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生活研究读后感100字

时间: 2021-02-24 00:30:41  热度: 249℃ 

点击全文阅读

《生活研究》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洛威尔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研究》读后感(一):立此存照

诗选的篇目挑选得很好,涵盖了洛威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和面相的多种实践,让我对洛威尔的理解,超出了学生时代一直以来以为的“自白派”的洛威尔形象。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历史”(1973)一辑,非常有意思,可以和卡瓦菲对参,卡瓦菲的题材是限定好的,他只对衰微时期精致的历史感兴趣,对衰微时期失败了的历史人物感兴趣,对那些晦暗不明的、被历史叙事终于遗忘了的人物和行动感兴趣。而洛威尔的视野当然是更大的,写到了同时代人,甚至把自己也纳入了“历史”之中。同时和稍后的几辑,贡献出洛威尔最完整,似乎也是最好的一批诗,它们都与日常生活相关,都与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某种审慎的和解相关(“为丽齐和哈丽特而作”,“海豚”,“诗选”)。与“历史”一辑一样,它们乃洛威尔最成熟时期的写作,经验和技术,激情与修辞,均达致一种挑不出太多毛病的、分寸感和伦理感的平衡。就我自己的阅读过程来看,刚刚进入这本诗集时,我是被阻遏的,被洛威尔早期诗风中那种不断穿梭往返于混乱、芜杂的经验和语言技术之间的缠绕语态弄得心力交瘁,失去耐心。但回头来看,或许洛威尔早期诗风中的这种“混乱”和“难度”,恰恰保持了一种修辞“起兴”的鲜活,它与经验之间的夹缠和张力,在其成熟时期的“中年写作”样本中被温柔地过滤掉了,却恰好保留了某种诗学动机最初时刻的即越、溢出形态,却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收束于一种“自白”语体的限制,似乎更为驳杂和丰富,也潜藏了或许是维系其一生的诸多诗歌密码。如胡桑师兄所言,洛威尔的诗“一直保持着令人心生敬畏的难度”,“隐幽、缠绕、沟壑纵深、湍流连绵”。译者的用心也含纳在每一篇诗歌的页后注上,勾连了历史的、宗教的、漫长生活史的诸种经验细节的详细考辩,是很为读者诸君考虑的。

胡桑师兄的译后记很好,讲得很清楚。本来只想标记一个短评,无奈字数超出限制,就发在这里,立此存照就是。

《生活研究》读后感(二):【推迷会鉴书团】研究生活,忍受诽谤!

“人们必须要勇敢的忍受生活的诽谤”这非常形象,并且真实。

人们往往在十字路口表现的徘徊犹豫,瑟瑟发抖,无视事实,惴惴不安!人类就是这种动物。生活非常艰难,并且狭隘。你必须要用尽浑身的力气去挑战一切摆在你面前的种种,就像我们记日记一样,碰到事情写下来…

而《生活研究》这本诗集,就像是罗伯特洛威尔的日记一般,记录下了精彩绝伦的论调。诗集,顾名思义,是诗的集大成,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历史真实事件和家庭为蓝本,经过大脑的思考运作,给我们呈现出一部激情澎湃、犹豫不决、混沌无序、纠结无奈的作品集,这里面有作者的生活,也有作者想要表达的对生活的解读。

生活,就像一名哲学家,自始至终有一个完整的布局。在人们的认知中,生活并不容易,包含的内容很多,每个人生活的意义都不同,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冥冥中,生活就像早已安排好一切一样伴随着你。人们在生活中需要客服各种不安和困难,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往往具有哲学意义,但我们平时却忽略了很多很多…

通过书中众多诗歌所述,作者是一位非常有个人见地并勇于表达的人,生活经历丰富多彩却又多愁善感,他的偏激性格、执拗的脾气都展现出对生活诸多的不满,但也毫无办法,通过文字发泄着心中的怒火,诗歌用词非常大胆且前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并不容易,可幸,我们见到了这部诗集。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作《尼罗河上的惨案》中,小说家莎乐美·奥特伯恩太太有一句至理名言“生活可真残酷,人们必须要勇敢的忍受生活的诽谤”,真的是太经典了!这很形象的说明了生活的不易。生下来、活下去,简单的六个字,道不尽的痛苦与艰辛,让人身心疲惫。

当然,生活也是美好的,人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重视自己,重视自己身边的人,人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杞人忧天似的担惊受怕。人们应该勇敢的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艰难困苦,困难只是暂时的;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新的一天,我们都应该抱着更加公正的视角,竭尽全力,好好生活!

《生活研究》读后感(三):【推迷会鉴书团】生活研究:他是把生活写成了诗,还是把诗写成了生活

感谢猪神以及浦睿文化的赠书。

说实话给一个诗集写书评于我而言着实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为我平时大多喜欢阅读小说,对于诗一直都是处于略懂的状态,而现代诗就更是了解得不深了。因此这次书评我仅仅谈谈我作为一名现代诗门外汉在阅读完这本诗选集后的看法。

首先想要了解一些关于该名作家的个人经历,不过在此我却并不像赘述,隔壁豆邻龙骑士的长评里就关于此方面写得相当好,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而然后就是自己对于诗的理解了,当然有些诗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去理解,不过大多数的点译者都会在注释里指出,其次结合译后记来阅读就更能体会到诗人想表达的想法。

此书名虽为《生活研究》,但实则是罗伯特洛威尔的诸多图书的一次诗选集,虽然有同书名《生活研究》的一些诗入选,但从译后记来看,是没有收录原书中的一篇自传性的散文《瑞维尔街91号》,它以现实、平和的语调回溯了家族史和童年。毕竟书名称之为《生活研究》,那么诗人经历了怎样的生活也自然值得一阅。

仅仅以“生活研究”这一部分收录的诗中看来,大多数都是描写家庭内成员为主,包括父亲、母亲、妻子、孩子,不过最后一首是献给好友伊丽莎白毕肖普的。我私心喜欢的是《离家三月后回来》,正如标题所说,其他几首都像是把诗写成了生活,密密麻麻的文字以及齐齐整整的行列,都让我读起来格外的生分。只有这一首诗真正地让我感受到了他是真的把生活写成了诗,这首诗虽不及其他几首看似规整,但能很强烈地感触到诗人归家时的喜悦感,以及对家的想念。

剩下的部分则是其他书中诗的选集,能看出来诗人还是对历史上的一些事情颇有感触,有着不少借典言情以及直接叙述一些历史事件。但这也和此书的选诗有关,我看了一眼,像《为联邦军阵亡将士而作》和《历史》中的诗都挑选的很多,可能编者是觉得这种诗对于国内初次接触该诗人的读者来说更容易结合史实以及注释理解,而恰恰两部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威利老爷的城堡》、《海豚》则挑选的诗篇较少。

像《威利老爷的城堡》所挑选的诗篇看来,能明显感觉到诗人的个人情感较重,而且探讨了不少基督教以及生死之间的看法。而《海豚》中挑选的诗篇看来,诗人的意识形态凸显得比较明显,能看出来很强的诗人的个人倾向。

在我看来,也许编者是希望读者在第一次阅读罗伯特洛威尔的诗选时能更加容易理解,而恰恰没有主要挑选那些个人情感以及倾向较强的诗篇。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看法,毕竟我也没有阅读过原著,也仅仅只是针对该书的中文译本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生活研究》读后感(四):【推迷会鉴书团】诗,生活的独白

如果不是因为某些特殊的缘由,我大概永远不会去阅读一本欧美的诗集,哪怕它的作者曾经四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曾经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言人。文学头衔的功能在于总是可以帮助我们以最快速度去定格眼前一位作家的身份地位和文学层次,而对于这类生涩难懂,隐喻内涵,比比皆是的诗集来说,知道这位作者的江湖地位和过往生平或许才是去理解诗歌本身含义的第一步。

如果一定用文学作品来给任何一个时代做个注解,那么现代诗歌应该是永远绕过不去的一道坎。抛却古体诗的格律和结构后,看似跳脱镣铐,却无奈走向更广阔的未知,而欧美诗歌更需要用一种近乎繁复的方式突破语言的重重障碍,洞穿于字里行间,跨越语种阻隔,将作者内心的情感传达给任何一位读者,哪怕文化不同,哪怕语言不通,哪怕年代久远,哪怕千山万水,这不光是一种文字信息的传递,更是捆绑在诗句本体内那种情感的无端宣泄。

从激情澎湃热泪盈眶的少年到成家立业后的中年,从聚焦于客观事物变迁到拷问内心,诗人总需要一种自我摧残的过程,来让灵魂从外在的世俗表面,拖拽着坚挺的疲惫的身躯走向内心深处,于是生命中所有该有的不该有的都不免经历着诗人审视。身边的事物投影到内心,独白汇聚成篇章,洛威尔在人到中年后找寻到了自我独白的一席之地。

这些都是未被女人沾染的——它们的,悲伤不是这个世界的悲伤:,希律王尖叫着,向正在空中呛咳的,耶稣那蜷曲的膝盖复仇……

在早期的诗歌里,作者用那种高度修辞手法和晦涩隐蔽比喻将文字与读者拉开距离,适当的疏离感能让读者有种远观隔阂的神秘感,正因为不存在生活化的表述,反而让诗歌披上了一层玄妙的色彩。而到了后期,作者开始用自我毁灭的心态转身回到生活本身,那种贴合生活的语句则成为了整本诗集的主要格调:

在我父亲的卧室里:蓝线细如,钢笔在床单上写下的字迹,窗帘上的蓝点,一套蓝色和服,饰有蓝色长毛绒带子的中国凉鞋。宽木条地板,有着砂纸磨光后的亮洁。

特定的事物,特定的意向,特定的画面感,所有一切回归本我,诗歌走向生活,走向内心,就好比一个游子回归故土开始找寻童年记忆,或者一个十恶不赦的屠夫放下屠刀向牧师自我反省,只有那些敢于解构自我内心的诗人,才有能力用着如此娓娓的文笔,絮絮叨叨岁月所发生一切,比如这首《父亲的卧室》一件件事物似乎在表述着自己对已经逝去的父亲的思念。情绪是一种自我宣泄的窗口,但是要一遍遍揭开让别人去看,或者更需要勇气。

整晚,我牵着你的手,如同你已第四次面对疯癫的王国——陈腐的演讲,杀人的眼睛——然后拖拽我活着回家……哦,我的娇小女人,神的所有造物中最清澈的,安定全部空气和神经:你二十多岁了,而我,曾经传递着玻璃杯,提心吊胆……

这首写给第二任妻子的诗句,诗人用它那种细腻到极致的情感,不断勾勒着情绪的轮廓,而最终注定破碎的结局,又一次让这种情感分崩离析,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敲碎给人看,文字间读者已经到破碎的声音,最后用一种自我麻痹的口吻述说着期间的短暂和消逝。

敏感一定是现代诗人共有的特质,而洛威尔则用着这把敏感的手术刀去解剖自我,然后用一种叫做“诗”的语言娓娓道来。诗人在歌颂生活,生活在让诗人独白。

《生活研究》读后感(五):致"自白派"的独白者——罗伯特.洛威尔(未完待续!!✘

美国后现代派鼎盛时期的主要流派有:垮掉派、黑山派、自白派、纽约派、深层意象派等。而美国自白派三诗人分别是:罗伯特·洛威尔、安妮·塞克斯顿、西尔维娅·普拉斯。罗伯特·洛威尔(1917-1977)为自白派的开创者,他的第一本书《威利爵爷的城堡》获47年的普利策奖,其后的《生活研究》(1959)获全美图书奖,另著有《大洋附近》(1967),《笔记本》(1969),《历史》(1973)及《海豚》(1973)等。这本诗集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每一行诗歌都凝聚着激情与内心隐秘的独白,它们隐隐诉说着诗人的内心——将曾经的记忆与个人的生活与命运交叠在一起,重新构成了一种开创性的新型艺术形式,而本书被认为是美国“自白派”诗歌运动的开创性作品。 《生活研究》记载了作者从1946年直到1977年的部分诗歌作品。你将会看到——他一个人就是一部理论,也是一首诗歌,打开书,你会穿透纸张看到一个个碎裂而纷乱的意象局部拼命地拼装出一个脆弱而敏感的灵魂。而那也许就是诗人的"本我”。

在这部诗集中,他自由地控制着自己的节奏与韵律,时而浅唱低吟,时而怒吼,时而屏住呼吸,如同一首激流勇进的摇滚乐,又似一首充斥着迷茫与惆怅的田园牧歌。所有的诗都充满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明显的自传性质,然而更多的却是关于家庭和自我内心世界内心的一种抽象诠释。

就在十二个月前, 这些品种优良的花 从荷兰进口而来;而今无人需要 将它们与杂草区分开来。 被晚春的雪覆盖着, 它们无从见到 另一年滚雪球似的衰弱。 我既不保持队形,也不站着。 被治愈,我蜷缩着,陈腐而渺小。

这首《离家三月后回来》一诗的结尾令人惆怅且茫然若失——他平静地描述普通生活中的意象,略带些神秘的意味与具象的现实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这是他因焦郁症住院出院后所做的诗,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自我描述性质,充满了晦涩与冷峻,但诗的字里行间始终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押韵却并不规则,节奏柔和却给人意一丝异常沉重的悲凉之感。 也许,天才注定了多灾多难,也注定了内心世界更加的多愁善感。在罗伯特洛威尔的一生中,他受尽了躁郁症的折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病魔作斗争。在他后半生的几十年间,始终孑然一人,几乎每天出入医院,靠诗歌来释放内心的痛苦与焦虑。1977年9月12日,他因心脏病死于机场往返纽约公寓的出租车上,永远离开了这个对他来说始终无法融入的世界。

《生活研究》读后感(六):我们的人生太漫长难得安闲,太短暂无法完美

很久没有读过现代诗歌了,本以为《生活研究》可能是本小说或者怎么生活才能更快乐的励志书,谁知道却是一本精美的诗集。

作者罗伯特.洛威尔,美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因为他诗歌的成就,特别是用诗歌来描写历史的特点,他被人们赞誉为“诗人历史学家”,他的诗歌人文主义色彩颇浓,多为公众发声,又被人们称为“美国最后一位著名的公众诗人”。

今天有幸读到他的这本小书,人们对他的这些赞誉太贴切了,他的作品特别棒。虽然他也创作散文,也翻译别国的作品,但是都难以和他的诗歌成就相提并论。他是美国第六任桂冠诗人,还获得了普利策奖等多项文学大奖。他的诗歌影响了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还有普拉斯、默温等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美国“自白派”诗歌运动的创始人,他的这本《生活研究》成了“自白派”诗歌作品的开山之作。他的诗歌影响了整个美国,有人说他是美国同时代最好的诗人,有人说他改变了美国的诗歌。可惜的是,他只活了六十岁,要不然他的诗歌成就更让人高不可攀。

他的诗歌成就是伟大的,作为把这部《生活研究》传递到中国来的翻译者胡桑也是非常厉害的。胡桑本人就是诗人,他著有诗集《赋形者》,他的《生活研究》的翻译作品让我们认识了罗伯特.洛威尔最好的诗歌集,也见识了翻译者诗歌和翻译能力的功底。他美国诗人的作品翻译成适合中国读者读又不失原著原意,那是非常难得的。

这本诗集叫《生活研究》,其实“生活研究”只是诗集中的其中一个专辑,其他的专辑还“历史”、“诗选”、“日复一日”,我最喜欢的是“生活研究”和“历史”。丹巴顿是“生活研究”的第一篇,作者以平和、温暖的笔调回忆了他的外祖父,还有围绕在外祖父身边的那些人的故事,特别是洛威尔的父亲带着洛威尔去墓地,还有洛威尔的外祖父一块拜祭祖先的情景,还有其他的一些生活场景,篇幅不算太长,但是包含的内容挺多的。

“父亲的卧室”描述了洛威尔父亲卧室的细节,蓝线、蓝色和服、有着蓝色长毛绒带子的中国凉鞋、宽木条木板的光洁、床头灯被白色网格布罩罩着放在了小泉八云的《日本魅影》第二卷上,还有书的扉页上的字,还有很多年后,用同一种手写字体写了更长一段文字,文字中还提到了中国的扬子江。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太强了,能明显看出洛威尔父亲的品味,喜欢蓝色,整个房间的基调都是蓝色,因为他父亲是海军军官,特别喜欢他长期战斗过的地方。诗中还两次提到了中国,中国凉鞋,带着那本小泉八云的《日本魅影》到过中国的扬子江曾经被暴风云侵湿。

“历史”部分更是内容丰富,第一篇“历史”,描写了作者对历史的感觉和态度。接着描写了很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比如亚历山大、好战的阿提拉和希特勒、玛丽.斯图亚特、伦勃朗、拿破仑、贝多芬、尤利西斯等人物,还有一些历史事件等,历史人物的鲜明特点、历史事件的细节就这样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非常喜欢洛威尔的生活态度,他的那句我们的人生太漫长难得安闲,太短暂无法完美,他活了六十岁,应该算是不长不短,对他也许是最好的结果。有些诗读着虽然有点费劲,因为需要扒作者的创作背景,还要查找作者提到的一些事,需要找相关的知识和资料,才能慢慢搞明白,等读懂了,还是蛮有成就感的,非常喜欢这本小书,随时拿出来翻看几眼,是一种美的享受。

《生活研究》读后感(七):【推迷会鉴书团】诗意的生活

自古以来,

这个世界就不缺少诗歌

尤其是我们伟大的中国

从古早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

那时的诗歌,讲求格式、讲求韵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可以谱成曲,更广为众人传唱

不论是凄美的爱情,还是生活感悟

更或者一次聚会,一次访友。

皆可成诗

然而,到了现代

诗歌的要求也变得宽松,超脱了格式的框架,甚至不再注重韵律

读起现代诗,甚至让人感觉:

现代的诗歌,就是将散文打散,然后把象的抽掉

把原本一句完整的话,拆成几行来写

若是这样,似乎阿猫阿狗都成了大诗人

但实际上,各种形似神不似的诗,充斥着我们周边

标榜自己是诗人的,都被人吐槽。

不论古体诗,还是现代诗

都是文学的一种体裁

必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寓情于景、寓情于事

关键还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这种情感可以是舒缓的,也可以是气势磅礴的

既可以和风细雨,也可以狂风暴雨

取材于生活之事,一切皆可成诗

好的诗歌,细细品味、反复诵读之后

可以让读者共鸣,让读者感同身受

可以在诗中

读出作者的情感

读出他的情绪

读出他的思想

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

成了经典之作

广为传诵的诗词作者,就成了名家

是世界性的

全球每个国家都有大诗人的诞生

这本《生活研究》的作者是美国大师级诗人罗伯特·洛威尔

由同样也是诗人的译者胡桑翻译

每首诗都增加了注释

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更了解作者如何引经据典并化用这些经典

更了解作者的精神与情感

这本《生活研究》是作者的诗歌选集

可谓是凝结了诗人一生的创作精华

也涵盖了诗人创作生涯的各个阶段

从中可以读出诗人人生的方方面面

作品中有怀古、

有感悟、

有思念、

有致敬、

有展望、

有苦痛……

作者将生活写成了诗歌,将诗歌带进了生活

因此,阅读作者的诗歌

也是让我们随同作者的不同时期的创作

享受作者的生活,和作者一同

体悟人生的悲欢离合、

品味他的喜悦苦痛、

感受他的情感不同时期的微妙变化

能够写出这样优秀诗作的诗人

他的心是敏感的、

是感性的、

是多愁善感的……

但身体上却也经历过躁郁症带给他的折磨

于是,

诗歌成了诗人抒发内心苦痛与压抑的最佳途径

同时,

诗人有着三段婚姻史

可能有过短暂的欢乐

但从诗作中,看到那个内心孤独与寂寥的大师背影

还好,

诗人这一生中有诗歌的陪伴

与诗歌不离不弃

大胆前卫的用词借诗歌表达出内心的种种

让他的生命焕发出万丈的光芒

却也为我们留下更多的遗世传奇

《生活研究》读后感(八):【推迷会鉴书团】以诗承载生活

诗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既可以朗朗上口,也可能晦涩难懂;即便是同一首诗,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得到的领悟也会不尽相同。与此同时,那或长或短的句子,往往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宛若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一般,虽然起初充满了迷惑、不解与好奇,但随着对它一步步更为深入的了解,或许你会发现这是一趟不错的旅程——《生活研究》这部诗集正是如此。

这本出版1959年的诗集曾于1960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同时它也使得罗伯特·洛威尔成为了五十年代自白诗派中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是一本以高度个人化、情绪化为主要风格的诗集——据说从这部诗集开始,罗伯特背离了原有的文风。他更加关注自我的感受和内心的痛苦与折磨,其内容涉及自己躁郁症发作时的感受、自己住院的经历以及有关家庭的隐私等诸多方面,毫不隐讳地以诗为载体将自己的个人隐私、生活经历、内心痛苦、心灵创伤以及情欲冲动袒露在读者面前,宛若一位向神父深深忏悔的教徒。

正是因如此的“自我”,这本开创了自白派诗歌先河的作品,曾在出版时震动了当时的美国诗坛,并引起了强烈反响。事实上,自白派诗歌的内容大多荒诞、消沉、缺乏理性,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知识分子的痛苦、恼怒、困惑和绝望的心理状态,加之罗威尔受“逃亡者”集团诗人的影响,同时他推崇英国玄学派诗人邓恩,因而其诗歌中所使用的意象往往晦涩难懂,特别是宗教象征的成分很高,隐喻复杂,不易欣赏。后期他改用通俗的自由体进行创作,情况会稍微好一些。

隐喻对于西方现代诗歌而言尤其重要,由于它是修辞学中比喻的一种形式,因而同样是由喻体与喻旨两部分构成的,其中喻体是指具体的形象,而喻旨则是从这形象中引申出来的抽象意义。相比于“比喻”是喻体对喻旨直接进行说明,隐喻则要求喻体和喻旨的关系“异质”,即比喻的两极距离越远越好,并且它们的联系还应是反逻辑的。越是如此,越能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而在运用隐喻时,诗人不是想用喻体去说明喻旨,而是在思考当两者被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时所能产生的意义;换句话说,隐喻不再是一种说明或解释,而是一种衍生第三种意义的语言方式。而这与诗歌同质,因而隐喻是诗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是倘若读者无法成功地将喻体和喻旨进行结合,了解其背后的衍生意义,就会出现“读不懂”或是“不理解”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问题。

事实上,洛威尔擅长将过去与现在、公众与个人放在一起,借助隐喻发现其内在的意义。

一方面,他在诗中常将心灵与环境联系在一起,使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合二为一,令二者互为隐喻。诸如在《臭鼬的时光》一诗中,前四节讲述的是社会环境,其中充满了宗教、政治、经济、社会、性以及艺术的堕落与倒错;而后四节则述说的是个人的内部世界,诗人将自己和自己的堕落暴露在了道德的聚光灯下。

另一方面,他像是一位历史学家般,为现在与过去创造一种相连的可能,从而实现过去和现代的对照,相互隐喻。如《给联邦死难者》一诗中,罗威尔将个人回忆同文化回忆糅合在一起,创造出的既是一首个人的哀歌,也是一首社会的哀歌。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他尽可能地将个人经历、生活回忆以及家族历史装进诗中,使得读者通过洛威尔罗列的意象和场景中的物品,感受到了一种与自身家庭经历的共鸣。

诸如在洛威尔的小时候,由于父亲在太平洋出勤,他一直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而后者在他的童年几乎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正因如此,那些有关外祖父的片段令人感到无比的温馨——他会在开车下坡的时候故意让车子滑下寻找乐趣,会带着洛威尔吃美味的食物、玩有趣的游戏。同时,他也和洛威尔一同追寻着有关祖先的记忆。

而洛威尔与母亲之间,也充满了爱的瞬间。母亲每天会等他回来,准备好牛奶和饼干;他们也会假装父亲在家,体会偷偷从床上溜下来时的紧张与乐趣。他与年幼女儿的关系也很有爱,诸如女儿发烧时自责的场景会令每一个做父母的读者感到心疼;而读到女儿将他的剃须刷和洗浴小毛巾扔进马桶里假装北极熊时,也会不由得摇着头微笑。

然而相比这些温情的小片段,有关他夫妻关系的内容却充满了压抑的情绪。一首是借由失眠时的片段展现出夫妻关系的紧张与幸福的一去不复返;另一首则是借由他人之口,述说丈夫在外花天酒地的妻子满心的不满与无奈。另外,书中大量有关死亡的诗作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不安与无奈。

最后说说如何阅读本书。首先,这绝非是一本能否轻松阅读的作品,特别是第二章维利老爷的城堡(1946)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估计这也是为什么会将时间最早的这一节放在第二章的原因)。因而个人建议,对于没有这方面足够知识储备的读者,可以先阅读译后记,对于了解洛威尔的身平、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更为深入地阅读书中有关他家庭的诗作。另外,与其试图将每一首诗看懂,不如选择其中一些对于相关历史隐喻要求不那么高的内容进行细细体会,或许收获会更多。

稍微有些可惜的是,本书虽然有注释,但是对于每篇诗作理解的提示几乎没有,对于不了解宗教、美国历史及战争读者而言,几乎是看不懂其中的隐喻的,加之洛威尔诗作研究的中文文章不多且难以找到,因而本书在推广方面可能会大打折扣。虽说过多的解释可能会束缚诗作本身的发散性,并会使诗集变成“鉴赏集”,但要想达到使更多人接纳并欣赏的目的,或许这样的尝试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最后,还是要感谢推理月报以及浦睿文化给予的这次阅读机会,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同类诗作能借由这个平台引入大陆,以飨广大读者。

《生活研究》读后感(九):万能轿车解码器下载

〔.159.薇.1447电.3273.〕Q〔3696497〕信誉为本】【全网质量最好】【合作详情欢迎致电】【诚信为人】【一言九鼎】【快递送货】【服务用心】我们做的是长期生意,靠的是老客户长期支持万能轿车解码器下载----- 新京报快讯( 何强)(11月11日)从司法部获悉,为了给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司法部近日发布意见指出,要防止部门对企业采取“一刀切”等简单做法,对企业经营中的一般行为,要审慎研究、妥善处理,不能一味处罚、一罚了事,[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发展良好法治的意见》,主要围绕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公平竞争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创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务、引导企业依法[email protected]/* */??禁止即可准入”原则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到的问题,[email protected]/* */17日,近日,一名徒步者用上的摄像头记录下他徒步跨越陡峭山脊的惊险画面并将视频分享到网上,[email protected]/* */(ScottMacLucas-Paton)用摄像头拍下自己在苏格兰岛的斯凯岛山脉之间行走、跳跃的大胆冒险视频。该处山脉海拔超过2000英尺(约700米),视频中,眼睛望下去,[email protected]/* */??,身手矫健而又灵敏地平衡着行走,平时,斯科特和他的妻子纳迪娅(Nadia)经营着一家豪华露营地,而他本人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位于苏格兰西部内赫布里底群岛的大岛屿上“漫步”山巅。 8月25日,央行发布公告明确住房按揭贷款政策的新原则,并于10月8日起执行。重点内容是,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与LPR挂钩,LPR是商业银行对其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公告内容显示,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数值要求符合全国和当地住房信贷政策要求。此外,央行明确住房贷款利率底线,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央行称此举的目的在于在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过程中,确保区域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效实施,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基本稳定。 众所周知,8月17日,为了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决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以解决原来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市场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房贷利率也早已产生随之调整的预期。 8月20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近期人民银行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新的LPR形成机制并不会使房贷利率下降。金融行业应当注意,“房住不炒”的定 位不能偏离,同时,避免把房地产工具化。 对此,诸葛找房市场研究员姜国君认为,上述举动体现“房住不炒”的定 位和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原则的同时,发出了进一步稳利率、稳金融、防风险政策导向和市场信号。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进一步解释称,过去商业房贷款利率是根据“央行基准利率+基点”来计算,而现在是“LPR基础利率+基点”。他认为,此次央行政策本质上不是调高或调低商业房贷利率,原先是按照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来决定按揭贷款的利率,但现在瞄准的是5年期LPR这个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是包括中农工建等银行以及其他银行在内部形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随时调整并且带有商业属性。而央行的基准利率是不会轻易调整的,一旦调整容易引起加息或降息的嫌疑。 交易方案的合规性、交易实施的必要性、交易安排的合理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业绩承诺和补偿的可实现性,是科创板并购重组的监管重点。 8月23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特别规定》(下称《特别规定》),上交所随后公布《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审核规则》),以规范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为。在科创板开市刚刚满月之际,证监会与上交所即发布并购重组相关规定,凸显监管部门对科创板的重视程度。 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证监会早已出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此次出台《特别规定》,一方面主要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相衔接与配套。根据规定,科创板并购重组的审核也将实行注册制。从审核到注册,程序与科创板IPO基本一样。上交所从受理申请到出具审核意见,将不超过45天。证监会在收到上交所相关文件后,将在5个交易日内作出“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决定,由此形成时间更短、预期更明确、审核效率更高的制度安排。 另一方面,科创板的并购重组,将进一步遵循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交易方案的合规性、交易实施的必要性、交易安排的合理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业绩承诺和补偿的可实现性,是科创板并购重组的监管重点。如果上述要求达不到,并购重组将存在夭折的可能。 根据《审核规则》,科创板的并购重组,标的资产应当符合科创板定 位,所属行业应当与科创公司处于同行业或上下游,且与科创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前几年,A股上市公司曾出现众多跨界并购案例,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审核规则》有望避免科创板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科创板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出“1+12”的效应。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制度实施以来,A股市场一度出现并购重组热潮,但也伴生了诸多问题,不仅有损上市公司长远发展,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有鉴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出现的各种并购重组乱象,科创板立法先行、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引导上市公司重组的做法值得肯定。 一些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后,出现“消化不良”现象,标的资产虽然进入上市公司,却不受上市公司控制,无论是人员安排、财务管理,还是主要人事的任免,上市公司基本失去话语权,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不仅无法形成合力,甚至形成严重内耗,对上市公司正常发展非常不利。监管层当然不希望这样的案例出现在科创板上,进一步强化科创板的并购重组制度也就成为必然。 首先,在承诺履约上,重组方不兑现业绩承诺的现象不少,却能堂而皇之地大肆减持股份,其根本原因在于重组方案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建议在业绩承诺兑现前,重组方所持股份均应保持“锁定”状态,待承诺兑现后方能解禁。 其次,并购重组中出现的高估值、高商誉现象同样不容忽视。2019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遗症现象集中出现炭锥菩狗凡屏该友谪苏赡刂试咆奈返估现翁姑赜刂似偃凡绕彝导焊滓藏糖沾弊僭兴壁沿糖锹腿姑鲜逝勾腔暇友侥退纫淳昂陆涟党磊腺律爬沾导韵蹿计鲜灼屹涸乃计鲜紊壁貌慌缚腺辰频瘸俚涟乃牙目穆笆卤仆缎招量仆耗俑盅猛盅辰.

《生活研究》读后感(十):【悼念亡友洛威尔,四人四首诗】毕肖普、米沃什、布罗茨基、沃尔科特

在诗集《日复一日》出版前的一年,洛威尔与布莱克伍德分开,回到英国。在诗集出版后,他在哈佛大学教书,短居纽约,在缅因州与哈德威克一起度夏,去苏联旅行,到爱尔兰看望布莱克伍德和他们的儿子谢里丹。狂暴又渴求温和的人,极度自我分裂的人,最终是难以与世人和解的。洛威尔的晚年周旋于繁忙的教学和旅行,不定期出入医院,时常是独自一人。有一天,在从肯尼迪机场开往纽约寓所的出租车上,洛威尔死于心脏病发作,离开了这个自己与之搏斗数十年的世界,那一天是1977 年9 月12 日。 ——胡桑,《“让言辞悬在空中”:航渡者洛威尔》

北海芬

纪念罗伯特·洛威尔 [美] 伊丽莎白·毕肖普 包慧怡 译

我能辨认出一英里外 纵帆船上的绳缆;我能清点 云杉上新生的球果。苍蓝港湾 如此宁谧,披着乳色肌肤,空中 无云,除了一条绵长的、蓖好的马尾。

群岛自上个夏天起就不曾漂移, 即使我愿意假装它们已移位 ——凫游着,如梦似幻, 向北一点儿,向南一点儿或微微偏向 并且在海湾的蓝色界限中是自由的。 这个月,我们钟爱的一座岛上鲜花盛开: 毛茛、朝颜剪秋罗、深紫豌豆花, 山柳菊仍在灼烧,雏菊斑斓,小米草, 馥郁的蓬子菜那白热的星辰, 还有更多花朵重返,将草甸涂抹得欢快。 金翅雀归来,或其他类似的飞禽, 白喉雀五个音节的歌谣, 如泣如诉,把眼泪带入眼中。 大自然重复自身,或几乎是这样: 重复、重复、重复;修改、修改、修改。 多年以前,你告诉我是在此地 (1932年?)你第一次“发现了姑娘们” 学会驾驶帆船,学会亲吻。 你说你享受了“这般乐趣”,在那经典夏日。 (“乐趣”——它似乎总让你茫然失措……) 你离开北海芬,沉锚于它的礁石, 漂浮在神秘的蓝色之上……现在你——你已 永远离开。你不能再次打乱或重新安排 你的诗篇(鸟雀们却可以重谱它们的歌)。 词语不会再变。悲伤的朋友,你不能再改。 1978

译注:此诗写于1977年9月洛威尔去世后不久,一年后正式发表。北海芬(North Haven)是美国缅因州诺克斯县皮诺波斯科特海湾畔的滨海小镇。1974年,毕肖普在此租屋,生命中最后几个夏季常常在此度过,住在北海芬以北卡斯汀村的洛威尔曾来此看望她。毕肖普曾在笔记本中写此处是个远离纷扰的理想隐居所:“从住处可以看见水域,一整片巨大的水域,还有田野。岛屿十分美丽。” 致罗伯特•洛威尔

[波兰] 米沃什 胡桑 译

我无权以那种方式谈论你, 罗伯特。一个流亡者的嫉妒 必定会促使我嘲弄 你长时间的沮丧,恐怖的数周, 假设的安全病房里的假期。 这并非来自我正常的傲慢。 我知道,疯狂曾一丝丝 潜入我的生命 只在等我的许可 将我带入其晦暗地带。 我警戒着。就像一个瘸子, 我常常笔直走路,掩饰我的疾病。 你却不用。因为你已被许可。 而我没有,我,这块大陆上的流亡者, 这里那么多新移民销声匿迹。 请宽恕我的误解。你徒劳地反抗疾病, 它宰制你,犹如耻辱, 而在我的愤怒深处是受辱者的 无可辩驳的自傲。延误之后, 我给你写诗,穿过隔开我们的东西: 手势、风俗、方言、道德习惯。

哀歌:致罗伯特•洛威尔

[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周琰 译

1

在你的带着教堂当兜帽的 新英格兰那秋日一般的 蓝色中,豪猪 顶着波士顿的砖 磨尖它金色的针 磨出毫无必要的 炫目光泽。

白色的泡沫跪下并碎裂 在祭坛上。人们的 眼睛在教堂里 莹莹就像被浪 击打的卵石。

什么是拯救,既然 一滴泪就像镜子般放大 一个未来完美的时态? 歌队,周而复始, 唱着十字架是 我父之所获的调 那不过是我们的所失。

会有很多 很多全能的主, 但没有多少像你的一缕 发肤。当人死了 衣柜就开始喘气。 我们获取了你的夹克和领带 无聊的状态。

2

在查尔斯河岸 暗色的,拥挤的,打印的字母 围绕着它们密封的舌。 一个孩子,逗号一般,游荡 在元音和辅音的 衣裙与裤子间

造不成一个词。缺乏 笔的魔力 它们的无用。而黑色的

卡迪拉克航行过 尖叫的警笛 就像一个新的奥德修斯保持沉默。

3

洛根的飞机轰鸣着 从苔原般棕色的 苔藓般长着办公室的 工业区起飞。

巨大的自动兽群吃着 灰色,回旋的,平铺的 条块闪着油腻 就像一面新换的旗帜。

一滩滩鲟鱼和鳗鱼 比维金人和西班牙人 更早发现这块大陆 仍然涌满这海岸。

在因果的共和国 记着每一件事 诗歌所代表的 死者的少数。

现在你成了那 无生命的一部分, 无视寻常痛苦的 普普通通的土。

4

你知道死亡 远甚于他 对你有什么一知半解 或曾敢于显露。

它可能就像一个古老的 黑暗的地方没有火柴 可以擦亮,在那儿每个词语 都在试一个门栓。

在这个屋檐下 肉体收养了所有 逗留的灵魂 的不可见。

在天空中有着 风向标虚假的歌 你的钟鸣 ——一只不停歇的闹钟

罗伯特•洛威尔(1917—1977)

[圣卢西亚] 德里克·沃尔科特 胡桑 译

当眼睑上釉, 其他的事物才到来, 蜡在光滑的额头 发出微光, 对干燥的唇 不再问更多的问题

他们打开心脏像解开衬衫, 是否为了消除吞咽的愤怒, 当一切变得僵硬, 在这片刻的 知识中 大脑是否是 为蠕虫而建的图书馆,

与反讽的告别、管风琴和 唱诗班在一起是如此正式, 我必须借一条黑领带, 在致辞中,我该在 什么时刻停下来哭—— 一对受惊的翅膀 从你身体正在关闭的牢笼里 挣脱,你的拳头逐渐松开 这些在书页上 宁静盘旋的鸽子,

以及, 像大门一样紧锁的括号 1917到1977, 两个半圆关闭构成面孔, 世界,整体 一个牢不可破的O, 某种一度具有可怕名字的东西 从曾习惯于穿戴着其名字的事物中走出, 透明,又那么典型, 因此,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 教堂、汽车、日光 和波士顿公共绿地, 不需要任何书籍。

译按:此诗英文原名为 R.T.S.L.(1917-1977)。R.T.S.L.即美国诗人罗伯特•洛威尔(Robert Traill Spence Lowell)的首字母缩写。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