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经典观后感集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是一部由阿贝尔·冈斯执导,Pierre Mondy / 奥逊·威尔斯 / 罗萨诺·布拉齐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精选点评:
●前半段拿破仑混在女人堆儿里活像个意大利小男人,战争戏一开始又完全变了个样子,人前人后2面都給演活了!最后战役结束,12月2日,奥斯特里兹红日,意境和《西楚霸王》结尾颇为相似,算算垓下之战差不多也是12月,夕阳残照,注定这2枭都不能长久,"何兴之暴也?"......
●拿破仑演的还算是贴近本人
●台词比较经典,战争场面菜了点,摄影棚里面拍的吧,烟火也不怎么好。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
●岁末最后一部电影 拿破仑像神一样存在 可是他的个子太矮了 哈哈哈
●补登记一个。
●时隔多年第二遍重温,差旅中在酒店里算着钟点看电影,是有别于银幕的享受。比起同一位导演1927年那澎湃的史诗,他这一部则拍出了立体魅力,既自大又宽容,既雷厉风行到神经质,又充满孩子气亲和力,既忠于自由原则,又在战略战术的逻辑棋局中深谙变化莫测的心理战,以先机握胜券。
●本身应该是部分非常优秀的电影吧,可惜我欣赏不来这种太正的战争片,为了配音加分
●剪片子看的 影棚里封闭构图
●不及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观后感(一):皇帝轮流做
奥斯忒里兹战役。就是俄国人也很高兴地配合拿破仑的光荣史。库帅就是个苏联演员吧,那气势可不是法国人民扮出来的。大亚陛下的首席小副彼得·多尔戈卢基公爵青春貌美,都没怎么瞧得起小拿,小拿就说他是草包。大亚陛下一直在说法语,让奥皇放一百个心。按PAN的话,就像是封杀魔教的武林盟主。陛下这番注定要输给小拿,没什么的。小拿自远目镜里见过金发沙皇宝宝,就魂不守舍,下回该轮到他乖乖地输了。看贵重裘皮里裹着的俄国贵族张皇失措,实在是无上享受啊。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观后感(二):天才的军事家
早就喜欢拿破仑,然后是晓说里面的高晓松说的拿破仑晚年的一些事,提到了这场战役,提到了这场电影,真希望这样的电影可以翻拍,毕竟那个年代的场面和表演还是比较单薄的,而且,全篇两个半小时,只有最后几分钟的几个画面介绍了战斗,不过,这个电影基本上完全还原了这场战斗,拿破仑在用兵上确实是天才,最重要的是那种迷惑,给俄奥联军搞乱了,然后很有意思,尽管电影老,但是这场战役充分体现了拿破仑的军事天才,不仅如此,电影表现了家族、属下、以及权力等等问题,甚至是妻子和情人,颇有意思。所以还是想借助这样的电影,充实自己的勇气,在工作中生活中,能不能展示自己的实力,练习自己的攻心和判断以及谋划能力。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观后感(三):男儿何不带吴钩
我来,我看,我胜。
伟大的史诗,伟大的阿贝尔冈斯,伟大的故事只能伟大的人来讲。
伟大的演员们,让玛莱,威尔斯,还有德西卡。
当马塞曲响起,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升起,我的心又被伟大的战役激动。
在这个平庸得让人厌烦的时代,我怀念英雄,怀念革命。
男儿何不带吴钩?
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挑灯看剑,吹角连营,铁马冰河,射天狼,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能写出那么壮丽的诗歌却从来不是战争中的猛士?
让战鼓声代替靡靡之音吧,我厌倦了,让号角响起,风暴来临!
维特们,勒内们,文艺青年们,不要再谈爱情,忘掉那甜蜜的接吻,男子汉大丈夫要去当兵,至少要在现实中生活,要去行动,行动!
总有一天你们会为现在的闲散而懊悔,为了这青春的荒废而感叹,要象个男子汉那样勇于实践和行动,象马背上的世界灵魂去征服,去战斗!
赢得生前身后名,即便化做灰烬。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观后感(四):政治上的侏儒,军事上的天才
一直很佩服这个小个子(嘿嘿,你知道原因的),但一直没看过有关他的文字和影像。尽管高中时语文老师让我们围绕鼓舞自己的一句话写文章,恶作剧的原因,我从英语的阅读理解的练习题中找到了“The man who had made up his mind to win never say impossible"写了文章,我赌语文老师看不懂这句(1992年,她已经58岁了),但她给我写了不亚于我的作文长度的点评,让我铭记在心。这是我与拿破仑的唯一一次交集。
这次还是买了正版的碟子看的,该死的出版社纯属忽悠人,明明只是一场战役的事情,偏偏翻译为《拿破仑》,害我当传记来看。结果看到了两部分。一是登基的事情,一是打仗的事情。对照之下,登基显示了拿破仑的政治幼稚,打仗真正展现了他的天才。
拿破仑的登基一方面是个人愿望膨胀(应与他的使命感有关),一方面是周围人的撺掇。在这点上充分展示了拿破仑软弱的一面。在整个过程中,他用自己的雷厉风行展示自己的软弱,他对人事安排的随意性、粗暴,无处不显示他对政治的无知。要不是凭借在军事中积累的别人对他的信任,这种做法很难让他有真正的施展。
战争中,拿破仑并不占民意,也没有军事上的优势(人数、长途奔袭)但他深刻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战争中人员心理的掌握,他游刃有余的筹划了这场战争。在对手自鸣得意的时候,他徒步越过烂泥塘、实地考察过战场,及时、恰当的部署力量,亲临实地的与人员沟通、鼓舞士气。在返回营房短暂休息的时候,又没有叫醒占用自己床位的侍从,种种细节,为拿破仑赢得了自己人的充分支持。
在确定初步计划后,他又安排了有力的试验,确认自己的方案是否可行。在有明确证据表明对手上钩时,他开始了坚定的执行。几次出现下属迫不及待的情况,他都安抚他们稍安勿躁,充分体现了他对机会的判断与把握。这种既能高瞻远瞩,又能洞察细节,既有胜利的决心、信心,又有试验调整计划的务实,加上自己对时机的把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军事天才。
伟人大约都有自己的气场。与小三幽会被妻子捉奸后,拿破仑以强有力的沟通,化解了当时的情景。事后或事前,你都觉得这种做法有问题,但就在事中,你会霎那间失去了自己的判断,顺着他的思路来。销售中这叫催眠,在乔布斯那里,这叫现实扭曲场。我们还要好好学习下。
当然法国片,对场景的处理也是很讲究的。将拿破仑登基的场面用泥偶来代替,用他的弟弟的叙述来展现,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拍摄成本,具有经济意义,另一方面巧妙的避免了戏中必不可少的对教皇的冒犯,从而具有了现实、宗教的价值。就像《夏奈尔的秘密情人》展现画家妻子给夏奈尔的留言时,那么精细和巧妙。在《在劫难逃》展示枪战场面时又混合了那么多的人文关怀。少了血腥,却又多了很多让人回味的表演细节。法国片与好莱坞有这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