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法国主演的一部2019-02-23(法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观后感(一):剪辑+摆拍的也算纪录片吗
不是说拍的不好,镜头上看明显是安排的剧情,什么野狼会在一个没顶的窝里生崽还允许摄像机三百六十度拍摄?还有猞猁背后的机位?黄石的狼数量比阿尔卑斯狼多很多都拍不到这么全面的镜头⋯⋯当然了现在自然纪录片里摆拍很常见了,bbc很多都是用人工饲养的动物拍的,但这连故事都是编的还是叫电影好了⋯⋯
《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观后感(二):一份苛刻的影评
第一集非常的精彩,如果满分一百的话,我愿意给它打两百分。
第二集没有第一集惊艳,也算是高质量。个人觉得介绍马蒂亚斯的那一部分有些太多了,有点突兀,连接的不是很顺畅。还有就是主题方面,觉得第二集没有太把控好,如果只是介绍这个穿山越岭的狼的话,大可单列一集可能会效果更好,这条母狼的旅程简直是令人震撼,会让人有种因自然伟大而想哭的敬畏。如果是在介绍完狼的旅程后结束,这种震撼估计会久久震荡于胸而不散,加上后面的植物部分反而有烂尾之嫌,情节变得不流畅了。虽然最后又一二集放在一起总结了一下并升华了主题,但是总有一种差了把火的感觉,似乎有点学生时代写作文,一定要升华下主旨的感觉,反倒不够自然了。
但是总而言之,这仍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观后感(三):随笔
里边记录了太多珍贵自然界的画面和故事了.第一集:1.3000m海拔的雪山无数年前竟然是海底的珊瑚礁,地壳运动把它挤上来了.2.落单的小鹿被狼群追捕时,把它们故意引向鹿群,狼群就会捕食生病的虚弱的鹿,这种策略既能保命,又能预防疾病在鹿群中扩大传染。3.狼王为了展示权威,选择和棕熊争夺鹿肉,结果被一巴掌拍倒,其他狼全都跟着狼太子走了。只有狼后选择留下来陪着它,到最后决定离开狼王的尸体,独自产下新的一胎,简直有点戏剧的味道了。4.山羊真是平衡大师,看到他们近乎垂直的大坝上进食,我瞪大了眼睛。5.蓝闪蝶产完卵就不管了。但是幼卵会散发出蚂蚁的气味,让蚂蚁把它捡回家养大。6.瑞士松自己无法传播果实繁衍,但星鸦正好以松果为食,为了防止松鼠偷他储藏的食物,它会把松果藏到偏僻的高山上,有时候它会忘记自己藏哪了,于是瑞士松就趁机生长了。
《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观后感(四):当我们杀死一切异己,继续满足我们的只能是杀死自己
“人是万物之灵长。”曾经我将人类当作唯一的尺度,更倾向于发展而非环保。正是在今年,我的逻各斯渐渐死去了,排它的尺度亦已破碎。人类的目的是为了整体的繁衍吗?是为了全部个体的幸福吗?为何发展至今,我们全部人,都被迫面临着由我们主动发明的不可言说的恐惧(无论是奥斯维辛还是超级武器),都在“多余时间”短暂“解放”后再度更方便地被压榨(无论是网络还是洗碗机)呢?天上的星座已成为社交的星座,神话也久久凋零。唯有在动物界里,我才能像是个现代人一样快乐。
人是如此适应不同的世界——当然他也可以生活在机械上,生活在虚拟中,生活在一个失去任何动物、除了满是人的无限监狱里。我们正在杀死的(兽),之于先民乃是图腾、姓氏、先祖、神话,是我们的野性、浪漫与混沌。当我们失去这些,我们将仅仅剩下公式;当我们杀死一切异己,继续满足我们的只能是杀死自己。
我喜欢电影中的雌狼——她像是原始神话中某个伟大部族的人类先祖的非人母亲。她如此壮游人类(男性)世界,就像人类(男性)的伟大是多余的一样(只是联想:在“雌狼经过人类城市”这句话中,“人类城市”是阳性名词)。在人赋予自己以这样多的权力之前,他或她理应先学会控制这权力。于人类是,于个体亦是。
《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观后感(五):一点摘抄、记录、观后感
时隔一年更新了第二集,豆瓣看短评,很多人直呼过瘾,两集根本不够看。这其中的拍摄内容、匠心巨制、更新时长足见工程浩大,从各种细节也能看得出制作人的诚心、耐心、细心和苦心。仅仅隔着屏幕已经心生十成敬畏,沉浸于自然美的极致无法自拔,跟随镜头在陡岩峭壁、狂风暴雪、飞沙走石中叹观自然奥秘,于相生相克适者生存的世界间品味生存法则。
纪录片一向不是我偏爱的类型,耐不住其蕴含的真善美,震撼的涟漪在内心久久荡漾不息。
面对捕杀,鹿群通过逃生淘汰病鹿,以免落入饿狼之口的同时,减少疾病传播;
星鸦辛勤劳动储存粮食却又忘记小粮仓的呆呆傻傻,促成一片片森林,基因进化并没有为他们选择优化记忆,是因为星鸦和松树之间不成文的互惠互利,未来的未来会有更多的松果、足以养育更多后代;
羱羊以攀登几乎垂直的干涸大坝作为成年礼。成功,此后再无险峰,顺便享用人类改造自然无意间为其带来的营养品。失败,就此坠崖,因其不具备生存条件;
狼一旦选择伴侣,在生死面前也不离不弃。作为头狼妻子,并没有为自己和腹中小狼的生存,向儿子——新的头狼低头。为了生存,雌狼形单影只地旅行1300公里,几乎穿过整个阿尔卑斯山脉The Alps,最后在位于普罗旺斯高地Haute Provence的阿尔卑斯山定居下来。通过长途跋涉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建立起新的家族,在20世纪狼几乎绝迹的欧洲,他们的足迹再次遍布群山,重新征服祖先失去的领地。狼群回归,象征阿尔卑斯山的繁衍和新生;
植物,在茫茫群山生存了千百万年,在冰雪封山、黑暗严寒的冬季,在能接受阳光照耀的短暂日子里,他们分享为数不多的珍贵资源。这里生活的高海拔植物,进化出一些策略对抗高山上严酷的环境。在海拔1000-2000米的地方,许多植物之间展开争斗,为确保自己的地位,一些植物会在领地四周形成垄断,扼杀一切对手生存的空间,佛甲草紧紧缠绕着附近植物的根部,汲取它的汁液补充营养,山柳菊属植物会释放毒液毒死邻居;
而高耸的云端之上,生存的法则不尽相同。那里土地贫瘠,几乎寸草不生,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生命展现出一种最令人惊叹的秘密。无颈绳子草内部的温度比外面高十摄氏度,从而形成一种微气候让一些其他物种得以找到生存空间,每朵小花都紧紧挨着邻居,目的不是为了杀死对方,而是为了保存和分享水分与热量。
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则,相互依存更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存机制。在一无所有的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者,而是互相帮助的个体。所有生物都知道自己不是最强大的,大山本身比它们都要强大很多。环境越恶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这就是我们从阿尔卑斯山的生物身上学到的品质。
2020年从开年来的全球流感大暴发、洪涝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一方面,“感慨世界到底怎么了?”记忆被快速拉回初中时期热切关注的全球变暖,大自然在人类主导的共存环境中,好像加快了崩溃的步伐。在地球运动的大背景之下,人类世界纷争不断,利欲熏心的计谋渐显低级,宛如小孩子为了快速达成目的哭闹不止或者说些幼稚可笑的谎话。另一方面,深觉此时此刻身在中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幸运的、骄傲的。疫情面前国家对人民的保护,在国外人人自危的对比下,安全感满满;全国人民的抗疫自觉,使十三亿中国人的力量快速并紧紧凝结;贯穿其中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我们这一代(95后),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果,在中国某些方面发展还相较落后的情况下热衷于各种国外文化,经历着进口产品的快速普及。一种观念潜移默化深扎心中,能出国是最好的,出国读书、旅游能镀上或厚或薄的一层金。身边不少同学、亲戚小孩都被“好好读书、将来出国留学”这样的观念教育长大,移民国外大概是终极目标。就我而言,虽然从不看轻中国文化,但崇洋媚外的程度绝对不轻。就社会某个时期来看,学习好出国留学可以接受到更高级的教育、更自由的思想;学习不好出国留学回国也是金光灿灿,谋得一份好工作不成问题。
而这一次,我好像为数不多地、或者是第一次真正正视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以前的不看轻,只是在少数生活化的优良品德的基础上,没有优劣对比,更甚之,可以说是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才不将其看轻。最近,看了诸如《中国美学史大纲》之类的尽是记录中国古往今来的智慧结晶的书籍,不敢说有多了解,对比以前的自己确实获益良多,在西方历史的结合之下,感概发自内心,敬重愈发深厚。
阿尔卑斯山的漫长严寒极冬总能迎来冰雪消融的大地回春,春去冬又来,生命之川流淌千万年。无论2020年我们经历了什么,2021会迎来新的春天。新生、进化、强大或灭绝,是永生恒定宇宙的星点闪烁。
(而吾虽为天地蜉蝣,沧海一粟,却也不羡长江无穷。仅是为了能够短暂匿于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而努力,不苟活;又或只是贪图那一点耳得为声、目遇成色而苟活于世罢。)
《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观后感(六):阿尔卑斯山:这神仙爱情故事不属于人类
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一向是很多观众的心头好。
两小无猜、一生一世、白头偕老......
但小编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把动物世界当成爱情故事来看。
还越看越刺激.......
漫长的冬季,陡峭的山坡,成百上千座3000多米高的雪山,数万立方米的冰川。
阿尔卑斯山,绝对是世界上生存条件最严苛的地方。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种动物,克服了各种极端条件,生活在这片人迹罕至的荒原。
他们在这里生活、繁衍、迁徙。
过着人类难以想象的生活。
他们如何与自然对抗?
如何在恶劣的条件下一代一代繁衍下去?
看了这部纪录片,你也许就会明白。
自然,无论在哪里,对谁,都是慈悲且残酷的。
在意大利白云石山脉的脚下,是一片原始森林。
深冬刚过,一眼望去还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和灰色的枯树。
动物们挨过了半个冬天的严寒,大多虚弱且饥肠辘辘。
这只年轻的鹿也不例外。
它离群独自找寻吃的,不放过任何一点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然而,即使是在寂静且寒冷的冬季,这片森林依旧危险重重。
形单影只的小鹿很快就被一只狩猎中的母狼盯上了。
鹿远离了自己的族群,狼却没有。
狼王带着他的家族悄无声息的包围在了鹿的四周,伺机而动。
察觉到危险,小鹿开始小跑着想自己的族群靠近。
想要脱离危险,它必须将狼群引到鹿群周围。
因为只有这样,他自己才能活下来。
这是一场捕猎者和猎物的合作。
年轻的鹿牺牲了年老或有病同类,换得自己一命;
善于合作的狼群,也在这场交易中获得了一大块美味的鹿肉。
鹿避免了疾病的传播,狼得到了果腹的粮食。
这场双赢的交易看起来不怎么体面,但这就是自然本身的法则。
另一边,得到一大块食物的狼群内部同样存在着不和谐。
按照狼群的规则,只有老狼王夫妇吃完最鲜美的一部分,年轻的狼才能够排着队吃剩下的。
然而老狼王皮毛已有些发白,年轻的狼却正身强力壮,跃跃欲试的想要挑战父辈的维权。
老狼王的地位被年轻的狼挑战,这也代表着他要以更勇猛的态度面对危险。
即使这危险来自于一只闻着味道而来的,饥肠辘辘的棕熊。
但老狼王还是低估了棕熊。
对方并不打算把这一顿唾手可得的美食拱手相让。
战斗不可避免。
结果也可想而知。
老狼王倒在了血泊中,新狼王带着其他年轻的狼离开。
只有老狼王的终身伴侣依旧守在它身边,为他梳理毛发。
雌狼不会放弃她的伴侣。
狼这种动物,一旦认定伴侣,便会一生不离不弃。
但老狼王终究还是死了,雌狼却不能就此止步不前。
尤其是在她的肚子里还怀着狼宝宝的时候。
在狼群中,只有狼后拥有生育权。
也就是说,只要雌狼回归狼群,她的孩子就会在一生下来的时候被其他狼咬死。
于是雌狼必须迁徙,找寻新的栖息地,繁衍新的家族。
雌狼出生在这片群山中。
但现在,血液中流淌的本能却告诉她,她要远远的迁徙,离开这片土地。
雌狼选择了向北行。
为了避开其他狼群,她不得不沿着山顶奔跑。
在她的宝宝们降生前,她只有三周的时间用来长途跋涉。
这三周的时间,她必须形单影只的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
寒冷、饥饿、雪崩,还有虎视眈眈的捕食者。
比如一直在雌狼周围盘桓不去得的胡兀鹫。
在阿尔卑斯山消失许久的胡兀鹫又回到了这里。
在当地人的传说中,它就如恶龙一般,会将小孩抓走然后吃掉。
那这只胡兀鹫也是冲着雌狼和她未诞生的宝宝而来吗?
还是说她正在等着雌狼精疲力尽的倒下,然后一饱口福?
都不是。
她在等着雌狼用她灵敏的嗅觉找到食物,然后凑上去分一杯残羹。
不过胡兀鹫的食谱与其他兀鹫有些不同。
它不喜欢吃新鲜的生肉,也不爱吃腐肉或者内脏。
它更喜欢的,是打碎的新鲜的骨头。
而它胃酸里的消化酶,则能够将坚硬的骨骼融化得渣都不剩。
回到雌狼。
摆脱了阴魂不散的胡兀鹫,她的旅程还在继续。
从提洛尔山的齐勒河谷出发,到圣哥达山和蒙特罗莎峰,雌狼以每天五六十公里的路程前进。
仅仅几周的时间,她就走过了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大概是北京到上海的距离)。
在狼群中,每当雌狼生育时,他们都会回到世代相传的,深埋于地底的产房中。
然而这只雌狼已经失去了族群,所以她只能在他乡尽可能找到一个干燥、温暖,且靠近水源的地方。
在法国勃朗峰脚下的一片树林里,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产房。
雷雨交加的某晚,雌狼产下了八只小狼。
其中两只刚生下来就夭折了。
为了不让他们的血腥味引来其他捕食者,雌狼只能将死去的狼崽吃掉。
就像狐狸、乌鸦、貂鼠、野猪等等很多其他动物一样。
同时,死去幼崽微弱的营养,也给过于虚弱的雌狼补充一些体力,面对其他的捕食者。
猞猁,是雌狼闯入的这一片森林的领主,同时也是一个母亲。
像所有其他母亲一样,她急需找到猎物,哺育自己的幼崽。
于是她就守在一个雌狼看不见的地方,等着雌狼出去觅食。
雌狼灵敏的嗅觉也感知到了这个潜伏的捕食者,但她实在太饿了。
过去三周里,除了草和蚯蚓,她什么都没吃。
这是一场耐力的比拼。
尤其是当其中一只幼崽还特别不安分的情况下。
两位母亲僵持不下,最终还是猞猁先一步放弃。
食物难找,小狼却越长越大。
雌狼开始带着幼崽,继续未完的旅程。
她要交给幼狼生存的技巧,要寻找食物,还要随时警惕自己的孩子们不因为好奇心过重而掉队。
但最难的,还是寻找足够的食物果腹。
小狼对食物的需求日渐增加,无奈之下,雌狼只能将目标放在山坡下的羊群身上。
羊容易捕捉。
但同时雌狼就要面对一个千百年来最强大的对手——人类。
羊群,由一个优秀的放牧人,和他的部下们守护者。
一旦遇到狼群来犯,放牧人就会召集猎犬防守。
雌狼无法从这样严密的防守中找到可乘之机。
她只能带着孩子们继续撤离。
避开凶猛的牧羊犬,逃离其他同类的领地,雌狼终于在夜晚来到了一个明亮之地——人类的城市。
趁着夜色,雌狼带领着幼崽悄无声息的从城市穿过。
桥梁、公路、铁轨。
终于在天擦亮的时候,她们离开了城市。
又经过几周的长途跋涉,雌狼找到了她的新领地。
没有人类和猎犬的味道,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源。
她成功的带着六只小狼迁徙到了新的地方。
但春天过去,冬天就要来了。
冬天的生存将更加困难。
于是是时候呼唤其他的狼群了。
她的呼唤是否能召唤来其他的同类?
我们不得而知。
千百年来,人类的领地不断扩张,森林、草原、天空。
而与之相对的,各种生物便被逼迫得节节后退。
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胡兀鹫和猞猁,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没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出现过。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也许残酷,也许慈悲。
而人类能做到的最好的,不过尊重而已。
《庇护所:阿尔卑斯山求生记》观后感(七):神片团队又出新作,绝境下的神仙爱情,一集哭懵圈
最近有部片名干巴巴、画面冷冰冰的新片悄咪咪地在国内平台上线了。
开播两集,飚上9分这种纪录片的常规操作咱先暂且不论。
最让人意外的是评论区居然被一堆赞颂“神仙爱情”的留言所占领,
而凄美爱情挽歌主角,居然是印象中冷酷阴狠的狼!
绵延1300千米的阿尔卑斯山脉有着长达8个月的严冬,这里的空气含氧量极低,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度。
临冬末晚时节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雪地里埋藏的食物早已被搜刮殆尽,而春天看似依旧遥遥无期。
一头小鹿在竭尽全力寻找任何能果腹的东西。
这时,我们女主角——雌性头狼上线了。
她带领着配偶雄头狼和狼群,即将对小鹿发起夹击。
小鹿身轻体健,并不是一个好拿下的目标。
但雌狼运筹帷幄,心中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
一声令下,狼群倾巢而出,展开闪电般的围剿。
受惊的小鹿仓皇逃窜,慌不择路地把群狼引向了自己的大部队——鹿群。
而这一切,正中雌狼下怀。
鹿群中难免有老弱病残,而它们才是雌狼的真正目标。
狼群通力合作配合无间,转瞬间便拿下一头带伤的病鹿。
小鹿死里逃生,而代价则是牺牲了一个同伴。
病鹿的死亡有助于防止疾病的蔓延,
虽然残酷,但却能让整个鹿群更健康,个体的牺牲换来了种群利益的最大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则。
在雌狼的带领下,狼群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它们用最少的能量消耗换来了一场盛宴。
饥肠辘辘数日,终于等来了开荤这天,但还没吃上几口,就有人来砸场子了。
在阿尔卑斯山脉狼群唯一的天敌——棕熊。
在广袤无垠的苍茫大地,蛮力就是最大的话语权。
吨位的悬殊差距,早已注定了挣扎的徒劳。
但雌狼的配偶不肯放弃来之不易的战果。
最后的结果也是可以想见的,为了捍卫首领的尊严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雄狼已经无法再领导狼群,它的长子迅速成为狼群的焦点。
转瞬之间,江山易主,每头狼都对新狼王俯首称臣。
唯独雌头狼没有。
无论如何,它都不会放弃自己一生的伴侣。
狼在选定伴侣后,一辈子都会不离不弃,
雄狼最终伤重而亡,可雌头狼却迟迟不肯离开伴侣的尸体,
不禁让人感叹,都说狼是种阴狠狡诈的动物,
但最是无情却有情,这种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无法不让人为之动容。
雌头狼的缺席使她的一个女儿迅速上位并取而代之。
而她的女儿也快有自己的孩子了。
雌头狼在狼群中已经再无立足之地,如果想要重回狼群,她只能向女儿俯首称臣。
雌狼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狼的力量,来源于强健的家族结构。
她为何没有选择留下来?
只因为她并不孤单。
在忠于家庭、忠于群体的前提下,是要忠于伴侣,更是要保住腹中的孩子。
再过几周,她将会诞下一窝全新的小生命。
在狼群中,只有雌性狼王才有资格生育后代
如果她重返狼群,她的后代、她的孩子很可能在出生时就会被杀死。
自然生灵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是人类所望尘莫及的。
雌狼的本能告诉她,必须离开。
走得越远越好……
雌狼为了给孩子寻找一个新家,取道山巅,翻越峰顶。
她长途跋涉,舍弃了自己的出生地阿尔卑斯山脉,只为避免和其他狼群短兵相接。
她每天行进大约60公里,眼看不到4周就要临盆了,必须在此之前找到落脚点。
短短几周,她就跨越数千公里的路程,几乎横穿了整个阿尔卑斯山脉。
终于,她赶在生产前抵达法国勃朗峰。
失去领地的她找到了一个临近水源的树洞,并在这里诞下了8个幼崽。
其中两只刚生下来就夭折了。
丛林里危机四伏,各路掠食者都想伺机吃掉她的宝宝。
这其中就包括山地掠食者中,行踪飘忽,最不易被发现的幽灵杀手——
猞猁可以耐心地等待数个小时,直到雌狼为了果腹而离巢觅食。
三个星期以来,饥肠辘辘的她只吃了零星的草和蚯蚓。
虽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但她知道敌人仍在伺机而动。
她死守巢穴,寸步不离,猞猁最后不得不无奈放弃。
这一幕中,猞猁无疑充当了反派角色,
可是镜头一转,
她也要抚养三只嗷嗷待哺的幼崽。
她也是个母亲,
同样肩负责任、同样不辞劳苦。
本片这样的双视角,充满着人文关怀。
逆境之下,一切奋力生存的生物都值得尊敬。
这样细腻的情感、如诗一般的礼赞无疑出自法国人之手。
本片由法国电视台主导,纪录片领域的霸主BBC参与制作并全球发行。
强强联手、如虎添翼的合作,共同呈现了这阿尔卑斯山脉的百态众生。
吞食巨骨的胡兀鹫、攀登大坝的羱羊等等,各路奇观尽收眼底。
主宰万物的大自然是如此的大气磅礴、波澜壮阔。
为了生存和繁衍,自然界中动物无不在奋斗拼搏,极端恶劣且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让生命看起来脆弱又渺小,
但为了后代不惜一切的她们又是如此的坚韧和伟大。
这就是母爱的力量,让她本能的倾尽所有,以一己之力为6个孩子遮风挡雨,
她跋涉数千公里,甚至冒险穿越人类聚居区域,只为给孩子们觅得一方生存的天地。
开篇只是被一段凄美的爱情挽歌所吸引,但最后却是被伟大的母爱所打动。
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无疑是残酷的,狼群可以迅速易主,羊群可以弃老抛弱,但只有母爱是最无私的奉献,
危险不可怕,受伤不可怕,只有孩子的死亡才可怕。
其实一部动物类纪录片所能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它能普及多少知识,
更是在于能否引发观众作为人类的情感共鸣。
是否可以从中感悟到些许自然界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明白人类自身的价值。
这部作品,无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