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英胤礽(清穿太子崽崽赛高)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繁英胤礽免费阅读无弹窗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繁英胤礽)
时间: 2025-02-01 06:14:00
热度: 57℃
但凡消息灵通的都知道德嫔娘娘在万寿节奉上了董其昌的《昼锦堂图》,这才拔得头筹,得了皇上青睐。
想必过阵子大封后宫,就该叫德妃娘娘了。
之所以闹到世人皆知,是因为这些宫廷之事德嫔娘娘弟弟喝醉酒后自己抖落出来过,可信度极高。
再者皇上的反应也佐证了这条信息的真实性,据说皇上新得了董其昌墨宝,十分欣喜就挂在养心殿内,以便他随时鉴赏。
养心殿进进出出官员颇多,时间一长《昼锦堂图》上题字等细节也在官场流传开来,这也是他们能这么快辨认出来的缘故。
县太爷和县丞对视一眼,顿感棘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怎么还真牵扯上了。
两人死死盯着着桌案上的画卷,试图找出破绽,只可惜让他们失望了。
画面构图巧妙,意境平远开阔。
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
这确实是《昼锦堂图》的仿品,而且看新旧程度,只怕少说也是一年前的作品。
县太爷并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更难受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下笔之人必然见过真迹,很大可能是比着画才能临摹到这种程度。
县太爷怀揣着微弱的希望,哑声问:“王张氏,这画你从何得来,是何人所作?”
“是我儿王淮于两年前所作,画作左侧下方有我儿落笔。”
县太爷一看还真有,名字日期都写得明明白白,刚刚他被题字吸引了注意,并未发现这行小字。
得,最后的期盼落空了,天要亡我啊!
里边正说着,县衙门口围着的人却听得云里雾里。
“啥?啥图?”
“肘筋疼图!年纪轻轻你这啥耳朵,真不中用。”
“估计是个治病的医书,难道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秘籍?以前没听说老王家还干过这个啊,他家不是出豆腐的吗?”
刘秀才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跟这些蠢笨无知之人呆在一块儿真让本秀才窒息。
刘秀才没好气解释:“是董其昌的《昼锦堂图》,皇上素来喜爱香山居士的字,若是字写得好看,科考时还是一大加分项呢。
说起来也是巧,夫子还不止一次夸奖过王秀才的字得了几分香山居士真传,将来定能出人头地。”
刘秀才越说脸色越难看,像是明白了什么。
大嗓门见他神色不对,赶忙关心道:“刘秀才您这是怎么了?”
“王大娘说得没错,没准真是德嫔娘娘谋财害命!”刘秀才轻声喃喃。
周围人对刘秀才的话不以为然:“小兄弟,看你也是个读书人,这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的道理还不懂吗?”
刘秀才听见自己瞧不上的人这么说自己,顿时不乐意了:“山野村夫你们知道什么?王大娘手里拿的是《昼锦堂图》仿画,你们可知如今它的真迹在何处?”
没等他们回答,刘秀才自顾自说:“在养心殿墙上挂着呢!是德嫔娘娘万寿节时送的贺礼。”
大嗓门若有所思:“刚刚王大娘说过堂上的画是两年前王秀才临摹的,那岂不是说两年前这什么图是在王秀才手里。
而且刘秀才你也说过王秀才的字像什么居士,王秀才又是年后遭了难,这不全对上了吗?
定是德嫔为了讨好皇上,强夺王秀才家的字画,还把人给害死了!唔……”
大嗓门被人死死捂住嘴:“嘘嘘嘘!后生,你不要命了?怎么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大嗓门扒拉开那人的手,猛咳了两声,死死攥住拳头:“她都敢做,我为何不敢说?”
“哪里来的愣头青,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改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哎,就算知道是贵人做的又如何?咱们平头百姓贱命一条,死了也是白死!人啊,要学会认命。”一名头发花白腿还断了一条的老丈拄着拐杖麻木地说。
说完还看了眼那扭曲拖地的废腿,眼里满是死寂。
瘸腿老丈看着跪伏在地的王张氏,眼睛闪过一抹不忍:“小兄弟你们也别怪老头子我说话难听,人贵有自知之明,你们若是真为王张氏好,就快去劝劝她算了吧。
一个不好她自己命也得搭上,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有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之分,何必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呢?”
身旁有人应和着:“是啊,老丈说得在理,人还是要多为自己考虑考虑,这事本与你们无关,可别引火烧身,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想想家中妻儿老母啊。”
有那谨慎的闻言赶忙离他俩远了些,生怕受牵连。
刘秀才闻言踌躇不决,谁知大嗓门满不在乎高声说:“我孙二麻子烂命一条,要杀要剐悉随尊便,没有王大娘我早就饿死在那年冬天了。
我没什么学问,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有恩必偿,有仇必报,谁也不能欺辱我救命恩人!”
“天真!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救了没救了!”
“疯了疯了,又一个疯子。”
孙二麻子那瘦弱的身影,此刻变得伟岸起来。
刘秀才头一回正眼看他,只觉得羞愧难当。
自己一介书生,还不如一个混混儿。
说来惭愧,想到家中妻儿他也忍不住就打起了退堂鼓。
这么多人里,反倒是这被人瞧不起的混子最有血性。
县太爷揉搓着官帽,心里烦躁不安,对着给他找事害他前程的王张氏没了好脸色,一气之下把画轴扔到地上,开始耍赖。
“一派胡言,随便拿着一张破画就想诬陷宫里娘娘,我看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来人啊,给我把这信口雌黄的老妇扔出去。”
王大娘颤颤巍巍爬过去捡起卷轴死死抱在怀里:“青天大老爷,民妇冤枉啊,民妇所言句句属实,还请大人明鉴啊。”
见衙役在原地踌躇不动,县太爷火了,冲着他们怒吼:“你们一个个都聋了吗,都愣着干什么?本官的话也敢不听了?”
两名衙役起身向前,一左一右拽着王大娘胳膊往外走。
也不知道王大娘从哪来的力气,竟挣脱开来。
王大娘抱着儿子遗物毅然决然朝着县太爷扑去,吓得县太爷吆喝着来人来人。
王大娘并未理会吱哇乱叫的知县,决然地朝着案桌撞去。
想必过阵子大封后宫,就该叫德妃娘娘了。
之所以闹到世人皆知,是因为这些宫廷之事德嫔娘娘弟弟喝醉酒后自己抖落出来过,可信度极高。
再者皇上的反应也佐证了这条信息的真实性,据说皇上新得了董其昌墨宝,十分欣喜就挂在养心殿内,以便他随时鉴赏。
养心殿进进出出官员颇多,时间一长《昼锦堂图》上题字等细节也在官场流传开来,这也是他们能这么快辨认出来的缘故。
县太爷和县丞对视一眼,顿感棘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怎么还真牵扯上了。
两人死死盯着着桌案上的画卷,试图找出破绽,只可惜让他们失望了。
画面构图巧妙,意境平远开阔。
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
这确实是《昼锦堂图》的仿品,而且看新旧程度,只怕少说也是一年前的作品。
县太爷并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更难受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下笔之人必然见过真迹,很大可能是比着画才能临摹到这种程度。
县太爷怀揣着微弱的希望,哑声问:“王张氏,这画你从何得来,是何人所作?”
“是我儿王淮于两年前所作,画作左侧下方有我儿落笔。”
县太爷一看还真有,名字日期都写得明明白白,刚刚他被题字吸引了注意,并未发现这行小字。
得,最后的期盼落空了,天要亡我啊!
里边正说着,县衙门口围着的人却听得云里雾里。
“啥?啥图?”
“肘筋疼图!年纪轻轻你这啥耳朵,真不中用。”
“估计是个治病的医书,难道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秘籍?以前没听说老王家还干过这个啊,他家不是出豆腐的吗?”
刘秀才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跟这些蠢笨无知之人呆在一块儿真让本秀才窒息。
刘秀才没好气解释:“是董其昌的《昼锦堂图》,皇上素来喜爱香山居士的字,若是字写得好看,科考时还是一大加分项呢。
说起来也是巧,夫子还不止一次夸奖过王秀才的字得了几分香山居士真传,将来定能出人头地。”
刘秀才越说脸色越难看,像是明白了什么。
大嗓门见他神色不对,赶忙关心道:“刘秀才您这是怎么了?”
“王大娘说得没错,没准真是德嫔娘娘谋财害命!”刘秀才轻声喃喃。
周围人对刘秀才的话不以为然:“小兄弟,看你也是个读书人,这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的道理还不懂吗?”
刘秀才听见自己瞧不上的人这么说自己,顿时不乐意了:“山野村夫你们知道什么?王大娘手里拿的是《昼锦堂图》仿画,你们可知如今它的真迹在何处?”
没等他们回答,刘秀才自顾自说:“在养心殿墙上挂着呢!是德嫔娘娘万寿节时送的贺礼。”
大嗓门若有所思:“刚刚王大娘说过堂上的画是两年前王秀才临摹的,那岂不是说两年前这什么图是在王秀才手里。
而且刘秀才你也说过王秀才的字像什么居士,王秀才又是年后遭了难,这不全对上了吗?
定是德嫔为了讨好皇上,强夺王秀才家的字画,还把人给害死了!唔……”
大嗓门被人死死捂住嘴:“嘘嘘嘘!后生,你不要命了?怎么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大嗓门扒拉开那人的手,猛咳了两声,死死攥住拳头:“她都敢做,我为何不敢说?”
“哪里来的愣头青,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改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哎,就算知道是贵人做的又如何?咱们平头百姓贱命一条,死了也是白死!人啊,要学会认命。”一名头发花白腿还断了一条的老丈拄着拐杖麻木地说。
说完还看了眼那扭曲拖地的废腿,眼里满是死寂。
瘸腿老丈看着跪伏在地的王张氏,眼睛闪过一抹不忍:“小兄弟你们也别怪老头子我说话难听,人贵有自知之明,你们若是真为王张氏好,就快去劝劝她算了吧。
一个不好她自己命也得搭上,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有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之分,何必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呢?”
身旁有人应和着:“是啊,老丈说得在理,人还是要多为自己考虑考虑,这事本与你们无关,可别引火烧身,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想想家中妻儿老母啊。”
有那谨慎的闻言赶忙离他俩远了些,生怕受牵连。
刘秀才闻言踌躇不决,谁知大嗓门满不在乎高声说:“我孙二麻子烂命一条,要杀要剐悉随尊便,没有王大娘我早就饿死在那年冬天了。
我没什么学问,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有恩必偿,有仇必报,谁也不能欺辱我救命恩人!”
“天真!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救了没救了!”
“疯了疯了,又一个疯子。”
孙二麻子那瘦弱的身影,此刻变得伟岸起来。
刘秀才头一回正眼看他,只觉得羞愧难当。
自己一介书生,还不如一个混混儿。
说来惭愧,想到家中妻儿他也忍不住就打起了退堂鼓。
这么多人里,反倒是这被人瞧不起的混子最有血性。
县太爷揉搓着官帽,心里烦躁不安,对着给他找事害他前程的王张氏没了好脸色,一气之下把画轴扔到地上,开始耍赖。
“一派胡言,随便拿着一张破画就想诬陷宫里娘娘,我看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来人啊,给我把这信口雌黄的老妇扔出去。”
王大娘颤颤巍巍爬过去捡起卷轴死死抱在怀里:“青天大老爷,民妇冤枉啊,民妇所言句句属实,还请大人明鉴啊。”
见衙役在原地踌躇不动,县太爷火了,冲着他们怒吼:“你们一个个都聋了吗,都愣着干什么?本官的话也敢不听了?”
两名衙役起身向前,一左一右拽着王大娘胳膊往外走。
也不知道王大娘从哪来的力气,竟挣脱开来。
王大娘抱着儿子遗物毅然决然朝着县太爷扑去,吓得县太爷吆喝着来人来人。
王大娘并未理会吱哇乱叫的知县,决然地朝着案桌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