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阿图医生·第1季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 2020-06-30 11:29:42  热度: 239℃ 

点击全文阅读

《阿图医生·第1季》是一本由[美]阿图·葛文德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图医生·第1季》精选点评:

●写的不错,道出了医生的困惑

●葛文德说这本书是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在医学的世界里,我们要面对可能性。我们之所以迷恋这门不完美的科学,是因为我们迷恋可以妙手回春的那一刻。我们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给一个人更好的生活。另外,坏死性筋膜炎真是太凶残了。

●后悔没有学医

●外科医生的自述,非常诚恳的对一些外科问题发表的心得与见解。对外科医生的了解其实大多都来自于《实习医生格蕾》,在剧中那些医生有自己的生活,外科医生同样也是一个职业,只不过这个职业工作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另一个人的生死与未来的生活质量。外科医生也都是像你我一样的平凡人,我们通常对外科医生的期望是像机器一样,精确,稳定,但是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加上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不同的个例,因此,所有的医生都可能犯下可怕的错误,这对每一个可能成为患者的人来说都是很严重的问题。对于医生,一次错误可能只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坎坷,但对于患者,一次错误却可能天人两隔。如果多一些医生可以从作者的角度来对医学、患者问题进行思考,那么医学的未来必定会更加人性、关怀。

●讲医生的书我读过一些,但这一本与其他不同,这里所讲的有常见的病例,也有疑难杂症,但每个故事都有着医患之间的伦理道德的疑惑和想法。医患,两个始终对立的角色,如果互相体谅,本着一个目的去治疗,一定会比现在矛盾愈加深的情况好很多。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去改变一下想法,去了解一下他们呢?

●病人的问题,交给医生;医生的疑问,何去何从?

●我就是喜欢看真实的医疗案例 感觉都挺揪心的 当医生真不容易 作者还是太感性了 有的地方有点墨迹

●读过的医疗相关书里面比较枯燥无味

●就是医生的修炼那本

●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更多的认识

《阿图医生·第1季》读后感(一):看不到的手术台

全书是一位医生的笔记式的记录

贯穿的是对医疗制度的思考,对医生道德的考量,以及对于医疗手段选择上面不同观点的深究(《选择的悖论》里面也有对于这方面选择的探讨)

前面的部分是我们看不到的医院问题,医生问题,后面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病例,对于医生工作的讲述。

医生这个职业在积累经验中,可能会带给人们痛苦,所以医患的矛盾就经常变得很突出,读了本书,我发现这种矛盾更多的是不理解,以及选择的困难,最大的收获是,我可能会用更理性的观点在未来看待医疗,并慎重的做出自己的选择。

《阿图医生·第1季》读后感(二):是一本好书

没有用专门的时间看,陆陆续续才看完。

书的英文名是Complications: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

2002年出版的,2010年才出简体中文版。

本书主要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描述了他对医学中的一些哲学性的问题的思考,如医学其实是门不完美的科学、医学生的练习、医生VS机器、为什么医生要参加医学嘉年华、为什么医生会犯错、医生迷信、疼痛的机制、孕吐、脸红不是病却用手术治、减肥难题、尸体解剖的问题、死因“未明”的八个婴儿(医学与法律)、医生与病人谁来做决定、医学中的不确定性等等问题。都很多启发性。是一本好书。

翻译整体比较通顺,个别专业词汇的叫法不是现在的流行叫法,如各种药名。译者没有留下任何信息,不知道是否专业人士。

将来可以再看,短期内就不必了吧。

《阿图医生·第1季》读后感(三):命运的选择

读这本书,完全只是因为母亲患病,想知道怎么样才能治好,有没有机会去治好。人类在疾病面前是这么渺小、脆弱、无助。医生,人类唯一可以于疾病抗争的职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刚开始看这不书,书中写到医生利用化验、机器、药物和手术与疾病和痛苦对抗。但终究会发现他所掌握的知识与现实中要求他掌握的技能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医学是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

病人的治愈除了靠先进的医疗方法、依然需要运气,上苍的安排,因为医学有太多未知的领域、未知的风险。

曾经有一位医生说过:大多数病人都认为是医生救了自己,其实是病人自己救了自己。

人类要战胜疾病,不仅仅需要高明的医术、还需要乐观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这是病人自身赋予自己的。当然还需要运气,上苍的安排。

不管怎样,感谢在医学这条道路上奋斗的人,他们竭尽全力去靠近、去探索这未知的领域,终究在这条路上,挫折永远比成功要多。愿医疗的发展能赶上人类的需求。

愿母亲安好!

《阿图医生·第1季》读后感(四):遗憾的“科学”

书的英文名称是《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一个外科医生关于不完美科学的笔记》,这个名字我觉得更传神地表达了书的目的和内容。

书的内容确实是一个个没有明确主题的笔记,有自己成长的经历,有对某种疾病的研究和跟踪,有对一个患者治疗的记录和感悟。但一个个“散漫”的主题之下,其实有一个共同的“核”,这个核就是关于医疗在哲学层面上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

医学不像一个数学、物理和化学,在一定的设定条件下,推动推理、计算或选择就能确定一个明确的结果。一个患者,来到医院,寻找医生的帮助或治疗。医生在这个时候和情景,在凡俗世界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但可惜,上帝的光芒和智慧仍没有普撒人间,医生不够完美,患者不够完美,条件不够完美。每一次的治疗都是能力、经验、时机、认知水平、道德水平、经济水平等各种复杂因素掺杂在一起的一个决策和行动过程。N多的随机变量,使得最终的过程,走向和结果都只能呈现一定的随机分布。一个疾病,治愈率已经到达99%,但对一个鲜活的个体,如果落到那不幸的1%里面,就意味着100%的陨落。

作者应该是个优秀的外科医生(根据头衔好履历推测),同时也是一个很有心的人,做了很多跟踪记录和思考的事情,从医生的角度和方式,难能可贵地以一种平等的视角(我没有贬义,但我觉得很多医生在一定的心理层次,往往有一定的法官判断倾向),去描述一些感受和想法,这种经历和想法的分享,有助于一个普通人在治疗地过程中更好地去掌握的治疗方向,更多地理解医生的判断方式和治疗方案。

医者仁心,没有一个强烈普世价值支撑的大夫,估计承受不了精湛医术带来的负担。

《阿图医生·第1季》读后感(五):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 Complication

医学并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而是一个时刻变幻、难以琢磨的知识系统。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指引着我们,当然也有习惯和本能,还靠一些经验,有时还有运气,然而我们知道的和我们追求的目标之间总会存在一段差距,不过正是这个差距驱使我们努力地做每一件事。

外科训练其实就是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开始时东跌西撞的,然后一点一点地摸索,最终掌握了一些技巧。住院医生只能使用托词,才能让病人相信他,将身体交给他,住院医生也才能有学习的机会。这种冷血机制的好处不只是提供新手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保证了公平。

西方医学一直将“像机器一样完美”作为目标。达到完美的关键是要多练习。一个外科医生如果具备了应对问题的自动模式,就说明他离“像机器一样完美”不远了。“完美的手术使人感到兴奋”。首先,人类总是易变的。我们很容易受他人意见的影响,此外还有看事情的 角度、最近的经验、注意力的分散。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都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其次,人类不善于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人们总是把可变因素看得太重,而把其他的重要因素给忽略了。

用儿科的小号气管内管完成了这个手术。医学不是生产线,更不是产品目录,它比人类涉足的其他任何领域都要复杂。他们希望医疗走向专业化,就像企业一样追求单一产品的品质。

医生属于一个孤立的世界,一个不断流血、不断实验、不断切开人体的世界。我们是活在病人群中的少数健康人。因此,我们很容易被孤立,就连我们的家人也很难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长年累月这样工作,他的耐性越来越差,出现一点小状况就绝对心烦气躁。

疼痛不一定是身体真的受了伤害,大脑产生的疼痛反应同样会让人痛的死去活来。慢性疼痛往往不是我们的身体本身出来毛病,而是我们身体外面的问题。

呕吐:呕吐前驱期、干呕期、排出期。害喜保护作用,对一般成人无害的食物往往会危害到胚胎,怀孕早期是胚胎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对毒素最敏感的时候,此时胚胎对热量需求少,光靠母体储存脂肪就够了。如果我们感知的动作和我们预期的动作相反,会让我们产生眩晕的感觉,古代人类没有机会体验坐车坐船摇晃状态通常出现在吃了迷幻药及喝醉酒的人的身上,因此,眩晕引起的恶心呕吐可以说是现代生活的副产品。

只要了解痛苦的来源,以不同的角度来看痛苦,或者只是接受我们无法完全征服自然的事实,如此一来,痛苦就能被控制。

劳伦·吐温: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者说,只有人类需要脸红。害羞是脸红的原因。即使脱胎换骨之后,她仍然十分在意别人的眼光。他已经不再为脸红而感到不安,而且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她无法完全摆脱脸红问题。

胃绕道手术:把胃囊人为缩小,然后再将胃和空肠连接在一起,绕过部分小肠。这种自我控制不只局限于吃东西,他们变得更自信,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甚至会因为一点小事儿与人发生冲突。如果不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那就不要想太多。

就大多数的案例来看,医疗设备的好坏并不是关键因素,而是医生在一开始时脑海里的诊断就是错误的。也许有先进的设备可以运用,但医生根本没有想到用这样的设备。从某些层面来说,人类永远是神秘的,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如果有足够的知识,经过细心的探索,人类也是完全有可能被解读的。说我们一无所知或者已达到知识极限都是愚蠢的说法。

婴儿猝死综合征:不是一种病名,而是我们为这个医学之谜起的名字。任何一例婴儿猝死案,如果已经做过全套尸体解剖,但仍然不能给出确切的死因解释。

至今为止,医学的正规说法是:他们怎么决定,你就怎么做。无论怎样,身体的所有权是属于病人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还得引导病人,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最好的。你可能会失去这个病人,但也要给她一个认真周全考虑这件事的机会——这才是你的目的,并不是要告诉病人她做的决定是错误的。

如果平等地对待病人,在病人眼里你就不再是高傲自大、难以接近的大医生,他们就不会有太强烈的被强迫感,心态也会比较平和,认为你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病人会因为他们的自主权受到尊重而很开心,但他们也很乐意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医生,放弃选择的权利,他们更希望别人帮他们做决定。医生在情感上会比较冷静,能理性地看待所有不确定的事情,不会因为恐惧或感情用事而歪曲事实。

病人最希望从医生那儿获得的并非自主权,而是希望能够看到他们的能力,并感受到他们亲切的态度。

坏死性筋膜炎:噬肉菌深入到肌肤,大肆毁坏所有软组织如脂肪肌肉和结缔组织。医学的规则是选择做什么反而要容易得多。

医学世界里,我们不得不面对可能性。我们之所以被这门不完美的科学所吸引,是因为我们迷恋可以妙手回春的那一刻——我们抓住每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让这个人过得更好。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