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了啥?(一)
不管怎么说,我也算一个爱读书并且也读了不少书的人。然而,我为什么要读书?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支撑着自己一路读下来的动力又在哪里?今后还能否一如既往地读下去?这些问题我也曾经模模糊糊地想过,却并没有深究下去。现在看来很有必要歇歇脚步,好好地想个明白了。
毋须讳言,我在中小学阶段,读书的目的除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对世界的好奇心之外,更多的是要把功课学好,以便将来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学校,能够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上大学后,我读书的目的也更多的是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观念视野,从而能够更好地写出并发表作品,实现成名成家的梦想,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益于世道人心,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一些微小的作用。如实地承认这一点也许是难为情的,使自己的动机显得不是那么的崇高,名利的思想似乎重了一些。然而,这也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个人汲汲于名利也未尝不可,只能所使用的手段是正当的,不去损人利己,损公利私,不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不以对公共利益的损害作为代价。
在中小学阶段,由于条件所限,我的课外阅读是很少的,只阅读了十分有限的一些报纸杂志。即便如此,我仍然从中获取了许多知识的营养,不断地扩大自己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视野,并且逐渐养成了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无形中为后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播下了种子。在1995年春即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前桌的一位女同学正在看一本书,即《路遥文集(1.2合卷本)》,其中有一篇叫《早晨从中午开始》,是关于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随笔。我提出借来看一下,她也爽快地答应了(不知她这是帮了我还是害了我,使我大学时曾经走上文学这艘贼船,并且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再走上)。那时高考在即,功课十分的紧张,但我依然被路遥那清新流畅的文笔和深沉严肃的内容给深深地打动了,一口气读完了这部长长的作品。如果不算课文,这是我读过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并因此喜欢上了文学,成为一个也许是终身的文学爱好者。由于高考事关重大,我看完这篇就不敢再分心了。高考结束后,我到离我们村不远的一个同学家里去做客。同学有一部贾平凹的作品集,我打开看了一两篇,亦感觉他的作品写得十分的优美,从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也看过很多他的作品。
上了大学之后,由于没有了应试的压力,学习变得十分的轻松,图书馆里又有着海量的藏书,这样我就可以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了。我这时已经做起了文学梦,阅读当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同时,我还有父母供应的生活费,每个月都要省出一笔用于买书,当然也主要是文学方面的。我买的第一本书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作者精心构构制长篇巨著非常的动人,反映的是平凡的年轻人在平凡的处境中,仍然不懈地奋斗,不懈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我们年轻人的心理以及情感十分的契合。我读完后感到意犹未尽,又破费买了路遥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我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尝试着写小说和散文,梦想着自己也能够不断发表作品,成为一位作家。然后,理想是很丰满的,现实是很骨感的,虽然我为之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还是在现实面前碰了壁,我的作家梦两三年后就破灭了。
我先是向校内的学生刊物投稿,大都没有被采用,只有一篇在我班上同学主持的一个刊物上发表了,题目叫《潇洒走一回》,结合自己的一段打工经历虚构出的一篇文章。虽然只是学生刊物,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发表的作品,第一次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心里就像喝了蜜水,感觉甜滋滋的。我当时还保留着从学写作文开始就一直存在的观念,即作文必须是经过想象和虚构的,即使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必须经过一番加工和改造,而不能如实地写出来(我小学时有一次语文考试写一篇《我的一家》的命题作文。有几个同学考前不知怎么弄到了作文题,就在一起交流着怎么写。我们几乎每个都是一大家子的,他们几个却把作文选上一篇写三口之家的作文看熟后照着写进试卷,结果都却得了高分,而我如实地写我家的好几口人,却被老师评了个低分。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长期影响了我的作文观念),因此这篇文章并没有反映我的真实经历,也没有反映我的真情实感。然而,我通过写作却可以虚构出一个世界来。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还能通过对语言的表达和锤炼,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充分感受到语言的乐趣。这些都是从未有过的一种体验。
大二时我参加了中文系的文学社,在其社刊上发表了两篇作品。一篇叫《悠悠往事》,写一个大学新生乘火车去上学时对往事的回想过程,内容都是虚构的,但也从中表达了我对家人特别是一直支持和关心我的姐姐的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并且要以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们,不让他们失望。这篇作品在同学当中引起一定的反响,而且还被推荐到昆明市团委主办的《昆明青年》上发表,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有准印证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另一篇叫《出殡》,结合自己从长辈那里听到的真实故事,虚构出一个在极左年代混得如鱼得水的妇女的各种行状,以及这个年代过去之后她的那种十分凄清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极左年代的荒谬以及对人性的扭曲和戕害,反映了人性的一种自私、冷漠和孤独。
我有一次在公交车站候车,看见一个女孩向一个没有零钱乘车的妇女慷慨地伸出援手。我据此写了一篇叫《站牌下》的文章,并拿到校报的编辑部去投稿。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师看完之后认为,这篇文章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反映我们的主旋律,因此不太适合在校报上发表。我还写过一篇叫《一棵橄榄树》的文章,写的是我家一棵无心地种在崖上的橄榄树,从来没有人上去看管,孤伶伶地长着,瘦小的树身常常要迎着强劲的山风。然而,就是这么一棵毫不起眼的树,却结出了累累的甘甜的果实。在一次上完课之后,我把它交给我们上选修课同时主编校报(成教版)的那个老师,但后来同样杳无回音。当然,我的更大目标是能够在社会上的刊物发表作品,并为此而不停地写着,不停地投着,买信封和邮票的钱累计起来也为数不少了。有一次为了使稿件看上去更美观点,我还把手稿拿到打印店打印出来,花了不菲的价钱,事后想起来还心疼不已。我稿件寄出去后自然渴望着会有佳音,因此每天都要到学校的收发室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但无一不是希望而去,失望而归。有时为了提高发表的概率,我还特地跑到昆明几家文学刊物的编辑部投稿。然而,所有的这些努力,统统都没有结果,我投出去的稿件,都像泥牛一样沉入了大海。
我日益感到自己在文学方面缺少必要的天分,一味弄下去只会走进一条死胡同。于是,我逐渐从文学的梦魇中摆脱了出来。到了1998年秋即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在书店买下了一本《熊十力文选》(1997年春,我由于生了病,住到研究生楼的一间宿舍,因而能接触到许多研究生,从他们那里听到了熊十力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的名字,知道他是我国受到国际认可的两位哲学家之一)。不无诧异的是,他那种十分深奥的哲学著作读起来却感到语言相当清新,逻辑性也很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自己居然也能读进去了,并且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有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坐在校园一个亭子旁的路灯下,安安静静地读着这本书。那时夜里已经有些凉意了,可是我聚精会神地读着,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从此我深深喜欢上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由一个文学青年变成了钟情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我大量地阅读这方面的著作,费孝通、黄仁宇、冯友兰等学者那些博大精深的学术著作让我窥见了学术的堂奥,余杰、谢泳、顾准等思想者那些关怀性和批判性很强的思想著作更是给了我巨大的启迪,让我感到血脉喷张和豁然开朗,从而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长期以来一直被传统教育所灌输的那些假大空的观念紧紧束缚着,这时它们都纷纷轰然倒塌了,我看到了以前不曾接触过的自由、民主、法治和市场经济等新的理念,也认识到了我们历史以及现实的严峻性,这让我兴奋不已,也战栗不已。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感到过去所写的那些虚构的有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作品过于肤浅了。文章就是要直面生活和社会的现实,要发出自己的真实心声,即使是虚构的作品也要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事实上在我写《出殡》这篇作品时就已经开始转到这个方向了,因为这时我已经开始阅读其他方面的书,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读大学期间,我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抠出来钱来,都用在了买书上面。除了书店的新书之外,我还从地摊上买到了大量的旧书。为了买书,我常常弄到无钱吃饭的地步,以致有一段时间只能就着白开水吃馒头充饥,没有力气了就躺在床上静静地看书,连回家的路费也是向老乡借来的。书越买越多,以致没有地方存放了,只好把文学方面的书扔掉许多。即使这样,我藏书的数量仍然庞大,毕业时这么多的书怎么运回去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除了托运走一部分之外,又装满了一大箱子,为此还专门到市场上买了一部折叠拖车拖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