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纳博科夫传 (上下册)》读后感摘抄

时间: 2020-07-07 08:13:59  热度: 286℃ 

点击全文阅读

《纳博科夫传 (上下册)》是一本由[新西兰] 布赖恩·博伊德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8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纳博科夫传 (上下册)》精选点评:

●拖了两个月才开始看美国时期。这次比较快,一个星期看完。赞!

●Brian Boyd 的这两部四册的传记可称为杰作。与其他传记最大的不同在于作者对纳氏重要的作品都作了单章的细读,而不是将作品混入纳氏生平描述。而这也正是纳氏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最新出版的Andrea Pitzer的 The Secret History of Vladimir Nabokov 开头则以纳氏与索氏在1974年的一次未成功的会面入手。

●就读了洛丽塔那几章,史科挺细致的

●很细致详实,是目前看到的纳博科夫传记里最好的一本

●总算是进入印刷流程了!长途跋涉,心智耐力的考验……

●比俄罗斯时期写得更好,尤其是文本分析的几章,纳博科夫和博伊德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就是我以后的标杆。分析《洛丽塔》那一章实在是让人感动,博伊德在文本的缝隙中——而不是透过亨伯特自以为是的叙述——那个善良的可爱的孩子洛丽塔。

●有谁读作家传记,不想读到一点八卦,风流韵事和怪癖呢?洋洋800多页,写得小心翼翼,俨然是在薇拉监督下修订出来的“洁本”……

●纳博科夫:我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再默默无闻不过的小说家。有着一个不知该怎么发音的名字。

●最棒的纳博科夫传记!博伊德会和纳博科夫一起被并列提起。

●酣畅淋漓的人物传记!

《纳博科夫传 (上下册)》读后感(一):一个传奇人物

一个传奇人物,很值得一看的一本书,很多人生感悟,推荐一下,呵呵,就是价格挺贵的,要是能便宜点就好了,好贪心啊啊,从他的《说吧,记忆》就能感觉到他对自身经历的那种强烈的情感,多少年前的记忆清晰得令......

《纳博科夫传 (上下册)》读后感(二):幸福的人

作为一本文学传记,博伊德对纳博科夫作品的文本分析差不多和作品本身一样精美,足以成为本书的精华。但和所有的传记作者一样,一旦提及传主这个人,就难免发生一系列NC粉症状。这也不是毛病。因为要写好一个人,就必须走到离他足够近的地方,直到他占据你的全部视线为止。这是传记这种东西无法克服的诅咒之一。

我不是很喜欢纳博科夫的小说。虽然它们确实很完美。这是一种极为平衡的完美。它的布局谋篇沉着、冷静,结构得体,语言简洁而细节精当,仿佛来自一个富足、丰饶、安宁的世界。昨天刚把裤子送进当铺、正等着笔下这两个印张换饭票的人肯定是写不出来。说《斩首之邀》模仿卡夫卡纯属无稽,而且有比纳博科夫不懂德语更有力的证据:纳博科夫的主题是庸人包围了与众不同的人,并将之置于他们的规则审判之下;而卡夫卡的主题是无论庸人还是天才,都被某种规则和力量主宰,在城堡、法官、权力的面前,一切是平等的。这似乎可视为一种恐惧的不同变种,只是范围和深度有别。那所差的一点,就潜藏在博伊德没有深究的地方:纳博科夫不喜欢弗洛伊德。

因为此事无须深究:他是一个健康、乐观、自信的人。而弗洛伊德是给缺少这些东西的人预备的——今天人们常常忘记,那原来是一种医术,用途是治疗病人。它适用的对象是诸如维特根斯坦这种自杀控,或者劳伦斯那样的恋母者。虽说博伊德尽了不少力,让大家相信他的传主也生活坎坷来着,然而纳博科夫的总体情况一切正常。他的父亲是为捍卫民主而献身的英雄,而不是打死了农奴的虐待狂军医。他的母亲温柔而有修养,了解并支持儿子的才华,而不是给儿子穿裙子、起名“玛利亚”的幻想家。于是,他的趣味也是正常的:桑丘怎么可以被打掉两百多颗牙?而打掉这些牙又有什么意思?他所讨厌的作者,是癫痫病人陀思妥耶夫斯基,重度咖啡因中毒+妄想症的巴尔扎克,疑似基友又永远看不出来的托马斯·曼,以及一辈子生活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的福克纳。所谓“病人的文学疗程”与他无关。

因此,他可以在《防守》中捍卫只为象棋而活的天才,却无力于自己的同性恋弟弟。博伊德承认,纳博科夫不知道拿这个弟弟怎么办才好,他们也很少交流。病况或非主流,在纳博科夫那里是设局的条件,编织故事时的“花样”,而不是发之于发肤的现实。当现实中的“病人”出现时,他选择了躲避,就像他当年必须躲避那个病态世界的降临一般——博伊德特意强调了帕斯捷尔纳克那句不厚道的“嫉妒”玩笑,却没有澄清纳博科夫的“阴谋论”有多么荒诞:帕斯捷尔纳克为这个“圈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确可以在态度上表明自己对病态政权的反对,然而他未必真的懂得如何对待那些被扭曲了的人,包括他身陷布拉格的侄子在内。

所以,他总在等待他所说的“理想读者”——有耐心、有修养、乐于细嚼慢咽他精美的文字、感受艺术的“花样”之美的人。遗憾的是,这世上不幸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纳博科夫传 (上下册)》读后感(三):他对俄罗斯一往情深:读《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上、下)》

他对俄罗斯一往情深:读《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上、下)》

侯磊

二十世纪重要的现代作家中,纳博科夫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洛丽塔》,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他的身世和经历。如果单单从他美国时期的经历来讲,纳博科夫完全可以归入学院派的作家,毕竟他在美国的生活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大学中度过的。那么,他在美国是如何“练就出”《洛丽塔》的呢?只怕其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只能在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纳博科夫传记——博伊德的《纳博科夫传——美国时代(上、下)》中去寻找答案了。

刚到美国时的纳博科夫,已经是俄国流亡文学圈内小有名气的作家了。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痛苦:放弃他的母语——俄语,并开始用英语来写作。这对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是很艰难,甚至很危险的事。幸好,语言天赋过人的纳博科夫度过了这一难关,但是语言的转换从根本上影响了作家的创作。

具有俄罗斯血统的纳博科夫在生活上一向认同自己是个美国人,并且一直到晚年移居瑞士以后仍旧以美国人自居。然而在文学上,他却在美国极度地宣扬俄罗斯文学。他对当时公认的众多文学大家的作品都嗤之以鼻,把风头正健的艾略特、托•马斯曼、甚至海明威等都比为三流作家,当然,他的名气也是由此而急剧攀升的。在博伊德的传记中,来看看纳博科夫是怎么对待俄罗斯作家的吧。

纳博科夫有一天在讲课时,他打开了一盏灯说:“这是普希金。”又打开一盏灯:“这是果戈理。”打开第三盏灯:“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户,让金色的阳光照耀进来,“看吧,这是托尔斯泰。”

从这一点上,足可以看出他对俄罗斯的一往情深。这就更不难理解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翻译评注普希金的《叶普塞尼•奥涅金》,宁可忍受薪金的微薄也在坚持教授俄语文学了。

纳博科夫的人格是分裂的,他极度地理想化,幻想着能够全心地进入到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并且在那个世界里担当上帝的角色,然而,他一次次地为谋生发愁,甚至不得不四处搬家,到处打工找活儿干,过着今天“北漂一族”的生活。他认为美国文学甚至英语都是不忍卒读的,可是现在却不得不靠着这种不属于自己的语言教学、写作来换饭吃。就在这种环境下,纳博科夫逐渐认识到美国中产生活的矛盾与悲哀:它看似十分美好,却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他自己,仍旧活在果戈理和契诃夫创造的时代中。就在这种状况下,纳博科夫创造了《洛丽塔》。

纳博科夫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的一生都周旋在教师、作家和昆虫学家中间。他想给这个世界一个明确的交代,所以他会像写小说一样创作回忆录《说吧,记忆》。而在《洛丽塔》中,如果我们把眼球都盯在这场不伦之恋中,那我们都会成为纳博科夫所嘲笑的傻瓜。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洛丽塔的故事是最道德的。”诚然,整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想描写的社会问题有很多,但恰恰不是“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之间的两性关系”。他甚至希望读者都来关注主人公赫伯特对奎尔蒂的谋杀中,但是,读者一次又一次地辜负了他的希望。

在纳博科夫笔下,赫伯特对待洛丽塔的态度就像纳博科夫对待美国的态度一样,忧郁、多疑、不信任,但同时又充满了欲望,以至于离不开她。而赫伯特对奎尔蒂的谋杀,仿佛就是早年纳博科夫的父亲被政治谋杀的翻版,纳博科夫在小说中隐藏了他太多的诉求。不过可以清楚的一点是,有着深厚俄罗斯文化底蕴的纳博科夫迷恋的是美国这个像洛丽塔一样,在悠久的俄罗斯文化面前年幼无知的国家。也就是说,恰恰是美国的生活造就了纳博科夫笔下洛丽塔这个故事,而故事最合适的讲述者,恰恰是这个外来的俄罗斯老头。

不过,当纳博科夫一吐为快地造就了《洛丽塔》以后,他虽然有了可观的版税,但日子过得并不轻松。想必他最喜欢的,还是自己和老婆一起,开着车去山谷里抓蝴蝶的生活吧。这种才是他渴望得到的,纯正美国式的生活,这也就是他同时是一位鳞翅目昆虫学家的原因了。

《纳博科夫传 (上下册)》读后感(四):又到缤纷蝶舞时

五月,树木葱茏,花草繁复。坐在花园雨后微润的时间里,阅读《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有一种亦真亦幻的美的感受,那是因为书页间总是不经意地飞出一只又一只缤纷的蝴蝶来。

纳博科夫,也许你不曾熟知这个名字,但我想你也许读过他的代表作《洛丽塔》,或看过同名电影《洛丽塔》,要不就是读过他的另外两部小说,《普宁》和《微暗的火》。再或者,你听过歌手卓亚君的歌曲《洛丽塔》,自己尝试过或看见过有人穿着“LOLITA PRINCESS ”品牌的服装。纳博科夫正式被介绍到中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梅绍武先生翻译了他的作品《普宁》。而现在由刘佳林先生翻译的这套上下卷《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期待会有更多的国人知道并了解纳博科夫,因为他的确是一个特别的,值得关注的人,且这本书,既可以当做他的传记来读,也可以当做他所有作品的导读来了解,原作者试图将他的生平和作品交错开来描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活中的纳博科夫,以及纳博科夫是如何在生活中创作出一部部影响世界的作品的。

纳博科夫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这个出生在俄国的美国人,几乎大半生都在流离中度过,却在流离中写出了一部部精彩的作品。在美国,他不断地失业,不断地求职,甚至为了9美元的收益去给别人当家庭教师,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文学信仰的坚持。即便是鲤鱼煮西红柿一家人吃上一个星期,他仍然写信给出版商:我不能为了稿酬而写小说。也许,正因为如此,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具争议。表面上看来,他的作品似乎对道德教义没有什么兴趣,他对前苏联评论家类似于“小说家不应该沉湎于烟雾迷蒙的风景描写,苏联的风景应该表现得欢快明媚。”这样的言论感到震惊,而他的成名作《洛丽塔》更是被评论家斥责为“衰老的欧洲迷奸年少的美国”,进而遭到多个国家的查禁。但实际上又是如何呢?读完这本传记的第十章《洛丽塔》,我们会发现,传记作者试图为我们梳理出纳博科夫这样一个“注重生活细节而极力反对公式化写作”的评论家兼作家,在长期的文学研究和写作生活中所遵循的“不是公式的写作公式”,即:过去的无法挽回,现在的无法满足,未来的无法预见。在《洛丽塔》这个描叙继父与女儿之间“不论之恋”的故事中,“对时间的先见与后见之对比始终是《洛丽塔》强调的重点,这绝对是道德的。”而这一点,似乎和现在的“活在当在”提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就道德层面而言,我们需要在“反思过去”和“憧憬未来”的比对中调整自己“当下”的言行,比如环保,比如食品安全。

而作为一个文学教师,纳博科夫同样有着迷人的一面。他那自以为是的态度,和对他人不屑一顾的表情看起来不那么令人喜欢,但实质上是他有着异乎常人的坚定品质。可以说,他文学上的成就和品质,就来自于这种难得的坚持。即便是在难得获取一份工作的前提下,他也要“不合时宜”地将这种品质传递给他的学生。一个学生采访他,他告诫她说:“没有一种叫做艺术的东西,有的是艺术家,但他们是表现形式各各不同的个体。”在编剧课上,他这样对学生说:“剧作家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写作成功的剧本,而是不朽的作品。”他为学生分析剧本,不是建议效仿什么,而是建议避免什么,譬如避免那“致命的,迎合观众的欲望。”所有这些,和当下的“生存教育”是那样地“格格不入”呢!但是,当你我失望而尴尬地从国产影片中走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的观点,我们是多么迫切地需要!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传记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纳博科夫,那就是作为一个“蝴蝶爱好和研究者”的纳博科夫。在父亲的影响下,纳博科夫自小就表现出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即便是美国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也不放弃任何一个接触和研究蝴蝶的机会,为了妻子和孩子的生活,他会勉为其难地辗转其他各州做演讲,但如果那些地方有蝴蝶,他便总是欣然上路。在蝴蝶某一个领域的研究,他显然走在了其他专业人士的前面,从而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尊重。在这本传记中,作者认为纳博科夫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的作家,他极擅长于将现实生活的种种细节融入他的作品当中。我以为,这来自于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蝴蝶的专注和执着。对比他长期“每天将九到十个小时的时间花在蝴蝶上”的做法,我不免感叹,我们的有些作家,的确是过于“专业化”了。

我想,对于这一套(上下卷)《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不管是纳博科夫迷,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以及教师、编辑等从业者,都能从中读出“缤纷多彩的蝴蝶”来。作者布赖恩·博伊德长期研究纳博科夫,深谙其“注重细节”的写作神韵,800多页的书稿,读来总有出彩之处,比如:“我躺在我的私人产房里,等待玫瑰。”再比如:“盲目的名词和狗一般的形容词搭配,那是欧洲从古代继承下来的。”

《纳博科夫传 (上下册)》读后感(五):纳博科夫 :文学是梦想,亦是尘埃(作者:王文鹏)

文学是梦想,亦是尘埃。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如此!

我们太容易让时间积久成习,而对纳博科夫来说,他是连续不断的神奇,他猛然将我们从我们的时间中抽离,让我们在面对一切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时,有了绚丽的眼光。纳博科夫让我们明白,在纯粹的因袭下,我们糟蹋了世界的魅力,辜负了它的美,而世界只存在本身,就该是永恒不竭的惊奇。正如威尔逊所说,纳博科夫就是那令人惊奇的“俄国文学纽扣里的伽德尼雅(栀子花)。”不过也许称他为“美国文学里的蝴蝶”也许更合适。

在《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中,纳博科夫说“美国是一个有教养的、非常多元的国家。”美国是纳博科夫的故乡,这里的知识和生活比任何一个国家更适合他,纳博科夫称呼自己为“俄罗斯出生的美国小说家”,没有美国,就没有纳博科夫,就没有他的荣耀。

他在美国这片土壤里,以一个艺术家和科学家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纳博科夫决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一只昆虫的教父,它的第一个描述人”。他在自己创作的迄今为止最好的英语诗歌《发现一只蝴蝶》中写道:

我发现了它,我命名了它,用

分类专用的拉丁语诗化,因此我成了

一只昆虫的教父,它的第一个描述人

-------我不需要其他名声

蝴蝶是他童年的梦想,他一生都在捕捉和研究蝴蝶。他每次旅行的地方都是以有蝴蝶作为标准,他对蝴蝶,由热情变为挚爱,他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鳞翅昆虫学家。他在自然研究中发现的东西很自然地运用到了文学中,比如“欺骗”。纳博科夫认为,自然界存在某种艺术性和欺骗性的东西,它华丽的花样似乎故意藏起,等待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纳博科夫看到了自然这一点,有意识地把“欺骗”放到文学这种艺术中。他很轻易地就杜撰了一个19世纪的小说家,并捏造了生平创作的细枝末节,他只需灵机一动就捏造了一个进入文学史的作家,大家却毫无察觉。

纳博科夫始终是一个珍视个性化细节、反对一般化和各种集团的人,因此秉性上是一个分离分类学家,但他绝不教条化,不走极端。纳博科夫说:“没有一种叫作艺术的东西,有的是艺术家,但他们是表现形式各各不同的个体。”他宣布名声和读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拥有一种特殊的眼力,那是某个读者战栗地直觉到的眼力。

纳博科夫相信自己和读者都有那样的眼力。《纽约客》和纳博科夫签了首发合同,对他写作的一切东西有优先考虑发表的权利。这对于一直困窘的纳博科夫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是纳博科夫却并不为此而低头,当编辑习惯性地想修改他的文学作品时,他说:“我恐怕不能改动或增加任何提到的句子……我很抱歉,我确实认为,在接受意见方面我已走到良心所能允许的地步。我不需要那些恼人的小桥,我确信,优秀读者能够轻松自如地飞过沟壑。”纳博科夫甚至对读者进行了界定和划分,他认为:优秀读者是有想象力、记忆力、词典和某种艺术感的人。纳博科夫甚至在《洛丽塔》里成功地达到了和读者的“共谋”,他让我们相信:《洛丽塔》是道德的。

纳博科夫有波澜不惊的自信、不加掩饰的自得和对其他作家的不屑一顾。他对陀思妥耶夫多有偏见,但即使如此,他对俄国的一些文学大师还是有比较精确的描述:“普希金沉着冷静,托尔斯泰实事求是,契诃夫婉约节制,不过他们都有非理性透视的时候,那时他们的句子就会变得朦胧,透露出隐秘的意义,值得突然变焦。”“果戈里是一个怪人,不过天才总是很怪------他优雅地演绎着读者本人的生活观-----果戈里文体组织上的豁口与黑洞暗示了生活组织本身的裂缝。”

他一生流离逃亡,但是他一直相信自己是天才,一直相信自己将要成为伟大的作家,他甚至对此都从未犹疑过,他在《柏林向导》中谈到文学创造的目的:“去描绘普通寻常的事物吧,未来岁月的镜子会善意地反映它们;去发现身边事物的芬芳与温柔吧,唯有久远的后代才能识别并欣赏它们,到那时,我们寻常生活中的一切琐碎之物都会自动变成吉光片羽。”

纳博科夫认为,文学诉诸人类灵魂的隐秘深处,文学倒映在彼岸世界的影子总有一天会像航船一样从那里驶过。我知道:在纳博科夫那里,我们能看到和把握生命之河流的全部长度、宽度与深度。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