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701》读后感摘抄
《读库1701》是一本由张立宪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701》读后感(一):读库17年
《读库1701、3、4、5》,新星出版社,2017年。关注这个MOOK系列很久了。虽说是以书的形式出的,但其实是一个双月刊的杂志。选题和文章质量都极好,难得的是不拘泥、不限制,话题范围很广,每本中总有你感兴趣的,也总有你看不懂的,当得上兼容并蓄。最难得的是,在这兼容并蓄后能看出人文情怀,看出很正的三观。另外两期没买到,说明这书还是很受欢迎的。
《读库1701》读后感(二):个人喜好
1.话说晏阳初。这样的人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让人去了解。
2.想你时你在闹海。没想到一部动画片需要那么多精心的准备,凝聚了那么多人的智慧。
3.无穷大平话。学数学真的需要天才的想象力,文章不错,但我太愚昧,眼花缭乱的数学符号根本看不懂,对一大段文字常常不知所云。
4.田伯母。那个年代有太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太多令人敬佩的人。
5.品图读园。不感兴趣.
6.声音。为什么很多作品里的文字在2106的声音里?其实这样的声音看过就忘,不看也罢。
《读库1701》读后感(三):读库1701
读的第一本读库是1701。
不得不说开篇的想你时你在闹海很精彩,那种工匠精神样的细致和热情跃然纸上,深深有种“动画只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之感,看了一两段便把电影翻出来配合着一起看了。
晏阳初那篇让人深入的了解了在穷困环境中竭力开展教育的平民教育家,他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基层仍存。
田伯母一篇则是写了动荡世事中小人物的起伏,开头有些绕。
无穷大白话写得比较专业,有些难懂,但原来人类在认识有穷和无穷中走了这么远的路,莫名觉着自身渺小。
圆明园那一篇介绍了修建和扩建的历史,可惜园子已毁,越看越觉得可惜。
《读库1701》读后感(四):评价:还行(个人感受)
之前零星买过几本,17年头一回订了全年。
1.想你时你在闹海 傅广超
无论从篇幅还是排序,可以看出是本期的重头。相对来说,写的也比较扎实和有诚意,读者都能感觉出来。对我也算是对这个领域的补白,回头重新看了遍动画片《哪吒闹海》。
2.无穷大平话 贾辉军
我尽力了,对于没学过高数的文科生来说,没有能够看完。
3.话说晏阳初 朱石生
这篇很神奇。开始阅读时心里很多疑问,晏阳初是谁,很有名么,为什么要写他的生平。越看越被他改革和探索的精神所打动,他为我们后来的扫盲、医疗、公民素质等方面奠定了基础,确实值得写一写和说一说,也不得不感叹,前人的种种努力是否还后继有人。
4.品图读园 贾珺
也是建筑学方面比较专业的,就当了解下了
5. 田伯母 熊景明
发现读库经常选取文革方面的内容,不是很喜欢。
6.声音 贝小戎 辑录
这篇最莫名奇妙了,名人名言录么,贝小戎又是谁,有点“滥竽充数”了。
《读库1701》读后感(五):读库1701
每年的第一本读库,有一个固定题目—声音。是过去一年的表达和记录,是每年的期待。
《读库1701》,声音,部分摘录、感触如下。
lt;一>
“耐心”一词应该贯穿在一切事情之中:耐心地去寻求自己的目标,耐心地去抗御所有偏离自己目标的一切,耐心地去忍受让一个普通人沮丧的一切。--布封《自然史》
我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我总是很着急。付出努力着急看到结果的呈现,到达约定的时间着急对方不出现,心急火燎赶路的时候看到慢吞吞的人恨不得推开他们。有了孩子之后,被说过我有耐心,因为他哭哭闹闹我不会烦躁,他磨磨唧唧我不会训斥,其实这不是耐心,这是不对孩子发脾气。我心里是着急的,看到字写得不好看,恨不得立刻能让他做好,看到他有一个坏习惯,在心里马不停蹄的想办法解决。
最近,慢慢感受到耐心是什么,慢慢在学习耐心。不开心的时候,不着急要立刻好起来;遇到困难的时候,忍受茫然和挫败,不因为想要快速离开这个困难而做决定;在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时,不去把失望加在对自己或者别人身上。耐心,建立在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之上,遵循事物有天然的自我发展属性。看不到方向的时候,踏实的站在原地等待光线;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弃甲溃逃不盲目决定;允许自己、允许别人做错,允许偏离,允许犹豫,允许慌乱。
lt;二>
不要让自己过多地消融于世界,要尽量稳固、充实、坚定。我们所有人共活于世,那些去爱、去感知的人活得最为丰盛。--亨利.詹姆斯《见信如晤》
孤单时享受孤单,喧闹时享受喧闹;平淡时看见时间不知不觉在流淌,热切时忘记了时间。痛苦时听到段子也能笑出来,寝食难安时看到苦难也有悲悯之情。
快乐的时候既能享受快乐,也能看到不快乐。因为人,既要取悦自己,也要胸怀他人。
lt;三>
人类在前进过程中,可能因为体验了种种罪恶而使得人生阅历丰富起来。不过,这一点必须要正确认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并不是罪恶本身所致,而是那种内心里焕发出来的战胜罪恶的精神力量所为。--亨利.米勒《春梦之结》
经历磨难、伤心、不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如果面对它们;有过失败、彷徨、犹疑也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哪之后坚定了什么。
lt;四>
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沉思美好的东西,人生有此三者足矣。--T.S.艾略特
lt;五>
如果我的头脑能够想象出它,我的内心能够相信它,那我就能实现它。--篮球运动员皮蓬说,拳王阿里这句话教会了人们要有梦想。
2017/7/14
《读库1701》读后感(六):读库1701
三月份开始看的一本书 断断续续在工作空闲的时候翻看 《想你时你在闹海》揭秘哪吒闹海动画电影的幕后创作 有些专业性 但却能让局外人了解很多有意思的事儿 有新鲜感 当年的工作人员真的太拼太厉害 在不可能的条件下创造可能 配音大师更是让人叫绝 “那是一个心地单纯 做事不讲代价的年代” “不要重复别人 甚至不要重复自己 也不要重复过去”看完幕后的分析点 再去看荧幕上的作品 关注点和感受一定会不一样
《无穷大白话》讲数学上的趣事 看着比动画创作的幕后工作更专业 也需要耐心地读下去 会初次接触很多学术专业名词 有初步的印象 也会有新奇和打破常识的体验 “宇宙至今仍沐浴在大爆炸后的2.7K热辐射余温中 这是创世纪的回声” “所有证据都表明宇宙的寿命是有限的 它诞生于过去的某个时刻 在难以想象的遥远将来 将不可避免地走到大坍缩的最后三分钟 或是达到死寂一片的热平衡 对于想问在这以后会发生什么的人 上帝为他准备了地狱 就像问大爆炸以前发生过什么一样 在虚无中诞生的宇宙 将在虚无中消失 没有时间 也不存在空间”这段话简直就是擦亮了我的世界观 了解科学发展历程也是挺有意思的 比如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 当你看到“偶数和正整数一样多”的结论时 一定觉得这很荒谬 但其实真理就是这样 颠覆常识的一瞬间充满乐趣和感官刺激 罗素的理发师悖论也很有意思 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这本书最喜欢的就是《话说晏阳初》了 之前并不了解这个人 但看完觉得也太伟大了吧 19世纪末生在巴中 在传教士那里接受西学教育 体会到学习不是把自己的心智塞进一个模子里 还是把心智从模子里解放出来 毕业后到香港求学 然后留学耶鲁 正值一战 他申请当志愿者去欧洲为中国劳工提供志愿服务 在那里为了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开始教大家识字 自己和朋友一起编写课本 自费出资 动员劳工 招募志愿者 用裂变的方式完成了一场盛举 真的是个有想法 有行动力的人 而后到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 在清末动乱时期回国 “我已经立志不入学界 只为文盲国民做扫盲教育”他真的去做了 而且做了一辈子 当时的有识之士真的有颗为社会 为人民奉献的赤诚之心 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热忱和信仰 激励他们前行 超级感动 而定县实验就是最好的诠释 一群学者专家举家搬迁 去到穷苦的乡下 帮助人们摆脱“愚贫弱私”每每为平教会的实际成果感到惊叹 但新中国后晏阳初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 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 反而得到国外众多国家的尊敬
《品图读园》讲圆明园建筑的故事 感叹“样式雷”家族的赫赫威名 当年大兴土木修建的离宫别苑 现如今只有断壁残垣 也是令人唏嘘 《田伯母》讲那个年代成分不好的人如何撑起一个家 有涵养 有气质的人真的不一样 想起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声音》是2016年的表达和记录 摘录的很多话会觉得晦涩难懂 也许这就是大家和平民的思想差距哈哈
《读库1701》读后感(七):第一本读库MOOK
预定了2021年的读库全年套装杂志之后就开始了读库补全计划。除了成主题系列的小册子就是往年的MOOK套装了。
在这本17年第一期的MOOK里面最喜欢,或者说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第一篇关于新中国动画长片《哪吒闹海》的创作故事。里面的老一辈导演编剧以及配音师对于自己的工作都有一份难以言喻的赤诚的热情。要说现在的文艺工作者或者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也有许多优秀的,在坚持着的满腔热血的创作热情,但是总觉得比起那个国家人民饱经风霜后迎来丰富多彩的暖春时节,大家都睁大眼睛洋溢着积极的笑容一起齐刷刷看向同一个方向上似乎迸发出强烈光芒的未来那样的氛,现在大家追求个性表达以及个人的意愿更为强烈,两种情况不可完全对立地谈论判定好歹。
看到老一辈艺术家精益求精对作品多加打磨的态度,和蕴藏在每一个工作脚步中的使命感和对群体大局的考虑追求,更有独特的从旧日的压抑磨难经历中多多少少承袭下来的顺应时势大局然而尽量忠于艺术创新表达的讲述构思创意。同时里面还体现了在这样一个大型项目里集结了多位大家,齐力合作时难免有意见相左,最后如何在包容中达成兼容并蓄的协奏。总之是很有时代感和力量以及小巧思的一项工作。我很喜欢里面东海龙宫里那个青色皮肤的仆从哈哈哈。
随后一篇论述最大数字、素数等纯数学干货的文章我是没能看懂的。
有一篇讲述一个平常伟大的上海女性的一生的小故事很温暖。市井小民的生活积聚成时代的洪流,多少藉藉无名的小人物在社会沉浮中飘荡过一生。结尾说道,她回忆中某个外出做工的下午,在我阅读完后的想象中,那个年轻的工厂女工,在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完成之后,偶然得到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在小河川上与工友姐妹们笑闹,橙红色夕阳打碎了细细密密铺在粼粼波光上。“她得到了一段完全属于她的时间。”我在看完后感觉到了一股平静的心酸。
那个年代的劳动者们,尤其是女性劳动者,在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幅高速前进的发展背景下,多少这样的女性劳动者被抹消了性别,投入生产线进行高强度的生产工作。我不能盲目说可怜她们一生不得已持续进行这种体力劳动的工作付出是否符合个人价值观和终于个性和理想的生活,因为对于那个时代从担负姐妹成长到帮扶父母再到奉献给职业岗位和最后又要养育儿女照顾家庭的大多数女性来说,她们花费在自己身上,属于且仅属于自己一人的独立时间实在有限。一生忙忙碌碌,为生活为家庭,她们的幸福也蕴藏在细碎的繁冗的日常中。只能祝愿她们能尽可能多地拥有“完全属于她的时间”,来做出她意愿中的选择。看过之后更珍惜我现在可以自由思考和读书的机会,在这样宽松自由的色彩之下,是上一辈劳动者们穿着千人一面的制服在工厂中辛勤劳作堆积的自由时代,也是我的父母在与故事中主角类似的辛苦工作之后为我营造的优越条件,以及最珍贵的,依据我的意愿选择我自己的人生的自由,每每想到仅仅就这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我就只能永远感谢我的父母,而这样沉重的付出和恩情,我用尽半生也难以偿还。
果然就算是比较不具有趣味性的社科类非虚构文学也许更处于我阅读的边缘区,我也要多多阅读,非虚构文学打开的思路边界和带来的后续思考是尤其深远留长的,很喜欢这样的广泛阅读,所以读库的这种专做非虚构的MOOK形式还是很棒的设置。
《读库1701》读后感(八):读库1701
假如我统治世界,我会要求人人都有义务读我的书,这样他们会变得跟我一样聪明,从而不相信世界需要一个统治者。 翁贝托·埃柯回答《展望》杂志提问"假如我统治世界"智识活动跟诱惑有点儿相像。如果你直奔目标,几乎肯定不会成功。 托尼·朱特《思虑二十世纪》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沉思么好的东西,人生有此三者足矣。 T.S.艾略特哪吒闹海我们这一代人,相信没有人小时候没有看过《哪吒闹海》,这部动画片确实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看的时候应该还在小学或者幼儿园,但是现在仍然可以回忆起哪吒自刎、太乙真人用莲藕让哪吒复生的镜头。
读此文,让我意外的是这部影片背后豪华的创作班底。美术设计张仃,导演王树忱,还有配音,甚至配乐都是用曾侯乙编钟来制作的。如果不是70年代的时代背景,相信不会有这样一部作品问世。更加可以肯定的是,动画片市场进入市场化经济,从今以后都不太可能会有这样豪华配置的作品问世了。
无穷大平话虽然是学统计的,已经跟数学沾边了,但读此文仍感吃力,前面的悖论部分是可以看懂的,到后面的解释部分就一脸懵逼了。
话说晏阳初人物传记类的文章是最容易读的,这一篇也是本书中我最喜爱的一篇。之前并不知道晏阳初,看罢此文总算对其有了一个大致了解,还查了维基百科,也了解了一些关于他的争议。针对晏阳初的经历,主要有三点思考:
第一,晏阳在20世纪初初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然而接近100年的时间过去了,如果把教育"通货膨胀"算进去,中国农村的平民教育似乎并没有多少进步。如果你去过农村,会发现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速度远远赶不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观城市,改变却很大,好的教育资源已经极度稀缺,「学区房」、「天价私立学校」在城市中并不少见。按照这种资源分配方式来推演,城市会逐渐培养出一大批「中产阶级」,而农村必然会越来越凋零,阶级分层也因为教育变得愈发明显。
第二,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之后,媒体里像晏阳初这样的「实干家」少了,我们在媒体中能看到的都是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商人,互联网似乎让大家都想着怎么赚钱。依稀记得若干年前,网络还没那么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通道还只是电视和报纸的时候,环保、教育这样的英雄似乎听到的还多一些。
第三,晏阳初为什么能成功,从他前半生的轨迹来看,他似乎一直在走运,每一个关键的节点都能遇到贵人,我想肯定不能用简单的运气来解释,他身上一定有着什么东西帮助他一直前行。是因为他的什么品质?还是因为他会说英语?我在文中并没有找到答案。而且在定县的时候,他能一呼百应,动员全国的志愿者前来,相信必定有着什么非同寻常的东西。
品图读园对建筑研究的不多,印象比较深的是圆明园是康熙赐给四阿哥胤禛的,并且在双十一那天临幸了这里。
田伯母说实话这篇文章的叙事方式让我有点晕头转向,先是开篇有了一些无谓的铺垫,对儿子过多的描述反而让母亲的形象没那么突出了,后面对田伯母的描写,有些欲言又止,让人捉摸不透。当然,故事是个好故事。
《读库1701》读后感(九):喜欢《闹海》《晏阳初》和《田伯母》
《想你时你在闹海》
分段介绍了《哪吒闹海》的时代背景、剧本、美术设计、音乐、动画作画、银幕后期、配音、为了三十周年献礼、回头看和往前走。把整个过程写得详尽完备,还配上了很多图片,非常生动。
三个印象深刻的段落:
1.因为在胶东(烟威青)的实景描画,总美术设计张仃希望把哪吒画成海边孩子那样的“黑瘦精灵”,最后当然没有成功。不过想想可能在屏幕上看到一个小黑孩,就忍不住想要哈哈哈。突然觉得我们这里海边孩子晒黑差一点对不起观众们。
2.哪吒自刎前那些画面的“闪念”,确实推动了观众情绪变化,令人觉得越发悲壮,是绝妙的后期处理。
3.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配音大神太厉害了。东海龙王的配音邱岳峰,也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阿凡提》里的巴依老爷,大写的牛。
《无穷大平话》
从开头看,半懂不懂,看到后面已经完全看不懂公式了,只能勉强看懂文字的内容,是讲无穷数探索带来的三次数学大危机,我只能看懂里面的人物和事情的进展,后面的讨论完全不行。
但是我很喜欢数学史作价埃里克.坦普尔.贝尔的比喻:“点缀在平面上的代数犹如夜空中的数也数不清的繁星,而沉沉的夜空却是由超越数构成。”
《话说晏阳初》
讲述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一生,重点放在他青年时期平民教育理念的形成和他在中国实践平民教育的成功范例“定县试验”。推动他人生理念的是3C:Confucian(儒学)、Christian(基督教)、Coolie(苦力)。儒学在精神上给他灌输了一种谦和,基督教提供了动力,对劳工的同情就是一种很具体的感动。而且晏阳初一生都在贯彻自己的平民教育理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他应该也知道不可能根本解决,却还是以西西福斯式的执着,一次又一次把“平民教育”这块巨石往山顶推,一直推到年龄把他扳倒。
我看这篇看得心潮澎湃,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一生。除了有理想,他还有能力、有活动力,能想办法把自己的理想落到实地。而且在碰壁后或者因为国内的政治现实问题推不动的时候,毫不气馁,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了一辈子。这是一个值得尊敬、人格高尚的人。从不因为劳工、农民的无知或者自己的成就而生出骄矜之心,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有受教育、不问身份、不问阶级、不问宗教、不问政治,有教无类。任何贯彻自己理想和信念,为国为民,不求自身地位财富的人,都是伟人。
《品图读图》
本以为是偏向理科建筑学的介绍,其实对圆明园整个历史都进行了梳理。先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匠”,清朝皇室的样式雷家族就是“大匠”。随后介绍了圆明园的由来和改扩建过程,介绍了整个圆明园的建筑和主题景区,重点介绍“九州清晏”,随后转到正文,九州清晏中的嫔妃居所“天地一家春”,包括近代圆明园遭受的劫难。再介绍图样的类别,“天地一家春”的图样属于大幅立样彩绘,殊为难得,把它捐赠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梁思成先生尤为值得尊敬。
对于“天地一家春”,看过《火烧圆明园》的一定不陌生,当时大臣很有深意地说了一句:“今晚皇上要天地一家春了”印象深刻。原来以为只是一个院落,没想到是所有伴驾嫔妃的居所,不过懿嫔确实是住在正殿,身份超然。
还有样式雷家族的没落,煊赫一时的大家族在辛亥革命后彻底失业,家族后人为生计所迫,只好变卖祖先留存的图档,幸而大部分留于国内。样式雷也没有后世传人,一块绚烂的文化图纸就此永留在历史长河,令人唏嘘。
《田伯母》
一个在时代中被苛待过的女性群体:丈夫因为曾为国民党将领/高官/职员,在解放后留在大陆,被以“反革命”罪名论处,随后,这些母亲们必须要自己给自己的子女找一个活路,养活他们。“作为妻子,她们的世界崩塌了。作为母亲,她们必须揩干眼泪站起来,支撑这个家庭,必须在孩子面前保持笑容,去谋三餐,找一条活路。”
田伯母是她们中的一员,在丈夫的噩耗传来时,她自杀未遂却早产,决定活下去。这个来自世家大族,虽父母俱亡但仍在家族中受到很好的照顾,,曾经在台湾空军子弟学校任教的老师,跑起了缝纫机,在小阁楼中凭借微薄的收入抚养着儿子。好在,田伯母一直狠抓儿子的教育,儿子最后在美国生活很幸福,田伯母离世时走得也很平静。
这是中国传统大家闺秀的一生,吟诗作对的传统,还保存在这些被挤到社会边缘的贤妻良母、昔日的大家闺秀中。她对世界的留恋莫过于儿子,然后是孙子。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母亲,她面对社会不公,平静地接受儿子曾经想要自杀的心愿,因为这是她无法带给儿子的公平,惟愿虽儿子离去。看这篇文章,没有太多压抑,却又很多感慨。
《声音》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报道、观点的合集,只能说,还是自己去看去读去领悟,才能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
比如我,我就喜欢英国发行的莎士比亚纪念币,硬币图案分别是一个骷髅头、一顶小丑帽、一顶王冠和一把匕首,以纪念他的悲剧、喜剧和历史剧。
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沉思美好的东西,人生有此三者足矣。
《读库1701》读后感(十):《读库1701》读书笔记
来自微信号:黄祎(iamhyi)
《哪吒闹海》电影海报本期一共6篇文章,分别是:
《想你时你在闹海》,傅广超,138页;
《无穷大平话》,贾辉军,41页;
《话说晏阳初》,朱石生,63页;
《品图读园》,贾珺,34页;
《田伯母》,熊景明,17页;
《声音》,贝小戎,51页。
《想你时你在闹海》: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幕后揭秘。
这是一部国产动画电影经典《哪吒闹海》的口述史,叙述电影拍摄的前因后果,展示剧情设计、造型设定、配乐配音、动画剪辑、后期制作等工业生产全过程,同时对创作团队做了最详尽的记录。
这才是真正的“一文读懂”,138页的庞大体量,5万字左右的篇幅,把一件事完完整整地讲通透。作者显然下了苦功夫,文末光参考书目都开了两页纸。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中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思维密集度”,公式如下:
思维密集度 = 准备这个读物所需要的总时间 / 阅读这个读物所需要的时间这篇文章就属于“思维密集度”比较高的内容,读完它可能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但作者写完它不知要花多少个小时。读好书真心是超赚的买卖。
文章标题应该来自李健那首《传奇》,里面有一句“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当时就有人开玩笑,说这个是写给哪吒的,要不怎么“想你时你在闹海”呢。谐音梗。用这样一个标题,按古人“用典”的习惯,应该也是暗示《哪吒闹海》电影本身是个“传奇”。
书里有一件小事让我印象很深。电影开拍前,主创人员去青岛、崂山等地“下生活”,总美术设计张仃在海边奋笔不辍,一张又一张地画着写生,身边的年轻人却“走走玩玩、指指点点”,没有人像老艺术家张仃那样长时间写生。张仃认为这些晚辈过于懒散,免不了心生不悦。这个误会,直到后来进了厂,张仃亲眼看到几十位动画家在桌前埋头苦干,年轻人的勤勉丝毫不逊色于老前辈,才算是得以消除。
产生误会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呢?原来,这源于画家、动画家两种职业工作方式的不同,也是美术和动画两种艺术的不同。画家是平面作业,要讲动态事物静态化;动画家则是立体作业,用一幅幅连续的画面,将静止事物动态化。画家需要写生、临摹,动画家需要去观察海浪的各种运动轨迹,观察人们在海边戏水走路的姿态,所以“动手画得少,看得多,看得仔细”。从张仃这样的老美术家的视角去打量动画家,得出的结论难免不够准确。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你会把什么问题都看作是钉子。”人在做判断的时候很难摆脱固有视角的限制,难免陷入“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陷阱。只有从自身立场中跳脱出来,对其他人有更深入的理解,从更高的层次来纵观全局,才更有机会接近客观真实。
文章中精彩的段落很多。这里抄一些:
邱岳峰谈配音:
“配音演员不应该只让观众听出‘字儿’(台词),还应该让观众听出‘事儿’(潜台词)。如果再能使观众品出点‘味儿’(艺术享受)来,那就更好了。”【三个字确定艺术层次,这种思维框架值得学习】作家肖复兴形容邱岳峰的嗓音:
“他的音色确实太特别了,沙哑中带有那么一点儿拐弯儿的余音,像是我们毛笔字中粗粗的笔画中的皴笔,若断若续,若隐若无。缺了它,墨汁过于饱满,那种干涩,那种尖刻或阴鸷的劲儿就出不来;有了它,立刻韵味十足,可以一听就能够听得出来,绝对不会和别人混淆。”【这就是文学家的描写功力,通过一个比喻,让人能充分理解描述对象的特点】曹雷谈配音艺术的衰落:
“现在如果不把它当做艺术品,而是当作温州鞋来做,那么观众当然不会再欣赏你。”【其实文化本身也是产品,需要考虑消费产品的群体规模。快餐文化的消费规模大,消费要求低,更适合流水线生产;经典文化的消费规模小,但消费要求高,更适合作坊式生产】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对了,“痛仰”乐队的logo是哪吒自刎,文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
《无穷大平话》:写出这个数所需的纸张,比全世界所有图书馆里的书所用的纸张还要多。
我承认,这篇我几乎没怎么看。太硬了,全是数字、公式和图表,实在啃不动啊。虽然当年读大学时,《高等数学》是两个学期加起来10个学分的巨课,考研也考的是变态难的数学一,但毕竟多年不用,早忘光了……
文中有些小知识点还是蛮有趣的,比如谷歌公司的品牌名称Google,来自英文单词googol,即“古戈尔大数”,一古戈尔等于10的100次幂,那是几乎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被谷歌用来象征他们的搜索引擎能链接到的海量信息。
又比如,庄子在《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原来中国古代的天才早已有了朴素的数学观念
在我看来,所谓无穷大,就是8字平躺着的那个符号,其实本质是一个“尺度”问题,是怎么去理解一个日常生活很难感知到的概念。
比如时间这个维度。很多人都强调过“复利效应”的重要性,比如爱因斯坦、巴菲特、李笑来、万维钢、吴军等人,因为哪怕再微小的起步,只要叠加上时间这个变量,日积月累,一定会得到一个无法估量的庞大结果。人们却很难理解这个道理,往往高估眼前、低估未来,因为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感知较大的时间维度。
又比如现实生活中对数字的不敏感。人们使用现金消费的时候,往往比较克制,用信用卡或虚拟支付的时候,往往比较随意。关键就在于,现金是具象的,是可以感知的,而且钞票的面值有封顶,虚拟消费则是抽象的,只看到一个数字,不太容易跟实际金额对应起来。
有人说,远古时代那些原始部落,酋长之间做交易,超过三以上的数量就觉得非常多了,因为他们理解不了。现代人好一些,但普通人最多能理解百万、千万,谈到“亿”还是觉得很庞大,王健林们却能够很自然地说出“定一个小目标”。这同样是一个尺度问题,人跟人用的不是同一把尺子,刻度值也不一样。
《话说晏阳初》:推动他人生理念的是“三C”:Confucian(儒学)、Christian(基督教)、Coolie(苦力)。
晏阳初,一个阿甘式的人物,他真正做到了“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在西学东渐的年代,他跟当时很多人一样选择出国留学,浸染在西方文明里,“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他又跟很多人不一样,他非但没有摒弃传统文化,反而将“儒学”和西方宗教中和在一起,一方面把救世济民当作自己的责任,这是传统士大夫的定位,另一方面又崇尚清苦的修行,这是属于典型清教徒的信仰。
鲁迅从围观群众身上体会到国人的麻木,晏阳初则把当时底层民众最突出的问题总结成“四大病”:愚、贫、弱、私,分别指知识贫乏、经济贫困、体质赢弱、缺乏公德心。他提出这样一套解决方案:用文艺教育解决愚,用普及农业科技解决穷,用卫生教育和医疗构架改良解决弱,用公民道德教育解决私。
跟同时代那些革命救世的主张比起来,晏阳初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相信能用一个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相反,他更愿意自下而上,一个一个解决切实的小问题,先做好一个“识字班”,再扩大到一个村、一个县;先尝试从普及识字的平民教育做起,再以定县为试点解决“愚、贫、弱、私”。
他在定县的实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一个人再强,强不过时代。战火四起,随着硝烟的弥漫,定县在日寇的围攻下沦陷,全国局势飘摇,教育问题在生存问题面前只能牺牲、让步。最终,随着年岁渐长,晏阳初的个人努力以失败告终。后来,有人批评他的做法“并不能解决贫穷愚昧的根源”,这话不能算错。但是,又有什么做法真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根源”呢?
文章最后写道,他就像西西弗斯,明知巨石推上山顶之后还会轰然滚落,但他还是一次又一次把“平民教育”这块巨石奋力推上山顶,直到最终被年龄扳倒。
他究竟是一个成功者,还是一个失败者?他“自下而上”、实事求是的做法,到底是对是错?只怕很难有标准答案。对我而言,我也不大相信什么“大设计”,我更支持他的做法,就像胡适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品图读园》:《圆明园中路天地一家春立样图》解析。
又是一篇不大感兴趣的文章。读完毫无印象,只是提醒自己有时间了要多去圆明园走走看看。
《田伯母》:我问过她,为何可以平静地接受儿子自杀的打算。她说,我已经想好了,他走,我也走。
很多人觉得《读库》是面向70后乃至60后的读物,内容充斥着一种怀旧、怀古的味道。比如,以那段特定历史岁月为主题的文章,《读库》里数不胜数。我想,这个事实一方面跟主编老六本人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也跟这套Mook的定位有关,它可能希望能用文字记录下一些什么,希望能通过文字呈现出各种真实的人性,描摹出世间万象。动荡年代里,人性总是展现得更加彻底一些。
整体的阅读感受,是一种艰难生活中的优雅与尊严。文中有一句话:
“当时,我们这些在知识无用的时代依然好学的人,根本想不到所学的东西会对个人前途有什么意义。学习只是一种习惯、爱好,是对得起自己生命的行为。”《声音》:2016年的表达与记录。
有点像《新周刊》的“嘴上风暴”栏目,是各种言论的集合。虽然标注是“2016年的表达与记录”,但内容未必发生于2016年,而更像是作者自己在2016年所见、所闻、所读、所思的产物,像是一种语录体的读书札记。
抄几句我最喜欢的在这里:
爱尔兰小说家艾德娜-奥布莱恩《圣徒与罪人》:人的痛苦大多不是来自重大事件或打击,而是在岁月的流逝中,由于心灵的流离失所而经历的窒息状态。在沿着那条似乎顺理成章的人生道路往前走的时候,不经意就成了罪人,不经意就获得了救赎,不经意就变成了自己的难题。亨利-詹姆斯《见信如唔》:不要让自己过多地消融于世界,要尽量稳固、充实、坚定。我们所有人共活于世,那些去爱、去感知的人活得最为丰盛。卡尔维诺《巴黎隐士》: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写于201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