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孤寂深渊》读后感10篇

时间: 2020-03-13 09:14:54  热度: 280℃ 

点击全文阅读

《孤寂深渊》是一本由[英]拉德克利夫·霍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5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寂深渊》读后感(一):随记

在塞满”可怜人“的同性恋酒吧里,玛丽这样说:

“嗯,至少我们可以在一起跳舞而不让别人看作是怪诞的行为,其中还是有些名堂的。在这个世界上,叫花子是不能挑三拣四的,斯蒂芬!”

“在这个世界上,叫花子是不能挑三拣四的。”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在伦敦的同志骄傲日大游行。我喜欢这个词:Pride。不是别的,不是Abnormal,甚至不仅仅是理所应当,而是骄傲,堂堂正正毫不遮掩的骄傲。 proud of who I am.从斯蒂芬到废除8号提案,到美国承认同性婚姻,我们走了差不多一百年,而这条路远没有到终点。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权利不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女人,有色人种,同性恋。人不应指望施舍来的权利,历史证明,我们现在享受到的大多权利都是先辈们一点一点抗争来的:女人穿裤子的权利,抛头露面工作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不被婚内强奸的权利,不被家暴的权利,选举权,乃至女性教授和男性教授一样使用大学休息室的权利……暴力固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保持沉默更不是。

斯蒂芬是最勇敢、正直、坚毅的人,而我的理想是,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他们的幸福、希望、恐惧也能被理解和尊重。

《孤寂深渊》读后感(二):只有包容是真理

就好像犹太人在最初以自己的无知去排斥外邦人信仰基督教,剥夺他们信仰的权利,用自己定的规则去评判别人的准则,甚至把耶稣钉十字架,人的本性多么相似啊。那么多人不是标榜自己的价值观为真理吗,以自己孤陋寡闻的几十年,单薄无知的价值观去凌驾别人之上,以上帝视角去批判别人,以己为真理。然而你所信奉的难道必然是真正的真理吗,哪有人懂得什么真正永恒的东西,人无知骄傲,活在世界上,只能用揣测来认识自然,但是认识的深浅无人知晓,我们一直只是在自圆其说。对于性别的取向,也是这样。

我信仰基督教,我也是双性恋。

我痛苦过,像斯蒂芬一样,我已经承认上帝的存在,不过有时候我还是想,我们当中有些人又能上哪儿去找到甚至我们也具有的这一点勇气呢。

也许越是性倒错,越是渴求一种包容与神圣。

只有包容是真正的真理。

问过牧师,讨论过同性恋,不知道自己认识的对错,也应该慎重言语,但是现在太多的人的言语真的让人会误会宗教的真正内涵。

人凭什么凭借自己无知的见解对一个自己没经历过的事判一个死刑。

人的一生充斥着太多罪了,谁也无法判定哪个是大罪与小罪,看很多人说你这个是大罪我就觉得可笑,审判在神,人永远是渺小与无知。

我只能知道,宗教包容所有人,而你自己对于今天这样的行为怎么看待怎么思考又是一层关系。没有人能充当审判着,去判断他人的不同。

我怎么做,是我和上帝的事情,旁人真没什么资格。

看的时候宛如难产,全书的情节非常简单,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

来自某段:‘这个世界以它那威力强大的自我满足,以它那沾沾自喜的行为规则力图把她压倒,而这些规则制定出来,不过是任由那些自以为属于正常之列而指高气扬,自我夸赞的人来蹂躏践踏而已。’

《孤寂深渊》读后感(三):从《孤寂深渊》看LGBT

作为全世界女同小说的滥觞,此书长达四十万字,生动展现出女主作为先天女同的成长困惑,淋漓尽致表现了拉拉之间“情感至上”的纯爱,不愧是“女同圣经”,的的确确有阅读价值。虽然不必要的描写太多,翻译也算不上精妙,从文学水准来看它算是1.5流。

身为读者,我经历了一份不堪承受的阅读体验。已经很久没有那么得投入,且自我代入地读书了,读女主如痴如醉、浑然忘我地爱,读起来就像我自己在恋爱一样,读女主和爱人撕心裂肺的分离,心疼得就像我自己也失恋了一样。因“心痛得读不下去”而合上书页的情形总共不下三十次。这么甜,这么虐。

无论在LGBT的类别里,还是放在人类社会中,女同里的T、男同里的0以及极少数的跨性别者都是最边缘化的人群。他们的装扮和生活方式容易被人歧视,可以选择的恋爱对象也大大少于常人,心灵的压抑往往让一部分人变得内向而敏感,这让他们很难融入正常的、主流的社会生活。

表面看着可与男性比肩,其实T是男权社会里最弱势的女性群体,她们无法拥有自己的亲生子女(虽然技术上可以但需要大费周章),无法通过婚姻获得生活供养者(男人),也无法给予自己的爱人社会保障,还要冒伴侣随时投诚婚姻的风险。一个T要多优秀,多有能力,才能和男人来抢女人,而且繁殖恋这种事,T再优秀也解决不了问题。

“上帝,在全世界面前,也把我们生存的权利给我们!”这是小说振聋发聩的最后一句话。《孤寂深渊》在1928年被伦敦法庭判为淫秽小说并责令销毁,但如今的大不列颠已贵为腐国==||去年正式认可了同性婚姻,相信可以告慰作者的在天之灵吧,西方的思维意识毕竟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现阶段还是不要谈什么同性恋合法化,就算合法化了,群众的眼光也会杀死人。中国人离”尊重他人“,”探索多元价值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换言之,中国人什么时候不去多管别人的闲事儿了,LGBT的日子或许会好过那么一点点。

目前,只希望心灵上的不安和社会舆论的侵蚀不要使这个群体郁郁终生。

《孤寂深渊》读后感(四):这个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是没有男性的地方?

对于一切悲哀凄美的东西有着病态的爱恋,使得我从Lens列出的关于他和他、她和她的书单中,第一个看中它,幸运的,也第一个遇上它。

《孤寂深渊》——啊,多好的名字!听起来就那么绝望。

因为了解作者的一点信息,几乎已经猜到了结局,所以在每一次她受到打击的时候,我都先于她知道她要遭受什么不好的事了。直到结局,提前几十页我就知道,她将用一个误会,逼她的爱人离开。

所幸,我们生活在近百年后的今天,这个同性恋即便你不理解,也可以接受的年代。所幸,有那么多人已经出柜了。

书中的斯蒂芬,她继承了挥霍不完的财产,还有写作的天赋,她可以供养她爱的人,给她丰富的物质,她也全心全意的疼爱她、宠爱她,可是她给不了她尊重,给不了她正常人拥有的一切平凡自然的东西,像是被社会承认的家庭,还有生儿育女,她和她的爱情是不能见光的,那些和她们友好的人在知道她们的恋人关系后就立刻鄙视起她们来。

是啊,她怎么给她认可和尊重呢?连她的母亲都从始至终未曾接纳过她。她一出生就像个男孩,使得她的妈妈对她有某种抗拒,而当她逐渐长大,性倒错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她的妈妈简直把她当成怪物一样躲避,把她当成家族的羞耻,竭尽全力的掩藏她的不正常。

有着血缘之亲的母亲,都无法给予这个由自己创造出来的生命以正视,还能要求谁的接纳呢?

斯蒂芬最后将自己推入了孤寂深渊,还是,她一直都住在孤寂深渊?爱她疼她懂她的父亲突然去世后,她就已经陷入孤寂的深渊了。一个被家人视为玷污门楣的生命,一个被同类贴上异类标签的生命,可不就是一直生活在孤寂深渊么?

有一个地方不明白——

在书的91页,最后一句话:“她身躯魁伟、肌肉发达,却还是像个很小的孩子一样,在他(注:她的父亲)身边坐着。因为她感到孤独,因为年轻人多半都是理所当然的讨厌孤独,而且因为她还没学会她艰难的一课——她还没有懂得:这个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是没有男性的地方。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后来呢?她懂了吗?没有男性的地方才是最孤寂的地方吗?难道不是充满偏见和歧视的地方才是最孤寂的地方吗?

《孤寂深渊》读后感(五):书中每个角色的名字,都叫做“孤寂”

看荆棘之城的时候恰好听到sia唱Breathe Me,看孤寂深渊,又脑补了钢琴曲Piano Sonata,Opus 20做原声大碟。

“ 斯蒂芬个子那么大,却又张口结舌,害怕得发呆——是个怪人,可是却不乏吸引力。以某种方面——她自己的方式——而论,她差不多可说是俊美的。不对,是相当俊美。她的眼睛很秀丽,头发很漂亮。她的身体像运动员一样柔韧,狭臀,宽肩,她击剑一定非常好。 ”即便是在斯蒂芬那个并没付出真心,只是被轻浮的游戏征服的柏拉图情人安吉拉眼里,斯蒂芬的长相也并不那么激动人心,但这也算是书中对她相貌最夸张的描写了。

也许早就知道对外貌的更多幻想式描写不仅会让书成为更有蛊惑性的女同小说,也会被看做是幻想成分过重的自传而遭到自恋、浅薄等诋毁,拉德克里夫·霍尔对主角斯蒂芬的外貌甚至性格魅力做了过多压制。 假如你看到拉德克里夫·霍尔的照片,大概你也会觉得她的低调完全体现出了自身的教养。

“又过了一年,斯蒂芬二十一岁了,她成了一个又有钱、又独立的女子。现在不管什么时候,她要上哪儿就可以上哪儿,她想干什么就完全可以干什么。”

斯蒂芬继承了遗产,成为了几乎毫无牵绊的自由女人,假如这书的主角是我,或者是斯蒂芬后来结识的那对因为贫穷、不受怜悯而凄惨死去的情侣,这本书就可以开开心心的结尾了。但穷人的命运就是要为钱财而付出生命,就像贵族的一生必遭到感情施加的痛苦。

不过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穷人还是贵族的世界,都有很多人选择了同一种生活,片面之见,在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公鸡形状土地上,男同群体内或许有更多这样的个例。对这种生活,拉德克里夫·霍尔希望自己写的很透彻:“青年人有权享受他们天真无邪的快乐,有权进行社会交往,也确实有权憎恨孤独寂寞。但是在这里,像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一样,他们都遭受孤立直到沉沦;直到他们在不知不觉、满怀憎恨当中,转向那仅有的一种公共生活,而这正是一心要毁灭他们的那个世界留给他们的。其实他们又能怎么办呢?他们头脑空空,什么也拿不出来。”

在拉德克里夫·霍尔的笔下,斯蒂芬的伴侣玛丽就是被这种孤寂推送到以上那种生活里,但这种孤寂因为有了斯蒂芬这种脑筋清醒的爱人加持,所以显得不那么致命。而斯蒂芬有着另一种孤寂。表面看来,拉德克里夫·霍尔的故事虽然完全不贴合现代生活,但从斯蒂芬的经历来看,却有一种与任何时代都相当契合真实感:女同不必各个都是万人迷,不需要在夜店和社交中熠熠生辉,也无需都是继承城堡和庄园的金主,却有一条获得自尊的道理:必须忍受孤寂换取时间,用才德拯救值得拯救的爱人和必须拯救的自己。

但斯蒂芬尚有孤寂作伴,她的伴侣却比之前更加孤寂。

那么怎样理解斯蒂芬此时的孤寂?战争结束后,斯蒂芬与玛丽过上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富足游玩二人世界的生活她很享受,但斯蒂芬被提醒后,忆起了那种能够从根部拯救自己、拯救玛丽的状态,那种用孤寂进入的工作状态,开心又满足,充满着抛下伴侣的正当理由,以及未来生活的希望光环,甚至连与玛丽亲密无间的无忧生活也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为了解救孤寂,搁置孤寂,陶醉于孤寂,最后陷入孤寂的深渊。和其他感情小说不一样,甚至和其他的女同小说也不同,这本书带来的感觉竟然完全是绝望的。只有那对死在屋子的情侣是其中的最幸运,起码她们从活着,相遇到死去都是她们自己,一对可怜的、贫穷的、有着不稳定才华的、暴躁的和柔顺的,对感情执着的爱人或情感坚定的朋友。

再想出一个比较不杯具的人物,可能就是瓦莱里了,但她也只是一个在书中没有受到伤害的角色,最初斯蒂芬的gay朋友布罗克特带她去进入“同类”瓦莱里主管的国度,指望她们能够瞬间臭味相投,找到归属感,但斯蒂芬一直无比清醒,她懂得瓦莱里这个平静的女人,这个只会为酗酒的宾客的愠怒的人,本身就是用自身也不一定察觉的无度的空虚和纵容,来包容进入她麾下的“异类”们。她本身就是孤寂,不知是否本能,斯蒂芬始终保持独立,从未陷进这个亲切甚至热情的圈子。她是对的,这是另一个孤寂深渊。

突然想到一个热爱生活,陶醉于爱情与婚姻,并且跟哲学不搭边的朋友最近曾经说过一句颇为哲学的话:人本身就是独孤的,连婚姻也改变不了。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