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网络日志 实践日志 伤感日志 情感日志 心情日志 非主流日志 爱情日志 心情随笔 热门小说

难忘童趣“套知了”

时间: 2021-02-09 00:07:49  热度: 394℃ 

点击全文阅读

难忘童趣“套知了”

刘 伯 栋

“知了,知了,知了……” 声声蝉鸣从田野传入耳鼓。又到火红的夏天,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味,街道上行人稀少,人们都找个凉快地躲藏了起来。窗外树丛中蝉无休无止地鸣叫,孩童们兴致盎然在小区树下东奔西串。此景此情,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久远年代和玩伴们套知了的日子。

蝉俗名知了,是一种很灵敏的昆虫,也许常常受到人们惊扰,它的警觉性很高。古往今来,名人志士咏蝉者众多,尤以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最为有名。夏天到了,“知了,知了,知了……”,声音此起彼伏,天愈炎热知了的鸣叫愈发激扬慷慨,节奏急促,一声紧过一声,叫的使人烦躁,也许它也知道此时没人会打扰到它。“知……了……”,只有到了黄昏时分,知了的鸣叫才显得清脆柔和,尾音悠扬拖长,似乎传的更远些。夜幕初降、炊烟袅袅、蝉声鸣和,一副祥和的乡村山水画卷景象。

套知了也是孩童时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套知了的工具就是由工艺并不复杂的马尾巴丝和扫帚杆组成,后来才有了塑料袋那样的工具。 套知了这个词汇不知源起于何时,也无人考究,普遍流行于关中大地。一个"套"字,不知道准确与否,但我以为客观形象地说明这个过程的奥妙,也许只有真正实践过的人才能会意其中的真谛。现在想起来,在那个物质极其贫乏的年代,孩童们套知了并没有很明确的目的,似乎纯粹是一种娱乐活动,是一种过程的享受。当然,泥裹火烤知了是免不了的,那少得可怜不够塞牙缝的烤肉也成了一种美味,玩伴们共庆“战役”的胜利,也能慰劳饥肠辘辘的肠胃。

"套"知了是一种耐受骄阳炙烤和长时间操作的综合体力考验,是一种既危险又刺激的技术活。说它危险,是因为首先要从马蹄子下取出上等的马尾巴丝,非胆大不可为之。在取马尾巴丝之前,先周旋于马身一侧,趁着马儿躺卧或者安静的站在那,敏捷地小手迅疾掐紧一根马尾丝,猛地拉下,即算大功告成。不过马儿往往很少躺卧,站立时警惕性比较高,孩童取丝危险性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一次成功取丝的可能还是较小的。稍有不慎,就有肌肤受伤和生命之忧,马虎不得。记得有一次,同伴取马尾丝时,由于动作稍慢了一点,马儿后腿高扬,碰到了眼眶,血流不止,随后又免不了大人们的一顿打骂。取下马尾巴丝后,将马尾巴丝做成一个合适的圆圈,系成活扣,固定在扫帚杆的顶部,然后再装上一段较长的长杆,套知了工具就算完成了。

知了一般都在树的高处,要爬上高高的大树,其危险时时存在。准备工作做好后,手拿细细的竹竿,极其小心、凝神静气、轻轻缓缓地爬上粗壮的大树,生怕爬树时不小心引起树干的晃动,惊飞了将要捕获的猎物。爬树说起来比较简单,真的做起来就不容易了,有时在这个阶段就打道回府了。在爬树时,一边爬一边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马尾巴丝做成的套子,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先固定好自己的身体,然后将套圈轻轻掠过知了的头部,慢慢越过知了的前爪,看着知了随着你的精心导演翘起一只前肢,又被动迈过另一个前肢,进入你早已编排好的舞剧,等待最后的落幕。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劳而无获,其精心程度不逊于敌我双方的交战,处处惊心。其艰辛在于炎炎烈日似火,孩童不畏骄阳,赤脚东奔西跑,汗水夹杂着泥土从头部沿着乌黑的脊梁直淌而下,穿过裤管直达鞋内,满是汗水的脸上,留下了两只小手的画作,犹如京剧的脸谱,唯一掩盖不住的是洋溢在心中的那份快乐。

无论静神屏气的操作,还是知了的翩翩起舞,整个过程就是一种无尽的享受。特别是向下猛扯套子,知了惊飞垂死挣扎猛嚎“知了”的那一刻,树下同伴欢呼雀跃,操作手骄傲地宣示着胜利和荣光,也是一种成功的喜悦。当然,有时也少不了父母的叮嘱和训斥。

岁月不在,时光流转,套知了的日子已经远去。期间隐藏了多少无奈和趣事,更多的是无忧无虑和无比快乐,非今日之孩童所能体会,值得回味。

猜你喜欢

推荐心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