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啊!蜻蜓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 2022-09-01 20:14:09  热度: 208℃ 

点击全文阅读

《啊!蜻蜓》是一本由邱承宗著作,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啊!蜻蜓》读后感(一):哇!蜻蜓原来长这样子的啊!

翻开本书的孩子们大多会有这样的反应。

这是一本适合亲子共读的科学图画书。在书中,作者将带领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神奇,培养探索生物知识的能力。从肉眼看不见的小小卵粒开始,到孵化蜕皮、羽化、飞翔、交配、产卵,热爱自然的画家这次拿起相机,加上秘密武器——显微镜,带你走一趟蜻蜓的生命旅

程。

2012年7月,该书获得第36届台湾“金鼎奖”科学类大奖。

《啊!蜻蜓》读后感(二):邱承宗的蜻蜓世界

文/蜻蜓鉴识专家 叶文琪

蜻蜓有亮丽多彩的外表和活泼生动的行为,在世界各地早已吸引许多人观赏和研究。在日本甚至把一种称为“昔蜓”的稀有种类,列为该国的国宝。反观我们的图书市场,因为相关信息缺乏,常常让许多有意一窥蜻蜓世界的人不得其门而入。对于这些人,本书将会是一本很好的入门指引。

作者邱承宗是位生态插画家,曾经策划和出版许多昆虫题材的绘本。工作之余,从未间断昆虫摄影和调查,数年前,他突然不再调查甲虫,而选择蜻蜓这类比较难以入手的拍摄对象,作为他钻研的题材。我想本书应该算是他这几年来浸淫在拍摄蜻蜓世界的一个成果展示吧!

在我看来,这本书应该是台湾地区第一本详细记录蜻蜓从出生到成熟产卵过程的出版物。作者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辅以他费心伤神后才得以拍到的精彩图片,带领初识蜻蜓的读者们,一步一步进入它们多彩而奇妙的世界。

最难能可贵的是,为了拍摄许多稍纵即逝而且难以捉摸的画面,例如卵粒的孵化、水虿的蜕皮以及捕食,想必作者花了不少时间与苦心,连续数天彻夜等候,才得以顺利拍到这些稀有画面。书中许多相关数据,也都是作者亲身观察后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让本书更具有科学参考上的价值。

《啊!蜻蜓》读后感(三):专家评论

◎ 作为一个生态画家,对于物种的观察会比一般人更敏锐、更细腻。作者不仅拥有前述特质,还具有研究家的精神与过人的耐心,让一般人很难观察到蜻蜓生活史的过程纪录,得以在书中精采呈现,例如产卵的过程、卵粒的形状和孵化,以及蜕皮等历程,作者花费许多时间和心力一一捕捉到这些珍贵的镜头,对想要更深入了解蜻蜓生活史的朋友而言,可说是一本相当棒的参考书。此外,本书也提供了许多鉴定蜻蜓种类的小撇步,加上清楚的标示和说明,相信对大家在野外辨识蜻蜓将会助益良多。

──唐欣洁(台北市立动物园推广组)

◎ 大自然的丰富多变最能满足成长中儿童对周遭环境的好奇,而看似不起眼的昆虫也常能启发幼童对于生命奥秘的领悟与感动。在《啊!蜻蜓》书中,邱承宗透过精心捕捉的优美画面,带领读者进入水泽环境找寻蜻蜓的踪迹,进而使用显微摄影,开启读者发现蜻蜓的生物奥秘,带领我们彷佛如临其境,感受小小昆虫带给人类的大大震撼!

──陈淑芳(台湾台东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懂昆虫观察的人不少,但能将观察结果入画者少之又少,而邱兄能将两者结合,更是令人赞叹。现在邱兄又再度发挥他的专长,将蜻蜓的美丽身影以摄影方式呈现,尤其在野外不容易观察到的卵、胚胎形成、孵化、蜕皮和水虿成长等过程,都以显微摄影来详细介绍,更是令人感佩邱兄对个人兴趣及蜻蜓推广的用心和努力。这本书不论是初学者、已有基本认识的爱好者和蜻蜓狂热者,无疑都是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

──陈赐隆(台北市立动物园保育研究中心)

◎ 《啊,蜻蜓》是我们一般在看到蜻蜓的时候会说的话,是很单纯的叙述;而当它变成《啊!蜻蜓》的赞叹时,我们就知道说话的人应该对蜻蜓抱有好感,只是等级从普通喜欢,到爱极成痴的差异而已。《啊!蜻蜓》正是邱承宗这位资深蜓友,集结多年观察蜻蜓的经验与心得,用镜头捕捉蜻蜓从小到几乎肉眼不可辨识,到长成空中霸王的各个阶段跟读者分享的作品。看了书中的照片,我们会重新认识邱承宗,他不只是位插画家,更是位专业摄影家。

──张东君(科普作家、青蛙巫婆)

《啊!蜻蜓》读后感(四):蜻蜓观察纪事

蜻蜓,这种从恐龙时期即已存在的生物,许多人看到它的剎那,通常会不假思索地脱口叫出“啊!蜻蜓”,然后呢?它是什么蜻蜓、长相、生活环境或者生活史,似乎完全不清楚,也不是关心的对象。然而,当孩子在山上、水边游玩,因看到蜻蜓产生惊喜而引起好奇心,继而追问蜻蜓生态的知识时,我们如何鼓励孩子主动学习?还是抹杀了他们的求知欲?

我认为认识生活周遭的蜻蜓,可以是件有趣的事,过多繁复的检索、艰涩的专有名词,只会令人却步而兴趣索然。所以正如书名“啊!蜻蜓”一样,本书只是认识蜻蜓的入门书,仅收录一般常见的四十几种蜻蜓,除了尽量减少生硬的名词,也不涉及另一类群──豆娘,无非是希望透过本书的简介,老师可以带领学童观察显微镜下的世界,培养孩子对生物知识的兴趣;父母陪着小朋友到水边游玩时,能够懂得如何辨别蜻蜓种类,进而亲近它们。

以前我一直以为显微镜是种高价位的仪器,只能想象却没有能力拥有,不过2007 年时,因为渴望认识蜻蜓而出现了契机,因为蜻蜓的种类多样,体型、颜色和栖地也各有不同样貌,单纯地拿起相机拍摄蜻蜓种类,已经不能满足我想了解它们的生态、生活的欲望。

日渐旺盛的好奇心,终于战胜了口袋里的私房钱,我带着既兴奋又有些许不安的情绪,从光学仪器公司买回显微镜。经过一阵手忙脚乱的组装,显微镜终于与相机合体,但是按下快门后,看着模糊的画面,我整个人都呆住了!不信邪地又拍了十数张水蚤的画面,依旧朦胧的画质让我不由得为了一去不复返的钞票而泪奔,唉!显微镜果然是台高级的“玩具”啊!

一星期过后,那台等同桌上型计算机价位,却毫无作用的玩具,令人越看越碍眼、生气,于

是我拿起工具把它解剖了!接着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画出它的结构、与相机结合后的成像光学,以及光源补正的可能性,再透过计算机网络搜寻可以利用的材料……经过日以继夜地改造和无数次测试,一台拍摄出来的画面质量终于令人满意的“显微镜摄影机”成为我的得力助手,同时也开启我观察昆虫的另一页新章。

对于蜻蜓生态和生活习性,还有许多值得我继续探索的空间,不过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特别感谢叶文琪先生的审订与推荐、小熊出版社总编辑郑如瑶的督促,以及各类不辞辛苦演出的蜻蜓伙伴。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