格罕见于历史和未来,但愿新的时代带来的所有物质或精神的财富会焕发个人的永久的自我认知。
心理医生可以聆听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的诉说,一个时代要怎样才会听一个个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