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1000字

时间: 2021-02-16 11:13:13  热度: 358℃ 

点击全文阅读

《为胜利而战》是一本由押井守著作,雅众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一):导评人押井守

守爷想讲内幕,奈何编辑不让。

饶是如此,他对很多人和事都有很切直的评价,评价时也多半有具体到镜头的例子,算是料很足了。

偏爱「天才型」的导演

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有特别的执着;在电影技法方面有独特的发明;能建立起稳固的口碑;玩者心态,不被票房和评论绑架;能让制片商不停送钱让你持续拍下去。满足这些条件的在押井守眼里就是胜者。

比如卡梅隆几乎全占,押井守对他的评价就颇高。书里面谈到《阿凡达》的时候充满了敬佩之情,但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更因为故事推进的手法,读完让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过押井守觉得卡梅隆太拼了,比起拍更牛逼的电影,他更想活得更久一点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二):押井守是怎么叨叨其他导演的

这个老头好烦哈哈哈一边黑别人吹自己,一边说出一些有道理的话。

不负责任地瞎总结一下他对其他导演的点评——

【宫崎骏】无限不幸的人。

【卡梅隆】实现了潜水的梦,已经玩够了……什么?又拍了《阿凡达》?勉为其难赞美一下,其实我也不甘心但是我不说。

【斯皮尔伯格】每次都本垒打,会玩儿,勉为其难赞美一下。

【三池崇史】匠人,respect,和我不一样。

【手冢治虫】respect,但糟糕的作品就该说它糟糕……(以下无法刊登)

【文德斯】被祝福的导演,我好喜欢。

【林奇】被诅咒的导演,更喜欢,但是我也拍出了《无罪》,不憧憬他了。

【三隅研次】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深作欣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塔可夫斯基】我偶像啊,有才,遗憾;绝对不想和他打交道。

【樋口真嗣】你这小子怎么还没成为日本雷德利·斯科特!急死我了!

【北野武】虚无,好有型,他胜利了!喜欢,是个和我差不多的人。

【希区柯克】教科书,无聊,但年轻人啊你们还是要学。

【实相寺昭雄】色情拍得真好……

【沃卓斯基】商人,没多喜欢。但我喜欢卡梅隆的马屁精吉尔莫·德尔·托罗,他连怪物都拍得有点色情……

【戈达尔】时代的精神,电影的光彩,我的理想啊。

【押井守自己】我拍片好轻松,我发明了一大堆东西,工作人员都爱我,我粉丝也爱我……本来以为实拍会很难没想到我还挺厉害哦……我票房好差哦但口碑贼好呀,我永不失败!!!好想拍色情……

(五年后:快要变成穷导演了,但还是不想跟铃木敏夫共事。)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三):【推迷会鉴书团】票房和成败的关系

这是一本考验观影量的书,让观影量不足的我自惭形秽。

不过即使没看过多少电影也不影响阅读感受,因为这本书是以访谈形式呈现的,押井守并没有谈论阳春白雪的东西,整本书都在围绕导演的胜败来讨论。

本来以为他会以票房论胜败,因为日本的工作氛围我多少有点耳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然而出我所料的,很多票房大卖的电影他都认为是失败的。

失败的原因是导演没有实现自我突破,或者导演没有自己的代表作。

日本票房竞争确实惨烈,在大众看来,如果这一部票房没有远远超越上一部,那么这个导演就是失败的。可是人口一共就这么多,总有票房总有登顶的时候,这使得很多“常胜”导演都骑虎难下,唯一聪明的办法是允许一次失败,回到原点,一切归零,再打一次票房仗。

然而周而复始,电影的总是离不开票房。

这倒是和中国的国内市场十分相似。

在小鲜肉异军突起的几年,无论什么垃圾剧情,只要有当红流量出演,一定能收获高票房。那时观众骂声不断,粉丝包场买票,导演赚得盆满钵满。说到底电影卖的已经不是剧情了,而是流量的脸。导演赚的也全是粉丝钱。

那时劣币驱逐良币,一时间电影院里竟没有几部好电影,最为搞笑的是像《小时代》这样的电影都高居票房榜前。

这就是以票房论成败的市场,充满着匪夷所思的事情。

演员不琢磨演技,导演不思考如何拍摄,编剧也不需要打磨剧本了,只要给当红流量一些特写镜头,流量只要摆出唯美的POSE或表情,仿佛大屏幕大头贴,钱便朝他们飞来,仿佛真的是“天上掉馅饼”。

没有演技的流量们四处赶场子,演技精湛的老戏骨无戏可拍。

好在这种现象没有一直维持下去,《上海堡垒》成了流量粉碎的标志。

那些导演无疑是失败的,就算用流量刷出了令人咋舌的票房,也不能让人称他们为成功的导演,顶多算是投机取巧的商人吧。

这里押井守提到了好莱坞,说好莱坞养了不少赚不到票房的导演,但是很多演员都求着要去演他们的戏,哪怕没有酬劳也可以。没有票房却可以赢得口碑,不知道押井守在这里是不是在嘲讽大众审美。

最后一篇访谈押井守谈到了日本电影的现状,看了之后新有戚戚焉,看来不止中国电影这样,这种畸形的情况似乎遍布全球。

电视台做了像山一样多的电影,但是现在无论怎么宣传,都没有那么多的观众了。铃木敏夫说过,他们是在小瞧观众。他们一心以为,只要再自己的电视台,在很多地方投放广告、宣传电视台,就能把观众骗进电影院。那就是小瞧观众的证据。电视台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衍生出来的电影,我想它们作为一种现象会持续存在,但本质上已经终结了。

是啊,不要小瞧观众,玩弄观众的导演总有一天会亏得血本无归。

因为观众并不傻,当他们发现电影院里放映的都是垃圾时,再也不会掏钱为没有演技的花瓶们买单了。

.S. 押井守真敢说啊,他难道不怕得罪人吗?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四):【推迷会鉴书团】有趣的胜利之道

开门见山,《为胜利而战》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并且属于雅俗共赏的性质。如果读者是一位熟谙电影、了解电影专业知识乃至是电影的从业人员,想必能够读出大雅之物。但是如果不幸的是,读者我这样的电影门外汉,对电影的了解仅仅限于走马观花看个热闹,那么也无需惶恐。这本作品虽有诸多专业知识,但是正如押井守所言,无论是足球还是电影,讨论的都是人生的胜败之道。

当然,这也不是一本鸡汤文。以不同国家不同成就的导演的为话题的契机,以采访或者说对谈的形式展开。因为每一篇都是刊登于期刊上的连载文章,所以篇幅较为统一,甚至是文章的行文也较为统一。初看不过是讨论一个导演的胜与败,但是随后往往走向了某一种电影类型的延续。并且所有文章都围绕着几个主题,譬如椅子理论,又如胜败之道,再入发明电影与发现电影。这几个主题贯穿全书,也将电影与人生的胜败之道相联系。算得上深入浅出。令人欣喜的是,书中有许多惊人之语。比如宫崎骏老爷子被称为失败的导演,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同样被认为是不成功甚至是失败的。甚至颇为神秘的透露,在押井守导演眼里,沃卓斯基姐妹(或者兄弟)与其说是兄弟,不如说更像同性情侣。这样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本书中十分常见,这样的秘辛或者说同业人员的独到见解极大的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阅读体验可谓丝般顺滑。

简单谈谈本作中让我感受颇深的一点,那就是何为成败?为什么世人眼中的常胜导演宫崎骏被押井守认为是失败的?为什么押井守认为自己是成功的,认为文德斯、戈达尔这样的导演是成功的,又是为什么押井守对卡梅隆的评价如此复杂。这背后的原因当然是导演的胜败之道。何为导演的胜利,不是票房的大热也不是拍出一部代表作,而是始终保有拍下一部电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导演的胜利之道。如果以票房记,即使考虑通货膨胀,也很难始终高涨,因此被推上票房神话的导演,在押井守看来,就落入了失败的陷阱。反过来,无论是在国内成绩一般但是海外扬名的押井守自己,又或者没有在票房胜利但是赢得了某些专业奖项,这样的导演自然是掌握了获胜之道。这其实是很简单的胜败之道,但是现实中大家往往被眼前实际的获益迷惑,而忘了保有下一步的可能性。

此前我曾思考过一个颇为无趣的问题,如果研究生写作是为了毕业,那么写更多发表在更好期刊上的论文是为了以此为跳板找到好的工作。那么找到了好的工作又能怎么样呢?继续写更多、发表更高水平的期刊吗?这样的人生何其无趣。真正可以持续的,倒应该是押井导演所言,保有写下一篇文章开启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虽不说获胜,但是至少也保有了继续生活的希望。

希望读者能够从本作中,找到自己的获胜之道。祝您阅读愉快~

.S. 同系列的《我的造梦之路》来自今敏导演,也十分推荐(保有私心)。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五):【推迷会鉴书团】按成败论来说,不失败,在某种意义就是胜利

《为胜利而战》这本书是日本动画大师,《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的作品,全书以问答的形式构成了本书的所有内容。押井守先生曾经以《为胜利而战》为题出了三本书,第一本《为胜利二战:足球篇》,第二本《为胜利而战:导演篇》,第三本《为胜利而战:导演咆哮篇》,本书其实是翻译自第二本《为胜利而战:导演篇》,全面介绍了包括押井守在内的十五位世界著名导演的故事,讲述了他眼中的这些世界著名导演的看法。

论及电影,他认为,“与其说导演爱着电影,不如说他们被电影爱着。”,是啊,我们认识一位导演都是认识他们的作品开始,看了他们拍的电影,觉得很棒,才去想着了解这些导演。他们爱他们拍的电影,那些电影更爱着他们,很多导演的第一次成功是得力于一个好的具备,导演慧眼识珠发现了它们,然后导演把剧本排成了精彩的电影,电影作为回报给导演们带来了赞誉和回馈,激励他们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电影成就了他们的成功。他们是被电影爱着的人,他们是伯乐,发现了优秀的电影剧本,发现了优秀的合作伙伴,发现了优秀的演员,最终把电影完美的展现给了观众,从而带来了收益和口碑,让人们记住了这些导演们。

从成败论上讲,一部电影怎么才算成功,押井守觉得只要不失败,就是一种成功。他们是为电影而活着的,他们费尽心机和脑力,完成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感染了一大批观众,但是电影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众口难调,有些电影很优秀,但是很小众,有些电影很大众化,但是表达的内容又相对浅显,票房不能说明一切,数据有时候也会骗人,只要不赔钱,这部电影就是成功的。

不失败就算成功,这句话也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就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有时候老想着票房,老想着观众怎么想,会严重阻碍导演们的聪明才智,聪明的导演会抛弃这一切,冷静的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不重复自己,不复制别人的东西,可以模仿,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出来,要有创新、要有新意,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终有一天会被观众认可,甚至能被作为业界的标杆。这句话不光用在导演身上是这样,作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去做一件事情,也要去开心得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出来的结果只要不失败,我们就认为是成功的,因为这件事是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我们体会到了做这件事的过程中的快乐,这就够了,如果能带来小小成就,大家的认可,那就是额外的奖赏,以这样的心态去踏实做一件事才有意义,才能做出非凡的成就,成就不一样的你,而不是一遍遍重复自己、重复别人。

这其实一部相当于关于电影导演的成与败、作品趣事、电影创作的艺术等等天马行空的电影随笔作品。书中提到的导演更是如雷贯耳,比如在外人看来名利双收的宫崎骏,为什么押井守认为他是无限不幸的导演?我们无限崇拜的卡梅隆导演,他拍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泰坦尼克号》、《阿凡达》,他失败了吗?为什么押井守认为他拍出的《泰坦尼克号》是他的悲剧?押井守对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这一切的一切,我们从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六):【推迷会荐书团】影像匠人苦口婆心的“爆言”辑录

照例感谢出版社和推迷会给予的这次机会

一,我心中的押井守

先来看简历:

押井守(おしい まもる),1951年8月8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大田区,日本动画导演、电影导演,毕业于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系美术组。

1980年,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电视剧《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85年,执导科幻动画电影《天使之卵》。1988年,担任科幻动画电影《机动警察》的导演。1991年,自编自导科幻动画电影《地狱番犬》。1995年,执导科幻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2001年,担任科幻电影《阿瓦隆》的导演。2004年,凭借科幻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2:无罪》入围第44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导演奖。2008年,执导的动画电影《空中杀手》获得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未来数字电影奖。

以我个人而言,押井守是个挺难以评价的人,一方面此人是个影像大师,他的《攻壳机动队》《机动警察》甚至《福星小子》虽说都有原作,但是他偏偏不拘泥于原作,用他自己的方式将原作再构成,从而把改编的片子变成了近乎完美展现导演性的自我表达作品。就这一点,他在我心里成了日本动画监督中真正能拍动画电影【注1】的三人之一,(另两人是今敏和宫崎骏)另一方面,我又时常在观感上诟病于他为了表达而在影像中塞入通常电影的一倍甚至两倍的信息量,导致观影门槛比一般导演高了数倍。总的来说他的能力与才华我个人绝对钦佩,但是他的影片我个人不是很喜欢。

二 作为评论者的押井守

本作《为胜利而战》是押井守的访谈集,主要内容是押井的导演论,经由德间书店的编辑采访,押井畅谈了自己对于国内外16位名导的看法,在书中他看似在说各大名导,其实内里都透着他自己。比如:“要我说的话,电影只有两种,戈达尔之前和戈达尔之后,他是赋予电影自我意识的导演,正如我赋予动画自我意识一样。”再比如:“宫崎先生除了票房和声誉已经一无所有了,票房和声誉已经成了他的枷锁,他没有退路了,阿凡达不仅画面棒,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最后是在与外星人的战斗失败美国海军撤退为结束的吧,海军是美国意志的化身,在这种意义上·,阿凡达讲的是原住民的故事,这算是对美国现今这种全球主义的否定,这能在美国受到欢迎,我很惊讶。”这种话在书里比比皆是,看起来很不留情面及自大,但是却如实反映着他对电影集动画行业的忧虑。可谓是苦口婆心。

三。自身的一点儿私货

自我看动画以来,关于宫崎先生对手冢先生的意见一直有所耳闻,如果硬要我说倾向的话,我彻底是手冢派的,宫崎先生认为,所谓的动画是让小孩子在暑假期间看一次并带着回忆共同成长起来的东西,本来就是奢侈品。所以,宫崎先生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监督,分镜,脚本,原画,能自己把握的统统把握,手下人做不到的其就严厉以待,这样极不利于人才养成!导致吉卜力,宫崎先生自己至今都是“绝版货”至今没有后继者,而手冢先生利用“三帧动画”等手法,大幅度降低了动画的成本,使流程变得可以复制,从而培养了大规模的人才,形成了现如今日本动画业的基石,这一点善莫大焉!当然,吉卜力和宫崎先生凭借着那些作品也是不朽的。现如今,宫崎先生还有最后的一部长片要拍,今敏先生已经仙逝,押井先生也越来越佛系,日本动画的未来,现在无法预料。

注:宫崎骏,今敏,押井守,我心中日本唯三的动画电影导演,皆因这三人拍摄的东西都是用电影的意识在拍动画,也就是一直在拍电影,只不过表现形式是动画而已。其余的导演拍的仍旧是动画,只不过在影剧院上映而已。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七):【推迷会鉴书团】押井守的成败经

作为雅众·影人影事系列的一员,押井守的《为胜利而战》自然谈的是电影界、动画界的那些人那些事。然而这本书看似是押井守有关十五位名导的评论集,实则是在借由这些人的电影、动画创作之路,阐述他所理解的成败。

在外人看来,倘若一个导演或制片人所创作出的作品能斩获各种奖项、达到人气爆棚的地步,并在之后不断有新的作品推出,便意味着他身为导演或制片人的成功。然而在押井守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甚至与这种“简单肤浅”的想法相去甚远。

在押井守看来,一个导演或制片人的成功绝非取决于作品的热映程度,或许这会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并非是必要的条件。以他自身为例,他的作品在日本的票房并不理想,多数仅仅只是回本而已,哪怕是被誉为经典的《攻壳机动队》;相比之下,倒是在海外有更多的人推崇他。同时他也列举了不少符合他成败论成功的例子,不难发现“大红大紫”并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他认为,一个创作者能称得上成功,必须“保留拍摄下一部的权利”,而这种权利不是来源于外界的需求,而应更加看重是否遵从自己的内心,能否实现自我的成长。

在押井守成败论的核心理念中,“不设限”无疑是成功的条件之一,这种限制可能来源于外部,也可能来源于自身,往往正是因为这些限制的存在,使得创作者无法遵从自己的内心。然而关于这一点,押井守并没有将困境的出现归结为外部不可控的因素,而是要求创作者自身要学会时时注意,不忘初心。于是他给出了如下的几条建议:

其一,不要为自己的作品树立比较的对象,这个对象有可能是他人,也有可能是自己。更进一步地说,不要让自己出现非常明确的代表作,不要让自己赢得太过头。但凡有比较的存在,就意味着创作者需要超越对方或曾经的自己,而超越之后,人们又会对创作者在同一目标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无疑正是一直坚持自己风格鲜有改变的希区柯克所面临的困境,而推理小说界很多作家所面临的困境更是如此。

而打破这一点的方法,便在于身为一个创作者,必须要不断变换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断尝试不同的方向,并创造出多部代表作,使人们无法因某一部优秀的作品而对创作者形成既定的印象。即便是重复之前的工作,也要学会运用新的方法进行新的尝试,为自己汲取新的能量。

其二,不要让别人的评价约束自己,不要让自己的影迷限制自己,因为光是回应周围的要求,就会让自己的工作慢慢偏离初心。没有什么是创作者必须有的风格,没有什么是创作者必须做的是,有的只是创作者内心需求的东西。

不过现实终究不可能是理想状态,导演和制片人想做什么都会有人投资,因而创作者常常不得不回应那些并非与初心一致的请求,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到心中有数。创作者要么能够清晰地将二者分开,交叉进行制作,既满足他人的要求为自己筹备资金,也能满足自身对艺术的需要;要么就是清楚那些片子自己可以驾驭,使之最终成为自己风格的产物,而那些又必须进行舍弃。

其三,要学会给自己准备好退路,因为绝大多数人只会出于利益而帮助你,但是当大家各自奔命的时候,不会有谁留下来帮你功成身退。因而在出发之前,自己必须做好返回的准备;相比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至少还为自己留有调整和改变的余地。在押井守看来,宫崎骏的问题便在于他始终在往一个方向不断前行,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致使后期的目标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并且,由于他没有给自己准备好退路回头,致使他只能深陷在这种困境之中。

其四,不要拒绝模仿,但要学会内化。押井守认为模仿是好事,如果模仿的人多了,相应的技术便会得到普及;即便是押井守,最初也是从模仿宫崎骏开始的。但是他也强调,在不断的模仿过程中,要学会将其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内化的过程,从而才能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当然,在本书中押井守也提到了很多成功的其他条件,诸如身为一个导演和制片人,在技能方面要学会构图,使画面有更强的表现力;深层面的,一个创作者必须要有自己的根基,有一个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地盘。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有关垃圾影视作品的阐述,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一直以来想法的肤浅。我们常常会认为,每年拍摄那么多低质量的电影或动画,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然而押井守却认为,虽然由于批量化生产导致了雄伟垃圾大山——垃圾动画之山、垃圾电影之山的出现,但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电影和动漫的制作之中,也为后来的人在制作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那些有可能创造出经典的创作者,有了为之努力的机会。押井守坦言,自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导演,所以他非常感激这一局面所给予自己的机遇。

不难发现,押井守所给的成败建议虽是以电影界动画界的名导演为例,但是所蕴含的道理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或许这本书给予我们的,除了对这十五位名导演的独到见解,更多的是一些人生的思考和建议,即便你对书中所提及的导演一无所知,即便你对电影动画的创作一无所知,仍能从本书中或许人生的力量。

最后,还是要感谢推理月报以及博集天卷给予的这次阅读机会,同时也希望雅众·影人影事系列能持续更新,不仅为中国电影动画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同时也能使更多读者了解电影背后所要传递的思想,以及那些制作者有关人生的思考。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八):是被电影爱着,还是被电影诅咒

2017年4月,由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真人版《攻壳机动队》在中国大陆上映,引起了一阵褒贬热议。同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出1995年押井守执导的《攻壳机动队》,更是迎来了一票难求。在大银幕前看这部史诗级经典动画,成为诸多影迷的典藏记忆。

《攻壳机动队》

日本动画大师押井守在影迷心中的地位之高,想必不用多说了。那么,为何他能执导出诸多被“封神”的动画作品呢?他的创作灵感来源又在哪里呢?他有受到过哪些导演的影响呢?

2019年10月,由押井守所著,雅众文化出版的《为胜利而战》,根据押井守多年创作经验,向我们剖析其身为导演的胜利之道,以目光独到、快人快语的方式,详细讲述他关于导演工作的成败论。

在《为胜利而战》中,押井守回顾自己的导演职业生涯,还大谈日本动画界的幕后秘闻,幽默点评宫崎骏、卡梅隆、北野武、希区柯克、戈达尔等十五位世界名导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不仅可以看到押井守珍贵独家记忆,更是看到一位大师如何评价世界各个电影大师的作品。

下面,不妨让我们通过这篇访谈节选,来看看今年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大卫·林奇对于押井守的创作影响,一窥押井守成功的秘密吧:

大卫·林奇《穆赫兰道》

在说是否被电影爱着的时候,也就是说能不能任性地拍电影吧?这时经常提到的是林奇,林奇的任性是被电影爱着的吗?

押井:总觉得,与其说林奇被电影爱着,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被电影诅咒着呢。

确实。林奇不是被祝福的感觉呢。(笑)

押井:拿《勇者斗恶龙》来说的话,他就像被受诅咒的强大道具咒缚住的人一样,“撒旦头盔”啦,“双刃之剑”啦,这种气息非常浓厚。三池先生什么的更像“幸福之帽”那种感觉,(笑)越走MP(魔法值)越高。我特别喜欢“奇迹之剑”,越打HP(生命值)越高,我更喜欢这种。

林奇则不同。

押井:我感觉林奇是诅咒系的。有非常强大,但会让周围都陷入不幸的一面。

您是从什么开始注意到林奇这名导演的?

押井:还是《蓝丝绒》吧?我现在还很喜欢,还有原声带呢。看《蓝丝绒》的时候感到大吃一惊,心想“这电影是怎么回事啊”。

《蓝丝绒》

这是指什么?

押井:我目瞪口呆。电影里没有一处常规的逻辑,用妄想的逻辑把所有部分连接起来。一开始是父亲被虫子扎到,立刻就变成了葬礼,儿子开始在奇怪的店里打工,耳朵掉下来,爬满蚂蚁……这种,虽然让人想“这是什么电影啊”,但林奇的逻辑把所有部分连接起来了,大概是这样。

最后鸟吃到了虫子,是个美满结局。

押井:藏身于衣柜里……这是幼儿的愿望对吧?小孩会那样躲在衣柜里,偷窥父母在干什么吧。人被那种儿童时期的愿望、欲望束缚着。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这部电影才如此出色,它有着难以言喻的强大逻辑维系其中,或许可以说是荒诞的逻辑吧。

押井老师拍《无罪》的时候,说过只要有色调,不连贯的场景也能被连接起来,是和它类似的吗?

押井:某段时期我想把林奇的那种感觉带到自己的作品中来。但结果,我只是确认了我不过是个正常人。(笑)我做不到那么瘆人,或者说,即使我想那么做,也做不出那么独特的瘆人的感觉啊。所以,结局是我确认了自己非常正常,是从根本上就很正常的人类。《无罪》就是如此。虽然我有恋物癖,但这种恋物癖是非常健康的恋物癖哟。

总之,我是个到头来会对自己全面肯定的人,绝对不会否定自己。包括自己的恋物癖、自己的欲望等等全部方面。我妻子也这么说我:“像你这么能自我肯定的人,我真没见过。”

(笑)

押井: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年轻的时候曾经努力地自我否定过。正因如此,我做了《空中杀手》。一过55岁,我才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肯定自己的人。这是非常健康的。在开始枯朽的时候,开始全心全意地自我肯定。

不是一直都这样,而是最近才开始的吗?(笑)

押井:是最近的事。刚才也提到了,做《无罪》的时候,其实我是想做非常颓废、非常不健康的东西的,但是完全没有做成那样。只不过是让自己变得不健康了,(笑)电影还是非常健全的。所以我想,“不做点什么不行”,于是就开始练空手道了。随着身体的改变,我真的开始全身心地自我肯定了,觉得我一点毛病没有。

也就是说,经过《无罪》,对林奇的感觉改变了?

押井:改变了,已经一点也不憧憬了嘛。

之前是憧憬的?

押井:是憧憬的。以前想,“我也想做那样的电影”。喜欢《蓝丝绒》那种无可救药的颓废感。还有《妖夜慌踪》啦,《穆赫兰道》啦,我至今还很喜欢,不过怎么都觉得有点疯。

《妖夜慌踪》

不是按正常的逻辑来的。

押井:完全不是正常的逻辑。他竟然真能用那样的妄想支撑自己啊,而且没有发疯。

不过现在我倒不会特别憧憬了。我知道“那家伙是个真正的变态”,是个超级大变态。不过文德斯和林奇完全不同。文德斯和戈达尔一样,有着正当的欧洲式理性。他俩的差异在于戈达尔是男性化的。

文德斯哪里是女性化的?

押井:怎么说呢,情绪的流动吧。《得州巴黎》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戈达尔是绝对不会拍那样的电影的。他自始至终都是理性的,而文德斯本质上是感性的。这就是差异所在吧。要我说的话,我更喜欢戈达尔的理性。

(导语来自“电影山海经”,正文来自《为胜利而战》)

为胜利而战8.5押井守 / 2019 / 雅众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为胜利而战》读后感(九):押井守 | 导演的取胜之道和人生的马拉松

要我说,宫先生(宫崎骏)无论如何算不上胜利者,而是无限不幸的人。”“卡梅隆在拍完泰坦尼克号以后,就已经失去了取胜的条件。”向来以快人快语示人的押井守在访谈里如是说。

1995年,押井守凭借作品《攻壳机动队》走上神坛,这部作品登上了美国《公告牌》杂志,夺下录像带排行榜第一。不仅获得了卡梅隆、昆汀等知名导演的好评,也启发了沃卓斯基兄弟的创作灵感,《黑客帝国》得以诞生。沃卓斯基兄弟之后曾邀请押井守执导《黑客帝国》的动画版,却被他果断地拒绝了。

黑客帝国三部曲

这些属于押井守取向的言论和个人选择被收录在了访谈集《为胜利而战》中。11月,这本访谈集的中文版在国内上市,押井守在书中畅谈了日本动画制作的幕后秘闻,也用自己的胜败论深度解析了十五位知名导演的作品和观念,包括宫崎骏、卡梅隆、北野武、希区柯克等大师。

三十多年来,押井守一直活跃在导演的位置上,不仅拍摄了许多具有个人风格的动画电影,也尝试了真人电影的拍摄。押井守用书中的成败论践行着自己的导演生涯,也敏锐地观察着其他导演的行动与生活。

一、晚十年进入导演战场,却首战告捷

要理解押井守的胜利之道,就要从他的导演生涯开始讲起。

押井守进入动画行业比较晚,因为年轻时专注于学生运动,耽误了学业,他26岁才从东京学艺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彼时日本的动画业正处于上升期,急缺人才,即使不会画画,他也顺利通过应征,进入了老牌动画公司“龙之子”。

周围大多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26岁的押井守压力不小,但他胜在一入行就有非常清晰的职业目标——成为一名导演。这个职业选择可以说是兴趣导向的结果,虽然大学时不算一名典型的好学生,但押井守却在一年之内看完了1000部电影。这段观影经历,为其之后杰出的影像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不久,他遇到了导师鸟海永行,也获得了大展拳脚的好机会。在跟随导师去小丑社后,押井守接下了《福星小子》的策划,虽然他喜欢在原作中加入自己的设定,被冠以“原作粉碎机”的头衔,但动画的收视率却节节攀升,押井守也凭借这部作品在日本和东亚获得了赞誉。

二、发明对抗天才的工作战略,成为普鲁士的参谋本部

“如果宫崎骏是拿破仑的话,我就要成为普鲁士的参谋本部。“这是押井年轻时谒见完宫崎骏以后的想法。彼时,他的作品《福星小子·爱星球之恋》(《福星小子》剧场版)被宫崎骏批得一文不值。尽管押井守自己也知道,这部只用了三个月就制作出来的作品,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令他感到不甘的是,宫崎骏也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就做出了制作精良的作品《卡里奥斯特罗城堡》,因此,他没法拿时间当作作品失败的借口。

《福星小子》

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和一个天才的差距,如果说,宫崎骏一个人就是一支强大的队伍,押井守决定组建自己的军队,而自己要成为一名懂得战略与战术的指挥官,这是他当时能想到的对抗天才的工作战略。

押井守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他说服制片人接受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layout的制作,缩短后期手下用于作画的时间。layout制度是宫崎骏引用到动画工业当中的,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图纸,将每个镜头怎样拍画给手下。但和宫崎骏画好给手下细细临摹不一样,押井守不太会画画,他的长处在于概念的传达,因此,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制作layout。他的layout不全是画出来的,而是大致地把自己想要的镜头怎样拍给写下来,在这个指令下下面的人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这个方法赋予了手下极大的创作自由,而他自己,只要前期专心于自己的概念如何呈现出来即可。

他将这套方法运用在了《攻壳机动队》的制作中,前期5个月,他专心制作layout分发给手下,到了后面作画的三个月,他甚至都不怎么去片场了。押井守凭借着自己摸索出来的这套方法,带领团队在10个月内完成了故事设定复杂的《攻壳机动队》,并且大获全胜。

《攻壳机动队》海报

三、离开好莱坞,坚守自己的战场

《攻壳机动队》大火之后,押井守也应邀去好莱坞工作了一段时间,也是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主战场还是在日本。

《攻壳机动队》于美国《公告牌》杂志夺下录像带排行榜第一之后,举世哗然。开始有许多人找押井守谈合作项目。据押井后来回忆:“我的生活因此大大改变,开始飘散着一股纸醉金迷的味道。”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押井会去思考:“自己身为一介导演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什么又是导演的胜利条件?”这和执导《天使之卵》时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个时候,押井只需要按照自己心中所想,把片子拍出来即可。而现在,拒绝好莱坞口味的诱惑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招揽,成为了押井的首要之事。

尽管许多日本导演都将进军好莱坞列为最高的职业目标,押井却对此存疑。押井说起自己在好莱坞工作的经历,常说孤身在那里的自己基本没遇到什么好事,因为日美两国的电影体系是如此不同,而自己胜在概念的特质明显更加适合在日本的动画战场上大显身手。他认为,只是为了赚钱和名声而勉强自己去拍一些符合好莱坞口味的电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自己在好莱坞的名声大噪,纯属意外,并不是自己有意为之的结果,恰恰是因为专注于作品与自己的概念呈现,《攻壳机动队》才得以收获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乔治·卢卡斯

见到《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之后,押井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工作需要,押井守前往乔治·卢卡斯创办的音效工作室。当他被要求只身前往,来到这位大导演的秘密阁楼办公室,他觉得这位导演的生活并不算幸福,只有孤独,聊完以后更是验证了他的想法,他觉得卢卡斯对于未来并没有太多美好的期待。押井守并不想自己的导演人生驶向这样的结局。

“除了乔治·卢卡斯之外,我也遇过其他被归类为‘人生赢家组’的人,但是看过这些人的生活,即便他们想跟我交换人生,我也没那个意愿。他们实在都不像是人生赢家。老实说,就我的胜败观来说,把这些人当成目标没任何意义。”

押井守后来拒绝掉沃卓斯基兄弟《黑客帝国》动画的执导邀约,也是基于了解了自己的主战场与作战优势是在日本的动画工业体系中,而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是与好莱坞文化不相符合的。

四、作品和身体——属于押井守的取胜战略

在《为胜利而战》的第一章节《常胜导演的悲剧》中,押井守谈论宫崎骏,认为他的悲剧在于被票房捆绑了。

《风之谷》大热以后,发行方对《天空之城》的票房预期成倍升高,尽管最后比前作收益好很多,却依然被认为是失败了。被数据定义成功与失败,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回到原点,专心拍摄自己的作品,这也是押井认为宫崎骏成为不幸的人的原因之一。

《天空之城》

因此,押井认为,作为卖座的导演,随着连战连胜,取胜的条件只会变得越来越苛刻,“请用这个演员”、“请用这个剧本“等等,这样的条件会越来越多,而背负着诸多期待的导演,很难再去潜心打磨属于自己的作品。

“我宁愿失去几百个所谓的粉丝,也希望多几个愿意反复观看我的作品的朋友。”

不盲目追求票房,也不追求获奖,只是作出属于押井守导演的作品,这组成了押井守胜败论重要的一部分。

《空中杀手》

在《空中杀手》的日本首映会上,导演押井守对在场的大学生们发出如下的感慨:“我制作这部电影的动机只有一个——我已经过了55岁了,刚开始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好55岁。我现在才真正开始了解自己的人生。所谓的人生,无论是对小学生来说还是对这些大叔来说,都是很痛苦的。这是很正常的。对于你们这样年龄的人来说,现在只是漫长的马拉松的起点。而我则是跑完一圈的人。我作为一个要开始跑第二圈的人,有些话想要告诉你们这些正在跑的人:很痛苦吧……其实我也很痛苦。但其实这感觉还不坏——当你跑到终点的时候能看到不错的风景。这就是我过了55岁之后的感想。”

如今,年过六十的押井守还在练习空手道,想要对抗身体的衰老,找到与身体更加和睦的相处方式。不管是导演还是人生,押井守都在追寻自己的取胜之道。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