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十点半钟》读后感摘抄
《夏夜十点半钟》是一本由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144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010-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夜十点半钟》精选点评:
●受伤者的共鸣与歧途
●还没看懂~
●女人多热情啊,女人多脆弱啊,女人多勇敢啊。女人多可怕啊。
●读的时候不断想起《琴声如诉》,好多段落如幻觉般,在可能/不可能,可信/不可信间徘徊。两版电影已下好。
●开端便对罪犯罗德里戈妻子罪行的解读:“一个女人这样向你扑来,你推得开吗?——‘很难。’”当夏夜十点半钟,玛利亚发现皮埃尔与克莱尔的亲吻,罗德里戈对于她的意义变发生急剧改变:“我打定主意和罗德里戈·帕斯特拉玩一场大较量。可是刚一开始就输了。”罗德里戈的自杀使她感到真正的孤独,站在明显倾斜的感情天秤上,她确确实实弱败下来,皮埃尔是与克莱尔站在一边的,炎热的夏季是与死亡站在一边的,她无法死,也无法与背叛抗衡,只能选择结束。“这爱情如痴如醉、有气无力又叫人恶心,令你对人产生错觉。”
●补标2013
●感覺比廣島之戀要喜歡
●罗德里戈·帕斯特拉是个写满绝望的希望,如今,他已死去。
●不太懂。。。
●文字是一种极具倦怠的柔软,感情像无力飞舞的蝴蝶。
《夏夜十点半钟》读后感(一):又见新小说派
先浪潮新小说派的另一分支吧,整本书只想到一个人,阿兰格里耶。
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评论太短了,多说几句吧,再说。
《夏夜十点半钟》读后感(二):玛利亚为什么救罗德里戈·帕斯特拉
夏夜十点半钟,暴风雨来临,空气粘稠闷热,酗酒的玛利亚听到罗德里戈·帕斯特拉杀死通奸者的案件。最终在只能睡旅馆的走廊里,她发现了他。警察在找他,要抓住他。
玛利亚救了他,一个不相识的杀人犯,刚刚杀了两个成年人的男子。她把她送出追捕区域,放在麦田里。
罗德里戈·帕斯特拉用死亡惩戒了偷情者,而玛利亚只能以酗酒来抵抗一切。他们是同样的人,或者说罗德里戈·帕斯特拉在玛利亚看起来是一个自己做不了得英雄。英雄死了,自杀了,玛利亚还是没有出路,有房间的旅馆不是所求,美丽的城市不是,她只能在酒精中沉沦。罗德里戈·帕斯特拉本是她残存的希望和爱情信仰,但一切都破灭了。
《夏夜十点半钟》读后感(三):20140203 夏夜十点半钟 Ⅰ
“必须等待。这个形状为什么必须是人呢?在一生中只有一次可能是人。但这是可能的。今晚为什么拒绝这种假设呢?”
玛利亚自问。
为什么拒绝这种假设呢?
重点在于是今晚,并且这样的可能是成立的,自我的潜意识里也包含着向它靠近的趋势。因为不需要去拒绝,所以拒绝用理性来拒绝假设的成立。
玛利亚在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干着一件事,也许并不怀揣着其他的目的。其实其他的目的是存在的,在灵魂、在现实深处,只是在进行时玛利亚并不这样强烈地想着而已,所以只是为了让其发生而使其发生。是为了填补自己的大脑,以让自己无暇顾及皮埃尔和克莱尔可能的一切吗。
因为一连串已成现实的可能,玛利亚让一个可能成为了现实。
不拒绝,便是对自己内心悲痛的可以抑制理性的放纵。这并不错。
是啊,并不错。至少不是玛利亚先错。
但皮埃尔、克莱尔也并不错啊。爱情到来之时真的要去抑制它席卷而至的洪潮吗?必须吗?即使那看上去真的错了?问题是,即便知道“应该”去抑制,此抑制也能成功吗?
《夏夜十点半钟》读后感(四):死亡的味道
死亡的味道
——读《夏夜十点半钟》有感
在一个很昏暗的晚上,慢慢地读完了整篇杜拉斯的小说。雨夜里,关节又痛了,冬日的阳光可能会治愈,可是呢?我总是在这样的奇奇怪怪的情绪当中度过,总是在思考人性,可悲的是,最终一无所成。
《夏夜半十点钟》,关于喝酒的女人,像是之前看的《琴声如诉》一样,酗酒,可是真实地让人不敢逼视,都是酒吧里谈论的杀人案,都是关于欲望和人性。
一开始真的没有感觉到,这桩杀人案与故事有直接关系,在小说慢慢推进的时候,两条线浮出了水面,玛丽特发现了犯人,在那个昏暗的角落里,一瞬间的对视,便清楚了一切,并且不顾一切帮助他逃跑,或者说,带领他逃跑。而她最好的朋友与她的丈夫,急于感到马德里,便可以赤裸相拥,一样的出轨的故事。我一直在想,女主角是不是把罪犯当成了自己呢?她要去拯救那个人,也是去拯救那个内心已死的犯人,拯救自己。她会变成他么,杀死出轨的妻子和最好的朋友。像是那个男子犯下的罪行一样,他目睹了自己的妻子和最好的朋友的出轨,于是,不顾一切地杀了两个人。
多么像的故事,于是藤蔓缠上了两个人,暗地里滋生。
她回头看自己的丈夫,脸上的明媚的笑容,然后悄悄离开,去帮他,去领他。整个故事,她一直在喝,最终拼其所有去救赎他,也是在救赎自己。她知道一切,整个故事中,只有她一个烂饮酒的人,可是也只有他一个掌握一切的进程,所有人的秘密,只可惜,掌握不了所有人的命运。
她以为自己可以就他,可以救自己,从而淡然地看充满了欲望翻滚和交缠的男男女女,可是他让她失望了,她也让自己绝望了。正午十二点,她没有如约而至,他自杀了。十二点过一刻钟,她走入那片麦田,却只发现他阴影一般的血。染红了周围所有的稻子,在正午的阳光下,打下一片颤栗。
她以为,救了他,就可以拯救和他又相同经历的他,便可以减轻对原罪的愧疚感。可是,她没有想到的是,那日正午的阳光,最终只晒走了生命,而不是宽恕与拯救。
他自杀了,她心中的一切都倒了。她始终喝着酒,最终变得糊涂人世。但是我依然相信,她是整本书里,唯一清醒的人,清醒地痛苦,最终选择放逐。欲望像跳舞的小丑一样围绕着她,她开始迫不及待地促成丈夫和朋友,帮助他们完成心中的欲望,从而证实想象。正如小说中的丈夫说的一样,“她什么都知道,她并没有睡着。”
我总是觉得,在那个犯人未死之前,她身上还是有一丝什么,生命的味道。可是正午的阳光照散了一切,她身上有爱情死亡的味道,她极度敏感,每个细胞都在紧张,她周围早就是酒精笼罩下的孤独感。爱情死亡以后,她便不再活过来,就像是他藏身的屋顶的落地余晖,不见了。
欲望如期达成。马德里,最终的归属地。旅程还在继续,只有微小的变化发生。生存和同行还要虚伪地进行,但是爱情已死。背叛发生的那一刻,所有爱情,均已加速死亡。
她冷冷地看着这萧瑟人间,最终浸入酒中,不再理会带着面具的爱情。
《夏夜十点半钟》读后感(五):无理之举的理由
近来读的小说,情节可能都成了一种风格,以致我也越来越愿意相信种种无理之举背后都有着一个理由,也越发相信在现代社会,人越来越容易在极细微的事物的刺激下,做出难以被周遭理解的行为。或者说,一时的爆发虽然有着让人难以理解的导火索——即,人们对小小一事却可引发巨大变化而感到不可思议——但实则是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处心灵的触动积累起来的,所以看似无理之举定是有着理由的,《十一种孤独》和《小城畸人》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点。为什么我强调着现代人呢?或许是因为,这样的事件正是在科技逐渐发展的现代出现的吧。人们越来越难以与家人、恋人、朋友沟通,发生了些什么也不知怎么沟通,或者说是想要沟通却找不到正确的沟通方式,也许还因为方一张口对方却只能说出让自己垂头丧气的话语,并开始自问将自己灵魂如此多的依赖倾注在对方身上究竟为了什么。所以,每一个小的痛楚都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寻觅不得出口,到只有生活中的空虚无奈一层一层地堆积,直到某一天最顶层的石子落下了,整栋建筑也崩溃了。如此简单。所以这样的举动往往找不出确切的理由啊,因为什么都可以是理由。
但,也应想到,现代人是否有“此刻就让这样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吧”的倾向呢?或者说是一种做点什么的目标?一种创造改变的渴望?即,理由也许很简单,就是一种“为什么不呢”的想法。
“必须等待。这个形状为什么必须是人呢?在一生中只有一次可能是人。但这是可能的。今晚为什么拒绝这种假设呢?”
这一段,便是当玛利亚观望着对面建筑物顶楼的黑影,纠结着丈夫与好友的事情以及是否要对逃犯展开营救时,对她自己的心理描写。
《夏夜十点半钟》不长,剧情也无比简单。闷热的夏日,乏味的假期旅行,突如其来的谋杀扰乱一家人的行程。玛利亚逐渐发现丈夫皮埃尔已和自己的好友克莱尔坠入情网,在这紧张而尴尬的情形下,玛利亚却开始一门心思想帮躲在建筑物顶层的杀人犯逃出法网。就这么几个小时,故事进行着。
不常读玛格丽特•杜拉斯,不过似乎她的作品总用奇怪的剧情和晦涩难懂的语句。究竟有没有读出这个写给黑色电影的剧本的主旨,我不知道,只知道玛利亚心中无边的迷惘和飘忽不定,我算是明白了的,挺懂。
“为什么拒绝这种假设呢?” 当她还在怀疑那个黑影是否真的就是一个人,是否真的就是逃犯罗德里格•帕斯特啦的时候,玛利亚自问。 为什么拒绝这种假设呢?重点在于是今晚,并且这样的可能是成立的,自我的潜意识里也包含着向它靠近的趋势。因为不需要去拒绝,所以拒绝用理性来拒绝假设的成立。玛利亚在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干着一件事,也许并不怀揣着其他的目的。其实其他的目的是存在的,在灵魂、在现实深处,只是在进行时玛利亚并不这样强烈地想着而已,所以只是为了让其发生而使其发生。是为了填补自己的大脑,以让自己无暇顾及皮埃尔和克莱尔可能的一切吗。因为一连串已成现实的可能,玛利亚让一个可能成为了现实。不拒绝,便是对自己内心悲痛的可以抑制理性的放纵。这并不错。 是啊,这并不错。也许是的。
但实际上我并不相信换个时间,玛利亚真的会将这种假设继续下去,或是真的开车将罗德里格带出城,但正因为是这个夜晚,这个她发现了丈夫的不忠的夜晚,使得这一切都有了可能。或许可以将玛利亚的这番举动看成无声的宣泄吧,看成她对极度精神压力的释放,或是扮演冷静角色太久心灵疲惫对自己的放纵。因此,只有这个夏夜的十点半钟,这一切成为了可能。但这样的刻意回避理智而做出的决定,可以算作有明确的理由吗?其实,这并不是回避了理智,而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去赋予某件事情以某个意义。玛利亚想带罗德里格逃离,并不是因为自己在远远观望时分就已对这个素昧平生的杀人凶手产生了感情,而是玛利亚将解救罗德里格看成了一个象征,她带着他逃离警察的追捕,是不是就意味着她可以带着丈夫皮埃尔摆脱与克莱尔荒谬的纠葛了呢?现实中,玛利亚面对皮埃尔和克莱尔两人的态度是纠结的,她一方面祈祷着并非确有此事,但也不敢开口质问丈夫,另一方面,她又希望两人的事可以有更大更快的进展,以让自己的头脑可以确认不忠的发生,而不再在猜忌和担忧中煎熬。所以她一次次有意无意地离开餐桌,把时间留给皮埃尔和克拉尔两人,自己却带着颗空洞的心四处转悠,头乱如麻。所以此时,罗德里格的出现反而是一个很具体的事情了,呼唤他下来,将他安置在汽车后座上,避开警察开出城,一切都是具体现实的计划。所以,对罗德里格的救赎开始了,对皮埃尔的救赎似乎也有了进展,这也是玛利亚给自己的救赎吧。
但,罗德里格却自己一手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就是拒绝对自己的救赎。玛利亚的信念和努力,也一下粉碎而散。正因为感到自己可能将永远失去丈夫了,玛利亚便索性不管不顾独自饮酒浇愁,但也恰恰是妻子这种颓然放纵的态度,反而让皮埃尔对出轨恋情失去了兴趣,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家庭和婚姻的意义,又决定再次回到玛利亚身边。虽然,小说迅速地结束了,但我们仍然可以推知,这对夫妇的故事,玛利亚的故事,并不会就此了结。
当皮埃尔再次回到玛利亚身边时,玛利亚早已丧失了作为妻子呆在丈夫身边时感到的安全感,即便皮埃尔已经回归,似乎今后她也将在随时可能失去他的不安和焦虑中度过。或者,她已失去了对爱情的信心,对婚姻中双方承诺忠诚的信心。或者,是对爱情和婚姻的本质意义产生了质疑,发现自己渴望回到曾经但精神已经不复当初。
当然,这些都是令人遐想的后话了。我关心着的,还是那些无理之举,是否有个理由。其实,探究他人的无理之举,可能正是人越发难以相互理解的明证。正因为并不相知,所以认为对方的行为无理;有了想与其相知的愿望,便开始渐渐去索寻无理背后的理由,便也有了理解。但其实最佳的境地,乃是中国那句古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