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锦集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一本书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特性
似乎没有一句话能全面的描述这个国家,它的历史太过于悠久,五千年的文明有着太多的故事。从野蛮的狩猎生活到互助的群居生活,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让这个国度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这些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也在文明的发展中逐渐变化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丰富的文化塑造了多样的中国。中国,是我们的,中国的社会文化特性是我们的行为所形成的。《乡土中国》一本书让你了解中国社会特性。 《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所著的,多年的求学之路和社会活动让他对自己所生活的国家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这是一本全方面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作者有着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理论基础,全方面的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征,这是我们文化的根,即使在今天,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创造着,文化之根却不能遗忘。 中国人口密度大,数量多,似乎一直以来都是如此的,即使经历着战乱或是一些自然灾害,人口的大幅度骤减,人口基础依旧庞大,而在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农民。几千年来农业是基础的中国无论有着怎样的发展,土地,农业依旧是最为重要的,即使在现在,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让农村也逐渐城市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人骨子里种田的思想从未改变过,这也是费孝通用土来诠释中国的意思,这是我的理解。 《乡土中国》颇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感觉,在书里,作者谈论更多的农民,是农村,在时代的背景下,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毕竟很少,这样我想起了《醒年代》,不应该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觉醒,更应该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觉醒。我想也正是因为先辈们有着这样的思想,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文字下乡是作者对中国人安土重迁思想的认可。 男女有别、血缘和地缘、家族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中国人对此更为重视。作者谈及自己的理解,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而这些也是现代社会最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并且是永远没有结果的话题。 《乡土中国》整本书非常薄,内容确实非常充实的,中国社会文化你可以窥见一二,这是基础。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费孝通其人其书
知道费孝通,是源于他是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而对他感兴趣,则是源于他的妻子王同惠。
1935年,费孝通和他的新婚妻子王同惠到广西大瑶山做社会学调查。当时的大瑶山,交通不便,交通基本靠走。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到达了大瑶山腹地,这时,妻子怀孕了,费孝通劝她回北平休养,但她拒绝了,决定跟费孝通在一起。在向导的带领下,他们艰难跋涉,一不小心跟丢了向导,费孝通误入猎人捕猎设下的陷阱。妻子奋不顾身地将费孝通救出来,但是费孝通的腿被砸伤,不能动弹。王同惠只能将他一人留下,去找老乡求救。然而,费孝通等了一天一夜,等到路人来救他,却始终没有等到妻子。7天后,村民们终于在一个悬崖下找到了王同惠的尸体,费孝通悲痛欲绝。结婚仅仅108天,夫妻二人就天人永隔,费孝通本想带着妻子回家乡安葬,但是,船到了梧州不能前行,只好将妻子安葬在梧州的白鹤山,也就是今天的珠山上。作为一个长年生活在梧州的人,可以说,大部分的梧州人对于这段历史并不了解。
了解了这段历史,也就更能体会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费孝通依然坚持深入基层躬身实践开展社会学研究,是多么难能可贵。因为他的社会学理论均是基于这样严谨细致广泛的社会调查,所以,他的社会学理论才能自成一派,成为我国社会学的奠基人,看待问题才能更加深入现象看本质,才能更加接地气。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探究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文化根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感情深厚,从土地中获取食物和生活必需品,死后还要入土为安落叶归根。中国人说“故土难离”,其实土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故乡,就是一个人的根,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所以,费孝通把中国称为“乡土中国”。乍一听这个称呼颇有些土气,不时尚,与现代化格格不入,但是它却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
费孝通还对中国社会结构和西方社会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家族当中的主轴是纵向的,而西方人家族的主轴是横向的。”正是这样社会结构的不同,产生了家庭结构的差异。中国人往往更多地采用大家族式的家庭结构,对于父母和子女感情更深,所谓的“血浓于水”,而对于妻子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往往不够重视,甚至常常忽视。西方社会则不同于此,他们更重视夫妻二人的小家庭,因为父母总有老去的一天,子女总有长大成人的一天,都无法陪伴自己到老,只有妻子是能与自己白头偕老的伴侣。
理解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能让我们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更宽容,更坦然接受。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重读《乡土中国》?
他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一生著作等身,而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他首版于1948年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乡土中国》。 相信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很多人都看过,尽管这本书的出版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放在当下《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仍旧十分受用,社会大众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渴求不减反增。 今天的我们依然在追问,中国的乡土性还有多少保留?面对与乡土社会相去甚远的新生活环境,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内容,是费孝通先生基于自己开设的“乡村社会学”的授课讲义整理编撰而成的。但这份讲义却与过去那些传统形式的老派讲义不同,没有采用提纲挈领的论调,而采用了一种更加新颖的散文体的叙述方式,探索性地描绘和论证自身观点。 重读《乡土中国》可以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中国社会整体性的结构。在村今天我们的乡村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很多人说现在是“后乡土中国”、“新乡土中国”,这些概念也并非不可以用,但是我们需要探寻的一个根本结果导向是这个所谓的“后”究竟体现在哪里,所谓的又“新”在哪里呈现,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而在费孝通先生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先生一直在采取一个“变”的角度来观察,他也一直在思考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当下中国还是不是乡土社会?
不同的时代对中国的认识、对中国乡村的认识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当下的乡村已经开始普及互联网,人们开始搭载互联网的东风进行销售,生产制作销售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生产链条。而这样明显的变化,是费孝通先生当时没能看到的。他曾认为的“时空坐落”、去调查就能看到的时间空间,太阳升起来农民就下到地里去,金秋时节就收获谷物这样简单的时空模式,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今天的农民早上起来以后,第一件要干的事情或许是要查看一下自己今天各地发来的订单有多少,今天果蔬的采摘量以及发车时间能否正常运转。从这些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农民的时间和空间已经分离开,而这些都是存在于“变”的框架里的新事物。 综合来看,这部著作经典不衰的根本原因得益于我们可以从中国如今的变化当中,去回看《乡土中国》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总结出来的基层社会的逻辑,反复对比它的基线在今天往什么方向偏移了,从中提炼分析出中国乡村的动力和未发掘出的潜力。
《乡土中国》读后感(四):《乡土中国》——看清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如果说有哪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缕清中国社会的脉络,帮助我们看清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我想那一定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历经七十多年仍畅销不衰,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名著,书中的14篇论文收录于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讲义。书中分别从乡村、家族、道德、权力等各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书中主要描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格局特色和统治特色,在费先生的指引下,我们徜徉于乡土气息的社会格局之中,一步步去了解中国的基础社会的模样,即使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先生的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依然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全书的经典开场是这样一句话,“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句话,就为整本书定下了基调,让我们在乡土本色中探寻它真实的模样。而谓乡土本色,第一个特点就是字面上的“土”字。中国离不开泥土,那么守着土地的乡下人虽然会被说成有些土气,但在我看来,这种土气更多的是接地气的感觉。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土地永远是我们生存的根基,几千年的中国文明也是从农耕社会一点点发展而来的。所以无论是时代是怎样进步,我们都离不开这种土气,可以说现代文明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上开出的绚烂之花。
无论是黄土地还是黑土地,都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我们的社会是由农业社会发展而来的,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他们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样一天天度过的,他们就是向天争命运、向地要生存,这样一路走来的。土地为我们提供了粮食,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就像植物在土壤中生根发芽一样,人类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以土地为依托,从村庄、城镇再到城市,一步步发展和壮大起来的。
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相比,特别是在发展的速度上,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近乎于静止状态的,这种静止状态并不是停滞不前,而是说人们习惯了一种旧的生活方式,并不会要求改变。而当这种方式引起人们生活上的不便时,人们会在学习、实验等等一系列过程之中找寻到新的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情况和人们新的要求,而这个过程正是社会变迁的过程。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一扇不同世界的大门,带我们看清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读后感(五):费孝通经典之作,探讨中国人对于土地的依赖与情感
我知道费孝通费老还是在韩寒的文章中。我记得韩寒当时是这样说的,“看当代作家的文章,还不如多看两本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于是我对费老产生了好奇。当时就去拜读了他的大作《江村经济》。之后,一扇社会科学的大门向我打开了。这么说吧,如果你要了解中国社会科学,费孝通的著作几乎是绕不过的。
《江村经济》讨论的是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这本《乡土中国》则是阐述了与之相对的变革中,社会道德的演变。所以《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这两本书可以一起对照来看。这在费孝通的时代是一种创新型的研究。他对中国当时基层的人民从经济形态和情感道德方面都做了统计和分析,让结论更有说服力。
就在今天,我的闺蜜还开玩笑地跟我说,不知道是不是人老的关系,一向只喜欢在阳台上种花的她,竟然想在阳台上种一盆小葱。我哈哈大笑之后跟她说,这是正常的,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就天生喜欢在土里种菜。
虽然是开玩笑的,但这也从某一个方面体现出中国人对于土地的依赖与情感。
就像在我们小区里,虽然物业三令五申不可以在公共绿地上种菜,但是总有一些居民想着法子从边边角角偷一点土地,见缝插针种上自己心爱的蔬菜。有时候即使是巴掌大的一个土坑,里边也能插满大蒜头。
这难道是因为他们喜欢占小便宜吗?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会告诉你。这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形态造成的。
中国社会又称之为乡土社会。在这种乡土社会形态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土地。中国人因为土地而聚集在一起,组建起了村落,与之一起形成了以亲缘为凝聚力的乡土村落文化。
以亲缘为凝聚力,这就导致了在村落中,维持秩序的并不是法律这种硬性的规定条律,而是以信用道德为主体的公序良俗。
由家族村落构成了基本社群,不同的社群构成了中国底层的社会网络。这样的网络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底层居民,并且持续了很久的历史。
“家族”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非常神圣而强大的。“家”基本上涵盖了这个家上中下三代所有的亲戚关系。由年纪和阅历加强了中国社会阶层的明显分界。“尊老爱幼”成为中国传统的美德。这种“尊老”也体现在对于长者的绝对服从之上。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由亲缘为主的社会关系转变到以地缘为主。也就导致了整个乡土中国的人们对于道德约束力渐渐转弱,继而偏向法律约束。我们表面上遵守礼仪的约束,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开始做相应的调整。
在实际生活中,因为教育的普及,底层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从单纯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转变向精神上的追求。这也导致了人们看待自己周围的事物由感性而转变成理性。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乡土中国形态的瓦解开始。
这本《乡土中国》篇幅不长,只有8万多字。但是因其精细的调研,值得反复观看。
费先生的社会学著作,不仅能让人了解中国基层社会形态的演变与发展,也开创了中国社会学统计调研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加之语言轻快活泼,所以如果你想阅读中国社会学书籍的话,费孝通的这几本书籍真是不能错过。
《乡土中国》读后感(六):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根本差异,在于家庭组成和社群关系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
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他对社会学的贡献,以建国、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在学业初成的年纪,他的社会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实地社区研究和社会结构分析,前后以《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为代表。
1935年,费孝通带着新婚的喜悦,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这年夏天,他携带妻子去广西瑶山实地考察,冬天妻子不幸遇难,之后他便开始出国深造。1943年从美国回来之后,他开始转变研究方向,开始对中国社会结构做出自己专业的研判与分析。1947年,他进入清华大学任教,《乡土中国》收集整理了他所授课程“乡村社会学”中的一部分,总共包含十四篇论文,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为分析解剖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探索出了一条专业社会学道路。
正如费老所说,本书是他年轻时的一次冲劲所集,主要是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所以文中很多观点仅仅是一个雏形,拥有很多探索补充的空间。而要想研究清楚一个社会群体,必先从最基础组成单元——社会人入手。从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看到他所处的社会,以及影响他的族群,甚至整个民族过去的历史。费老研究发现:中国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差序格局”。而美国社会刚好相反,是典型的法理社会,团体格局。
格局,即家庭组成与社群关系运转的模式。这是由顶层建筑决定的底层逻辑,也会相互影响。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一切都以礼俗为约定,法律无从发生,契约精神表现在从熟悉中得到信任。美国则完全相反,法律主裁一切,没有白纸黑字的契约被视为无效。
中国基层社会里的人,完全可以跳过“文字”,仅用熟悉的肢体表情言语,完成沟通交流;他们以乡土为根,历世不移,生活极端安定。这造成了“差序格局”的出现: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家庭组成比较庞杂,以亲疏远近确定社群关系,极易形成宗族。“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乡土社会因此,又可以称为“人情社会”或“自我主义社会”。
美国人则强调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有明确的界限,不符合某种要求,就不能加入其中。美国人对家庭的组成也有要求,通常仅包含夫妻与子女,如果团体不同,难以组成“街坊”。强调人人平等,拥护宪法观念,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社会。
这两种社会皆有利弊。人情社会具有亲和力,也会极度排斥异己;团体社会利于发挥个体能动性,却很难真正团结一体。美国社会的结构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导致团体格局的缺陷逐渐放大,肤色人种、财富能力等,成为团体门槛,人人平等成为空谈。中国乡土社会经过城市化进程,逐渐出现弱化,却并未完全消失;相比于“乡下人”,“城里人”更早接触到了法理社会与团体格局,开始变得不近人情,结成“小团体社群”,拉动了很长时期的鄙视链。
纵观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城乡一体化”建设齐头并进,旨在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明礼俗等方面,拉近或消除由法理社会带出的隐患。而全民价值观的塑造,是为了解决乡土社会的顽疾,旨在用全民道德约束“家族社群”的门风家规,只要不出圈,还是可以拥有人情的。
从中美基层社会的对比中,不难看出:无论是自我主义社会,还是个人主义社会,都无法构造出完美的家庭组成与群体关系。要想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与乡风文明,必须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结构演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