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读后感精选
《一个人》是一本由(美)安·兰德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读后感(一):自我
第一次读安·兰德是很多年前《安特拉斯耸耸肩》,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被里面的观点所震惊而发出的共鸣感,直到现在那本书和安·兰德都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和作家。
这本《一个人》是很短的一部小说,说是小说,但更像一个人的日记或内心写照。讲述这个人从“我们”变成“我”的经过,前后都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或者说是悬疑,但在文章中并未给出解释,可是如果仔细一想,解释却又明明白白的在那里了。这本书其实非常清晰的阐述了安·兰德的哲学观点,如果还有人在说她是一直在为精英阶层发话的话,那就说明TA的阅读能力太差了,或者更甚,是TA自己太肤浅了。
安·兰德在她每一本书里由始至终表达着:人,首先必须有自我,其次再有其他关系和社会属性,而自我的财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技能去创造的,以及跟其他拥有技艺的人一起来相互交换得来的。她从未替精英阶层站过台,如果你仔细读,她的笔下那些最终获得真正自由的,都是自己有技术并努力去工作的人。这些人有来自上层阶级的富人,也有来自中产的技术人员,还有底层的操作人员等等等等。
说回到这本书,如果从故事性来说,《一个人》作为小说情节确实不够蜿蜒曲折,完全不符合一部精彩小说的要素,但从文学性和哲学观点阐述来讲,短短篇幅讲清了人类的先觉者的觉醒,输出了自我观点,并且字里行间充满悬疑,可读性非常强。
并且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近几年来一些大热的好莱坞讲自我觉醒的乌托邦式的青春片,无一不含有这部作品的影子在里面。
这个版本的《一个人》在后面还加入了安·兰德的手稿,也算是一本中英文合版了。
《一个人》读后感(二):读完
这是一个很有那么点意思,也抗争得很明明白白的故事。 这本书是第一人称写的,但是用的却不是“我”,而是“我们”。 作者虚构了一个原始的未来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真理是这样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整体,除了全体的意志,没有其他的意志。” 在这个社会里,与集体不同是罪恶的,提出质疑也是罪恶的,不被多数人认可的东西就是不好的,就是堕落的,在这个社会里,所有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你的出生和幼年成长在哪里,等你到了该工作的时候,你可能会成为清道夫、科研人员、公务人员,但这个选择不是你自己选的,是别人安排的,你如何生活,在哪里工作,如何走入死亡,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你的个人意志是不存在的,你的一生,所思所想,所行所为,都必须是为了集体,为了人类。 主人公,他没有名字,他的代号是“平等-2521”,他自称为“我们”。 他成了这个社会之中,不同的一个。 一开始,他仅仅是有比他身边的兄弟们更为机敏的头脑,但是他知道这是一种罪过,所以他掩盖了,但是他痛苦于被安排,他情不自禁地开始探索和学习那些被认为是荒谬的东西,他甚至有了疑问,但是他不敢提出问题。 因为一旦提问,质疑,就是罪过。 他成年后想成为“科研之家”的一员,但是他没有机会,他被送入了“清道夫之家”。 他从早到晚的作息都平淡至极,但是他的心灵从没有平静。 他知道有过这样一个过去,一场“伟大光荣”的战役,摧毁了那个“不能提及的时代”,而那个时代,是罪恶的,但他与世不同的个人意志在折磨着他,令他疯狂好奇那个过去的时代。 他承受着无法跟任何人诉说的痛苦。 后来,他遇见了“她们”,那个她,“自由5-3000”,他偷偷给她取名为“金色的人”。 他的异样最终被发现了,他面临审判,但是他成功逃走了,逃入无人去过的森林,而“金色的人”也追随他而来。他们第一次诉诸爱意,说的是“我们爱你们”。 可是他们都觉得不对劲,不够,好像应该有一个更合适的词去形容这种,独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感情,他们继续向森林深处逃走,他们遇见了一栋房子,那是不能提及的时代留下来的房子,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本手稿,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词。 不是“我们”爱“你们”。 而是,“我”爱“你”。 他醒悟了,发出了喟叹。 故事在这里高潮,也很快就走入结局。 这就是结局,主人公找到了“我”。
《一个人》读后感(三):一群猪,以及一本给他们看的书
一群猪,以及一本给他们看的书
———《一个人》
我们生下来没有名字,我们是母猪,终生代号叫三胖7650。
我们的共同价值观是“猪圈至上,吃饱为先。”
我们生活在一个超大的现代化牧场。这里栖息着地球上的诸多物种。
和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叫公仆2000的人类,从我们出生下来,公仆2000就养活我们,并教我们规矩和生活的本领。公仆2000给我们建造了金碧辉煌的猪圈,他们一本正经,主张天下为公,并规定了数不清的道德和法律。我们按时吃饭,按时医疗,按时睡觉,按时散步,按时生育,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仿佛天下万物都是为我们准备的。
我们不敢想象如果离开公仆2000的日子该怎么过。
有一天,猪圈混入了一群叫花花3344的母鸡。花花3344不顾一切,“咯咯”的叫着,她们再说“咯咯”“秘密”,那是不能提及的秘密。花花3344是从她们产下的鸡蛋壳上发现的启示,那是一个词,她们坚信,那是耶稣时代就有的神迹。这个世界,没有相应的精神、意识,一切制度都是伪造的假象
这个时代,这个词汇是绝对不能提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花花3344被猪圈里严密的监控设备发现了,等待她们的将是无情的酷刑。
我们亲眼见到公仆2000把花花3344驱赶到不锈钢的笼子里,然后送进了一个黑乎乎的车间;花花3344的腿挂在放在冰冷的金属钩子上,公仆2000为了防止她们说话,先拔出她们的舌头,并用刀片划断脖子,血会流进一个大池子,再用100度的蒸汽快速退掉羽毛,她们的肉和骨头都磨成饲料,供我们享用。
我们惋惜更不理解花花3344,为什么一定要知道那个秘密,我们甚至听到她们临死的时候,仍然兴奋的在传颂她们发现的秘密“咯咯”,“咯咯”。
半年后,一天夜里,我们猪圈里又混进来了一只叫金金8848的公猪。他年轻又健壮,笑容如此迷人,他问我们是否知道花花3344说的秘密,他也想知道,并发誓永不出卖我们。
作为条件,他愿意和我们结成配偶。我们再三思考,念在我们都是同类,而他渴望心切,便偷偷的把听到的秘密告诉了金金8848。金金8848听到了这个秘密,眼睛中射出了异样的光芒,他不顾一切的和我们配种,那一夜,我们终生难忘。
好景不长,金金8848果然也被公仆2000发现了。我们母猪届一致认为,都是由于这个秘密的缘故,我们为了防止杀身之祸,我们发誓再也不会说出这个秘密了,要把秘密烂在肚子里,从此我们也忘了语言,忘了去思考。
宣判那一天,当着我们的面,金金8848被公仆2000用更加残忍的方式宰杀了。尖刀先捅破了他肚子,肠子,胃口袋,心肺,一股脑的流了一地。随即,他的肉被出售。
没有人知道,金金8848把秘密刺在了他的肉皮上,希望这个秘密可以被人看见。直到2个月后,公仆2000中有一位叫安.兰德的作家,可能是偶然吃了他的肉,于是,写了一本专门给我们猪看的书,名字叫《一个人》… …
《一个人》读后感(四):我,或我们?
如果只能二选其一,是做我,还是我们?
安·兰德通过《一个人》清晰的展示了她的哲学理念和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也是她意图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情结——我是,我想,我将。《一个人》是一个集权社会中自我觉醒的故事,背景设定很奇幻,故事叙述起伏不算多,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老实说,刚开始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些头晕,于是强行在眼脑识别系统中把“我们”用“我”来代替,呼,这样读起来顺畅多了。假如这个故事真的存在,故事中的平等7-2521和自由5-3000大概在刚开始用“我”的时候,也会有些不适吧。故事不曾有前情交代,只能从字句中脑补,未来的未来,人类社会大概是遭遇了惨痛的灾祸,幸存者作为“顶层”的人,规划出一个完全化的集体主义社会,没有自我和个性的概念,没有“我、你、他”这些单数人称,每个个体的人都有一个类似监狱里的代码。每个人都没有自我的思想,没有思考的能力,他们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顺从和付出,但凡萌生出一点体制允许之外的想法,他就是有罪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极致,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此刻被扩放到无限大,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被完全驱逐出认知法典,本我被重重重压掩盖,自我早已消失不见。
故事的主人公,安·兰德塑造的英雄平等7-2521就是一个戴着罪孽的人,他和其他的兄弟一样,也是“交配宫殿”的产物;他又和其他兄弟不同,他对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熟悉感,也能掩盖自己思想的罪。他就是安的作品中总会出现的“具有强大能力和独立性格而与社会产生冲突的人”,在平等7-2521那个世界里人人都以付出为美、利他为善,若是有人露出丁点儿的自我,一定会被其他人用厌恶的眼光关起来责罚。我们的国家曾一度历经集体主义至上的年代,家家户户把自家铁锅门把手螺丝钉拿出来打铁炼钢,饿着肚子在麦田里一颗颗捡拾漏掉的麦粒则会被人鄙视“薅社会主义羊毛”,细思起来不免心惊。好在历史终究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人的天性也不再受到压抑。
研究人类核心天性和性别科学的迈克尔·古立安痛斥白板说——每个人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天性,硬要把婴儿视为白板,强行涂抹上自己的颜色,他终将会面目全非。除了平等7-2521和他意识到仍保留着自我核心天性的寥寥几人,其他人已是在强权流水线一般的生产教育体系下变成需要吃喝拉撒的机器人,这样的情形下,仍持有一颗真我之心的人当得起“英雄”这个称谓。平等7-2521意识到他的想法并不被集体接受后,依然的选择了逃离,他的坚韧和天赋都显示他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的那个人。
当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的时候,当我的行为和他们不一样的时候,当我的信念和他们不一样的时候,一定需要被驯化或是扼杀吗?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是坚持做我,还是顺从做我们?荆棘之路的尽头,哪怕是被当众焚烧,也许众人的身影下,就有一双小小的眼睛发誓,终将追随你的道路而行。
.s. 本书后还附有安·兰德的手稿,有兴趣的话可以琢磨琢磨作者对这部小说的雕琢过程。
文/团团花哚 2016.01.11
《一个人》读后感(五):一个人还是“一个人”
鉴于之前读安·兰德的作品,《一个人》很容易被理解为“一个人”,用英语可能会解释的更明白“only myself”。熟悉安·兰德作品的人可能都很清楚,她是个人主义的倡导者,在安·兰德的文化语境里,“一个人”是很重要的,这个人,可是是“我”,也可以是“你”,或者是“他”,但是没有“们”。
听起来像是在玩文字游戏,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惊世骇俗的女作者真的把“一个人”的故事写成了小说,或者甚至都不是小说,你不知道这里面到底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甚至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我们”是怎么样找回“我”的,一个人是怎么样从一群人中被看见的。
初次接触这样安·兰德的文字,很难不联想到《1984》。《1984》不是一部轻松的小说,不读到最后你是无法看清楚文字所营造的时代和世界,或许就算读到最后,你也可以将所看到的一切定义为“谎言”和“混乱”。相比之下,“我们”的世界的故事就太好读了。这是一个预设的故事。时间线并不是倒叙,是从中间的时间点回溯,在回到中间的时间点正述,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一早就对故事的结局了然于胸。故事并不复杂,与安·兰德以往的作品相比,《一个人》很容易理解,但是苦心孤诣的作者,依旧对人类的境遇感到担忧——那些不知道“自我”为何物的人,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将那个答案告诉他们?就算有圣徒为此尝尽人间艰辛,依然有人视这一切为无物,他们还是躲在“我们”的后面,做“我们”中的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虽然《一个人》不是一部篇幅很长的作品,但是字里行间却充满了焦灼和无奈,甚至给人一种“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的恨铁不成钢之感。这是一部不很安·兰德的安·兰德作品,为了叫醒那么每个人都存在的“自我”,她第一次把一切都写得太直白太明白了。尽管如此,《1984》的世界曾经真的在这个世界存在过,比《1984》的预言更可怕的是,《一个人》的世界可能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体制任何国度里。一个人要浪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选择、思考权利,别人是万难阻止的。
在我们这倡导了多年“集体光荣”的国度里,《一个人》显然是不会受欢迎的。个人主义也是被排斥的,当“为自己”成为最高道德时,“集体荣誉”就变成了一种悖论。所以,中国人读《一个人》一定比美国人读更震撼,也许,这也正是为什么安·兰德和她的哲学思想存在那么久,我们直到今天才能看到的原因。
剥离了“我们”,我们一点点像人类之光进发,也只有“我”从“我们”中走出,才会有人类之光。
阿波罗神庙门楣上那句“人啊,认识你自己”振聋发聩,然而在安·兰德的视界里,是人,不是人类。人类不足以代表你自己,人类不足以涵盖我自己,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自我,也因为与众不同而代表此一生真正地活过。
我时常想,那些听从父母之命嘟着嘴巴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在父母求爷爷告奶奶的协助下找到一个所谓“正式工作”,从此过上了复制上一辈的小城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一定没有读过《一个人》。他们一定不知道,他们厌恨“我们”,但是竟然就不知不觉中做了“我们”的帮凶。是的,成为“我们”的兄弟,当然可以不用操心,不用思考,看起来安全无虞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但是你一定不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一定不是为了一生安全地重复,重复他人的人生,复制他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无怪乎,安·兰德会被称为“美国精神的奠基人”。或者,当你合上这本书之后,也想直抒胸臆地说一句“I am who am”,一个人一定要经历很多“一个人”的时间,才能最终成为“自己”。
不管多拗口,一个人会懂得另一个人,当他们并不仅仅是人类,而成为“人”的时候。
《一个人》读后感(六):唤醒
有时一定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某个人表现出不顾他人感受和想法的行为时,我们一般会责问他的自私自利,评价这个人太自我。我们的观念里一直存在一种利他精神,可以顾忌别人心情的人,才会赢得掌声与祝福。“自我”,在这里变成贬义词。而撇开别人眼里的评价,自我是非常个人化的特质,用于“觉察到自己的一切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是区分自己和他人不同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每个人身体里,都必得具有自我精神。
1943年出版了至今畅销不衰的《源泉》,和1957年出版了美国历史上仅次《圣经》的超级畅销书《阿特拉斯耸耸肩》的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安•兰德,无疑是代表“自我”发声的杰出人物。她始终强调“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社会,就不是理想社会。”她推崇“理性的私利”,认为“如果一个人希望保持自己的个人利益,并且宣称自己有权利获得个人利益的话,他必须同时承认别人也具有同样的权利。”安•兰德的个人主义和理性思维在不无例外在《一个人》里得到体现。
小说最初暂定名《自我》,直指作品核心,为避免多早泄露内容,随后改成温婉隐晦的《颂歌》,但意在赞颂“人的自我”这一思想显而易见。此次中文版译名《一个人》,仍万变不离其宗。
书中,安•兰德构建了一个与独立思想对立的世界——一个绝对集体主义的世界。那里属于“所有人”并非属于个体,只有“我们”没有“我”。但所有人都有名字,就像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安排,从分配食物到分配工作到分配男女结成一对(纯粹交合)到老有所依,几乎所有人都不需要费脑思考安然生活就从天而降,只因为他们有一个万能的组织,委员会。注意,委员会不是定义的领导班子,它只是和“所有人”一样,是“我们的兄弟”。但没有谁会思考“我们的兄弟”中,为什么只有委员会有权决定别人的命运,因为他们并不清楚世间有“自己”“别人”或“命运”一说。小说中不管是环境的营造还是人物性格的把控,都是停滞的刻板的,像一幅机械化模仿的拙劣画作,或者像乌泱泱一群人,任凭你百般努力,也不能揪出其中一个区别对待。
唯一保留色彩的是主角“我们”,他叫平等-2521,自有记忆开始,就明白辛苦劳作的意义是为了“我们的兄弟”。但他天生与别人不同,长得太高、太壮,备受歧视。和他挺拔的身体一样,他的头脑也不允许随意屈从,喜欢提出质疑,爱好冲撞规则。可能正是如此,他体会到孤立感,这让他在独处时触及到的他是一个单独个体存在的意识显得难以规避。他开始触碰并寻找那个“不能说出的词语”,挖掘那个“不能被提及的过去的时代”,他试图挣脱禁忌。但是安•兰德不过是赋予小说一个合理的由头,一条顺其发展的线索。身处一个坚固如铁的集体世界,孤立感不是百分百的好事,它可能使畏缩的人更懦弱,也可能让勇敢的人成为史诗般人物。一切前提条件是,自我被冠以何种正当认识。
安•兰德的哲学理念中,可以认识到自我,不是为自己私利的不择手段。它是理性、诚实、独立、骄傲等可实现人生价值的各种特质总和。理性的人“不能怀着侥幸心理试图摆脱矛盾”,诚实的人不能“假装事物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而不接受它们的真实面目。”独立的人不接受“别人的判断高于自己的判断,高于现实。”骄傲,则是使之富有勇气实现自我的能量。她给予人物核心灵魂,一个拥有多种特质的清醒而坚定的人由此产生。平等-2521毋庸置疑代表了安•兰德个人主义的理念。于是兰德描写的不是逆途中求生,而是逆境里掌握真理,自我永远占据制高点,这又是一次对个人主义发起的绝对的捍卫。
然而安•兰德把情景放置在极端的环境里,把个人意志完全掩埋继而绝地重生,似乎不止为了证明“自我”不妥协于任何权威社会,不消灭在任何集体意志,还意味着我们常常对“自我”的一种忽略。有多少时候不敢承认自己的思想强大独特,是因为担心徘徊在人群边缘;还有多少时候不想认可别人思想的强大和独特,是因为要防范被人甩开滞后的可能。就像无论何时,都有人软弱,有人果敢,有人泛善可陈,有人光辉无限。兰德说:“这个地球的秘密并不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的,它们只呈现在寻求它们的那些人面前。”成功者,只有一小部分。发现成功秘诀者,也就那一小部分人。
“我们”的世界,有始终卑怯而麻木的人,如同委员会只认可蜡烛的发明而否认电的发现,也有蠢蠢欲动却只恐惧压抑的人,比如暗夜哭泣、梦中惊醒、或突然尖叫的人,这些平日里顺从得几乎没有情绪的人,终究要按捺不住内心渴望。即使如此,麻木或者压抑依然出于自我的意愿,兰德一直尊重这种意愿,它体现在了小说结尾处,当“我们”明白作为一个人的真正形态时,当他希望把自己的觉知传递出去的时候,他选择了一些人,那些人都是表现过寻求自我而无路可循的人。对于冷漠无知的另一些人,是不加考虑的。
安•兰德意在唤醒,但是,不强求。而自我意识的产生,也恰恰不可能是强制性能够做到的。
《一个人》读后感(七):我
我。
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想要什么?我在世界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我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是不是基于自由的选择?自由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
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这些念头萦绕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社会赋予了我很多身份,首当其冲的是——女人,紧随其后的是朋友、爱人、女儿、姐姐,再之后学生、老师…… 但我知道揭掉种种标签,我首先是:一个“人”。
我是一个人,一个个体。我有感受,知道什么是悲伤,知道从何处可以攫取快乐;我会思考,会好奇,会探索,会怀疑。可是,这些认知依然不能回答我的问题。
我是谁?我和其他的个体,有什么共性,又有什么不同?
我不是一个顺从的人,无需他人告知我就明白这一点。
“服从”,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以学会的词,我的脑海中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质疑,我不能容忍尚未厘清一切,就先沉默不语。“集体”,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词,我尊重它的存在,然而一个不会服从的人,从一开始就被它所排挤。“我”,还是“我们”,我到底应该把哪一个放在内心的神坛上,我毕生所追求的意义,到底是成为“我”,还是“我们”中的一个。
如果不谈过去,不想将来,就在当下,就在此时此刻,让我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会告诉你:是的,我要做一个“反叛者”,在成为“我们”的一员之前,我想先成为“我”。在我探索“我”的历程中,我越来越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可以说,在自我的最深处,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万事万物都有价值,“我”也是价值,追求自我不需要理由,因为自我本身就是理由。
可是当我身处“我们”之间,我又充满了疑惑。
全体的意志真的高于个人的意志吗?数量较多的幸福真的好过数量较少的幸福吗?享受独处是邪恶的吗?过多的思考是罪过吗?如果不是“我们”都这样认为,这件事就一定不是真的吗?
“我们”说,这是哲学问题,不应由“我们”思索,就算“我”得出结论,也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我们”却不能告诉“我”,什么是对“我们”有意义的。
“我们”说,“我”不需要意义。离开了我们,“我”就是脆弱,将体会孤独和恐惧。
可无数个夜晚,我独自坐看星空,仿佛整个苍穹之下只有“我”,我并未感到孤独,也不恐惧。我爱这一片寂静,我希望耳畔只有风声和心的回响,我在浓黑的夜空里看见了永恒和虚无,看见了死亡和生命。
不,我需要意义。我需要我的思想,我的幸福,我的追求,我的意义。我的,完完全全的、真真切切的,属于我的。
“我”的呐喊被湮没在“我们”的欢呼中,他们欢庆统一,欢庆整体。
我最终还是游荡在“我们”边缘的那位异己,想逃,却逃不过宿命。我不愿面对那些沉默和疲惫,不愿看到“圈子”里逆来顺受的一具具躯体。
所幸,这其间还有着发光的眼睛,还有自由的灵魂独处在精神世界里。
我,和其他作为“我”的个体,终将以微笑作为号角,打响一个新的黎明。
后记:
如果一定要定义,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个人主义者,也曾因为这种显得有些“反世”的精神而自我拉扯,幸而足够坚定。
于是我遇见了安·兰德。《一个人》无疑是个人主义的、“反乌托邦”的,在《一个人》中没有“我”这个称谓,所有人都用“我们”称呼自己,“你们”称呼他人,独处是严重的违规,这个遥远而原始的社会里,“一个人”是不被允许的存在。小说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无疑是夸张的,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又隐隐地感到些什么,感到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与《一个人》中的社会,存在隐秘的同质性。
最后两章中,“平等7-2521”发掘自我的叙述简直振聋发聩,让人不自觉流下眼泪。
他说:“我曾经希望知道万事万物的意义。但我就是意义。我曾经希望找到一个存在的理由。但我的存在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命令来批准。我就是理由,我就是批准。”
他说:“我的幸福不需要更高的目标去证明它的正确。我的幸福不是通往任何尽头的手段。它就是尽头。它就是它自己的目标。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不要到丧失自由意志的时候,才懂得自由意志的可贵。
没有“我”,就没有灵魂。
自我,将是这个世界永恒的荣耀。
“I worship individuals for their highest possibilities as individuals, and I loathe humanity, for its failure to live up to these possi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