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找回自我的心读后感100字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是一本由【美】克利福德•比尔斯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精选点评:
●描写很细致。作为一个精神病病例,能够在康复后控诉整个精神病体系,并用实际行动改变整个体系,作者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书并不像封面上说的都市心灵之作,也不是讲三十岁之后为生活而奋斗,怀疑编辑根本没有多这本书。
●本科时老师推荐的书,为了检查我们看了没有,居然作为名词解释在考试时出现~还好我看完了。心理咨询师考试书上把它译为《自觉之心》,是否编书之人自己都没有读过它?
●不知道天朝医院对待精神病患者是什么态度,这个群体现在也没有引起什么关注,还是我自己没有关注。。。。不过最近一些凶杀案后鉴定是精神病的例子倒是让一些人对这种人群感到厌恶,或许将来会解决的吧
●第一本将心理卫生运动推向世人的著作:深度剖析精神病院所发生的一切残暴的不平等待遇及其成因,使大众都能有所了解,从而关心患者诉求、改善现存医患关系、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
●谁能告诉我怎么读阿
●陆续看了快一个月,今天才认真的蹲在图书馆一脚,哎呀,好多话想说,但又止于口了。
●从正常人到抑郁,再到躁狂,再回归正常,在巨大的压力下人确实会crash,作者难能可贵地用切身经历通过写作来揭示精神病人与精神病院的状况。 1)阅读与写作帮助人们找到内心peace 2)精神病人也该享有应得的人权,对待他们需要用科学的方式方法。
●书写的很详细,让我对不同世界的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坚持、执着、坚定、勇敢,终于找回自己的心,很深刻
●能够从自己心里挖掘出一个病态的自己,将痛苦、折磨,换为对于更多病友们的解救。。以轻松的写法,让读者接受,作者的每一段回忆都是清晰而痛苦的,将回忆写为书籍,可以看出作者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强大。
●又名失而复得的心灵。咨询教材第一章结尾提到的名著。更加肯定了我对于社会支持力量的肯定。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读后感(一):人能改变的,也只有自我
有道理!
无论是飞鸽传书时代,电视电话时代,还是现在的网络时代,看似前变化万化,其实人的局限性依然,我们不能改变外在的环境,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出身,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姓氏,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也只有自我
所以,还是做回自己吧!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读后感(二):一颗找回自我的心,你找到了吗?
20几岁为了理想而奋斗
30几岁为了现实而奔波
最终还是要找回自我
你找到了吗?
《一颗找回自我的自我的心》,一个世纪之前,一个美国人的自传,竟然在今日的美国和西方社会长销不衰,先后加印五十几次,其经典地位不容置疑!
让我们追随作者的文字,让我们的心找回它自己!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读后感(三):沟通至上
看到这本书的经历。我简直认为这是我以前生活的翻版。
我以前上小学的时候也很自卑。上初中的时候则是沉浸在无边的幻想中,还尝试过自杀。
不过等到长大发现,这似乎也是一种财富吧。我不势利,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有时惹得别人不高兴。我也知道自己的梦想在哪里,虽然满嘴也是铜臭味,但是不会为了钱做自己不愿意的事。
想要找到自我,就得认清自己。即使作者觉得他处于欣快症的那个时期,作者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他那个时候精神不正常到需要到医院治疗。
总的来说,作者算个以正义为己任的斗士,只是初期缺乏了沟通技巧。人是社会里的人。离开这个社会,自己每天臆想,是不能在社会生存的。想要过得好,不如多学学跟别打交道吧。正如作者所描述,“精神病患者最需要的是朋友”,更何况正常人了。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读后感(四):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历程”
我想先概述这本书在讲什么,应用文中引用哈佛大学心理学方向的教授威廉詹姆斯的评价,“从内容看,它堪称文学界一部记录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历程的经典之作。。。这本书读起来像一部小说,但它实际不是;这一点是我想强调的,因为我知道,外行人很容易对其中关于不正常的心里路程描述得真实性产生怀疑。p192”
作者比尔斯曾敏感、思虑甚多,1894年6月进入耶鲁大学学习,但同时其兄长患上癫痫,1900年去世,其因此陷入自己也会遭此厄运的恐惧感之中,日思夜想的全是癫痫。毕业后,曾立志在华尔街开创一番事业,但内心一片焦灼。1900年6月因内心的恐惧妄图自杀未果,妄想症病发,他幻想自己是被审判者,周围的所有人都是间谍。其被送往私立或公立的精神病康复中心后,对多名助理医生及看护的侮辱、蔑视、忽略及不人性的对待充满痛苦。最为深刻的痛苦以及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爱导致其由妄想症转变为欣快症(狂热症)的转变,同时,理智开始逐步回归。其和病友经受助理医师、看护的残忍对待之后,欲将精神病患者的所受到的不公平、不人性待遇公布于世,以引发社会关注和体制的改革。为此,比尔斯多次故意制造进入暴力病区的机会,以亲身经历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当然,其实我认为当时比尔斯的精神状态仍处在欣快症阶段)。比尔斯的敏感、机智、执着和坚毅等美好品质和良好的教育基础帮助他不仅找回精神的正常状态,也帮助他完成自己将经历公布于世并力求改进现实的目标。比尔斯将自己所历经和所见闻到的不人性待遇写信揭发给州长,后将该经历写成本书,引发了全美心理卫生运动。
比尔斯对其在精神病康复院尤其是暴力病区的经历着墨甚多,其对内心感触的细腻描述令读者产生共鸣。比尔斯在书中多次提及“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或许,对于精神病患者、神经症患者或者是医者,甚或是与之无关的社会成员,心理卫生,每个人都需要。正如卡伦霍尼的观点,每个人的精神状况都受大时代环境的影响,这个资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带有共适性。爱,才是拯救别人和自我救赎的有效途径。
这个吉林出版集团的版本上印有“都市身心灵经典读本,30岁之前为理想努力,30岁之后为现实奔波,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己的内心。。。”,看似应景(题目),实则突兀和尴尬,估计封皮设计者连简介都没读。。。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读后感(五):64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
A mind that found itself
(美)克利福德 比尔斯
这是真实的故事 也是神奇的故事;这个二十世纪初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不亚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 让人敬佩。
作者1900年到1903年患抑郁症 迫害妄想症 和欣快症期间 进入精神病院治疗。在此期间 他除了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 同时 由于不满精神病院的野蛮护理 作出了不懈的抗争。病好出院之后 为了之后的精神病患者不再遭受病痛之外类似自己的恐怖护理 几经周折写成了这本堪称心理卫生运动开山之作的自传。
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故事 想来同时期的中国 可能根本还没有精神病院 对病患的治疗和护理恐怕处于更低端的一种状态。对于心理疾病的研究了解 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广大人民群众 即便是到了今天 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先进发达的国家相比 也还是有着相当的差距。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让我们对身边精神痛苦的朋友多一些善意和尊重。
作者住院后期 在时刻有人监控的条件下 机智勇敢地写了一封信邮寄给州长办公室 并成功地让州长对他所反映的问题有所行动。从信节选的内容来看 措辞恰当 表达清晰 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策略完整 逻辑严密 像极了中国古人写的战国策。这很可能得益于他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获取这个教育所需要的精神品质。
他写信 不仅是为了拯救自己 诉说自己遭受过的痛苦 更是为了精神病患者这个群体;不但是这家医院的护理水平需要提升 整个行业的护理水平都必须得到提升。这种即便是在自己极端痛苦的情况下 依然想着为更大群体谋福利的人 让人敬佩和感动。我想这种精神可能与耶鲁大学在建大学之初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为了人类的进步。生病期间他都不希望自己给耶鲁蒙羞 以耶鲁为骄傲 我想耶鲁也应该以他为骄傲。他是促进社会进步精英 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回到家以后 为了改革的理想 他重返华尔街工作; 当欣快症有重发的苗头时 他主动再次入院治疗。他把疾病看成疾病 他把自己看成了战胜疾病的英雄 对那段痛苦的经验 他并不沉醉在自怨自哀之中 自我认同感非常高。虽然朋友们善意地刻意回避 他依然勇敢地与朋友们公开谈论自己的患病经历。
为了更好的推行自己的计划 他回到耶鲁与老同学 老教授沟通 改善自己的计划。同时 他主动与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威廉詹姆斯写信频繁联系 并且得到了他的有力支持。他在回信中说道 “这本书应该得到广泛的流传 你关于辅助协会的想法是可行的。你已经用非常了不起的技能解决了一个难题 你的这个故事不仅能引起科研人员的兴趣 还能吸引很多普通人。这本书读起来像一本小说 但它实际不是 这一点是我想强调的 因为我知道外行人很容易对其中关于不正常心理路程描述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一个人执意要完成一个哪怕是极艰巨的任务 全世界也会来帮忙创造奇迹。
患病后期他就已经开始了他的写作计划 希望帮助到整个精神病患群体;他并不想要自己一个人来完成这个事业 而是希望通过更多的人对精神病领域有所了解 进而共同投入到人道主义事业上来。他认为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个目标 是势不可挡的 诚恳的合作能够带来高效的结果。
作者虽然是一个精神有疾病的人 但他精神的某些方面是非常健康的 正是由于那些健康的部分才支撑着他战胜了他的疾病部分。这就好像说一个人的身体有毛病 比如他的肺部受到了新冠肺炎的侵袭 可是他的肝肾功能和肠胃功能却是非常优良的 后二者有可能是帮助他战胜肺炎的原因之一。
用生命写成的励志故事与躺在床上经过头脑风暴说出来的所谓金句是完全两码事。总之这是一个以目标为导向 有理性 有坚强的意志力 敢想敢干的人。还是逃不出那句话 幸福快乐的源泉在于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
我会记住这个名字 克利福德 比尔斯 就用他对圣经诗篇第45章的理解来结束吧: 只有最高最好的宏伟抱负能够在心中停留并在脑中成形 这样一个人就不会感到满足 直到他的智慧得到同族的认可 并愿意为他们的幸福贡献一份力量。
——Su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