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读后感精选
《抑郁》是一本由周振基著作,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0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0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抑郁》精选点评:
●故事是好故事,咨询就不清楚了。
●看这样的书,能够从别人的案例中看到自己的一些问题,可以作为反思的契机,但是切忌对号入座,因为每个案例是独一无二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有点干货
●作者讲述了他作为心理咨询师所经历的治疗各种抑郁症患者的故事,并分享了他在治疗过程中的想法和所采用的方法,有助于自助、自我分析自身并对治疗方法的采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学修饰太多反而有些矫揉造作的嫌疑,会显得不够专业吧。自我感觉:从经历中成长,面对自己,接受不完美的别人。放开双手别人才能走进你的怀抱!
●阅读心理咨询案例有助于自我疗愈与修正原有的思维模式。抛开本书作者是否武断,总体而言本书能够帮助我们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
●写的像狗血剧
●2019年想研究研究心理学,这本书很好,好几个真实的故事,读别人的故事,长自己智慧,作者文采也棒。
●很长一段时间心情不太好,找了这本书来读。结合案例通俗易懂,很多地方会不自觉带入自己的情况,似乎对自己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案例加上咨询师的思考分析,值得学习和重读。
《抑郁》读后感(一):北京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抑郁》读后感(二):嗯,很不错的一本书
这本书,相比于以往读的两本有关抑郁症的书籍,最大的优势是通过案例来讲解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和知识,以如何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来探讨一些心理咨询技巧和采用的方法。不是枯燥无味,干巴巴的专业知识讲述,而且通过一些案例,读者也可以查看自己是否有相似的问题,很实用。当然,书中也提到了大量的心理咨询技巧和心理咨询法,如果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下,很不错的一本书。例如书中提到的音乐疗法和催眠,还有通过画的一幅画或者只是简单的动作就能推测出性格特点,让我感觉心理学是很神奇的一门知识。
《抑郁》读后感(三):冥想对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显著的影响
一项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进行的研究表明,霎哈嘉瑜伽冥想对于抑郁和焦虑患者的症状具有益的治疗效果。
24 个焦虑和抑郁患者被分成了三组: 一组接受超过6周的霎哈嘉瑜伽冥想练习(图中SY),一组接受传统的抑郁症行为疗法(图中CBT)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的治疗,第三个对照组未接受治疗(图中Controls).
其中,霎哈嘉瑜伽冥想组与未受治疗组相比,在焦虑、抑郁症状上呈统计显著性地减少,而总体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问题明显好转. 在取得改善的程度上,霎哈嘉瑜伽冥想组也比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一组提高了.
这项研究显示,霎哈嘉瑜伽冥想对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显著的影响,它对心理障碍(the disorder)的作用比认知行为疗法(CBT)更明确显著。
《抑郁》读后感(四):来自知乎:抑郁症痊愈是一种什么体验?
抑郁症痊愈是一种什么体验?
卢思行,QQ12315785 卢思行心理工作室
【抑郁症和抑郁症是不同的】
有些人说抑郁症是病理性的,有些人说抑郁症是心理性的;有些人说一定要吃药,有些人说不需要吃药;等等;争论不休。其实抑郁症和抑郁症是不同的。简单来说可以这样区分:
A类抑郁症。生理性导致的抑郁症,在生活中找不到心因性原因,是大脑相应位置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吃药吧。
类抑郁症。心因性导致的抑郁症,创伤后抑郁,一开始是急性的,若未很好处理会变成慢性的,大脑状态也呈现出病理性抑郁症的特征。比如产后抑郁、高考失利后的抑郁,地震灾难后的抑郁。心理治疗为主,吃药为辅。
C类抑郁症。缺爱导致的抑郁症(有人称是假性抑郁症),自我认同感缺失,亲密感、归属感缺失,安全感严重不足,生活有弥散性的无意义感,人际交往能力薄弱,人际情感感受性弱。接受缺爱心理治疗吧。参看:小时候缺爱长大后如何正常爱别人? - 卢思行的回答;自己小时候缺爱,但是另一半给予不了怎么办? - 卢思行的回答
如何自我判断自己是属于哪类呢?目前并没有量表。判断方式是这样:先看自己是不是C类,如果不是,再看自己是不是B类,如果也不是,那么比较不幸了,去医院看看吧。另外两种,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咨询治疗。
——————————————
C类抑郁症病人是最多的,刚看了排行第一的匿名用户的情况,就是典型的缺爱导致的抑郁症,“一个明明爱护自己的孩子因为生活太难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的痛苦,固执认为按照自己的指点孩子一定会幸福的妈妈”,从小给她一种非常痛苦的接受爱就要失去自由的内心冲突,使她对爱有一种既渴望又恐惧的缺失感。对于缺爱导致的内心的不安状态,她通过不断的思考、思考、思考,快把自己的脑子想坏了,还是难逃抑郁状态,最后通过领悟到了“我必须是真实的我,她才能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与母亲进行了情感隔离,打破了心理上的“共存依赖”关系,领悟到自己与母亲其实是两个独立主体,才逐渐走出缺爱的纠结。她经历了相当程度的努力,让人钦佩。不过从缺爱治疗角度来说,她的治愈程度并不完全。
治愈的判定标准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1能爱上别人了,爱的能量与他人连接起来了,力比多能有安全感得向外释放了。
2敢和别人开玩笑或者恶作剧了,说明攻击性能有安全感得向外释放了。
3能独处也能依恋。独处时没有分离焦虑,亲密时没有内心冲突。
4每天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说明不过度依赖,自我控制力提升。
另外说一句,抑郁状态下,人的心理能量很低,会想抓根稻草,如果受到到一点打击就可能想一了百了,非常需要治疗,通过治疗快速补充心理能量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对于非常严重的C类抑郁症病人,虽然是假性抑郁,但是自我攻击的程度过深(比如把30分的外界挫折被自己放大成了100分的创伤感受,不断自我攻击自我折磨自我否定),对自己也造成了心理创伤,也需要吃药作为辅助手段,防止大脑暂时不过度分泌负能量物质;但是吃药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吃药治好了呢?因为在这过程中家人好朋友知道他是“病人”,对他的接近无条件的关心治好了他。所以治好他的不是药,而是情感关系使他的缺爱状态得到了弥补。而此类抑郁症的复发,则是情感关系撤离后,他在缺爱状态下突发又一轮猛烈的自我攻击导致的。
:我觉得这个说的挺好的,所以转了。目前我在找这个人做咨询,效果确实比较明显。等我痊愈了我再来汇报。
《抑郁》读后感(五):抑郁症手记(三):从源于自卑的自信走向坚强
凡是不能够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尼采
最近在看于娟的一本《此生未完成》,她因癌症逝世,但留下了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反思癌症。
从她的这本书里,看到了尼采的这句话。
以前也看到过,今晨格外有共鸣。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往昔的记忆,值得留下,并不是都是正面的情绪。光明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其挣脱黑暗。虽然二元论有所局限,但在这里不妨如此思考。当然,能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思索正负面情绪,那么恭喜你。
对待负面情绪,昨天在一本书里看到,重要的不是消除症状,而是使自己对焦虑情绪不再如此重视。
痛苦的存在,往往是由于我们的解释机制造成的。
写到这里,想起《禁闭岛》,想起《黑客帝国》,想起《盗梦空间》。人之所以有痛苦,是大脑的反应,如果控制了大脑,是否就能消除痛苦。这是神经科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物质消灭了以后,精神是否存在。多少年来,人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显了。但我从来不是一个唯物质论的人。
我相信精神本身的力量。精神本身,拥有治愈自我的力量。这是基于大脑的可塑性的,因此并不是没有根据。话说回来,将来会在我的哲学体系中探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整合的问题。精神的自愈,带有某种神性的色彩。古时的“巫医”,大概就有这个层次的考量吧。
既然精神本身拥有治愈的力量,那么一个问题是:是否自信的人便不会抑郁呢?
(记得有一本书,名字叫《越抑郁,越坚强》。个人认为,能够与极端的抑郁情绪共生的人,往往也是极度坚强的;同时,那些极度坚强的人,很大比例往往不愿意倾诉,这就导致了负面情绪在心里的堆积,久而久之容易导致抑郁情绪。这里有必要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但不管怎么说,男人哭吧不是罪,是有很大道理的。所以建议大家有负面情绪一定要学会宣泄。记得高中时候家里有个沙袋,否则可能抑郁症会来得更早一些。)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自信的人是否不会抑郁呢?根据以上括号中的论述可以看出:其实恰好相反,曾经自信的人,特别是自信的同时又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有时候,自信是自卑的反应。用牌局来理解吧,为何有人明明一手烂牌,却能凭借虚张声势赢得牌局;同样, 自卑的人为了“逃避自卑”,往往会生发出一种“自信的表象”。
当然,天生的自信者是否有此心理,不得而知。
但从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不难看出,自卑的意义不可忽视。阿德勒把生命的动力总结为自卑的力量。有了自卑,就仿佛有了“第一推动”。在阿德勒看来,人类的许多活动,都源自自卑。即便有些看似“自信”的行为,背后的机制往往也离不开自卑。其实,我们只要记住一点就不难理解本篇文章的主旨,这个关键点就是:事物往往多是相反相成的。
认清楚相反想成,个人认为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飞跃。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还是静态的形而上学,忽视了这一个问题,其推导和结论往往显得略微单薄。
说到“紧张”与“焦虑”的价值,不得不提到人类本性中的防御机制。面对危险,合理的做法并不是无所畏惧,道理很简单:一味的勇敢,很可能使你丧命。譬如,考虑一下小鼠试验吧:给试验小鼠注射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明明不怎么会游泳的小白鼠会变得对水无所畏惧,甚至直接会跳进水里,最终筋疲力竭,只能等待救援。
抑郁症的本质也是一种这样的防卫机制。对于危险,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发愣,然后是逃跑。这里面有很深层次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机制,将来有机会专门探讨。
回到今天的话题,自卑导致自信,自信与自卑是一体两面的。因此,有时,自信并不等于坚强。有的时候,自信是一种逃避机制,也就是说,有时,自信是个体对于潜在威胁的一种忽视。这是我的一点点推导。
从自信走向坚强, 更多时候需要一种磨砺。
前面的文章说过,抑郁症患者不代表其不坚强,也不代表他(她)悲观。
就我个人而言,要强的本质正是导致抑郁的深层次根源。只不过在面对外界的刺激的时候,有时候因为个人心理对问题的“解释”,导致了认识的偏误,从而导致了极端化的思维。
说到“思维偏误”,其实这个概念也是人为“建构”的。自从接触了“建构主义”理论以来,经常以此来怀疑一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命题。多数时候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实,“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建构”。不得不承认,我是很有“怀疑主义”倾向的。
这里要提到精神病患者的思维特点,以说明问题。
我们可以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看到,许多精神病患者(这里主要指精神分裂患者),其逻辑思维往往只是某一个环节有些不合主流,但整体上逻辑性还是很强的。
或许是缺什么想什么吧。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截肢的人热衷舞蹈。同样,在我接触的精神病患者中,不少是热衷于深度思考的。
这让我想起了柴静的一句话:“或许,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走向坚强的过程,在我身上,体现为对深度思考的追寻。
事实上,许多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后来开始热爱哲学。有一个人大家不陌生吧,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其余两个是涂尔干和马克思,现在“涂尔干”又翻译作“迪尔凯姆”)。他也是罹患精神分裂之后,才作出一生中最主要的学术贡献的。
正如我在这系列文章前面两篇说到的,思想,是人类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