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路遥》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时间: 2022-08-01 20:17:54  热度: 786℃ 

点击全文阅读

《路遥》是一部由田波执导,路遥 / 李野默 / 陈忠实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遥》观后感(一):路遥人生

看完《早晨从中午开始》来补《路遥》这部央视纪录片。这部纪录片采访了大批陕北作家,讲述自己与路遥交往的点点滴滴。

陈忠实被采访时说,路遥《人生》获奖以后,有一次他骑自行车回乡,路上偶遇了一位多年未见的同学。那位同学见到陈忠实,没有任何多年未见的寒暄,劈头就问“你看了《人生》没?你说你搞了这么多年创作,你咋就写不出《人生》呢!?”。陈忠实说自己当时却感到羞愧,体会到老同学对他的恨铁不成钢。而大批陕北作家和农村青年都受到了路遥经历的激励,投入文学创作,觉得为什么我写不出这样的小说呢。 路遥的人生,不仅仅是这几篇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而在于他的追求理想与经历,到现在依然给人们激励和鼓舞。

第8集,在对路遥弟弟的采访中,他提到,路遥在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只有5000块钱,这次去北京领奖,我需要自己买很多书送给书评人和朋友们,还要请北京的人吃一顿饭,这5000块不够。于是他弟弟去帮他借了钱。在给路遥送钱的时候,他对路遥说“ 《人生》获奖时候,我给你送了500块钱。《平凡的世界》获奖,我也来送钱。你就不要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吧,人民币怎么都好说,外汇你我都搞不来。”路遥拿了钱,说了一句“日他的文学”转身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一部经历6年苦行僧样生活甚至最后付出生命代价写出的《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却没钱去领奖。真的是悲凉。

最后想说:路遥是值得央视出一部专属于他的纪录片的。

《路遥》观后感(二):乡土与文学

看央视《路遥》八集纪录片,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他对陕北故土的热爱;二是他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没有钱领奖,只要让弟弟王天乐帮他筹集5000块钱,买自己的100本书送给评论界的朋友,然后请好友吃一顿饭;王天乐费尽千辛万苦想方设法把钱筹到,跟路遥说:“你千万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因为我没有办法给你筹集外汇。”路遥听了之后十分难过,恶狠狠地说了一句:“狗日的文学!”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母现在依然生活在鲁东南一个普通的小村,但我对那里没有半点依恋:淳朴温暖的人际关系已经荡然无存;干净的土地污染严重;村霸横行;盗匪猖獗……许多老人都感慨,又回到了解放前。

我在那里生活将近二十年,想法设法地朝外奔逃,童年有一个生活场景时常在脑海里浮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地里劳作,时不时地起身,看远处公路上掀起一路灰尘的汽车,凝视许久,直到在视线中消失。那个男孩就是我,对汽车的凝望,实际上是对远方的渴望;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迷恋汽油味,觉得那是一种很好闻的味道,其实那是对现代生活的迷恋。自从我有机会跳出那里之后,便一去不回头。虽然在冰冷的都市依然找不到归宿,但也从来没想到过回归。

关于文学,曾经也是文学青年,试图在文字中寻找真理,用文字表达自我,改善生活,但最后发现一切都是虚妄;本以为一生离不开文学,但最终发现越来越远。路遥把文学当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所以他会说要做成一件事情,要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他的写作方式,的确像一种“朝圣”,三年准备,做了无数笔记,翻报纸就手指都磨破……所以贾平凹会说,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被人记住,一个是石鲁,一个是路遥。不是贾平凹自己,也不是陈忠实,亦不是柳青。

《路遥》观后感(三):作家路遥

1,2

路遥8岁被爸妈送给大伯家寄养,因为一种由饥饿带来的先天成熟既然选择一定要读书。

要强的个性使他在文学、组织方面都颇具才干,18岁便在文化大革命中凭借出色的能力做到了县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副县长。之后浪潮退去便回家劳动,与初恋林琼的感情也随之夭折,真是活脱脱高加林的原型呀,可惜是林琼甩了他。

尽管政治背景有污点但是县委还是推荐他去上大学,并与林琼的同学林达相恋。毕业后,路遥在文学上已有所成,在人民日报等刊物有作品登出,于是陕北文学破例接纳他,他也在和林达8年长恋后结婚。林达是北京知青。

感受:

作家相对于其他人,更加执着于自我,即不需要的、不重要的不去分散自己的精力,只需要最原始的对需要的一个东西执着。

接触北京知青,与当地知青接触相对少。开拓眼界。

读书,读国外经典原著。

3,

路遥的弟弟说,路遥从不在作品中表述自己的伤痛,人要在聚光灯后愈合自己的伤痛,在聚光灯下继续往前。

4,

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还要超越胜利。

《人生》大获全胜后,路遥再次出发。

6,

最好。

7,

只有初恋的热情和宗教信仰才会坚持艰苦卓绝的工作。

6,7都非常好非常好,值得细细品味。

陕北的贫穷饥饿给予了陕北人不屈要强的个性并通过文学的形式表现,虽然黄河在陕北人心中也有举足重轻的地位,但是那连绵不绝光秃秃的山才更是陕北的代表。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文学真的很奇怪,要经历那么大的痛苦折磨,孕育中的文字那么有力量。喜欢陕北文学。

煤矿工人孙少平,民办教师高加林,劳动者路遥。

《路遥》观后感(四):纪录片《路遥》观后

整个纪录片一直在讲述路遥那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徒般的虔诚。陈忠实用陕北方言读饱含诗意的句子时,沧桑又富有激情,老头儿眉飞色舞的样子特别可爱,又特别真诚。我没有想到孙少平的原型居然就是他的弟弟王乐山,另外,王乐山是一个文学修养特别高的一个人,也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回想路遥没有钱去北京领茅盾文学奖,他借完钱送去,在车站送别那一幕时,他留下了眼泪,路遥口中那句“日***文学”也十足道出了文学的酸辛。另外一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吴天明导演在路遥坟前点燃一支烟,说:“狗日的你抽死了,就再抽一支吧,哥想你了。”催人泪下。

毕业论文致谢中我提到路遥的书对我的改变,偶然的机会,前几天我得知有这部纪录片,今天答辩结束后索性看了,算是缘分,也是一段历程的结束。看之前我没有想到会拍的这样具有艺术高度,甚至旁白的文学性已经美得像一首诗。有些场景是后来补拍的,却不显得生硬,八集,不显拖沓。

走好吧,路遥,你的作品正在并且会一直影响一代又一代迷茫的年轻人,他们或许来自不同世界,或者面临不同的困境,却在那感人肺腑的故事里追寻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在天有灵,您也许会知道,现在每年高校借阅最多的文学作品依然是《平凡的世界》,你依然是很多有着更高梦想年轻人的精神导师,或者说很多人在读了你的书之后,才开始思考存在的意义,才开始真正产生独立的思考。

路遥写完书稿之后,对弟弟王乐山如是说:

记住,也许这句话对你是重复的,但是我还是要提示你,一个人,一生中要完成一件重大的事件,必须以宗教般的信念,和初恋般的热情,才能做完它,你休想,用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完成一项宏大的工程。愿这句话,咱们经常勉励自己。

2018年5月17日

《路遥》观后感(五):我想去陕北看看路遥先生

我只想说,找到了同类。尽管我们已经隔了几个时代,但精神的领会交互是不分时间先后的。我也并不是看了路遥及其作品生平之后才有的这些感受。但他引发了我的共鸣。

如果放在现如今,他可能被心理医生论作是一个精神分裂者。但他艰难的走过来了,并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就是这样,是一个真实的矛盾体,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并勇敢去剖析自己。

他是如此的真实,在精神思想上是如此的通透。在现实生活中他作为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是如此的挣扎,哪怕是所选的文学事业,也是如此的矛盾坎坷。但他仍旧坚持内心最可贵的真实。他是勇敢的追寻者、奋斗者。诚然他在现实生活里的婚姻、家庭是失败的,但他早已做出了选择,尽管会有许多的遗憾,但他尽力活出了最大的意义。

我从劳动人民身上学到一种宝贵的品质:那就是不管有无收获或者收获大小,从不中断土地上汗流浃背的辛劳,即使后来颗粒无收,也不后悔自己付出的辛劳。农民有句老话:人可以亏人,但土地不会亏人。 我们都是一样用劳动来换取相应的收获和慰藉,因此本质上和祖辈在土里辛勤劳动、和父辈在工厂机械旁挥洒汗水、和生活中许多其他的劳动者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能因为我是个作家出了几本好书、或是企业家赚了多少钱,就看不起我们其他人的劳动,我们的劳动方式在本质上也和地里耕作的老牛一样。 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就要不断地自我检讨,真诚的听取各种人的批评意见,好作品原子弹也炸不倒,不好的作品即使是上帝的赞赏也拯救不了它的命运。他人的合理批评意见要积极正视,但大体上还是要坚持自我,毕竟只有自己是最了解整个事情的全貌,我既然脑海里有了整部“作品”的全貌,就不能对批评界的意见过多计较。

像老牛一样的默默耕耘,像土地一样的无私奉献。人,只要没有丧失远大的使命感(理想),或者说还保留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勇敢的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要超越胜利。一个人一生中要想完成一个重大的事情(事业),必须要以宗教般的信念,和初恋般的热情,你休想用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完成一项宏大的工程。

坚持自我的过程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也很艰辛,要勇敢的面对、剖析自己内心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矛盾,并勇敢的走下去。

弦.191026

《路遥》观后感(六):坚定的目标——路遥的一生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最初认识路遥,来源于表姐家的那本《平凡的世界》,对挣扎于高考的我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后来又陆续拜读了《人生》和《早晨从中午开始》等,自以为对先生有了些了解,看过此片后才发现,之前的认知有多浅薄,路遥先生的魅力远不止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知道的那些。

如果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路遥的生活要高于他的文学作品。

历的跌宕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远不是文字能够表达清楚的。父母因为贫穷不得已将他过继,继母为了供他上学去要饭结果被狗咬伤。经历6.70年代的巨大变革,在短篇小说盛行的年代毅然决然写中长篇小说,为了完成心中的鸿篇巨制不分昼夜的工作......每一项单拎出来都足够描述一个人的辉煌,更难想象这居然汇聚在一个人的身上。他的精彩人生,比人们想象中的要精彩的多。这也就是片中对他的评价“在短暂的生命中创造了无限的辉煌。”

描写苦难,但从不抱怨从不沮丧

路遥的文字,描绘的都是陕北人民清贫困苦的生活,但他的描述,不会让人感到对生活的抱怨,反而是一种温暖,一种鼓励,看完后对生活充满希望,这也许就是路遥本人的真实写照吧,从不与他人讲述自己经历的苦难,从不抱怨老天的不公,从来都是幽默乐观的面对生活。

坚定目标,为之一生都在努力。

如果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他的路呢?我想是从他父亲把他送走的那时起吧,基于亲情他是应该跑去抓住父亲的裤腿,一定要和父亲回家,但是他没有,因为他知道只有在这里,他才有可能有机会去上学,去读书。那年,他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

后来,他因为《人生》成为了陕西乃至整个中国都家喻户晓的作家,他也没有沉浸在《人生》带给他的名誉荣耀中走不出来,而是选择抛下一切荣誉,重新开始,去攀登百万字长篇小说的高峰,在这个过程中,他失去了很多,金钱,亲情,乃至健康。

最后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平凡的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因为在完成这篇小说的过程中太过劳累而付出了生命。

如果让我问他一个问题,我会问他:你一直想写的成吉思汗没有完成,你遗憾吗?

一边是写到心力憔粗付出生命的长篇巨制,一边是那个从文学思想萌芽时就想要书写的文学,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选?

或许这个问题他会毫不犹豫的给出回答,但我也可能不死心的问他一遍又一遍。

《路遥》观后感(七):撼动每一个毛孔的人生

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很上进很喜欢看书的小哥哥,他推荐的这个纪录片,是中央台播放的8集纪录片“惊蛰-谷雨-芒种-夏至-大暑-霜降-大寒-立春”共8个节气作为每个片段的标题,像足了人的一生,或者可以说是人生像足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际遇不同,内心世界不同,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不相同,大部分人的一生是在平平淡淡中度过的,终其一生也未找到最喜欢的事情。而路遥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确是最与众不同的文人。

从路遥苦难的童年开始,就蕴藏着不屈的种子,饥饿贫穷没有压倒他对求知的渴望。他的大量文学积累就是在其大学及之前的人生的摄取的,片中提到他最受影响的是柳青的《创业史》。他人生的第一个很大的闪光点是中篇小说《人生》的发表,在全国范围内反映强烈,而后改编的电影也取得了大量的成功。很触动的是陈忠实在采访中提到的《人生》对他的震撼是最强烈的,路遥《人生》的发表激励着陈忠实在内的一大批写作者,激励着他们良性竞争,拿作品说话,在文学上相互学习进步。

路遥能够上大学,这是在当时文革的大背景下很难得的事情,因为在文革期间政治背景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未录用他,最终在某县县长的帮助下路遥能够在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这对于他的文学帮助可以说是巨大的,能够想象到他晚上打这灯在被窝里看书的场景。

而路遥与他四弟之间的感情也是动人之处,在别人都仰视着这个文人请他帮忙诸如此类时,唯一问路遥有困难吗?需要帮助的人是他的四弟。亲情应该是路遥内心深处很柔软的一部分吧。他们讨论着酝酿着路遥的一部长篇著作。

片中看到了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要想成型,在前期要付出的艰辛从那密密麻麻的人物关系看真的是觉得创作不容易。而路遥为了完成这部作品,第一部时他独自去了一个煤矿附近住下,体验那边的生活一根烟接着一根的完成了第一部的创作。很震撼的一个场景是某天晚上路遥独自冒雨去了铁轨像是要接某人实际都是他自己的臆想,似乎是原谅了什么。第一部先发表了并在北京开了以此为主题的研讨会,结果却不是特别好,好在路遥内心坚定,即使有沮丧,也很快投入了下一部的创作。

后来路遥其实就身体不太好了,但他对于创作的追求超过了一切,他是一个好的文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父亲,因为他把全部精力先给了创作。他的创作很大一部分是在宾馆了完成的,是不是以前的作家都喜欢在宾馆里写作呢?当他完成了最后一部的最后时,他将笔扔出窗外,然后冲向洗手间看着自己苍老憔悴的面孔嚎啕大哭,他的两个我确实很让人心疼。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接收新思想或是新事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阅读。通过读他人的思想,也帮助自我思考,正如贾樟柯所说“他把一个横在我们面前的不合理不公平这样呈现出来,对社会的一个反思。所以他对我首先来说是这样一个启蒙者,他让我有一种怀疑精神,对这个深信不疑的世界,开始懂得一点怀疑。他让一个县城里一个莽撞的少年,突然有了一点点思考的能力。”我认为这是路遥的伟大之处。

后来路遥去北京领四年一度的矛盾文学奖,因为没要足够的金钱,捉襟见肘,向弟弟求助,当然他的求助不用表达,弟弟似乎都懂,那句“日***文学”很让人反思。而他对于家乡的热忱的热爱也是动人的。很遗憾的是自己开没有开始读他的创作,接下来,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有柳青的《创业史》都在我的list了。读完再来写感受。

最后1992年11月17日年仅42岁的路遥因病逝世,一个纯粹的文人就此在人世间消失。

《路遥》观后感(八):Quotes

第一集——惊蛰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他就在山峁上突然刨开这个土,发现一种草已经开始长出了。

嫩芽的时候,他就会泪流满面。他一生不愿意看到这个情景。

他就觉得,人有希望了,能活下来了。大地终于回春了,你觉得你和她同在,大地马上就会拯救你,大地当时就是我们的上帝。

第二集——谷雨

要知道,一次壮丽的失败,就可能产生一次辉煌的胜利。最为悲哀的,是永远倒在一个失败的终点上。要认识到,这绝不是终点,完全可能是通向目标的一个连接点。

第三集——芒种

《惊心动魄的一幕》

《人生》

我几十年的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

王天乐:

他没有写过类似反思性的,伤痕啊,他没加入进去,他没写一篇。他认为这样太脆弱了。我们一个成熟的中国人,成熟的一个民族,不应该对这些东西痛哭流涕。自己把自己的伤疤舔干净,抚愈好,再跳上自己生活的战车,向前推进。

贾樟柯:

1. 我觉得他是一个书写民族集体记忆、书写民族的集体忧伤的这样一个作家。他把一个横在我们面前的不合理不公平呈现出来,我觉得他真的是,他的小说带来这种反思。所以我觉得他首先对我来说是这样一个启蒙者,他让我有一种怀疑精神,对这个深信不疑的这个世界,开始懂得一点怀疑。他让一个县城里一个莽撞的少年,突然有了一点点思考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文学或者说艺术的一种作用。

2. 就是让我们作为读者,了解了这个现实的困境之后,我们就舒缓了,我们得到了一种温暖。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作家在谈到鲁迅的时候,他说鲁迅的作品,你要读起来它都非常黑暗,但是他作品中的黑暗点亮了我们。那就像路遥的小说里面都有人性的处境,还有现实处境的这种冰冷,而这种冰冷它带给我们一种温暖,因为我们了解了,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那我们在面对这个生活的压力困难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就没有那么紧张,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普遍的需要我们去改变的世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路遥的小说,包括任何伟大的文学,你最后能够获得的都是这种精神力量。它不是说你看完去说,啊呀,这个世界没救了,那我也就此了断吧!不是这种效果,而是说,哦,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那我们明白了,那我们去各自想出自己的对策,我们生活下去。他带来一种人性上的沟通。

书单:雨果的《九三年》残酷环境中的崇高。

第四集——夏至

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

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在这里(毛乌素大沙漠),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其实是一次命运的“赌博”。也许这个词不恰当,而赌注则已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那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一场灾害颗粒无收,他也不会为此而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他第二年仍然会心平气静去春种夏耘,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

第五集——大暑

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既然我一直不畏惧迎风而立,那么我又将面对的孤立或者说将要进行的挑战,就应当视为正常,而不必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应该认识到,任何独立的创造性工作就是一种挑战,不仅对今人,也对古人。那么在这一豪迈的进程中,就应该敢于建立起一种“无榜样”的意识。这和妄自尊大毫不相干,“无榜样意识”正是建立在有许多榜样的前提下。也许每一代作家的使命就是超越前人,不管最后能够达到,但首先起码应该知道,前人已经创造了多么伟大的结果。

第六集——霜降

写作中最受折磨的也许是孤独。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体,为了不受干扰地工作常常要逃避世俗的热闹,可一旦长期陷入孤境,又感到痛苦,又感到难以忍受。我喜欢孤独但我也惧怕孤独,孤独常常叫人感到无以名状的忧伤,而这忧伤有时又是很美丽的。

第七集——大寒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这是一次漫长的人生孤旅,因此曾丧失和牺牲了多少应该拥有生活,最宝贵的青春已经一去不返。生活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为某种选定的目标献身,就应该是永远不悔的牺牲。无论如何,能走到这一天,就是幸福。再一次想起了父亲,想起了父亲和庄稼人的劳动,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从生到死,每一次将种子播入土地,一直到把每一颗粮食收回,都是一丝不苟,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直至完成,用充实的劳动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

第八集——立春

贾樟柯:

他的写作有神圣感,他有使命感,因为他知道一笔一划,一个字一个字下去的时候,他倾诉的是一整片人群的心声。我觉得这种责任感,它是一个,一个来自于基层社会的一个作家,他的一个自我的一种仪式,然后这个仪式带给我们一种高品味的一种文学的高贵。他写的是贫瘠的世界,但他的文学是高贵的,跟同时代的作家比起来,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人文主义者,一种强烈的对普通人的认同,一种个人角度来观察这个社会的这种角度的选择。我觉得这背后就有一点,他是一个高尚的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因为良知跟高尚,所以他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态度,和他带有感情的讲述,形成了他的现代性。

《路遥》观后感(九):他写苦难,但他从来不颓唐;他写人的苦难,但他从来不沮丧

01 惊蛰我猛然间深切地懂得了,正是靠着这种伟大的友爱,生活在如此贫瘠土地上的人们,才一代一代,延绵到了现在。

父亲不久前捎人托来话说,这半年里,再无发送来半点粮食了。我知道,就是一个月前送来的十几斤高粱,也是父母口里省下来的。自己虽然饥饿,好歹总还没断五谷,谁知道可怜的父母,现在拿什么糊口呢?

《高老头》《日日夜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红岩》《悲惨世界》《创业史》

既有领导才能,又有宣传艺术才能(太意外了,原来路遥竟然是这样活泼的路遥),他有个非常原始的初衷,“我一定会在这场运动中吃饱饭,我一定要把肉吃够,我一定要第一次穿到裤头”,什么叫穿裤头的感觉,就找到他最原始的那种东西,就萌发这种“白馍是不是能把人吃够,肉能不能把人吃够,穿上裤头睡觉和穿上线裤睡觉是什么不一样的感觉”,这就是萌动他的初衷。

路遥的爱情,“今天你用你的头顶住我的胸部/明天/你能否用你的头/顶住我的新坟说/我爱你”,他有陕北男人的那种牺牲精神,把招工指标让给了他的恋人,结果最后文化大革命整理他这样的文化人,他那个恋人就把他甩掉了。

02 谷雨

要知道,一次壮丽的失败,就可能产生一次辉煌的胜利,最为悲哀的是永远倒在一个失败的终点上。要认识到,这绝不是终点,完全可能是通向目标的一个连接点。

林达和路遥,浪漫而炽烈。路遥非常喜欢陕北民歌(我也喜欢!),特别是陕北民歌中的那些女性的情歌,更质朴更感人,就像在《人生》里,巧珍说自己看高加林比自己的阿大阿妈还要亲。林达是拿着自己的工资供路遥上学的,她在知情里属于高工资,她的钱都是两个人花。

最爱看《创业史》,最喜欢的就是柳青。学习柳青与普通人打成一片的热情。当时因为正处在革命时期,“你在政治上犯了错误,那这一生你就完了,其他犯了错误还有弥补机会”,那个时候真是可怕,真是遇到了一个好的县委。

勤奋顽强,目标很清晰。勤奋主要表现在他刻苦专研世界名著,宿舍其他人都休息了,他就拿个手电筒在被子里读,读了一本又一本,(真是太佩服了,他当年读《悲惨世界》这些世界名著的时候,是否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写出惊人巨著呢?历史真实神奇啊。)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对那些对实现他的目标关系不大的,就全部排除。比如他上课就是有选择的挑选,别的人都是按部就班,他不是。他虽然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是他对政治特别地关注,对国家的前途、命运特别地关注。

“我们经常聊到这方面(政治)的事情,但当时那个年代,这些东西都是不能让第三者知道的,知道了以后就可能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后果不堪设想”。

他看到黄河边上那些拉船的纤夫他就跑上去跟着一起拉,一边喊口号一边拉,他那个热情就像冼星海写那个《黄河大合唱》一样,一边唱着一边就挥着手喊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他从黄土地出发,走向那个梦想中的文学殿堂,同时收获着爱情的喜悦,经过8年的恋情,路遥和林达在延川结婚了。

路遥,程远,他们的女儿就叫路远。

路遥有个“毛病”,就是不按时上班,每天都来的很晚。我们编辑部每个人都兢兢业业,为办好《延河》而努力,你怎么不按时上班,这样大家对你有意见啊,他说,“老贺你不知道,我每天看书看到下两点,后半夜我才睡,早上起不来么”,我就感觉这真是个好青年,那时候编辑部的人并不都是这样努力。

03 芒种

“面对着澎湃的新生活的激流,我常常像一个无知而好奇的孩子,我曾怀着胆怯的心情,在它回旋的浅水湾里,拍溅起几朵水花,还未曾涉足它那奔腾的波山浪谷之中。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到水线上去搏击一番呢?”

路遥很大气,也很霸气,他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设计的,我们都是跟着社会走,跟着自然走,他不是。他很崇拜柳青的,他写了一篇《病危中的柳青》,他对柳青那种理解的深度,代表了路遥他自己的高度。这个人是大气度大胸怀的,他没写过反思类的,他觉得这样写太脆弱了,他追求一种崇高,要自己把自己的伤口添好治愈好,然后跳上生活的战车。

13万字,22天,32岁的路遥写出了《人生》这部小说。悲剧性的启示录。(哈哈那时候的作家太可爱了,贾平凹说当时路遥拿出了那样的作品,大家都很着急,因为觉得自己也要拿出些什么啊,但怎么个拿法,大家都在想办法,就都在心里用劲,要赶快弄好东西出来,但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写出好东西来。大家都在憋一股劲,谁往前跑了,大家都想拼命撵上去,撵上撵不上那是一回事儿,但是起码都提上劲儿拼命往前跑呢)

陈忠实:《人生》那本书的阅读感受,对我发生的撞击,是那个时期我读任何文学作品都没有发生过地那样严重的撞击。礼拜六我骑着自行车回老家,在路上撞见跟我初中一块念书,也喜欢过文学的一个同学,他当时已经是乡村农民了。这个人一看见我,也不问好也不打招呼,当下一句就是,你看过《人生》没有?我说我看了,他就说你说你弄了多少年写作,你咋就弄不出一个《人生》来。对我就有一点恨铁不成钢,你怎么弄不出个《人生》来。哎呀,你想想,作为我,我(e)很没面子,心里撞击。其实我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陕北人说话的我,额,太好听了)

陈忠实回忆

陈忠实(陈忠实老师说话太有意思了):《人生》,写出了大家心灵中最焦灼的那部分,为什么《人生》不仅在乡村青年中间影响大,引起很大的呼应,他在城市青年、知识分子中间同样引起很大的呼应啊,就是说,高加林和他周围的那一组人物,他们的情感历程、精神历程,不是仅仅是农民工分多了,工分少了,政策好了、政策坏了引起的苦恼或欢乐,而是人的共同情感。

贾樟柯:他把一个横在我们面前的不合理不公平这样呈现出来,对社会的一个反思。所以他对我首先来说是这样一个启蒙者,他让我有一种怀疑精神,对这个深信不疑的世界,开始懂得一点怀疑。他让一个县城里一个莽撞的少年,突然有了一点点思考的能力。这可能也是文学或者艺术的作用。我记得有个朋友说鲁迅,说到鲁迅的作品,你要读起来它都非常黑暗,但是他作品中的黑暗点亮了我们,那就像路遥的小说里,都有人性的处境,还有现实处境的这种冰冷,这种冰冷反倒带给我们一种温暖,因为我们了解了,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

他写苦难,但他从来不颓唐。他写这种,人的痛苦,但他从来不沮丧。他没有去停留在渲染人内心的这种黑暗的那一面,哪怕就是处于一种极端困苦和不幸的境地,路遥也要写人内心的高贵,写人的那种人格的那种光芒。

刘路:虽然他对作品的追求他的个人情趣非常高,但他在生活中,把自己放的非常低,他愿意帮助别人,他常常说,在我们改革开放这么长的几十年里边,大量的农村青年、底层青年,他们都有需要再向上奋进,咱现在能提携帮助人了,决不放弃。

在巨大的成功面前,路遥是清醒的,他说,作家的劳动不仅仅是为了取悦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如果为微小的收货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

“当我取得一些荣誉时,自己内心总是惭愧的。在这样的时候,我眼前浮现的是,祖国西部黄土高原那些朴素的山峦与河流,开垦和未被开垦的土地,土地上弯腰弓背的父老兄弟,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作品。他们是最伟大的人,给他们戴上任何荣誉的桂冠都不过分,但是他们要求的从来都不是这些,而是默默无闻的永恒的劳动和创造。正因为如此,我在荣誉面前感到深深的惭愧,正因为如此,我在这惭愧中不由深深地沉思,我必须离开《人生》所营造的暖融融的气氛,再一次踏进冰天雪地,去进行一次看不见前途的远征。”

04 夏至

“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人生》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路遥说,天明呀,这回咱可真弄美了。这事儿成了。

导演吴天明

《在困难的日子里》:在那样困难的环境里,什么是最珍贵的?我想,那就是在困难的时候,人们的心灵是那样的高尚美好。

潘石屹:路遥的小说中把爱的力量描写的是淋漓尽致,爱的浓度非常强,那种兄弟之间的,父子之间的,恋人之间的爱,直接能透过书本穿透到每个人的内心。

每个人都能从路遥的作品中读到所有年轻人共同的追求,就是追求实现自己的独立生命,每年都有在路遥的作品中找到精神寄托的孩子。

贾平凹

贾平凹:路遥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大气,虎背熊腰的,我见的作家里就他有这样的气势,气势逼人,当时年龄也不是特别大,都是三十多岁,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领袖气质,很快大家都对路遥吧,都特别服气的。无形中大家都特别尊敬他。

“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除过谈论阅读小说后的感想和种种生活问题,文学问题,许多人还把我当成了掌握人生奥妙的“导师”,纷纷向我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叫我哭笑不得。更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规定我必须赶在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我看。与此同时,陌生的登门拜访者接踵而来,一些熟人也免不了乱中添忙。”

最渺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

他说:有时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能重新投入到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是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即将结束。

“幻想容易,决断也容易,真正要把幻想和决断变成现实,却是无比困难。这是要在自己生活的平地上,堆积起理想的大山,我所面临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我缺乏或者说根本没有写长卷作品的经验,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否胜任这本属于“巨人”完成的创作。

是的,我已经有了一些所谓的“写作经验”,但体会最深的倒不是快乐,而是巨大的艰难和痛苦。每一次走向写字台,就好像被绑赴刑场,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像害了一场大病,走向高山难,退回平地易。反过来说,就眼下的情况,要在文学界混一生也可以,新老同行中就能找到效仿的“榜样”,退回去吗?不能。前进固然艰难且代价惨重,而退回去舒服,却要吞咽人生的一剂致命的毒药。

最后一条企图逃避的路被堵死了,我想起了沙漠,我要到那里去走一走。我对沙漠,确切地说,对故乡毛乌素那里的大沙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或者说特殊的缘分,那是一块进行人生禅悟的净土,每当面临命运的重大抉择,尤其是面临生活和精神的严重危机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向毛乌素大沙漠。

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其实是一次命运的“赌博”,也许这个词儿不恰当,而赌注则已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货,那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儿的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

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耕,到头一场灾害颗粒无收,他也不会为此而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他第二年仍然会心平气静去春种夏耕,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那么就让人们忘记我吧,我要像消失在沙漠里一样从文学界消失,重返人民大众的生活,成为他们间最普通的一员,要忘掉我写过《人生》,忘掉我得过奖,忘掉荣誉,忘掉鲜花和红地毯,从今往后我仍任一无所有,就像七岁时赤手空拳离开父母,离开故乡去寻找生存的道路,当我告别沙漠的时候,我的精神获得了大解脱,大宁静,如同修行的教徒断绝红尘,告别温暖的家园,开始餐风饮露一步一磕向心目中的圣地走去。”

05 大暑

“是的,作为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永远都不应该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和普通劳动者一起去热烈地拥抱大地和生活,作品中的人物,才有可能涌动起生命的血液。否则就可能会制作出一些“蜡像”,尽管很漂亮,也终归是死的。”

路遥的弟弟王天乐和路遥

三部、六卷、一百万字、时间跨度从1975年初到1985年初,为求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人物可能要近百人左右。

《平凡的世界》构思手稿翻阅人民日报,考证当年发生的事情

我的观点是只有在我们民族伟大历史文化的土壤上,产生出真正具有我们自己特性的新文学成果,并让全世界感到耳目一新的时候,我们的现代表现形式的作品,也许才会趋向成熟。

路遥在演讲

路遥就认为,我必须从双水村要带一批人,最低要带一百个人,我率领他们走向大城市,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基本全部牺牲了,或者留下一两个人,但是我总要带进去一些,同时我也要带回来一些,我要进行一种交流,我们的孙兰香,就是孙玉厚的女儿,我一定要把她带上太空,我一定要把她送上另外的星球去。这就是我们腹地、陕北农村的女儿,这就是我们中国大地上农村的女儿。

准备工作太庞大了,有些书是重读,有些书是新读,那个时候房子里到处都是书和资料。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既然我一直不畏惧迎风而立,那么我又将面对的孤立或者说,将要进行的挑战,就应当视为正常,而不必患得患失,忧心仲仲,应该认识到,任何独立的创造性工作,就是一种挑战,不仅对今人,也对古人。那么在这样一种进程中,就应该敢于建立一种“无榜样”的意识,这和妄自尊大毫不相干,“无榜样”意识正是建立在有许多榜样的前提下,也许每一代作家的使命就是超越前人,不管最后能否达到,但首先,起码,应该知道,前人已经创造了多么伟大的结果。

生活可以故事化,但历史不能编造,不能有半点似是而非的东西。

他说占有生活的方式是很多的,但必须是要和普通人有心灵的贴近。

06 霜降07 大寒08 立春

《路遥》观后感(十):路遥,一个用生命写作的男人

他是一个苦行僧式的作家。

他的一部《平凡之路》,多少人受到其影响和鼓舞,马云、潘石屹、贾樟柯无数成功人士都拜读后深受其感动。

然而他自己的一生,却遭遇无数的不幸和苦难。

~ 1 ~原生家庭

路遥,1949年出生,与共和国同龄,他的原名王卫国,带有浓重的时代色彩。

路遥的父母是实实在在的农民,目不识丁,他们生了5个儿子,3个女儿。

路遥的父亲身高只有1.5左右,这样矮小孱弱的身体却要挑起一家十口人的生活。无奈之下,在路遥7岁那年,父亲决定将这个家中的长子过继给自己没有孩子的哥哥——路遥的伯父。

路遥的伯父没有孩子,家中也是一贫如洗。

~ 2 ~成长经历

路遥小时候,对生父的印就是软弱、窝囊。

他被别人的家的小孩打了之后回到家,希望得到父亲的保护时,父亲不问是非对错,会将他再打一顿。

对于被过继的那段经历和印象,路遥曾用自己的文字这样描述过:

“母亲给我穿上新布鞋,整整走了两天,脚磨出了血泡,终于到了伯父家,7岁的孩子已经很会装糊涂……第二天我一早起来躲在一棵老树后,看着晨雾中的父亲夹着包袱,像小偷一样溜出村,过了河,上了公路。”

路遥的性格,可以说是三岁看到老的。

小时候的朋友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个孩子王,他那种强烈的个性是被公认的。

刚刚从出生地清涧乡下,被送到延川郭家沟,对路遥来说俨然是从一个农村来到了县城。他带着外来者的口音,一开始常备欺负和嘲笑。但很快,路遥就收服了全村的孩子。一开始伯父伯母还要为保护路遥,带着萝卜、香芋去邻居家卖人情、讨好,但时间不长,路遥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脱离了家庭的保护。

尽管如此,来到大伯家生活后,路遥依然持续着贫穷的,为钱发愁的生活。上学后,哪怕是几分钱的铅笔,路遥都买不起。

小学毕业后,伯父伯母不想让路遥再继续读书,希望他跟上一辈一样做个农民,接他们的班。

但路遥不想做农民,更不想像他们一样一辈子挨饿受穷。于是他努力复习考试,考中学时从一千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当地县城最好的初中——延川中学。

由于读书上学需要很大花销,伯父伯母固执的坚持让他留在家中,就给了他锄头让他去山上干活。路遥坚定了读书信念,通过几次和家里谈判,他们终于答应每个月给他25市斤粮票。于是随后在县城里读书的3年,路遥吃不饱就在野地里找东西吃,再凭着同学的接济,他坚持了下来。

然而这段饥饿、屈辱的人生经历,也对路遥的人格和未来的创作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6年,路遥初中毕业,考上西安石油化工学校。如果顺利的读书毕业,路遥便可以借此跨入城镇人口的行列,得到一份工资不错的工作。然而在入学的第一个暑假,国内一场政治运动开始了。

路遥在回顾那一段时期时,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时不时想起青少年时期那些支离破碎的生活,那些盲目狂热情绪支配下的荒唐行为,那些迷离失落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渺茫无知……像我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错一步或错过一次机会,就可能一钱不值地被黄土埋盖;要么,就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中成为无足轻重的牺牲品。”

在这场没有输赢的政治运动的末端,路遥有了一个意外收获,1969年他认识了一位作家朋友曹谷溪。曹谷溪把路遥叫回了延川县委工作。

1970年,路遥在延川县文化馆编辑的油印小报《延川文化》上发表了《车过南京桥》的诗作。1972 年秋天,路遥被调到延川县文艺宣传队当创作员。同年,在曹谷溪努力下,延川县成立了“文艺创作组”,创办了铅印的文学刊物《山花》,由几个在不同单位的文学青年共同编辑,路遥是其中之一。这期间路遥写了很多诗。

1973年,路遥被延川县委书记申易推荐,上了延安大学。

~ 3 ~情感经历

路遥与林达

林红

路遥的初恋是来自北京的知青,林红。

在延川县委期间,有一个机会,路遥本可以去当时的保密工厂工作,但是路遥把这个名额让给了林红。

林红是个能歌善舞的姑娘。她的喜好对路遥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路遥喜欢下雪天沿河散步,唱《三套车》和《拖拉机手之歌》,喜欢大红衣服,都和林红有关。

去了工厂工作后的林红,很快就寄信给路遥表达了分手的意思。路遥因此备受打击,甚至是痛哭流涕,林红的名字后来多年都没有被路遥提起过。

在路遥的成名作《人生》中,走进县城变成城市人的高加林抛弃了农村姑娘刘巧珍的情节设定,正如现实中林红与路遥,只是男女调换了位置关系。

林达

养母李桂英曾说:“路遥上大学以后,完全是林达供着的。”

林达是林红的同学,一样是来自北京的知青。林达来到在延川县委后,和林红一样,在曹谷溪的手下做宣传干事。曹谷溪的本意是希望路遥与林红能重归于好,希望林达能做一下林红的工作,但是却意外促成了这一对恋人。

1978年1月两人在延川县招待所结婚。1979年,他们生下了女儿路远。

然而路遥与林达的婚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和谐、幸福。他们的恩爱也是十分短暂的。路遥出身农村,骨子里希望娶到的媳妇能全心全意的照顾自己的生活,让自己一心可以扑在事业上。而林达出生在北京,是个独立意识、事业心都很强的现代女性。一方面路遥期望得到的关心特贴她给不了,另一方面林达所期望的平等的夫妻生活路遥也没办法做到。时间一长,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差异让两个人越走越远。

路遥一度因婚姻的不幸而苦闷不堪,但是想到女儿,想到自己因为《人生》早已名声在外,怕产生负面影响,给女儿带来伤害,又不敢轻易离婚。路遥的弟弟曾劝他找个陕北女孩,不识字的最好、专门做饭照顾他的生活,但是他还是放弃了。直到路遥去世前3个月,才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因为自己本身婚姻的不幸,路遥在后面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中,几乎没有一对夫妻是幸福的。

~ 4 ~文学之路

路遥与柳青

路遥曾经说过:

“柳青是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真正教父,很难忘在长安县皇甫村与柳青讨教文学创作的美好时光。”

柳青

柳青生于1916年,于1978年去世,原名刘蕴华,是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路遥怀着向柳青讨教文学创作的激情,第一次奔着柳青来皇甫村。见到柳青后,两位对文学有着炽热追求的人,对文学创作与生活实践、文学创作如何体现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柳青曾对路遥说:“文学创作离不开体验和观察,手中不能离开本子和笔。一定要把白天体验到、观察到的记下来,夜深人静时及时写出来。”

路遥在他的小说与随笔中,多次表达了对柳青的尊重。路遥在《柳青的遗产》一文中写道:“对于今天的作家来说,我们大家不一定都能采取柳青当年一模一样的方式,但已故作家这种顽强而非凡的追求,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尊敬和学习的。”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他专程去长安柳青墓祭拜。他跪着向恩师汇报自己的文学成果,并且满含泪水,向柳青墓接连叩头。之后,路遥在柳青墓独自待了一个小时左右。

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要播一条路遥的3分钟的新闻,路遥请求把拍摄现场放在柳青长期生活过的长安县皇甫村,并到了柳青墓前进行拍摄。

《惊心动魄的一幕》

1976年8月,路遥从延安大学毕业后, 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辑工作。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当时的政治运动尚未结束,路遥便以敏锐的远见,洞察到事情的走向,写出了这篇声讨当时政治运动的六万字的小说。他开始将小说寄给各个刊物时,全部被退回,没人敢发。他气愤懊恼之际,声称要将作品全部撕毁。后来《当代》发表了他的这篇小说,才得以获奖。

这部小说获奖后,为路遥带来了文学创作前所未有的自信。

《人生》

1981年夏天,路遥来到甘泉县的一个招待所,开始了21天的疯狂创作。当时32岁的路遥,在21天,日夜不分的创作,完成了一个13万字的中篇小说。当时他每天在屋子里写作18个小时,满屋都是烟雾弥漫,烟头装满了一簸箕。桌子上都是硬馒头,路遥像拼命一样的写作,五官溃烂、大小便不通畅、刷牙时满嘴都是血。

《人生》完成后,依然是寄出给几家刊物,全部被退稿。

但路遥坚信:这是一个开创新时代的作品。要么巨大的成功,要么彻底的失败。

果然,最好这部《人生》,让路遥一举成名。并以最快的速度被改编成了电影剧本。

《平凡的世界》

写出《人生》这样的广发受好评和关注的作品后,有人认为这个是路遥不可能再预约的高度。

但倔强与他,没有放弃对文学更高目标的挑战,不能让人们仅仅记得我是《人生》的作者。

1982年,路遥开始了《平凡的世界》创作前的准备工作。他列了100多部的书单,用了1年时间去翻阅近10年的各大报纸,包括《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笔记都做了几十本。

路遥的弟弟王天乐回忆说:

“第一个晚上,我们绘制了小说的地貌草图。从我的家乡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一直沿线绘制到西安钟楼。把这一线的山川河流,机场公路重要建筑等等全部描绘出来。我们的美术学的不好,画的图只有自己能看懂。路遥说,第一步工作很重要,因为所有的人物都要反复在这一地带走动。如果你不熟悉地形,你的人物一旦走动起来,作家的描写就十分困难。第二天晚上,列出人物表和地名表。为人物起名字,就把俩人难死了。把记忆中的名字讨论了无数遍。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金光亮、金俊武,双水村、黄原地区、铜城等等人名和地名才写在纸上。剩下的时间就是讨论主人公在事件中怎样先进的问题。每一年、每一次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一切工作都在万分激动的情绪中展开。每天只上街买一次吃的、喝的东西,一天就不出房门了。服务员看我们形迹可疑,五六人一起进来查了一回房间,一看没什么‘凶器’,也就放心了。真的,一个人假如真正地投入到你热爱的工作中,那是非常美好的。”

《平凡的世界》一共分为三部,第一部完成后,过去发表过路遥作品的刊物都退稿了,只有广东的《花城》杂志愿意发表。文学界的普遍声音是,路遥的作品让人失望,相比《人生》是退步的。

路遥顶着巨大的压力,曾在柳青的墓前哭泣。但他始终坚持,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于是在1987年,路遥坚持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咳血。

弟弟王天乐曾经劝路遥停止第三部的写作,但路遥坚持,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于是6年,巨作终于完成,并于1988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此时的路遥已经耗尽全身力气、精疲力尽、形如枯槁。

为了回答读者对读了《平凡的世界》之后提出的诸多人生问题,路遥拖着疲惫的身体,有一鼓作气,完成了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

~ 5 ~苦难人生

1992年11月,年仅42岁的路遥因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无药可医而离世。

他生前曾和弟弟王天乐苦笑道,我这一辈子,没吃没喝、还打了半辈子光棍。

路遥是倔强的、骨子里有一股对大世界、大目标、大方向的不屑追求,他总是停不下来,无法享受当下和眼前的小幸福、小生活。

路遥说: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就会从琐碎生活中得到升华。

路遥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路遥说: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路遥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路遥说: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

路遥说: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路遥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路遥说: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路遥说:是的,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生活同样会告诉你,亲戚往往不如朋友对你真诚。

路遥说: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路遥说: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

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不要怕苦难!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你带来崇高感。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苦难,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劳动是医治痛苦的良药

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花朵是美丽的,果实的价值更高

责任是让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最好的催化剂

不可思议吗?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

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不要见怪,不要见外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

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

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 6 ~《早晨从中午开始》《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一篇路遥去世前躺在医院病床上写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50个小节5万多字,凝聚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后的心血。路遥在文中记录了他写作《平凡的世界》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和感情经历。从萌发写《平凡的世界》的念头到 1988年5月25日写完,十年磨一剑,路遥用他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换来《平凡的世界》的美丽绽放,用他十年的苦难(精神和身体备受折磨)雕琢了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路遥拿《早晨从中午开始》来祭奠那十年的苦难岁月。

以下是《早晨从中午开始》中部分节选:

01

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 在我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多年养是的习惯。我知道这习惯不好,也曾好多次试图改正,但都没有达到目的。这应验了那句古老的话:积习难改。既然已经不能改正,索性也就听之任之。在某些问题上,我是一个放任自流的人。 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在零晨两点到三点左右入睡,有时甚至延伸到四到五点。天亮以后才睡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午饭前一个钟头起床,于是,早晨才算开始了。 午饭前这一小时非常忙乱。首先要接连抽三五支香烟。我工作时一天抽两包烟,直抽得口腔舌头发苦发麻,根本感觉不来烟味如何。有时思考或写作特殊紧张之际,即是顾不上抽,手里也要有一支燃燃的烟卷。因此,睡眠之后的几支烟简直是一种神仙般的享受。 用烫汤的水好好洗洗脸,紧接着喝一杯浓咖啡,证明自己同别人一样拥有一个真正的早晨。这时,才彻底醒过来了。 午饭过后,几乎立刻就扑到桌面上工作。我从来没有午休的习惯,这一点像西方人… …

02

小说《人生》发表这后,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除过谈论阅读小说后的感想和种种生活问题文学问题,许多人还把我当成了掌握人生奥妙的“导师”,纷纷向我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叫我哭笑不得。更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规定我必须赶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你看。与此同时,陌生的登门拜访者接踵而来,要和我讨论或“切磋”各种问题。一些熟人也免不了乱中添忙。刊物约稿,许多剧团电视台电影制片厂要改编作品,电报电话接连不断,常常半夜三更把我从被窝晨惊醒。一年后,电影上映,全国舆论愈加沸腾,我感到自己完全被淹没了。另外,我已经成了“名人”,亲戚朋友纷纷上门,不是要钱,就是让我说情安排他们子女的工作,似乎我不仅腰缠万贯,而且有权有势,无所不能。更有甚者,一些当时分文不带而周游列国的文学浪人,衣衫褴褛,却带着一脸破败的傲气庄严地上门来让我为他们开路费,以资助他们神圣的嗜好,这无异于趁火打劫。 也许当时好多人羡慕我的风光,但说实话,我恨不能地上裂出一条缝赶快钻进去。 我深切地感到,尽管创造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我不能这样生活了。我必须从自己编织的罗网中解税出来。当然,我绝非圣人。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动人生的温馨。我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但是,真诚地说,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 …

08

… …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 蚕活到老吃到老,直至能口吐丝线织出茧来;作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以使自己也能将吃下的桑叶变成茧。 在《平凡的世界》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首先是一个大量读书过程。有些书是重读,有些书是新读。有的细读,有的粗读…

19

写作是艰苦的。与之相伴的是生活的艰苦。 一般地说来,我对生活条件从苛求。这和我的贫困的家庭出身有关,青少年时期如前所述,我几乎一直在饥饿中挣扎。因此,除过忌讳大肉(不是宗教原因)外,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满足。写作紧张之时,常常会忘记吃饭,一天有一顿也就凑合了。 但这里的生活却有些过分简单。不是不想让我吃好,这里的人们一直尽心操办,只是没有条件。深山之中,矿工家属有几万人。一遇秋雨冬雪,交通常常中断,据说有一年不得不给这里空投面粉。没有蔬菜,鸡蛋也没有,连点豆腐都难搞到。早晨我不吃饭,中午一般只有馒头米汤咸菜。晚上有时多吃点面条,有时和中午一模一样。这是矿医院,医生职工都回家吃饭,几乎没有几个住院的,伙食相当难搞。 如果不工作,这伙食也可以。只是我一天通常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种伙食无法弥补体力的消耗。河对面的矿区也许小卖部什么的,但我没有时间出去。 没有时间!连半个小时的时间都不敢耽搁。为了约束自己的意志,每天的任务都限制的很死,完不成就不上床休息。 工作间实际上成了牢房,而且制定了严厉的“狱规”,决不可以违犯。 每天中午吃完两个馒头一碗稀饭,就像丢下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匆忙地赶回工作间。在准备当天工作的空挡,用电热杯烧开水冲一杯咖啡,立刻就坐下工作。晚上吃完饭,要带两个馒头回来,等凌晨工作完毕上床前,再烧一杯咖啡,吃下去这就不来是夜宵还是早点的两个冷馒头。 后来,晚饭后得多带一个馒头,原因是房音里增加了“客人”。 不速之客是老鼠…

27

… … 说实话,文学圈子向来不是个好去处。这里无风也起浪。你没成就没本事,别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绩,有人又瞧着不顺跟。你懒惰,别人鄙视;你勤奋,又遭非议;走路快,说你趾高气扬;走路慢,说你老气横秋。你会不时听有人鼓励出成果。可一旦真有了成果,你就别再想安宁。这里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一事无成可能一生相安无事并可能种豆得瓜。在这样一种机关,最有趣的现象之一是:孩子们最忙,晚睡早起,勤于功课;其次是太太们忙,早出晚归,忙于上班;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从早喝到晚… …

50

我坐下来点燃一支烟,沉默了片刻,以使自己的心情平静到能出席宴会的程度。 在这一刻里,我什么也没有想,只记起了杰出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几句话:“……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这也正是此刻我想说的话。 从最早萌发写《平凡的世界》到现在已经快接近十年。而写完这部书到现在已快接近四年了。现在重新回到那些岁月,仍然使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正是怀着一种对往事祭奠的心情,我才写了上面的一些文字。 无疑,这里所记录的一切和《平凡的世界》一样。对我来说,都已经成了历史。一切都是当时的经历和认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生活以及艺术的变化发展,我的认识也在变化和发展。许多过去我所倚重的东西现在也许已不在我思考的主流之中;而一些我曾经视或者未触及的问题却上升到重要的位置。 一个人要是停留在自己的历史中而不再前行,那是极为可悲的。 但是,自己的历史同样应该总结——只有严肃地总结过去,才有可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8 ~素一说

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时,没钱去北京领奖。他向弟弟王天乐借钱买车票,还要借钱买自己写的书用来送人。王天乐愤愤地对路遥说:“今后不要再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奖,我可给你找不来外汇。”路遥咬牙回了一句“×***文学”,头也不回进了火车站。

他的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大概为他带来3万元稿费。但这3万元在这部书出版前已经预支得差不多了:家里的开支,供养养父母、亲生父母,自己用于抽烟……

1989年,路遥把《平凡的世界》电视改编权给了电视台。剧组专门到西安跟他见面,递给他一个信封,说是著作权报酬。打开一数,680元。

在物质上,路遥显然是十分悲惨的,他没有享受到任何金钱带来的好处。

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说,他选择了苦难,选择了更艰难的事业,而这些困苦,成就了他的伟大。

无论《平凡的世界》是带给人希望、让人燃起斗志、还是如有些人所说,显示了路遥式的男权意淫,但是它的创作过程,是路遥式的爆发,也是他人生最大的全身心投入和最猛烈的输出,这就是追求自我价值的终极体现,背水一战,不在乎世人言。

42岁早逝,显然是一种遗憾,然而活着,路遥依然不会放弃自己的对目标和使命的追求,他就像是天生要为这些背负而生一般,永不停歇,所以离开何尝对他又不是一种解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这说的就是路遥的一生。

苦难相伴、挫折相随、但却激发了他更强的斗志和对生而为人意义的穷尽追求。路遥对当时他身处时代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即使在他逝世27年后的今天,拿起他的书,读到那些文字,仍然能让人感受到一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顽强的坚持自我、坚持对远大理想不断追求的伟大灵魂的力量。

他笔下的人物,给那些出身卑微的人以勇气和力量,让他们走的更远。

他也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个作家的坚毅和顽强, 他必然将被历史载入不朽的史册。

以上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