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上半段最妙
不知道哪位聪明人发现的:天地间万事万物,能取“上半段”最妙。譬如花是从含苞待放到正开是最妙,何必看到凋谢飘零?
大厦从落成开张到一片盛景,多好?何必看到破落修补,直至蔓草丛生?
连一件衣服,也是“新三年”最妙,到了“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褴褛难看啦。
人生也只有上半截充滿成长的喜悦,需要年年月月换鞋子,一旦鞋子固定了大小,一直是合脚的,就进入了下半截,不久老病相侵,人也开始缩水了。
如果说人生像一场梦吧,就算是黄粱梦,上半段功名富贵多好?应该在不到下半段的时候就醒来。
且看考中状元的人,廷对万言,一日之间邀得全天下刮目相看,何等光宠?但是到后来,仍以庸庸碌碌、无足观者居多,试问明朝状元八十余位,哪几位的文章真能脍炙千秋呢?所以有了光彩的上半段,还要有光彩的下半段是很难的。
如果说人生像一部戏吧,就算是《西厢记》,张生初识莺莺,惊为天人,寤寐反侧,多妙?即使翻墙约会、暗通款曲,也还可以。末了求功名、慕富贵,负心薄幸,不堪入目。
所以读《红楼梦》,只读到宝玉俊秀、黛玉含情,诗社盛景,慧心照映,就够妙了!何必读下半部,黛玉呕血、宝玉出家、风酸月苦、酒冷灯昏,多没意思?
读《史记》刘邦起义,气度恢宏,众人推崇,衅鼓祭旗,上半篇多妙?何必读下半篇一面滥杀功狗,一面还要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泪洒得好假,不过是自供其丑罢了!
例证举也举不完,然而人生总跳不出“生老病死”的过程,万事万物也跳不出“成住坏空”的循环法则,任你再聪明,也不能取巧地只要上半段,不要下半段。那么在这“取上半段最妙”的哲思中,可以觉悟出哪些道理来呢?
首先得明白:人生苦短,韶光易逝,先尽量做好上半段,读书立志,都愈早愈好:读书苦不早,立志苦不真,不真与不早,一世长湮沦!
再则要明白:事情不难于开始,都难在结尾,有始有终才最难,没恒心的人虎头蛇尾,没毅力的人中途撒手,下半段就无法收场。以个人来说,由修身而齐家,有轰轰烈烈的上半辈子,又有光光彩彩的下半辈子,成为一位虑始图终的正人君子,已经不容易。以家庭来说,白手起家,传到子孙,仍能不损家声,世德相继,就更难了。
更重要的是:人生就重在晚节,末后一着棋,才是最要紧的,平日高谈德行爱心,到老反而失足失贞,给人饰名欺世的伪学印象,一旦白头失守,前功尽弃,太可惜!还有什么比亲眼目睹自己前半生的光荣名誉下葬掩埋更椎心刺痛的呢?
当然,人间只有心灵,是可以不断成长的,勤学不辍的人,永远是条上升的曲线,一生都保持着上半段的巅峰状态,那就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