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民读后感摘抄
《粮民》是一本由爱新觉罗·蔚然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共两册,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粮民》精选点评:
●凋敝的乡村现实,令人惊异的赤贫,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来自让人肃然起敬的蔚然
●这个书在北京鹏飞一力有卖。 台湾博客来简体字馆专文推荐。
●真正的现实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我们听到的消息时被夸张了多少的
●【在 @雨枫书馆 翻书525】上海的蔚然骑行走访上千农户,考察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解困、发展,记下近百万字的考察日记和照片,真实感人,堪称一部最近距离最深入的当代中国贫困乡村社会调查文本和贫困人口的全景生存实录。贫穷的现象是无穷的,杨显惠用写小说的笔写农村农民的贫穷,蔚然用脚步为笔记录农村农民的困窘无助,都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奥运会举办前两年的中国,赵本山春晚上的中国,新闻报道里的中国,还有一个中国是被忽视假装看不见的中国。就像蔚然担心的那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这一批留守的老人,也就是务农一线的农民去世,中国的农村还在吗?
●不算文学。聊看看。不花时间了,就这样吧。
●1/在农村之恶不断被所谓的自由与解放推上风口浪尖的时候,别忘了世间万物都是复杂的。 2/我想,真正和“粮民”二字对举的不是“良民”,而是“农民”。然当一个穷字几近囊括着他们所有的痛苦,我们又将如何回答那赤色的拷问:中国农村会消失吗? 3/蔚老师的日记也许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日记的存在本身就足够伟大。
●看完上册不打算看下了 的确是非常的伟大 不要做旁观者 加速社会风气的恶化 可谈何容易呢 人有那么多负担与束缚 很可怜很感动。大一看完的第一本书
●额,说不出的感觉
●不错的书。不过,范围太大,内容过于泛泛
●从一个个直白的故事里,还原了真实的农村。许多地方只留下了年迈多病的老人及少不更事的儿童,田地里的东西只能勉强果腹,大片的土地荒芜,没有赚钱的能力,关于看病的政策关于上学的优惠,对于他们来说依然遥不可及,农民,没有退休没有养老金,似乎他们只能靠着他人的救济或者自生自灭了,而他们的小辈,离开农村进城寻求幸福,现实却是流浪于城市的底层,也过着穷困的生活。
《粮民》读后感(一):如果是本小说我心里还好受一点
还在读,很难想象在边远山区的农民与少数民族生活过得那么的穷困潦倒却还有那样近乎虚构的淳朴、善良与热情好客。
内心复杂的我,也只能以小人的心思,去揣测这本纪实文学的真实性。常常在想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是什么,首当其冲的城市真的是那么的先进与发达?边远地区真的是落后与愚昧?城市化的推进真的有利于农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生活?
或许就像一位老伯所说扭屁股“文化”不要下乡来。
《粮民》读后感(二):不说深度,单讲体会
书本身没有什么学术上的深度,都是记录作者在乡村行走的点滴。
但是这种影像式的记录在提示我们,不要忘记了还在为温饱而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地域最角落的他们。书中的内容触动了我。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单就这一点这本书就值得推荐。
中国的农村显然不会消失,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是不是能够缩小差距呢?目前看不到希望。但是抛开这些宏大的理论与叙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这些人们却是完全能够的。
《粮民》读后感(三):写实
力荐这本书,不是因为作者的字行云流水,只因写实二字。
出生在城市,成长在城市,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抱怨物价飞涨,生活不易时,这些“写实”让你不得不重新审视。
着实是一部让“赵本山”之类汗颜的实录。跟多年前看的中国农村报道从两种不同的视角出发,此书更质朴,更琐碎,更平和,但也更写实。
在网上飞阅电子版之余,还是要坚定地购买正版,支持作者。能用自行车走完农村路的人,无论如何,我辈都需支持!
《粮民》读后感(四):读着让我们惭愧和揪心
全景式的记录,真实的再现,让我们得以尽可能地真正走近乡村,去注视和聆听那个离我们既遥远又再近不过,既熟悉又十分陌生的世界和人们。更为重要的是蔚然的《粮民》让我们警醒,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了解乡村,去了解那些支撑我们生活的人们。其实,蔚然已经告诉我们,品察乡村,了解农民,绝不是方式方法问题,而在于我们的责任感,在于我们是否真心去走近,去直面,去关注和热爱他们。
当然,《粮民》只是为长期解决的“三农”问题做出了上篇文章,我们需要走的路还相当远,但这毕竟是坚实而真诚的一步。
《粮民》读后感(五):让人很感动的书籍
该书再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农村金融的混乱,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的评价是:“蔚然所记录的真实中国农村的贫困,远远超出了我们从一般媒体上所接受的资讯,甚至超出了普通城市居民或富裕地区民众的想象。这本书中的‘故事’,用‘个人史’的方式描述出社会的一个断面,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对中国问题增加几分必要的焦虑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