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放蜂记

时间: 2021-05-04 18:24:46  热度: 327℃ 

点击全文阅读


  南镇人都尊敬喜爱放蜂的老李。老李人高而瘦,双眼炯炯有神,走起路来矫健轻快而有力,单看他的黑白相间的头发,就知道他是一个有很长故事的人。
  
  这一年的初夏,远在外地工作三年之久的老李卷起来时的行囊,他说,他要回南镇去,心中有一件未了的心事,如若有人问到何事,老李摇头晃脑作一副读书人的样子答道:山人自有妙计,天机不可泄露也。
  
  在布依族之乡南镇,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认识老李,至于老李的原名叫什么,人们多半早已淡忘。人们见到他的面都会亲切地问:“老李吃饭没有?老李去哪里耍?老李到俺家坐一坐呗”等。诸如此类的问候会很多,不过老李在南镇人心目中竖起大拇指的功夫,当属老李技艺超群的放蜂手艺。
  
  在南镇这片布依族之乡的土地上,终年劳作在田间的人们,会在七、八月空得个闲出来,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放蜂成为南镇农人们茶余饭后的仅有消遣时间的“娱乐”项目。老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布依后裔,村里人都以他为荣,老李是村里老人们打记忆以来第一个大学生,老李开朗豁达的性格,也使得他在伙伴们之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镇人喜欢放蜂,老李也喜欢放蜂,父辈们毫无保留地把放蜂技艺交到了老李手上,老李从骨子里继承了父辈们永不凋谢的技艺。可以说,老李爱着这片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面带沟壑的乡亲父老们。同时老李也爱放蜂。
  
  说到老李放蜂的手艺,老李有着他独门的秘诀,从诱饵到选址,再从引诱马蜂到套上麻绳,最后跟踪到摘窝,老李心里有自己的见解,这无疑是老李放蜂百战百胜的独家秘方。放蜂时间多选在下午,天气凉些,事先老李会叫上几个腿脚灵活的年轻人一起上山,放蜂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小伙子们在狼鸡(一种植物)堆中翻过了丘山,穿过了树林,走过了田野,团队的合作决定着放蜂的成与败。
  
  一把柴刀缠在腰间,柴刀上缺了一口却磨得光亮,拿上那根磨得油亮的小竹竿,穿上缝了几块布料的解放鞋,老李上山放蜂去了。
  
  接下来的事就是解决诱饵的问题,就好比南镇的垂钓爱好者乐于挖蚯蚓做诱饵一样,放蜂得抓蟋蟀、蚂蚱来做诱饵,住在村口的大爷经常调侃老李:“老李,咱村的蟋蟀快被你灭种了呢”,“物以稀为贵,多哉,多哉”老李面待尴尬的说:“大爷放心,今天有收获喊您一起搞晚饭”,不一会儿老李在栅栏的拐弯处路口消去去了身影……
  
  上山以后,选址也是非常有讲究,南镇的山山水水全部印在了老李心中,哪条山间小道通哪,哪块田埂上能走,哪里的蜂源比较丰富,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南镇人除了老李以外无人知道得如此清楚。老李照旧来到了老地方,家伙摆开,用细麻栓住细长的卫生纸,南镇人管这玩意叫“般撒”,它的用处便是套在蜂腰上,蜂子飞高时地面的人能够顺利地辨别蜂的去向。一切准备就绪后,老李拿上夹好的诱饵的小竹竿,半蹲在一堆不知名字的杂刺旁,这种刺开的花能引诱前来觅食的花脚蜂,守株待兔的精神摘要老李可是颇有心得体会。耐心的老李总会成功的诱到花脚蜂,之后把竹竿拿到空旷的地方往泥土里一插,拿起“般撒”开始套蜂的环节。
  
  蜂在咬诱饵的过程中也是非常警惕,老李小心翼翼的把细麻从翅膀与蜂身之间由后慢慢地穿上去,花脚蜂花哨的两只后腿推开了细麻,顿时轻盈的转了个身,躲开了麻套。不一会儿又全神贯注咯吱咯吱咬起诱饵来,老李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从另一边慢慢地进行穿麻套,刚刚碰到花脚蜂的腰时,花脚蜂激烈的抖动了几次翅膀,麻套再次被狡猾的花脚蜂给避开。老李没有灰心,待老李再次下麻套时,花脚蜂已经咬到了一块饵,连抓带咬的飞了起来。食物太重飞到旁边的树叶上整理一番,然后花脚蜂在老李头上慢慢的转起了圈,由小到大,螺旋状一般的上升,绕了三四圈之后,朝着山的那边飞去了。
  
  通常情况下,老李第一次失手也不影响后面的放蜂步骤。第一次一般会放比较小的“般撒”,老李心中明白,第一次得先进行初步的判断,例如蜂的去向,蜂起飞时飞行的高度,蜂来去所用的时间等等因素,这些都能有力的帮助老李完成放蜂伟业。在等待蜂回来的时间中,伙伴们和老李会做出初步的部署,每个人负责一段路程,通常一趟下来老李都要回答好几次“老李来了不得?”的询问。有的时候遇上了等待时间多于十分钟以上的情况,大家伙都会在老李的重新布属下诱另外一只蜂。按照老一辈的放风规矩,一般情况下第一次不应该套麻,但是老李认为第一次得套,只不过纸要尽可能的小一些,这样方便安排跟踪的方向和路段分配的人员。有时遇上人手不够时,老李也得担起套蜂和追蜂的重任。
  
  放蜂,点缀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南镇人民的生活,放蜂,丰富着老李那走进自然怀抱的赤子之心。
  
  放蜂,等到第二次花脚蜂飞回来的时候便是老李拿手戏上演的时刻。这次老李会轻车熟路用最快的速度套好“般撒”,等待蜂咬好诱饵之后,随着老李的一句:“飞了勒飞了勒”,大伙都仰望凝视着微风中摇曳的白纸,就像英格兰人注视着米字旗那般带着希望的目光,一点点的上升,一尺一尺的挪动。
  
  “看到不得?”老李问。
  
  “看到了,看到了,飞到白杨树上面点了”远处守点的伙伴略带激动的回答。
  
  过了几分钟,从电话的那头传来“老李,找到了,找到了!”夹杂着喜悦与欢快的话语。放蜂的时间段一般在傍晚,照例放得一窝之后大家都不放了,看到窝之后大家都来到老李这边跟他说明具体的情况,为晚上老李去摘来家喂养做好准备。在情况比较复杂时老李还会亲自去巡视一番,其次再把路简单的修一下,用镰刀割掉挡路的杂草树木。大伙趁着晚霞中余光,下了山,同伴们哼着欢快的歌谣,山间响彻着悠扬的歌声,波动风中起舞的叶子,一伙人嘻嘻哈哈,走在回家的路上……
  
  夜幕渐进,老李拿上了镰刀、剪刀、棉花等工具,一行人打着电筒上了山。在夜色中步伐较轻快了些,除了人呼出的喘气声与山间中不时传来的鸟鸣声,大山披上黑纱后进入了宁静的状态。山间小道挪动着几点微光,一行人到达目的地之后,因为被蜂蛰了会使人皮肤过敏而肿胀,特别是头部有时会致命,所以这种胆大而细心的活自然揽到了老李身上。
  
  “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老李会把马克思语录常挂嘴边,用来自我勉励的同时也激励着伙伴们别害怕,放手去干。老李在摘蜂窝的过程中得有个助手,专门负责打手电筒。老李用剪刀缓慢的修掉窝旁的杂草杂树,不小心碰到了蜂巢而引起花脚蜂的骚动飞饶满天,助手立刻关掉了手电筒,两人就地趴在草丛之中一动不动,待到蜂群安静入巢后方可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完成最关键的也是最危险的一步便是堵住巢穴门的过程,老李再次默念无所畏惧的口头禅之后,慢慢的把棉花朝穴门伸了过去,旁边的大伙人包括老李自己都屏住了呼吸,仿佛时间在这一刻慢得连心跳都清楚地听得到。老李慢慢的把棉花伸了过去,到穴门后顿时动作敏捷的堵了上去,在轻轻地旋转起棉花几次。在蜂窝内群蜂嗡嗡作响中把连着巢的树枝与杂草剪掉,用塑料袋套好蜂巢,老李方才呼了一口长气,擦去了额头上的汗珠。大伙收拾好东西之后,边走边聊着天,沿着山间小道,回了家去。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老李把蜂窝挂在瓦菲之下,坐在石梯上面呆望着,晚风中,老李在嗡嗡声中,嘴角扬起了惬意的笑容……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