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识会撒谎读后感精选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是一本由史蒂文·兰兹伯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精选点评:
●用5个人与1个人生命比较作为开头,想说明道义论哲学与结果论哲学不同,但是分析的结果我都非常不认同!不管什么时候牺牲无辜的人都是谋杀!作为这么三观不正de作者,又看了后面,发现文字枯燥,反常识的结论很多也经不起推敲,很难认同的一本书。
●挺好的一本经济学课外读物,可以有助于增长知识,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
●一旦关乎自身利益,人在判断上就会有所偏颇,只有抛开了自己是谁,忽略掉自己的利益诉求,才能真正做到客观
●有一个美国裁判吹哨现象。实际数据结果是:美国白人裁判给黑人球员吹哨比率偏高,而黑人裁判给白人球员吹哨比率偏高。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通常会得出这个结论:果然是种族歧视。 可事实情况恰恰相反:美国白人裁判对待黑人球员犯规时往往相对宽容,因为怕被说种族歧视,于是黑人球员因为裁判不敢吹哨而放纵犯规的尺度,球场上黑人犯规频率增高,自然黑人球员因为犯规被吹哨频率增高。 反之亦然。
●这个要跳读。
●狂打脸
●很多自觉的是好意的行为 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结果或者绝对的道德判断 是判断行为好坏的两个原则
●其实啥都没讲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原来以为是本概率论的书籍,结果发现是哲学书,主要是作者在推销:“”经济薛家的黄金准则“的道德哲学理论。后来就看不下去。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读后感(一):相关性等于因果联系吗
对奇迹而言,任何证据都能作为参考答案;但对事实而言,证据是必需的——马克·吐温
不去推断,只不过是与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子里类似的逃避现实的多种方法之一。互联网同意为那些在面对证据的时总会有选择性失明的、反复对自己强调“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联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聚集地。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读后感(二):为什么常识会撒谎
逻辑的胜利在于它让人相信很多反直觉的东西是正确的,而我们的引以为傲的进步总是在反直觉的路线是越走越远,毫无疑问,逻辑带来的反直觉会吞噬直觉所占领的经典理论的领地。从科学理论到艺术理论,或者说从数学体系到物理理论,再到绘画创作,我们接受了那些丑陋但认同的规则,这是人类的进步,还是思想的小丑在炫耀,大家心里应该很清楚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读后感(三):大哉问
“大哉问”,是《论语》里,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本书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大哉问”,书中的确谈到了许多非常棒的问题,作者旁征博引,涉猎广泛,数学、物理学、哲学、经济学知识交叉运用,读起来非常过瘾。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读后感(四):《反常识经济学3:为什么常识会撒谎》——史蒂夫·兰兹伯格
这个世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就现实生活而言,对与错的界限是有点模糊的。作者就是尝试用哲学视角去设计一些问题,并通过解答来让人重新认识世界,主要包含了五方面的命题思考: 1.道德:主流的道德感包括道义论(用行动的正当性判断是非)和结果论(用行动的结果来判断是非),但是没有一种道德观是适用所有情况的,因为“现实生活中,不管怎么选择,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此外,进行道德判断时应该遵循失忆症原则——忘记自己或者说避开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判断。 2.知识:正确的事物一定能证明是正确的吗?严格的逻辑推导出来的结果一定是正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3.信念:没有经过思考的信念是经不起考验的,并且人们往往把胜利打击对手看成是比真相更重要的东西。 4.理性:理性思维很重要,但是人是感性的动物,很难做到完全理性。 5.真实与虚幻:什么是真实存在的?经济学模型是虚构出来的,但往往更能反映现实的真实情况。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读后感(五):什么常识会撒谎
我在网易上看到的本书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什么是对的,第二部分——知识与谎言。
第一部分从与颜色的类比以及著名的铁轨、医生想象案例开始,给出了对道德的经济学分析。我自己也做过类似的分析,不过书中提到的“失忆症原则”(在我看来是旁观者原则)和明确提出将各种利益用唯一标准来计算因而带来一致的分析,还是很有启发性的。这种明显从数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方法很容易被我接受。譬如在哲学家提出的“十亿个人的头痛”问题中,作者举例所用的一美元,就像几何中的辅助线,将本来不那么明显的对一个人的死亡与十亿个人的头痛两者利益的比较显示出来。但是在“缺德鬼与慈善家”和“在灾区哄抬物价的商人”两节里,作者的论述渐渐地偏执于片面的经济利益。这样冰冷的分析和结论显然很难被对非法移民不满的人和灾民接纳。
第二部分在我看来既没有第一部分那么有益,也没有什么趣味。对数学正确性的讨论、谷歌名字的来源、特别是纯粹的逻辑部分里关于环境污染和大肥猪、守身如玉者与艾滋病的传播的分析,可以归类为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