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扎赉诺尔》经典观后感有感

时间: 2021-03-14 02:19:12  热度: 389℃ 

点击全文阅读

《扎赉诺尔》是一部由赵晔执导,刘远生 / 李治中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扎赉诺尔》观后感(一):扎赉诺尔随感

看了电影扎赉诺尔,说的与"离别"的故事。中国最北端扎赉诺尔,蒸汽火车司机朱友祥在退休前一个月突然决定离开矿场,回老家。而他的徒弟治中却始终默默跟随,为他送行。影片没有高潮,着重在人物内心描写和师徒间的细微的情感。镜头很棒,画面很美,矿场上蒸汽火车那特有的烟形以及内蒙古苍凉的土地更是让影片多了份孤独感。另外,不知道饰演朱老头的那位演员是否科班出身,总觉得他浑身都是戏!

《扎赉诺尔》观后感(二):这座不知世界是否遗忘的地方——‘扎赉诺尔’

现在这个时代,现在这大中国,现在这样科技,现在这样的人,渐渐的熟知的‘满洲里’这座小城市,我问南方一百个人中能有几个知道‘满洲里’这座小城,更何况这座‘扎赉诺尔’的小区呢?也许只有居住在这的人知道,在‘扎赉诺尔’繁华时,‘满洲里’的人羡慕着‘扎赉诺尔’,当慢慢有人知道‘满洲里’或许并没人知道‘扎赉诺尔’它辉煌过,遗忘过,曾经过。。。。。。

这座不知世界是否遗忘的地方——‘扎赉诺尔’

愿你岁月波澜有人陪,余生悲欢有人听——‘扎赉诺尔’

《扎赉诺尔》观后感(三):去“先锋电影”展看的……

看完后的导演见面上,有观众问这部电影除了讲“送君千里,终需一别”的主题外,是否还有“送君千里,不诉离伤”?导演说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观众心里都有自己的感受。而我,也和上面这位观众有同感。

导演说,选择在内蒙古的矿区讲这样一个“小说话,多做事”的“送君千里”的故事,是因为那里的人感情朴实,人际关系单纯,若在广州等大城市讲同样的故事,就显得没那么容易让人信服。赞同……

见面会的女主持人,勇气也很可嘉。居然把自己的想法老实讲出来逗大家笑,她说以为老师傅下车扔了徒弟送的饼在地上,是为了给徒弟标记,好让徒弟找到他……话音未落,全场开怀大笑了,哈哈哈……

《扎赉诺尔》观后感(四):4.5先锋光芒导演见面会问题记录

摄影是没得说的了,学美术出身的导演大多有这个倾向;不过我觉得最喜欢的还是里面处理得很淡泊的浓烈情感,以及放映后导演所阐释的拍摄理念。比如那个地上用透明塑料袋装着的饼的特写镜头,赵导说:其实就是当时治中买的(我们都看到治中在小吃档口的表情),然后他在分手时偷偷塞给了朱老头,然后可能是压扁了什么的他就扔了。其实这一点大家没察觉到也没关系,(虽然确实有这个考虑)因为虽然对于剧情片来说,细节确实是精雕细琢的,那并不一定每一个物品以及每一个镜头都有它的喻意…(导演回答了为什么有那个铁丝网上老鹰的问题大意也是如此意思)。还有一个比较好的问答就是,为什么最后的镜头是矿区的人在领包子上班。赵导说:因为我始终想表现的是矿区与人的关系,所以没有把最后镜头落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以及当时写剧本最初有考虑让这两人先起冲突,后来觉得不应该用这样的,过于戏剧性的安排…我还有一个问题当时想问就是为什么他们在火车车厢上没有在一起坐,后来自己恍然大悟到原来是治中自己去退票后又买了跟朱老头一样的车次,因为知道他就在车上所以很放心,就没有必要非得跟他在同一车厢。(这样的叙事省略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扎赉诺尔》观后感(五):《扎赉诺尔》好

这是部出乎意料的好电影,撕掉“文艺片”、“中国独立电影”之类的标签,把它放在世界电影的海洋里,也能独树一帜。

头两个镜头,足以见出摄影的底蕴。朱师傅的头几句对白,就显出表演的功力。第一个场景,几句断断续续寒暄,啃鸡爪子,喝啤酒,小李演得有点过,不太成熟,反衬了老朱的老道。慢慢的,小李的演技也跟上了,两个人相得益彰。

一个缓慢的故事,似乎在一点一点朝漩涡中心推进。构图精致如一是优点,实景摄影的眩光是缺点。过度失真的色彩,无边长镜头,琐碎的细节,“等待戈多”式的对白,如梦如幻的场景(比如小李光着膀子在沙漠上和军人们打篮球),我开始担忧,无论怎样的情节都无法恰当地嵌入这样的形式,都会留下“过度文艺”疤痕。

小李一直在找老朱,在他退休前的日子里,想和他说些什么,老朱总是回避。老朱离去的那天,怎么也撵不走如影随形的小李,小李一路跟着回到老朱家乡的火车站,直到老朱让他上女儿女婿接站的吉普车,小李却掉过头,回到了扎赉诺尔的煤矿。那里,寒冷的烟尘中,镜头升起,黑黝黝的煤矿工人正在排队领白乎乎的馒头。

漩涡在哪里?观众们始终在等待,等待有路牌把他们引入习以为常的情感。电影竟在这里结束了。

我一下明白了,这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故事。自两个主角啃完鸡爪、喝完啤酒,他们就开始告别。这部电影没有观众设想的一切,却有拍出了一场古诗里的离别和纪录片般的扎赉诺尔。

《扎赉诺尔》观后感(六):看这电影气死我了

只能说很遗憾不是胶片拍的,什么都好,就是画面不好,暗部什么也看不出,死黑,颜色调的太过分了,我想起了电影史学的东西,一个新的技术出现的时候总是会烂用这个技术。这个电影在后期调的太过了,天空调的死蓝死蓝的,看的气死我了,这么好的一个电影给毁了,在电影最后结尾的时候在火车上,摄影特别流畅透气,把气氛推到高潮。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后期调的那么恶心,你这电影根本不是走这条线路的。顶多把饱和度降低下就可以了,

电影画面的反差特别大很好,但是,暗部层次--死黑。基本看不出演员在表演。特别是关键时候,结尾时候年轻演员在打篮球。本来是高潮部分了。演员那种离别悲伤无奈的神态画面完全不给我看,死黑,根本看不清楚。起死我了,我这么伤感的人,一般这个时候我都会哭的,可是画面死黑,完全看不到,。放完有人说这摄影太失败了,但是我觉得这摄影非常好,一看就功底特好,看这镜头的运用和调度就看的出来。肯定是导演和后期的失败,影片画面的高反差肯定是故意设计的,因为高清本来就是达不到要的效果,只能发扬高清的特点,把做的高反差。但是暗部没有层次,死不透气,看很多电影很暗或怎么样,但是别人暗的有层次,但是这个电影是死黑。这个片里唯一用的恰当好的就是海边哪个窗口的剪影效果。但是全片都是这样死黑,谁受的了,老演员回家了,在公路上停车下来时候,那天空蓝的,和什么似的,真喧宾夺主。气死我了,多好的一部电影。就这样失败了。

要是这电影是胶片拍的,我真是会说,看的部好片,

但是画面现在成这样了,

个人牢骚,

《扎赉诺尔》观后感(七):远望去 尽是乡愁

本来就是奔着题目去的,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满洲里,路过伊敏煤矿的时候已经是将近黑天的时候,小小的依维柯在雪地里穿行,压碎一路的碎冰茬稀稀落落的响,远处的昏黄色的灯光映照着巨大机器,大团团的雾气还有轰隆隆的响声......没想到一切的记忆在电影上演那么几秒钟开始涌现出来,影院里的空调特别的冷,我也穿个小短袖模拟着仿佛是在冰天雪地里看电影。

关于故事的情节,或许是抱着太多的情感因素在看,于是也先入为主的添加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进去...中国人都讲故土难离,但是作为一名那遥远角落里的土生土长的人从小被灌注的都是走出去的概念,努力的读书啊或者是其他的各种手段无非是离开这个气候恶劣交通闭塞的地方,记得高中那时候老师经常说全班排多少名就能去省外重点,差一些的就只能留在省内,当时还真是为了那个目标就出来了,而且还越走越远.....

人可以走过很多城市...但是故乡只有一个

就像故事里的那个小伙儿和那个老师傅一样吧,有几次那个老师傅推推搡搡的让那孩子回去,脑子里就想起了家里的人殷殷的希望说出去吧,离开这个鬼地方吧的场景。资源开采的差不多了迟早会衰败的,伴随的也是这个城市的没落之后就是消失....尽管当离开家乡之后无时无刻都在牵挂但正如影片里讲 送君千里 终有一别。

但无论如何,离家很远,远望去 ,尽是乡愁.....

感谢赵导演....

:大冬天光膀子打篮球太不真实了吧.....还有唱卡啦ok那个 我都不相信.....

《扎赉诺尔》观后感(八):扎赉诺尔!扎赉诺尔!

今天在标放又看了一遍这个片子,突然很感动。发现我到这时候才看懂了。导演的影像,经过银幕的放大,膨胀出了我心中最想表达的那种草原的感觉。一想起草原,能回忆的就是这个样子。那是冬天的样子,一片荒芜,寸草不生,滴水成冰,阴霾笼罩大地。除了没有色彩的荒芜,就是空旷。空的遥远。江河湖泊,是一大块坚硬而雪白的冰。

只有内蒙古,才有那样子冒着烟的蒸气机车,车里用煤作动力,烧水,水汽冒出来,就是影像中骇人的雪白的云团,匆匆地驶过煤矿。蓝天蓝得扎眼,最破最破的火车,真的就是我今年大年初一回家的那个样子,走在车厢里,空气里能哈出寒气,尿在地上,转瞬成冰。

一个是二人转,这是我从小听到大的东西。充满了泥土味的那种糙,那种生动。还有一个是冬天过年置办年货的街头,稀里哗啦地热闹。人们戴着电影里那种翻毛的皮帽子。还有大街上的卡拉OK,这也几乎成为了贾樟柯描写县城的一个标签,唱的却是罗大佑,这个镜头从跑了调的老头那慢慢地摇到小伙子,却几乎使我控制不住自己,有想要掉泪的冲动。

火车走在冰冷的矿区。影像就像船一样在运动中静止或者漂泊。我也很喜欢那一堆人捉那条肥猪,太棒了,太棒了。

火车啊,这个冒着蒸气的火车。废弃的厂房。矿坑。主人站在车厢的煤堆上,任火车开着,游荡,游荡,让我想起《小城之春》的那段湖上的泛舟,啊,一朵可爱的玫瑰花,赛瑞玛丽亚,赛瑞玛丽亚……都是最中国的,最诗意的镜头。

海拉尔和满洲里,是我三姨和三姨夫结婚生活的地方。也像那俩年轻人,当兵过去的。小时候,有年冬天曾经给我们稍过一大桶的牛奶,结结实实冻成了一大块,要拿锤子敲成小块的然后在碗里化掉。这是我对那里最早的记忆。就是觉得很冷,很冷。

《扎赉诺尔》观后感(九):此去尽荒漠,欲入莫回头

离开满洲里20来公里,我们将车头往北调向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去往计划中的额尔古纳。转向处,这条内蒙东部大通道的路牌中央,赫然印着“扎赉诺尔”。

“那个字怎么读?”

在追问那字前,我已经想起这么一部屡次错过的电影了。

没想,回来一周后,有幸看上了。

我必须承认,由于上了年纪休息不好,影片开始不久后,当我在这悠扬漫长的逆光镜头里仿佛触摸到索科诺夫画面后,我睡着了——我看索科诺夫的片子也经常睡着——还反复几次,直至朱师傅坐上治中的单车,“带我去你磕破嘴那一站。”

这是父子还是工友?如果这样的绵绵情意发生在城市,那我们将先入为主地断定,这是断臂。索科诺夫不也在柔美到扭曲的影像里,让圣彼得堡的海军父子断臂了吗(《父与子》)?

可是,正如导演坚持地要把这个情节几乎为零的故事,除了向最后的蒸汽机车告别外,搁在扎赉诺尔,荒芜空旷的塞外,也能让刚刚燃起的刻薄和肤浅阴谋早被激烈的北风吹散。男性间的友情,也随着无限拉大的视野,变得暧昧不再,而无比高大。

和地点一样,季节也是让这种友情得以可信蔓延地重要因素。我国最北部的这块地方,无论是黑龙江的扎龙(《考试》)、额尔古纳的室韦(《麦田》)、还是此片,都无比依赖于季节以及季节决定的光线和质感。

塞外的冬天,是适合告别的季节,此去尽荒漠,欲入莫回头。相濡以沫,依依惜别,30年矿上的情感,始终会被凝结成不便多言的记忆;塞外的冬天,也是适合蒸汽机吐气的时令,干嗖嗖的凌冽寒风中,无边无际的蓝天下,蒸汽被赋予了初夏秋所不能具备的具象形状。在员工与时代双重告别的意义下,这几抹几乎摸得到的蒸汽,更显得像是它们来源之处的机器怪物的最后残喘。

导演赵晔说:“今年有朋友去过扎赉诺尔,那些蒸汽机车全部被大卡取代了。”

一个工业时代的象征结束,一群耕耘于矿山的人群离开,一场告别的宴会散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扎赉诺尔》观后感(十):这样的送别,就像送别一部分的自己。

孤独,不寥落。 随意,不松散。 生活的质感呈现得比较自然,粗粝和淡漠,破败和大美,细腻和深沉,从来都可以并存。 没有努着劲儿非要表达或教育观众点儿什么的意思,也没有死命“作”出来的戏剧冲突。 有一些不经心但有意味的细节。除上火车前治中眼眶里的泪光,特写给得略刻意。 比如被吹走的车棚塑料布,又出现在治中回程徘徊的冰面上; 比如怎么都关不上的铁门;比如看到不是治中挥旗子,神色一暗的蒸汽机车司机; 比如完全不在调上的朱师傅和以为失散、突然发声、唱得还可以的治中的合唱,结尾的回忆呼应了两人街头K此歌的缘由......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 倦鸟已归时 你将已经踏上 旧时的归途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 相知的伴侣 生命中就难舍 蓝蓝的白云天” 治中是个表面怯于表达,心里阳光灿烂的青年。 面对喜欢的女孩、敬爱的师傅、不太熟的工友......守候是他的温柔,憨笑是他的寒暄。 和孩子们或是猫猫狗狗在一起时,才更放松。 他总笑,摇头晃脑、心无旁骛地笑,哪怕有烦愁、伤感,也就一小会儿。 当朝夕相处、相互在意的人,一起喝喝酒、吃吃小菜、随意聊天、哼哼歌的人,如父如友的人,终将离开...... 这样的送别,就像送别一部分的自己。 女儿对朱师傅,是符合传统意义上孝顺的。不时打电话问候,到火车站接,给看外孙的照片,路边不解仍默默地等待。 从朱师傅不耐地挂掉电话,从她对治中的无视中,却可见血缘下的疏离。 呆了半辈子的煤矿,走时只有一个小小的背包和一个怎么甩也甩不掉的徒弟。 往后的日子,抱抱孙子,养牛还是种地? 习惯了清冷的旷野,人多的地方会不会太挤太吵。 没有可以随心说说话的人,会抽更多烟,愈发沉默吧。 一送再送,别人来了,才不得不转身离开。 觉此处再一两个镜头或一个片段就该结束了。 还是演了好一会儿,发神经脱光上衣跟人抢篮球,终于抢到却扔得远远再立马跑走。 还夹杂着回忆的碎片,略显凌乱。 色调、构图,讲究。 镜头也流畅,干净、利落。 雪少,便没有那么大面积明显的黑白对比。 哪怕有雪霁的画面也好,或蓝或绿盈盈的天空也许更高远,日常且艰苦的生活也许更真切。 二人在蒸汽机车驾驶室里唱歌、喝酒的剪影,素净、轻快,平静的喜悦。 最后,工人们酷寒中排队领白馒头的画面,似有集中营的错觉,心里倏忽沉了一下。 扎赉诺尔,未被突显或渲染的生存环境,其实是恶劣的。 人们承受、牵绊,活着,和黒煤大地几乎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